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遊園區
 
忠淸北道(沃川郡) ,
錦江遊園區由於高速公路休息站錦江休息站的建立,而被世人所知。景色優美,水質清澈、魚類豐富,透過路經休息站的人口中口耳相傳,自然演變成的遊園區。近來現代式民宿設施新建,成為家族與戀人的休養地。錦江遊園區除了現代的住宿設施外,還有現代飲食文化,在遊園地休憩期間還可使用休息站的便利設施,因此吸引家族與情侶前往旅遊。休息站內有速食店、日式、韓式、西式等專門餐廳可供選擇,並有專業廚師掌廚料理。

達牙公園
 
慶尙南道(統營市) ,
‘達牙公園位於慶尚南道統營市彌勒島南端,因為此處地形就像是象牙一般故取名為「達牙」,現在則包含賞月好去處的意義。隨著公園步道而上,可以看見佇立的觀海亭,若在此向下俯瞰,閑麗海上公園的美景一覽無遺,此處的夕陽也相當美麗。

靑龍寺祉
 
忠淸北道(忠州市) ,
據說在高麗末期,這裡附近原是一處位於清溪山山腰的小寺院,因李太祖(朝鮮開國君王)的師傅-普覺國師隱居於此,才被下令整興為大型寺院。後寺院遭廢棄一段時日,但附近仍留有普覺國師的浮屠塔「定慧圓融塔」、石燈及定慧圓融塔碑等。近期於其附近建造的青龍寺,將各種佛教文化財留下來,讓訪客隨處可見珍貴的佛教文物。

月井里站
 
江原道(鐵原郡) ,
月井里站是非武裝地帶以南最靠近分界線的火車站,月臺上立有「鐵馬思奔」的牌子,一旁可見到廢棄的火車。韓戰時火車站所在的鐵三角地帶是最激烈的戰場,北韓軍隊撤退時帶走了火車頭,現只有尾部車廂和殘骸淒涼地留著,默默地陳述韓民族分裂的悲劇。目前月井里站(鐵三角地帶)作爲鐵原郡的安保旅遊景點,每年都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造訪。

湫岩吊橋(추암 출렁다리)
 
江原道(東海市) ,
在以日出聞名的湫岩燭臺岩所在的湫岩海邊,2019年6月新設了長72m的海上吊橋,也是韓國唯一的海上吊橋。

淨岩寺
 
忠清南道(洪城郡) ,
隨季節改變景色的烏棲山的,其境內的淨岩寺也跟著轉變氣氛。 烏棲山每到秋天,盛開的蘆葦田將整遍山染成白色。烏棲山原本就生長有許多的蘆葦,山腰處更是幾乎都佈滿蘆葦。許多攝影家特別喜歡來此捕捉蘆葦隨風搖曳的景象。 烏棲山山腰處的淨岩寺是典型的鄉下寺廟,雖然規模並不大,但有心教化世人的住持法師還是將寺打點的有模有樣。被俗世所煩惱的人可以來此尋求慰藉與開示。 * 歷史 寺內沒有任何關於淨岩寺的創建與沿革的文獻資料流傳下來,根據寺內流傳下來的說法是於527年(百濟聖王5年)所創建,但是否屬實無從得證。只有『輿地圖書』「結城縣」收錄的短篇紀錄如下‘淨岩寺位在烏棲山。’以及‘烏棲山於洪山到白月山一線,作為洪州、結城、保寧3邑的邊界。’ ,只能確定18世紀中葉時已經有淨岩寺。另外18世紀後半編撰的『伽藍考』裡也有‘結城縣的東方28里處有座淨岩寺。’的紀錄,但這是不是指烏棲山的淨岩寺也無法確定。

