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山龍峴里磨崖如來三尊座佛像
 
忠清南道(瑞山市) ,
於1958年發掘的瑞山磨崖三尊佛像被列為84號國寶,是由伽倻山錄裡的大石頭所雕刻而成的。磨崖佛是由百濟的花崗岩所雕刻成的佛像,此尊佛像也是被發掘的磨崖佛中歷史最悠久和雕工最細緻的作品。由於佛像帶有一個明朗的笑容,所以人民也稱之為「百濟的微笑」,另一特點是佛像依陽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所觀看到的笑容也有所不同,因此我們不難看出當時雕刻的精巧細膩和其神秘色彩。

千里浦樹木園
 
忠清南道(泰安郡) ,
千里浦樹木園(園長趙延煥(音譯)位於忠清南道泰安半島邊緣的泰安郡所遠面,被稱做'藍眼睛韓國人'的故閔丙渴(美國原名: Carl Ferris Miller)傾注40多年精神、嘔心瀝血所創立的韓國第一代樹木園。1962年購地、1970年起正式開始栽種樹木,以教育、確保及保存樹種多樣性為目標,僅開放相關領域專家、後援會員等進入,直到2009年才對外開放部分園區。整體面積達17萬坪,內部栽種以枸骨、木蓮、冬柏樹、楓樹、木槿花等五個屬為中心的13,200多種韓國最多的植物資源。不曾鑽研植物的藍眼睛外國人故閔丙渴創始人沒有結婚,將其生家財產投入開墾荒地建造樹木園,其崇高的精神與哲學成為許多人的榜樣,不僅獲得山林領域的首面金塔產業勳章,還列名於森林的名譽殿堂。

龍珠寺山寺體驗
 
京畿道(華城市) ,
龍珠寺位於京畿道華城松山,設定找尋‘孝’為寺廟寄宿之目的。透過龍珠寺寺廟寄宿的傳統文化體驗,瞭解韓國文化與情趣,並經由活動感受家族的真正意義與其珍貴處。 ​

乙支展望臺
 
江原道(楊口郡) ,
乙支展望臺位在楊口東北方27公里處,距離軍事分界線以南1公里的加七峰稜線上。1987年12月12日全經聯會長團訪問陸軍第1862部隊,提議建立安保教育館,並於隔年1988年5月31日提供部隊1億2,500萬韓元資金,乙支展望臺於焉誕生。在海拔高1,049m的此處,能將金剛山毘盧峰等內金剛景致一覽無遺,是現在位於最前方的安保旅遊景點,每年造訪遊客超過10萬人,對安保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展望臺為高10m,建坪98坪的水泥建築,原本僅能利用長7km的軍事作戰道路前往,隨著楊口郡道路鋪設工程的峻工,自1998年2月起,開放遊客當天進出。

玄風郭氏12旌閭閣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 ,
1995年5月12日被列入大邱廣域市歷史文化財資料第29號的玄風郭氏12旌閭閣,為朝鮮中期英祖時興建的旌閭閣,是將宣祖31年(1598年)至英祖時褒賞郭氏一門的12旌閭(朝廷為褒揚忠孝節義者所賜的碑石或牌匾)聚集至一處的地方,建築物為正面12間、側面2間的規模,屋頂從側面看為八字造型的歇山頂,內部則有2座碑石與12個匾額。韓戰時部分建築物與一座碑石全毀,1963年進行重修,建築物與匾額為近代整修的,而12旌閭閣因一個村落郭氏一門即有12旌閭,前所未有,可說是重要的遺產。

