寧越莊陵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
 
江原道(寧越郡)
位於江原道寧越郡的莊陵是朝鮮時代(1392-1910)第6代國王端宗(1441-1457)的墓地。端宗擁有極悲慘的命運,當時12歲的端宗被叔叔首陽大君給篡奪了王位,導致17歲開始在清冷浦度過流放的生活。莊陵的規模雖然不大但被保存的很完整,墓地的周圍被松樹所圍繞,到了夏天很涼爽。有別於其他王陵的是,在莊陵有忠臣壇用來祭念為了端宗而死的忠臣們。1967年開始在每年的寒食節(農曆4月5日)前後舉辦端宗慶典。☞ 建築介紹* 丁字閣 - 端宗祭時供祭物的地方。* 端宗碑閣 - 建築內刻有「朝鮮國端宗大王莊陵」字樣的石碑。* 配食壇祠 - 於1791年建造的建築,供奉曾為端宗奉獻生命的臣下及內侍等牌位的地方,在每年寒食節為端宗上香之後,也為他們上香。* 靈泉 - 端宗祭時使用的泉水,平時流出的不多,但每到寒食節祭祀前後,聽說泉水就會不斷的湧出。* 端宗歷史館 - 可窺看端宗從繼承王位到被毒藥賜死的一生歷史,以模型的方式展出。※ 諮詢電話:+82-33-370-2619(韓) / +82-33-1330(中英日)  

海印寺山寺體驗
 
慶尙南道(陜川郡) ,
海印寺位於慶尚南道陜川郡伽倻山上,因保管著韓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 八萬大藏經,而成為重要的觀光景點。海印寺的寺廟寄宿有這裡才有的特色,並以韓國佛教傳統的參禪修行方式與八萬大藏經的親見及印經為中心經營。另外還可以參觀伽倻山上以海印寺為本寺的大小庵子,感受佛寶宗剎海印寺的教誨。

花村
 
忠淸北道(陰城郡) ,
花村是為照顧被家庭或社會遺棄的人們而設立的社會福利設施。創立者吳雄鎮神父因看見崔貴童老爺爺照顧乞丐無私奉獻的行為,拿出當時身上所擁有的1300韓元,建了有5間房的「大愛之家」,於1976年將他們移入此地照顧,而成為花村的起源。目前包含加平花村,在菲律賓、印度、烏干達等亦設有「花村」,致力於實踐全世界的大愛。

首露王陵
 
慶尙南道(金海市) ,
* 金首露王長眠之處-首露王陵 * 首露王於西元42年成為駕洛國始祖登上王位,並於西元48年迎娶印度阿踰陀國公主許黃玉為王妃,是為金海金氏始祖。王陵於宣祖13年(1580),由嶺南觀察使許曄修建成現在的樣子。陵墓區內包含供奉首陵王與首陵王妃神位的崇善殿,以及安香閣、典祀廳、祭器庫等各種建築,還有神道碑、功績碑等石刻物。陵前墓碑為朝鮮仁祖25年(1647)所立,崇善殿則是高宗21年(1884)由國王命名。 * 首露王陵附近景點 * 崇善殿 - 供奉駕洛國始祖首露王與王后許氏神位之處,慶尚南道有形文化財11號 安香閣 - 1824年建,保管國家所賜欲用於春秋祭禮的香與祭文的地方 納陵正門 - 首露王陵正門 龜旨峰 - 風水學中,這裡是顯現十隻烏龜聚集在一起的現象之地。根據三國遺事記載,西元42年龜旨峰有六個金蛋從天而降,暫時放至於金官城我刀干的家中,隔日這些金蛋全部化身為童子。其中一位童子即成為首露王,剩下5位童子後來被封為5伽倻的酋長。 崇善殿祭禮 - 由國家於此處舉行春秋祭禮(農曆3月15日與9月15日),而正月初一、中秋、冬至則由崇善殿參奉供上茶禮,每月的初一與十五則會焚香。

