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首浦口
 
仁川(江華郡)
位於江華島東幕海水浴場附近的船首浦口是厚浦港的另一個名字,因為是江華島的第一大港而廣為人知。從席毛島出發的船隻停靠的船首浦口是捕撈青鱗魚漁船停泊的港口,這裡也因青麟魚生魚片村而聞名全國。青麟魚因香噴噴的味道與柔軟的肉質而受人喜愛,雖然四季都能吃到青麟魚,但春季插秧的五月最為美味。除了可以做成生魚片,還可以烤、煎、炸或做成丸子湯等。特別是將青麟魚剁碎捏成丸子煮出來的辣魚湯,這是只有在船首浦口才能品嘗到的美味。船首浦口內的漁市場,除了有青麟魚外,還能夠以低廉的價格買到花蟹、大蝦、鱸魚、烏魚與短爪章魚等新鮮海產。週邊有傳燈寺與東幕海水浴場,沿著江華島海岸路線繞一圈的沿海公路是非常適合情侶開車兜風的路線。特別是日落時分,從船首浦口至東幕海水浴場沿途的浪漫日落景觀。除此之外,還有松岡墩臺、摩尼山、塹星壇、淨水寺、涵虛洞天、席毛島與西海夕陽等豐富景點。

南楊州光陵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
 
京畿道(南楊州市)
位於京畿道南楊州市榛接邑富坪里的光陵是朝鮮第7代世祖(1417-1468,在位期間1455-68)和貞熹王后(1418-1483)尹氏的陵墓。被指定爲第197號史蹟的光陵為王和王妃分葬陵,左側為世祖陵寢,右側則為貞熹王后陵墓。兩個陵墓中間蓋了一個丁字閣。世祖為世宗與昭憲王后次子,其兄文宗過世後,由年紀尚小的端宗即位。1453年,當時為首陽大君的世祖發動癸酉靖難(爲了奪取政權,肅清反對派的事件),篡取侄子端宗政權一躍成為朝鮮第7代王。其妻貞熹王后為坡平府院君尹璠之女,在其登基後被冊封為王妃,是朝鮮歷史上首位垂簾聽政的大王大妃。光陵周圍有著蒼鬱茂密的森林,眾多生物皆棲息於此,在山林廳研究機關堅持不懈地管理下,建為樹木園,並被指定為第11號天然紀念物啄木鳥的棲息地。另外,陵的周邊古樹參天,有紅松、杉松及赤松樹等林立環繞,相當適於作為休憩之地。

歸信寺
 
全羅北道(金堤市) ,
歸信寺是676年由義相大師(新羅時代的僧侶)所建,當時被稱為國信寺,以新羅時代的話轉成現在的名字。1592年後因壬辰倭亂而燒毀,1873年時重建。現在所留存下來建築物有指定為寶物第826號的大寂光殿、冥府殿、山神閣、寮舍齋等,主要的文化財有歸信寺3層石塔(地方有形文化財62)、供奉大師或僧侶舍利的墓塔-歸信寺浮屠(地方有形文化財63)、背上背著男根石看向西方俯臥的獅子像-歸信寺石獸(地方有形文化財64)。

聞慶滑空樂園
 
慶尙北道(聞慶市) ,
飛行傘(paragliding)是利用體重的重心移動來操縱50KG以下的飛行傘,是滑翔翼的一種。飛行傘是飛行運動中歷史最短,現今最熱門的空中滑翔裝備。 * 特徵 - <聞慶滑空樂園> 聞慶滑空樂園可以說是飛行運動的聖地,交通便利讓這裡成為全韓國最熱門的飛行場地,聞慶邑盆地有助於上升氣流的形成,西、南、北風吹拂,氣流安定,附近沒有高壓器流。附近有許多名山勝水,滑行時底下美景盡收眼底。附近還有聞慶溫泉、聞慶鳥嶺、太祖王建拍攝場、石炭博物館、聞慶八景等觀光景點,可以計畫相關的旅遊計畫。 * 滑空場 位置 - 慶北聞慶市聞慶邑古堯里(北緯36˚44´03˝東經36˚44´03) 開業日 - '98. 11. 21. 起飛點高度 - 第1起飛點海拔730m, 3,500㎡ /第2起飛點海拔866m, 6,800㎡ 著陸點高度 - 第1著陸點海拔220m, 13,000㎡/第2著陸點海拔165m, 10,000㎡/第3著陸點海拔150m, 15,000㎡

