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石水門
 
仁川(江華郡) ,
江華石水門最初建於朝鮮肅宗37年(1711年),連接江華山城內城,是橫躺於江華邑內東洛川的水門。由三個拱門構成的水門是由花崗岩所建,長18.2m,高2.7m,拱門高1.7m,寬3m。1910年,隨著甲串里碼頭的建成,水門曾被充當碼頭旁東洛川河口的橋梁。1977年,水門往下游移動。1993年,原本回歸原位的水門再次因東洛川改造工程被移動,移動至西門後保留至今。

豐水院聖堂
 
江原道(橫城郡) ,
西元1801年辛酉迫害(天主教徒被迫害事件)之後,在龍仁地區以申太甫(Peter)為中心,帶領40多名信徒避難的地方正是韓國最早期天主教的信仰村-豐水院。80多年間在沒有聖職者帶領的信仰生活下,1888年邀請法國聖職者Le Merre以主任神父的身份開始在國內積極的傳播天主教教義。1896年第二任主任神父-韓國籍鄭圭夏(Augustus guseuttino)上任時期和中國的技術師一起建立現今的聖堂。 西元1907年,在信徒手中建立的豐水院聖堂經過了100多年依舊保存了它美麗的風貌,在韓劇裡頭常是年輕男女約會的場所之一。豐水院聖堂是最早經由韓國神父建立的聖堂,也是江原道最早的聖堂以及韓國境內第四座聖堂。另外,1982年被指定為江原道地方文化財第69號。

莞島樹木園
 
全羅南道(莞島郡) ,
於1991年4月開園,位於全羅南道莞島郡郡外面的「莞島樹木園」,是韓國唯一的亞熱帶(暖帶)樹木園。此處不僅展示地方特別樹種,亦依樹種特性,將韓國國內與國外樹種作展示。

益山笠店里古墳
 
全羅北道(益山市) ,
史蹟第347號的笠店里古墳,是位於全羅北道益山郡笠店里Chilmokjae丘陵山腰處的百濟墳墓群。總共有8基的墳墓,除了1號以外,其餘被發現時都嚴重損壞。1號墳墓是打造成窟形的石室墓,出土的遺物則有陶器類、金銅帽子,還有金耳環與琉璃珠等裝飾品,以及用在馬身上的裝飾器具、鐵器等,是發現的百濟時代遺跡中最重要的遺物。從遺物上看來,大約是在5世紀左右所建的墓。金銅製的棺木與日本出土的物品類似,可想像當時百濟與日本間的文化交流。

仙遊洞溪谷
 
慶尙南道(山淸郡) ,
仙遊洞正如其名,為仙女下凡遊玩的地方。實際上仔細看瀑布上面巨大的岩石,可看到直徑50cm,深2m的醬缸模樣的2個大型槽子,據說為仙女下凡釀酒時放置酒缸之處。水月村的竹子與松樹總是蔥鬱茂盛,景色宜人。沿著村落前涓涓流動的溪流漫步1km左右,可看到被岩壁深深隱蔽的水月瀑布。水量雖不多,自高度15m處奔騰而下的瀑布,猶如女人的裙襬般優雅。瀑布水流匯聚的池沼深度極深,加上周邊茂盛的松林,給予人一種神秘感。瀑布旁的岩石留有龍的腳印,據說龍在升天時,就是踩踏著瀑布兩旁的岩石慢慢往天空飛昇,因此兩邊留下長長的刻印,堪稱傳達仙遊洞之美最貼切的傳說。而想抵達造就仙遊洞之名的溪谷,必須從瀑布再往上爬1km左右。聽著解說導覽,看著裝盛仙女釀酒酒缸的洞口與自然生成的彎曲岩石,遙想當初仙女們邊喝酒,邊跳舞而留下這些痕跡,不禁也令人聯想起韓民族喜愛飲酒歌舞的特性。

潭陽息影亭
 
全羅南道(潭陽郡) ,
據說息影亭原為棲霞堂金成遠為石川林億齡而建立的亭子,而後在息影亭旁又建造以自己名號棲霞堂命名的涼亭,但曾消失不見,最近才又整修恢復。棲霞堂遺稿有:「 庚申公三十六歲 築棲霞堂于昌平之星山 爲終老計…」的紀錄,根據紀錄可知金成遠在36歲的那年(1560年)建造了息影亭和棲霞堂。棲霞堂金成遠為松江的堂叔,比松江大11歲,在松江到訪城山時,一起在環碧堂學習的同門。松江鄭澈以息影亭、環碧堂、松江亭等城山一帶美麗的自然景觀為伴,創造出「星山別曲」。另外,松江以此地為背景,拜俛仰亭宋純、河西金麟厚、高峰奇大升等當代的名流為師,和麡峰高敬命、玉峯白光勳、龜峰宋翼弼等交往,熟讀詩文。這裡除了息影亭風景秀麗外,曾有紫薇灘、鵑陸岩、芳草州、釣臺、芙蓉塘、瑞石臺等觀光景點,現在由於光州湖的生成,附近一帶景觀已變,芙蓉塘上的建築物乃最近才建造而成。松江在城山除了「星山別曲」以外,還留下息影亭20詠、息影亭雜詠10首、霞堂夜坐1首、棲霞堂雜詠4首等許多漢詩、短歌作品。旌閣的規模正面2間、側面2間,特別的是把房間合併起來,正面和側面皆鋪設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