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 首爾比利時領事館
 
首爾(冠岳區) ,
南首爾美術館為首爾市立美術館的分館,於2004年9月2日正式開館。美術館建築的前身為比利時領事館,僅進行必要的維護而不大改動,盡全力原汁原味地保存原始建築,包括古典主義愛奧尼柱式的柱子與壁爐等,打造出現代美術與1900年初期西洋古典式建築交流、對話的展覽空間。 被列為史跡第254號的舊比利時領事館竣工於1905年,當時位於首爾的會賢洞。由於市區再開發工程之故,於1983年遷至現址重新修復。1970年商業銀行(今 友利銀行)買下整棟建築的產權,而後於2004年5月,免費租借給首爾特別市作為文化藝術支援工程的一環,將這裡重新打造為公共美術館。 舊比利時領事館建築總面積佔地1,569.58㎡,為地下1層樓、地上2層樓,擁有屋頂閣樓的洋樓。地下1樓為美術教育區,1樓與2樓則為展覽室與辦公空間,建築外部則是由草坪與樹木妝點而成的戶外雕刻公園。首爾市立美術館南首爾分館以企劃特展為主,也針對兒童與青少年推出兒童美術教室與寒暑假美術特別講座等美術教育課程,持續為推動首爾的美術教育奉獻心力。

Lohas公園&Wacapuca
 
江原道(平昌郡)
位於江原道平昌海拔700m高原的生態主題公園「Lohas公園&Wacapuca」,是利用平昌的天然景致打造成的大型主題庭園。園區佔地廣達12萬坪,周邊有100萬坪的固有林環繞,為擁有天賜自然美景的韓國頂級渡假村。Lohas公園巨大的自然森林與歐風建築,使人聯想到歐洲的小村落。而園內設有能品嚐到當地直接烘焙、萃取的咖啡的「700咖啡廳」,販售極富自然美的居家裝潢小物與有益身體健康的有機農食品的購物空間「生活館」,以及運用平昌附近天然食材製成美味義大利傳統窯烤披薩與義大利麵的餐廳「NOM Stone Pizza」,讓遊客可以享受充滿情調的休憩時光。此外,還有為了兒童而建,利用錯視打造而成的室內科學遊樂設施「Wacapuca」,以及直接活用自然地形,一年四季皆能感受刺激快感的四季雪橇場。

太白山天祭壇
 
江原道(太白市) ,
天祭壇是古人為了祭天而建造的祭壇。據三國史記記載,新羅時期,太白山乃三山五岳中的北岳,被人們奉為靈山,因此經常在太白山中舉行祭祀。 位於太白山山頂的天祭壇以天王壇為中心,北有將軍壇,南有規模略小的三個下壇,以赤石堆壘。天王壇,周長27.5公尺,高3公尺,左右寬7.76公尺,前後寬8.26公尺,呈橢圓形。而壇的上方以綠泥片麻岩堆成圓形,搭配下方的四角形,因應了「天圓地方」的道理。 據傳,祭壇是由檀君-古朝鮮時代的丘乙皇帝所建,自上古時期開始,便用於祭祀,成為當代國家祭天的場所。三韓時期的天君、新羅早期的赫居士王、此後的逸聖王均在此舉行過祭天活動。此外,基臨王也曾在春川舉行過望祭。 經歷了高麗和朝鮮時期,方伯守令和百姓們也來此進行天祭。在大韓帝國末期,為挽救即將滅亡的國家,憂國之士也紛紛來此舉行祭天儀式。韓末時期的義兵將申乭石將軍亦曾以白馬祭天。這裡是韓國唯一一處位於山間的大型祭壇。 天祭壇也被稱為九靈壇、九靈塔、麻姑塔。尤其是每年的開天節都會在此舉行祭祀,屆時,祭壇中央將被插上太極旗和七星旗,周邊則立有33面天旗和28面宿旗,供奉9種祭品。在祭天壇的附近建有為誠心祈禱而設立的赤石塔和石壇。

喜方寺
 
慶尙北道(榮州市) ,
喜方寺位於慶尚北道榮州市豐基邑水鐵里。6.25戰亂時,法堂、訓民正音原板與原印譜等貴重文化遺產都被燒毀,1935年重建直至今日,保存著以幽幽鐘聲聞名的喜方寺銅鐘。搭車從豐基往竹嶺約10分鐘左右,就會出現往小白山喜方寺的叉路,從此路進去就能看見喜方溪谷。

墨湖站
 
江原道(東海市) ,
墨湖站於1961年開始營業,現在的車站自1988年12月15日竣工後沿用至今。位於東海市發翰洞的墨湖站鄰近墨湖港(2.3km)與望祥海水浴場(6.0km),沿著於達洞海岸道路,可抵達1941年開港的墨湖港感受漁民生活,並就近至生魚片城享用活魚生魚片。而再往北前進,則可至擁有寬廣的白沙灘(1.4km)、茂密松林且水深不深,以國民避暑地聞名的旅遊勝地望祥海水浴場遊覽。