磨劍浦海水浴場
 
忠清南道(泰安郡) ,
泰安郡南面的磨劍浦海水浴場,就位於與安眠島連接大橋入口旁,為至今尚未廣為人知的非常安靜的海水浴場。海水浴場周邊有大片鬱鬱蔥蔥的松樹林,非常適合露營。乾淨潔白且平緩的沙灘,讓小孩也可以安全地戲水。春天這裡盛產魩仔魚生魚片,附近的海域還出產鯷魚、玉筋魚、小章魚等海鮮,也使此處更加為人所知。而每到傍晚時的日落景觀也相當壯觀,錯過可惜。

ClayArch金海美術館
 
慶尙南道(金海市) ,
* 泥土與建築渾然一體的美術館 - ClayArch金海美術館 * 以土的Clay與建築的Arch所組成的單字,表達裝載著追求貫通科學、藝術、教育、產業的建築陶瓷領域未來發展的ClayArch基本精神。泥土所擁有的無限可能性透過陶瓷的方式,貢獻在人類社會的進化與發展,未來也渴望能夠在藝術面與材料面持續相關的研究與開發。而建築既是幫助人類生命發展的美麗、方便科學技術,亦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生活環境。現今的建築是以各種材料的開發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反映時代與文化的重要藝術角色。ClayArch是嘗試以各種方式,將擁有如此重要意義的陶瓷與建築達到相互結合發展的層面。陶瓷透過建築擴展其活用的可能性,建築則透過陶瓷確保其藝術性及材料的多樣性,藉此成為兩者相互合作的契機。 ClayArch金海美術館是以未來陶瓷藝術領域的新方向,重新審視過去曾忽視的陶瓷與建築間的關係,擔任著主導最近風靡全世界的建築陶瓷領域發展的重要角色。將彼此不同的體裁相互融合,與其說是碰撞過去固有的領域並克服,還不如說是反映於時代性多元主義上的追求與創造。美術館方面積極進行這種藝術性嘗試,透過學術、演講、研究調查等理論作為基礎,試圖做到這個領域的美學與科學性的成就。 * ClayArch美術館的意義 * ClayArch金海美術館以確保建築陶瓷與產業結合並創造各種可能性為目標。這段期間導入新的陶瓷技術,填補原本不可能達到的界線,作家們可透過這樣的幫助創造出更具豐富藝術想像力的作品。而建築與陶瓷的結合能使這些想像力更加擴張,新型態的建築陶瓷跳脫這段時間被視為建築一部分的認知,讓陶瓷能夠成為建築設計裡的重要角色。另外,透過藝術與產業的結合,讓美術館所在地區吸引更多外部投資,創造活化地區發展的綜合效應。

白頭大幹峽谷列車
 
慶尙北道(奉化郡) ,
往返於韓國中部內陸最美地區的白頭大幹峽谷列車(V-train),整個列車的外部是以縱橫在白頭大幹山 間的白虎為主題所設計的,V-train的首個字母「V」取自英文單詞vally,即峽谷之意。 列車的行駛區間包括汾川、陽院 、承富、鐵巖(27.7km)等地,最美麗的路段-汾川到承富之間,火車特別以30km的時速緩慢前進,以便讓乘客盡情地觀賞太白山的高山峻嶺。 如杜鵑花粉紅的開放型車廂裡可以感受到森林和峽谷俐落清新的大自然風情,除列車的天花板外,車體的其他部分均由玻璃建造,可擴大視野範圍,旅客還可以透過開放型窗戶直接呼吸列車外部的新鮮空氣。另外,列車的後半部觀景車廂和外觀,處處散發著美麗的異國風韻,有機會一定要來搭乘體驗。