安德溪谷
 
濟州道(西歸浦市)
自和順里向東行2公里,即可抵達位於柑山里村一周道路的安德溪谷,內部有著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377號的常綠樹林地帶,西氏櫧、白新木薑子、紅楠等樹齡久遠的樹木,數十丈高的山崖猶如屏風般環繞四周。從入口延伸至瀑布的道路風光優美,每到夜晚,星光閃爍,更增添了不少韻味。 * 安德溪谷常綠樹林地帶(天然紀念物第377號(1986. 2. 8)) 該地區河邊一帶的暖帶林地帶根據文化財保護法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並受完善保護,禁止採集植物、捕捉野生動物等毀損大自然的行為。溪谷兩旁的常綠樹林、河川淨水、坐落於處處的洞窟等,皆是先史時代人們的生活基地,更是秋史金正喜等眾多學者曾經到訪的地區。溪谷周遭除了生長著松葉蘭、樟樹、豹皮樟、枸骨等稀有植物及膽八樹、石蒜等的野生植物之外,更因保存良好的暖帶林,研究價值極高,而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四周分布著300多種植物,最大特徵在於生長著眾多羊齒植物。

智異山國立公園
 
慶尙南道(河東郡) ,
橫跨全羅北道、全羅南道、慶尚南道等3個道的智異山國立公園,為韓國最早被指定為國立公園的名山。正如其佔地之遼闊,整個國立公園內有無數值得探訪的觀光名勝,如位於慶尚南道地區的雙蹊寺、七佛寺、花開溪谷、青鶴洞、道人村等,觀光資源十分豐富。

龍山站
 
首爾(龍山區)
據《增補文獻備考》記載,漢陽都城西邊的毋岳向南延伸,山脈經過藥峴與萬里峴兩處後,再往西朝向漢江畔,蜿蜒曲折的山勢就如同一條龍的模樣, 且百濟己婁王時期,有漢江曾出現兩條龍的傳說,此地因而得名「龍山」。龍山站最早於1900年11月12日開始營運,而後在2003年12月28移至全新完工的民資車站,並隨著高速鐵路的開通,於2004年12月15日成為湖南線、全羅線、長項線的起訖站。因鄰近百貨公司、E-mart、電子商街等大規模商業設施,也讓這裡成為年輕人聚集的場所。之後隨著龍山國際業務地區的開發,龍山站的地位也將隨之提昇。* 湖南線、全羅線、長項線等行駛於西南地區列車的起訖站* 東仁川、天安急行地鐵與中央線的起訖站* KTX起訖站

高句麗冶鐵村
 
京畿道(九里市)
位於京畿道九里市峨川洞牛尾川村的「高句麗冶鐵村」為高句麗(BC 37-668)遺址(主題)公園,亦是歷史教育地點,規模為韓國最大。設有直徑達7公尺的「水車」與2層樓建築高的「火爐」等設施的高句麗冶鐵村規模浩大地重現了高句麗時代的燦爛文化。韓民族歷史上,擁有最大領土的便是高句麗,其國家發展與象徵的動力皆來自於鐵器文化,在峨嵯山山麓下的高句麗冶鐵村則是完整呈現了當時的文化風貌。為了兒童與遊客,準備了透過高句麗學習活動來探討學習高句麗歷史與文化的「峨嵯山遺址展示館」、淵虎凱家屋(高句麗人的立式生活空間)、望樓(村莊防禦與監視周邊的地方)、冶鐵坊、談德家屋(展示一般高句麗房屋)、巨木村(Gomul Chon,會議場所)等,可感受高句麗村莊的風情。同時還有可玩投壺、踢毽子、套圈圈等各種民俗遊戲的戶外學習區、高句麗舞蹈或現場體驗學習活動等的各種表演。高句麗冶鐵村以裴勇俊主演的電視劇《太王四神記》拍攝地而聞名,因而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客前來參觀。此外,這裡還是《風之國》、《快刀洪吉童》、《自鳴鼓》的拍攝地。

楊林歷史文化村(양림역사문화마을)
 
光州廣域市(南區) ,
在楊林洞可以探訪光州的近代文化遺產。100多年前,這裡是光州最早接受西洋近代文化之處,也是光州近代歷史的起點,為當時文化資源的中心。 在楊林歷史文化村,可以看到西洋近代建築與韓屋和諧共存的景象。這裡是歷史與文化的空間,有促進光州醫療與教育發展的禹一善(Robert M. Willson)傳教士私宅,有呈現朝鮮上流階層家屋風采的李章雨家屋,還有民主化運動之母、一生為苦難階層獻身的曹亞羅女士的紀念館,以及為了農民生活費盡心力的魚丕信(Gordon W. Avison)傳教士之紀念館,於光州傳教最後殉教的歐文(Clement C. Owen)之紀念閣。 此外,也有能認識音樂家鄭律成的鄭律成街,以及當地居民與藝術家廢物再利用聯手打造出藝術作品的企鵝村等。近代與現代文化在此交融,展現出各種不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