鑰匙瞭望臺
 
京畿道(漣川郡)
鑰匙瞭望臺是以希望能成為「統一之鑰」而命名,位於可以一眼望到北韓領土的漣川郡新西面沓谷里,是為了向一般民眾進行安保教育與拂慰大家對故鄉的想念之情而於1998年4月11日設立。 鑰匙瞭望臺內部展示室設有北韓的生活用品與軍事裝備展示,在可以觀察北韓瞭望臺旁還設置了教會、聖堂、佛像等各宗教人士可以祈禱的空間。在停戰線前的鐵絲網前上綁上了許多「和平統一」、「統一是我們的心願」、「一定要統一」等許願的絲帶,每個旅客都可以綁上自己的願望。 鑰匙瞭望臺需要經過大光里的哨點才可進入,由當地軍人確認身分後便會打開通行門,由此上到瞭望臺可俯看北方一望無際的綠地,不過這裡是禁止拍照的。  cf) 京元線時間表   東豆川 → 新灘里 新灘里 → 東豆川 站名 時間 備註 站名 時間 備註 東豆川  每小時50分 am 06:55 首班 pm 10:50 末班每小時運行 車資1,000韓元 新灘里 每小時整點 am 06:00 首班 pm 10:00 末班 每小時運行 車資1,000韓元 逍遙山 每小時54分 大光里 每小時06分 哨城里 每小時59分 新罷里 每小時14分 漢灘江 每小時03分 漣川 每小時19分 全谷 每小時07分 全谷 每小時27分 漣川 每小時18分 漢灘江 每小時30分 新望里 每小時22分 哨城里 每小時35分 大光里 每小時30分 逍遙山 每小時40分 新灘里 每小時35分 東豆川 每小時43分          

仁川Noodle Platform
 
仁川(中區)
仁川Noodle Platform:以面食為主題的多元文化體驗中心 1. 背景與概述 在韓國仁川(Incheon)提到地方美食,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各種面食。這裡不僅是炸醬面(짜장면)的發源地,同時也是辣拌面(쫄면)最早出現的城市。坐落於仁川中區、臨近唐人街的Noodle Platform(누들플랫폼),正是這樣一個聚焦“面文化”的綜合文化場所。它通過展示、教育及互動體驗相結合的方式,讓遊客深入了解仁川獨特的面食歷史與魅力。 2. 一樓:面食文化與歷史展示 * 仁川招牌面食的發源故事 一樓重點介紹了炸醬面、辣拌面等仁川本土代表性面食的誕生歷程,同時也涵蓋了化平洞冷面(화평동 냉면)和“새집칼국수”(手擀刀切面)等在地人熟知的經典面食。 * 珍貴展品與實物資料 館內還陳列了與面食發展相關的多種文物與實物。比如由“辣拌面第一號工廠”——光信制面所(광신 제면소)捐贈的制面設備,讓參觀者可以直觀了解當地面食工業的早期生產過程。對一般遊客而言,這些豐富的展品也極具觀賞與科普價值。 3. 二樓:互動體驗與全球風味 * 模擬烹饪與多媒體互動 二樓設有運用模型或屏幕進行烹饪模擬的互動區域。遊客在此可“親手”嘗試制作不同風味的面食,沈浸式地感受烹饪的樂趣與技巧。 * 世界香料展示 館內專門陳列了世界各地常用於面食料理中的香料標本,允許參觀者近距離嗅聞與了解各種香料的特點,領略多元飲食文化的豐富性。 * 自制杯面體驗 此外,館內還設置了“DIY杯面”體驗區,供家庭遊客或美食愛好者用個性化的方式設計並制作獨一無二的杯裝面食,為參觀增添更多趣味元素。 4. 教育與休閒的融合 * 綜合文化空間 Noodle Platform不僅提供面食科普與歷史研究的展示功能,也通過互動體驗、手工制作等項目,把教育與娛樂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適合親子、年輕人及美食愛好者等各類人群前來探索。 * 週邊環境與配套 設施位於仁川著名的唐人街附近,週邊已有豐富的餐飲與文化景點。遊客在享用當地中餐或體驗異國風情的同時,也可將Noodle Platform納入一日或半日遊行程中,形成多元化的觀光路線。 5. 參觀須知 * 開放時間與休館日 一般情況下,每逢週一以及新年(1月1日)、春節、中秋等韓國家庭節假日休館。如遇公共假日正好落在週一,則會順延至次日閉館。詳細開放日程可參考官方公告或SNS。 * 票務與預約 大部分展區免費開放,但部分體驗項目(如DIY杯面、烹饪課程等)可能需要額外費用或提前預約,建議事先查詢相關訊息。 6. 結語 仁川Noodle Platform不僅是一座集中展現仁川面食文化的綜合館,更是一個融合了歷史、互動體驗與創意教育的文化樞紐。無論是對面食情有獨鐘的美食愛好者,還是想要深入探索當地飲食文化的遊客,都能在這裡收獲獨特而難忘的體驗。若有機會造訪仁川,不妨將這一“面食主題勝地”納入您的旅行清單,細細品味這座港口城市悠久而多彩的美食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