太平舞傳授館(태평무 전수관)
 
京畿道(安城市)
太平舞傳授館建於1998年,是由畢生奉獻於傳統舞蹈事業的姜善泳大師,為了正確地傳承和保存韓國傳統文化,同時挖掘與培養有才能的舞者於安城市自費興建的一處文化空間。 * 太平舞 (國家無形文化財第92號) 太平舞是一種祈禱國家平安、太平盛世的宮廷舞蹈,是1900年代著名舞蹈家-韓成俊將京畿道巫堂中使用的巫術音樂和巫術舞蹈進行改編而成的,華麗的服飾和充滿靈動的腳步動作是其最大的特點。 太平舞傳授館為促進舞蹈藝術的多元發展,並實現傳統藝術的正確教育,每年按照季別對全國各地的舞者展開太平舞講座。並透過每週六的傳統舞蹈常設舞臺,向旅客及首都地區市民展現韓國傳統舞蹈的魅力。此外,每年還會舉行傳統舞蹈大賽,藉此繼承傳統舞蹈的精髓,同時發掘優秀的舞蹈人才。

高敞申在孝古宅
 
全羅北道(高敞郡) ,
這是集板索里為大成、留下卓越國文學識足跡的桐里申在孝(1812~1884)古宅,古宅正後方是板索里博物館,後院緊鄰著桐里國樂堂(桐里為申在孝之號)與牟陽城(1453年為抵抗倭寇所建的自然石城郭,別名高敞邑城)。被指定為重要民俗資料第39號的申在孝古宅建於1850年,現在留下正面5間、側面2間規模的舍廊齋與梧桐樹、水井等。 擁有板索里理論家暨演奏家與廣大(古時板索里等藝人統稱)指揮家稱號的申在孝,誕生於1812年的邑內里,為申光洽1男3女中的獨子。桐里申在孝最初並非說唱藝人,而是出身富裕之家。他以從父親手中繼承的財富為基礎,讓家財興旺的同時,並傾注所有與他人不同的熱情於板索里上,而他就如同桐里歌詞所吟唱的“城裡建造亭子 / 亭子旁有葡萄藤架 / 葡萄旁是蓮池...”一樣風流好客。桐里晚年居住在這座宅邸裡,以嗓音教導眾多弟子並培養出數位名唱,還編著了兔子打令、朴打令、沈清歌、赤壁歌、春香記、Garoojigi打令(打令是韓國傳統小調的一種)六大板索里辭說。六大板索里戲曲中的Garoojigi打令(卞鋼鐵打令)因內容太過於淫穢,說唱藝人大都不願意吟唱而造成曲調失傳,至今只剩五大戲曲流傳下來。 申在孝古宅於1979年完成補修、清理,為緬懷申在孝而於古宅後方設立由高敞郡管理經營的桐里國樂堂。參觀古宅的時候,從國樂堂飄出的板索里旋律不斷在耳邊回蕩。古宅庭院一角的水井後方牆邊豎立了他的歌曲碑,碑上刻著與桐里息息相關的逸話之一<桃李花歌>的歌詞。這是申在孝的弟子兼情人的陳彩仙在獲得大院君認可進入雲峴宮擔任妓生而不能回來之後,其於思念佳人時所刻。板索里研究學者認為桐里是‘耳名唱(可以解釋為知音,非常享受聽板索里,對於板索里有正確的理解與知識,並能徹底欣賞的人)’,雖然無法實際吟唱,但以他對聲音的理解進而編撰辭說與調整聲音的和諧,可以說是非常具有音樂素養的人物。若想繼續探究申在孝的足跡,可前往桐里國樂堂。位在古宅正後方的國樂堂是為了紀念申在孝與發展國樂而設立,目前教授伽倻琴、板索里、民謠、農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