松山聖地
 
忠清南道(唐津市) ,
「松山」位於忠清道最好的土地「內浦」的正中央,意指著松樹茂密的像許許多多的小山丘一樣。1821年8月21日韓國史上第一位神父,聖 金大建‧安德烈神父在此出生。一直到7歲以前,金神父都住在這裡。後來為了躲避己亥迫害,才隨著祖父金泰鉉遷移到龍仁的韓德洞(現風螺村)。「松山」被稱為聖地的原因不只有這樣,金大建神父的曾祖父金振侯(1814年殉教),曾祖母金韓賢(1816年殉教),父親金濟俊(1839年殉教),還有包含金大建神父(1846年殉教)在內,共4代的殉教者住在這個地方。金大建神父在風螺村裡,被挑選為神學生,並到澳門留學。1845年在上海金家港的教堂內,接受培雷歐主教的受封,成為神父,並在同年10月回到韓國。回到韓國後的金神父,就在龍仁一帶傳教。1846年9月,26歲的金神父以國家重大罪犯的罪名,在新龍山附近殉教。1984年5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訪問韓國時,追封其為聖人。在松山聖地的松樹樹影下,有一個類似金神父銅像的紀念塔,而金神父的遺骸就在這座可以容納160個人的「靜思堂」裡。

蔚珍聖留窟
 
慶尙北道(蔚珍郡) ,
聖留窟是座總長472公尺的天然石灰岩洞窟,目前被列為天然文化財第155號。聖留窟原名為“仙遊窟”,意指這裡的美景,連神仙都忍不住前來遊樂。但在壬辰倭亂(1592~1598年韓日間的第二次戰爭)時,洞窟前的聖留寺被大火燒毀,所以將寺內的佛像移至洞窟裡。自此之後,這裡便改稱為“聖留窟”。聖留窟內共有12個天然廣場、5個蓮花池、及各種鐘乳石和石筍等,值得一覽的景點。洞窟內最大的天然廣場,長25公尺、寬18公尺、高18公尺,讓人不得不佩服造物者的鬼斧神工。聖留窟內的溫度,終年維持在恆溫15~17度。

注南水庫
 
慶尙南道(昌原市) ,
注南水庫是多種候鳥避冬的必經之地,山南、注南、Dongpan水庫一帶與自然環境相互呼應,提供訪客大自然之旅、與休養生息的療癒空間。這裡可免費使用濕地文化館、生態學習館、觀鳥臺、注南環境學校等設施,並可聽取注南水庫一帶的專業導覽解說。除此之外還有蓮花園可供參觀散步,歡迎訪客來賞鳥賞花。

鎮岑鄉校
 
大田廣域市(儒城區) ,
為供奉地方賢儒之牌位與教化地方百姓,朝鮮太宗5年(1405年)時創建了鎮岑鄉校,而後此處之沿革未見於史書記載。現存的鎮岑鄉校擁有大成殿等建築,主要供奉五聖、宋朝六賢與東國十八賢的牌位。 在朝鮮時代,此處由國家提供土地、典籍與奴婢等,1位老師可教授30名儒生。至甲午更張(甲午改革,1894~1896)廢除科舉實施新學制後,鄉校失去教育的功能,僅於春秋兩季舉行祭孔大典(釋奠大祭),並於每月的初一十五舉行焚香儀式(又稱「朔望焚香」)。 如今鄉校的營運由典校1名與掌議數名負責,而有著悠久歷史的鎮岑鄉校大成殿,也被指定為大田廣域市文化財資料第6號。

慈仁寺(抱川)
 
京畿道(抱川市)
京畿道抱川的慈仁寺是以鳴聲山岩壁為背景的傳統寺院。慈仁寺是去山井湖的觀光客都會來參訪的地方,入口至寺院兩旁緊密的松樹林高聳入天,格外令人印象深刻。進到慈仁寺境內,可以看到坐著一尊稍微矮小造型特別的彌勒佛,後面可以看到外觀華麗的極樂寶殿。沿樂寶殿後方看去是片陡峭的岩壁,由前方向下望是廣闊的山井湖,風景相當秀麗。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觀世音菩薩像與立著的數座石塔,境內湧出的清澈泉水則以味道聞名,常有觀光客特地到此取水飲用。附近有鳴聲山、山井湖、漢灘江、禾積淵、三釜淵瀑布、蓴潭溪谷、金水亭址等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