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寺
 
忠清南道() ,
* 黃喜的後代所創建的黃龍寺 * 黃龍寺是屬於韓國佛教太古宗的寺廟,雖對於其創立的起源並無正確的考究,但有一說為朝鮮中期黃喜(1363~1462年)為避免黨爭下鄉,而他的子孫們為了祈福太平盛世和家族的繁榮而創建願剎(祈願用的寺院),後來修成寺院。即使在《新增東過與地勝覽》、《與地圖書》等資料中也找不到關於黃龍寺的相關記載。黃喜的子孫們世世代代管理此願剎,直至後來家族逐漸衰落,願堂遂成為了廢墟。而現存的寺廟是近代才重建,據說是1935年黃喜的子孫震虛賢明和尚重創觀音殿和山神閣、尞舍,從而開始繁榮起來。但現今這些建築物也已消失。在震虛和尚以後,是由現存的法印和尚於1985年重創寺廟並延續直今。現今的寺院裡有大雄殿、觀音殿、三聖閣和梵鐘樓等殿閣,大雄殿前新建了三層石塔和三世佛,而在寺院裡最久的遺物則是三世佛旁邊的大約100年以前建成的觀音菩薩立像。

太平舞傳授館(태평무 전수관)
 
京畿道(安城市)
太平舞傳授館建於1998年,是由畢生奉獻於傳統舞蹈事業的姜善泳大師,為了正確地傳承和保存韓國傳統文化,同時挖掘與培養有才能的舞者於安城市自費興建的一處文化空間。 * 太平舞 (國家無形文化財第92號) 太平舞是一種祈禱國家平安、太平盛世的宮廷舞蹈,是1900年代著名舞蹈家-韓成俊將京畿道巫堂中使用的巫術音樂和巫術舞蹈進行改編而成的,華麗的服飾和充滿靈動的腳步動作是其最大的特點。 太平舞傳授館為促進舞蹈藝術的多元發展,並實現傳統藝術的正確教育,每年按照季別對全國各地的舞者展開太平舞講座。並透過每週六的傳統舞蹈常設舞臺,向旅客及首都地區市民展現韓國傳統舞蹈的魅力。此外,每年還會舉行傳統舞蹈大賽,藉此繼承傳統舞蹈的精髓,同時發掘優秀的舞蹈人才。

水月峰和遮歸海岸
 
濟州道(濟州市)
         水月峰位于濟州最西端,是一處小山坡,也是有名的觀看日落之地。山體經海流及海蝕作用,在西岸一帶形成1.5公里的懸崖,形似一面屏風包圍。頂部是寬闊的熔岩地帶,上有六角形的水月亭,可鳥瞰四方。在亭子中遠望,濟州島西面的大海盡收眼底。浮于北面的海邊的是遮歸島(亦稱竹島),除了頂部有樹林外,其餘部分都是黑色玄武岩的懸崖。遮歸島也是有名的垂釣之地,每年1月至3月、6月至12月最適合釣魚。日落時海岸被染成紅色,令人不禁連發感嘆。

盆唐兒童天文臺
 
京畿道(龍仁市)
‘兒童天文臺’以天象觀測設施與天文研究活動為中心,目的在於引發小朋友們對宇宙科學與自然科學的興趣,並且讓小朋友針對所給予的考題,培養自由地思考並解決的能力。因此,‘兒童天文臺’依據社會各層的專門諮詢委員團與延世大學理科大學專業實驗者們的研究與協助下,開發並營運各種教育性質課程,未來也會繼續開發體驗性、有深度的豐富教育課程,讓小朋友能夠獲得更有深度的天文自然科學教育服務。 ‘兒童天文臺’課程提供自然科學相關的正確資訊,引導小朋友擁有學習自然科學正確的眼光。另外,不僅單純的傳達知識,並且讓小朋友培養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日後成為有用的人才。

