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同郡蘭溪國樂堂
 
忠淸北道(永同郡) ,
位在忠清北道永同的「蘭溪國樂堂」於1987年開館,為地下1層樓、地上2層樓,共528席的建築。舞臺共有94坪、後臺待機室15.5坪。影像室及音響室等亦相當完備,每年都會舉辦相當多采多姿的活動與表演。

米川谷自然休養林
 
江原道(襄陽郡) ,
位在太白山脈東側的米川谷自然休養林在休養林園區成立之前就是以自然生態保存良好的天然山林而聞名。這片茂密樹林所在的山谷,還有著乾淨無污染的溪水,風景相當秀麗。還可以參觀新羅時代(BC57~AD935)寶物級的文化史跡-禪林院址、傳說喝了對腸胃有益的bulbaragi泉水、生產傳統蜂蜜的養蜂農場。能夠一邊探訪文化遺跡,同時也能夠體驗在自然美景中散步、騎乘越野腳踏車的樂趣。休養林內有森林之家等住宿設施,寢具設備完善,只要準備盥洗用具、餐具、吹煮用具即可。費用在3萬~5萬韓元之間。欲前往米川谷自然休養林,可以在東首爾綜合轉運站搭乘往襄陽的巴士,在襄陽換乘往葛川之巴士,在米川谷入口下車後,步行2km便可抵達米川谷自然休養林入口。

國立南道國樂院
 
全羅南道(珍島郡) ,
國立南道國樂院位於全羅南道珍島郡女貴山山麓,背倚秀麗山勢,面向遼闊的多島海,為以天賜的美麗自然景觀為背景,從事國樂專門研究與公演、傳統文化體驗與研究等國樂普及化活動,並傳承與發展悠久的南道文化藝術之地。 主要設施有國樂專門劇場珍樂堂、戶外公演場月光舞台與星光舞台、可容納160餘人的住宿設施舍廊、練習室與會議室、咖啡廳等。 國立南道國樂院營運著包含‘週五常設國樂公演’在內的各種文化體驗活動,特別是週末營運以家族為單位,可透過參觀國樂表演與學習民俗遊藝、國樂等,體驗南道的傳統文化,並結合珍島郡民俗之旅與鄰近遺址探訪等的‘週末文化體驗’。

右水營觀光區
 
全羅南道(海南郡) ,
右水營觀光區是為了紀念1597年忠武公李舜臣將軍擊敗日軍凱旋而歸的「鳴梁大捷」,將過去此地樣貌原封不動保存下來之處,於1986年被指定為國民觀光區,並於1991年設立鳴梁大捷紀念公園,成為鳴梁大捷的最佳歷史教育地點。觀光區位於能眺望鳴梁海峽之處,設有龜船等各種體驗空間,並固定於每年10月舉辦全羅南道代表慶典「鳴梁大捷慶典」,且於每週末進行鳴梁歷史體驗活動等,為遊客提供各種充滿可看性的活動與體驗。公園內處處設有重現壬辰倭亂當時義兵、官軍跟日軍戰鬥場面的雕塑,令人為當年激烈的戰爭而震撼。站在公園內的觀景臺,則可鳥瞰鳴梁海峽與珍島大橋,並見到鳴梁大捷塔、鳴梁大捷碑拓本、語錄碑、忠武公文物展示館等建築。

碑岩寺
 
忠清南道() ,
* 具有兩千年的歷史古剎──碑岩寺 * 碑岩寺位於離京釜線全義站南方10公里處,因為沒有詳細記錄,所以無法得知碑岩寺正確的建造年代。而根據傳說,其是在2000多年前中國漢宣帝所創建的三韓古剎,但也有專家從碑嚴寺的極樂寶殿和三層石塔來推斷它是高麗中期時建立的寺院。碑岩寺極樂寶殿的製作手法十分巧妙華麗,並曾於1657孝宗8年時進行復修。 極樂殿前有一座高約3公尺的高麗時代的三層石塔,其因原在其上的四面群像而相當聞名。在四面群像上的「癸酉銘全氏阿彌陀佛三尊石像」被登記為國寶106號,「己丑銘阿彌陀如來諸佛菩薩石像」和「彌勒菩薩半迦石像」則分別被指定為國寶367號和368號,現保存於國立中央博物館。