合湖書院
 
忠清南道() ,
合湖書院是擺放高麗末期性理學研究先驅──安向(後因朝鮮文宗名字中有向字,故改名為安裕)真圖的所在。西元1716年,安向的第15代孫安景信、安景精、安景祥在此建造了數間房屋組成的安子別廟,並於每年陰曆3月3日、9月9日在此祭拜祖宗安向。直到1842年,由安向的第20代孫安圭容和當時的儒林代表林東昇等人一起將安子別廟翻修,並放置了祭田和祭器才形成了合湖書院的雛形。1843年(顯宗9年)正式將安子別廟更名為合湖書院,整個書院由外三門、內三門、齊室、倉庫、祠堂所組成。

抱川藝術谷<br />
 
京畿道(抱川市) ,
廢舊採石場到藝術谷的變身 小山丘上千奇百怪的岩石和不著邊際的山景湖讓廢舊的採石場重新獲得生機。曾經的廢墟在抱川市環境還原政策的推動下,展現出全新的面貌。目前這裡年均訪客達100萬人以上,常年開展專題展覽、週末表演和專題演出等各式活動,已成為深受遊客和當地居民喜愛的文化藝術空間。

冰溪溪谷
 
慶尙北道(義城郡) ,
*既神秘又美麗的冰溪溪谷* 冰溪溪谷屬於慶北八大名勝之一,並於1987年9月25日被指定為國立公園。因此地有冰穴以及風穴,所以又被稱為冰山,而環繞這座山的溪流就被稱為冰溪,附近的地區亦被稱為冰溪里。冰溪溪谷位於冰溪3里的書院村,其是在夏天的三伏天也會有涼爽的清風吹拂、結冰;在嚴冬時卻會有陣陣的熱騰騰的蒸汽出現的神秘溪谷。 位於溪谷內的寶物第327號的五層石塔為高8.15公尺的花崗石製的高麗初期的石塔。而位在村莊對面、深達數十公尺的如刀削一般的絕璧,就像是屏風般圍繞著,在底下的清澈溪水中聳立的大小不一的岩石所展現出的壯觀景象,也讓冰溪溪谷不負於1993年10月4日被封為慶尚北道八景之一的盛名。另外,據說在溪谷中高達10公尺、周長達20公尺左右,寫著「冰溪洞」三個大字的唯一一座巨大岩石,是在壬辰倭亂時,由名家李如松所提的字。 在其旁邊也有一座寫著冰溪溪谷為慶北八景之一的石碑。 * 聞名的美麗八景──冰溪八景 * 冰涼的溪水沿著冰溪溪谷陡峭的岩壁流淌,在此有著美麗的冰溪八景。冰溪八景是指位於位於入口的龍湫,以及水礁、風穴、仁巖、義閣、石塔、冰穴、佛頂。 龍湫是冰溪溪谷中的水池;水礁則是附近居民為了使用溪谷的溪水,而建造的 水礁。冰穴以及風穴則是位於冰溪里入口的岩石間的縫隙,夏天時會結冰並且維持零下4度的低溫;冬天時則是維持零上3度的溫度,並且會吹著暖風。另外,只要到了中午,在仁巖上就會出現「仁」字的影子;義閣則是為了紀念尹殷輔而建設的碑閣。最後,佛頂是位於冰山山頂的窪地,據說是佛祖與龍相鬥後留下的地方。

全義鄉校
 
忠清南道() ,
全義鄉校的建立時間推測為1413年(太宗13年)創建,而根據1649年(仁祖27)打愚李翔所編寫的《全義鄉校明倫堂序》,可推定鄉校最開始的時候位在縣的東面,直到朝鮮後期財搬遷。被推測為當時鄉校所在的東校里校洞區域,10多年前仍有許多全義鄉校的瓦片出土。全義鄉校是只有明倫堂和大成殿以及三門的配置精簡的建築群。從外面進入外三門後,即可看見明倫堂,其周圍則有圍牆圍繞。而在明倫堂的後方則是一道較高的圍牆,接著便是大成殿。在明倫堂西側的牆外,則有守直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