梅巖茶文化博物館
 
慶尙南道(河東郡) ,
梅巖茶文化博物館始於1963年的舊姜聲浩(音譯)樹節茶園,其並非僅是展示遺物的一般博物館,為參觀者可親自體驗茶的製造過程並直接認識茶的相關知識的體驗型博物館,同時也是具有教育機能的空間,更是分享知識、擔任傳遞正統茶文化的角色,以及社會參與型導向的博物館。 * 開館日 : 2000年5月21日

中央塔公園
 
忠淸北道(忠州市) ,
* 以忠州塔坪里七層石塔為中心的市民公園—中央塔史跡公園 * 被列為國寶第6號的忠州塔坪里七層石塔是一座統一新羅時代的石塔,坐落於美麗的南漢江邊,是當時所有石塔中規模最大的。因座落於韓國中央,被稱為中央塔。中央塔的四周建有雕塑公園,園內擁有廣闊的草坪,該公園是忠清北道首家以「文化與湖畔藝術」為主題,展示國內雕刻大師26件作品的戶外雕塑公園。 * 忠州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中央塔史跡公園 * 中央塔公園為便利市民準備有遮陽傘、造型雕像、兒童噴泉及散步道路。此外,園內有忠州博物館1館、忠州博物館2館、戶外博物館、戶外音樂堂、音樂噴泉、中央塔、競賽營運所等。不僅是忠州市民平日休閑的好去處,更是孩子們學習體驗的絕佳場所。另外在中央塔公園北部的忠州調整池大壩亦是當地人閒暇時常拜訪的地方。

雞鳴山自然休養林
 
忠淸北道(忠州市) ,
忠清北道忠州的雞鳴山自然休養林位在雞鳴山東邊的忠州湖旁,於自然休養林望向忠州湖的景色相當靜謐美麗。另外雞鳴山自然休養林的周邊道路亦相當適合開車兜風,是許多韓國人喜愛拜訪的地方。 休養林內有美麗茂密的落葉松、松樹林,以及各式各樣的動物,想要放鬆享受山林芬多精的旅客不妨來此散步。

三峰海水浴場
 
忠清南道(泰安郡) ,
三峰海水浴場位於泰安郡南面與安眠邑相連接的路橋南邊3公里處。沙灘長3.8公里、寬300公尺、傾斜度6度、平均水深1.5公尺、水温平均22度。這裡以三座岩峰和美麗的海棠花聞名,鬱鬱蔥蔥的松林讓遊客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海邊寬敞美麗的沙灘及天然沙丘可以說是難得一見的天然景觀,與其他海水浴場相較之下交通更為便利,每逢夏季就會有很多遊客前來避暑。

安東泥川洞石佛像
 
慶尙北道(安東市) ,
安東泥川洞石佛像是一座頭高2.43公尺、全身高12.38公尺的巨型磨岩石佛像。近來因新建的燕子院(寺廟)而被人稱爲“燕子院石佛”。該石佛身體部分是在石壁上雕刻出來的,而頭部則是單獨製作的。這種單獨製作佛像頭部的方式盛行於高麗時期(AD918∼1392),而由該佛像臉部輪廓及細節刻畫可推定,該佛像誕生於11世紀前後。1963年1月21日安東泥川洞石佛像被指定爲第115號寶物。

土末松湖海邊
 
全羅南道(海南郡) ,
松湖海水浴場位於海南郡南方,前往土末村途中,為海南最具代表性的海水浴場,這也是韓半島最南邊的海水浴場。海邊老松十分茂盛,海邊的細沙灘與清澈和緩的海浪,使此處猶如湖泊一般,故被命名為「松湖」。 海水浴場的沙灘長2km、寬約200m,平均水溫在攝氏20度左右,屬於較溫暖的海域。由於海水清淺且沙子細軟,相當適合家庭遊客在此戲水遊樂。沿著堤防長約1km處,還有樹齡約200年、600多棵的海松群聚,形成兼具防風與觀賞功能的樹林,海松林甚至被列為全羅南道紀念物第142號。此外,附近設有大型的露營場地,設備相當齊全。而松湖海邊汽車露營場前,還有前往葛山村,一路可抵達土末塔的土末散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