頭陀山自然休養林
 
江原道(平昌郡)
頭陀山(博芝山)自然休養林位於江原道平昌郡珍富面及旌善郡的界線內,海拔1,394公尺的頭陀山山麓上,形成山岳型自然休養林,觀光資源相當豐富。從五臺山往下流出如同玉水般清澈的泉水由發源地游向清淨溪谷,也在此處構成休憩事業的重心發展地位置。 以江原道平昌嶺西地方的五臺山為中心所形成的文化遺產地月精寺,與明山到路洞溪谷、新基溪谷、水項溪谷、幕洞溪谷、長田溪谷和鳳山溪谷的景色交融,也維持著山村地帶的鄉土色彩及生存力。源自於五臺山的水流橫貫在層巒疊嶂的峽谷中,而後與南漢江合流成為一隘口。 有著獾、狐狸、野豬和山兔等野獸,以及不計其數的藥草和巋然不動的檀木、紅松木、紫椴木等大樹,是一個健全又堅實的生態山林環境,還可以看見不知其名的地被植生蘚苔植物與絨緞一併被舖滿在地面上。附近還有無人跡的十二仙女湯溪谷、兔子停下來歇腳的泉水處及一年四季持續散發香氣的野生花植物等景點可以參觀欣賞。

楊口生態植物園
 
江原道(楊口郡) ,
楊口生態植物園作為南北韓之間的生態複原中心,佔地面積18萬914平方米,投資31億韓元,建成於2004年6月。由於它位於韓國的最北端,各種韓國本土品種的稀有物種均可在此看到,其中主要有大岩山龍沼、項蓮莢等400多種珍貴植物。整個園區大體可分為植物園地區、天然林地區、設施集中地區等六大區域,特別是在植物園地區,可以看到在非武裝地帶和楊口一帶生長的高山植物及北方植物。此外,園中設有散步路、藥用植物展示場、秧苗場、溫室展廳等設施,並為彌補植物園內過於靜谧的不足,引入了小溪的流水建造了溪流、濕地地區,在此可以聽見潺潺的流水聲。

世中博物館
 
京畿道(龍仁市)
世中博物館為了有體系的研究和保存6千多件各樣的傳統石造物,於2000年7月1日開館。韓國第一個建立的世中博物館,位於5千餘坪秀麗的自然景觀中,包括室內展示館,按照各主題共由14個展示館構成。來訪此地的國內外遊客,可觀賞在美麗的自然中展示的韓國固有石刻作品,感受韓國先祖優秀的藝術感,更進而體驗自然的活力和韓國傳統文化的香氣。展示有守護王陵和士大夫墓的文人石、武人石;為石匠及村莊的守護神,阻擋進來村莊的惡鬼和外敵的長生;上去高長竿上察看村莊安危的立木;以可愛的模樣抓住旅人腳步的童子石;濟州的象徵石頭爺爺;為了生兒子虔誠祭祀的神堂和男根石;可了解佛教深奧意義的佛像和石塔;生活道具石磨輾車、石磨、捶衣石、井石、石鍋等,展示有韓國民俗中根深蒂固的6千餘件遺物。韓國的古石雕刻品裡,存有韓國民族數千年,在這土地上的氣息和悲歡。古石雕刻品上一個一個的表情,為可活靈活現的體會到韓國民族的生活和悲歡、信仰等文化的結晶品,藉由古石雕刻的實物展示,可感受到先人的氣息,同時成為自然的歷史體驗區,提高文化生活的品質。

Kohwun植物園
 
忠清南道(靑陽郡) ,
* 開放給一般民眾的自然學習場, Kohwun植物館 * Kohwun植物館從1990年地基整理,1997年植物園認可後,至2003年4月28日開園為止,透過購買各種植物與植栽工程打造而成。以一般民眾為對象的自然學習場、植物遺傳資源保存機能執行、以相關科系學生為對象的實習場、建築造景的實務教育場等設施歷經長達12年的準備過程完成竣工。 植物園規模約20公頃(約60,400坪),實習教育場約10公頃(約30,000坪)左右,有稀有且瀕臨絕種危機植物的六道木(木本植物)、芡花(草本植物)等15種植物棲息,並保有4,500餘種植物遺傳資源。 此外,Kohwun植物園營運有為專家與一般民眾開設的教育課程開發與國小、國中、高中生的自然學習場課程。 ※ 草本類 - 2,000餘種 / 木本類 - 1,300餘種 / 進口植物類 – 1,800餘種 / 未確定類 - 1,000餘種 * Kohwun植物園的各種學習園區 * 位於斜坡末端右側員工宿舍前的花紋園為收集並展示自然情況下植物葉片或花瓣上有紋路的植物種類的空間。鳶尾(韓文名毛筆花)園是可欣賞到在早春開花的花蕾狀似過去儒生們所使用的毛筆而得名的鳶尾花的空間。此外還有野生花園與雕刻公園、展示睡蓮、紅蓮等150餘種蓮花的睡蓮園,以及芍藥、牡丹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