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井自然休養林
 
慶尙北道(聞慶市) ,
走進休養林的櫻花樹隧道相當美麗,而休養林內部的茂密樹林也是散步的不二選擇。免費森林導覽解說於每年3月開始營運至12月,讓來訪的遊客們都能學到正確的森林相關知識。另外休養林內亦有森林小屋、露營場等住宿設施,歡迎闔家大小或三五好友一同製造美好的出遊回憶。

回文山自然休養林
 
全羅北道(淳昌郡) ,
回文山自然休養林位於全羅北道淳昌與井邑地區交界處的回文山(830m)東南方,有著乾淨的溪谷、聚集多樣種類樹木的茂密森林,是個能夠享受散步與休憩的好地方。另外,這裡還有位於瀑布上方的巨大雲橋,通過橋時能感受到緊張與刺激感。早年回文山屬於戰事要地,還能看到韓國戰爭(1950~1953)時所設置的司令部根據地痕跡。  休養林內有步道、體力鍛鍊設備、司令部根據地、展望臺等的設施,住宿設施則有森林小屋、山林文化休養館、野營平臺、野營場等,透過網站預約即可。 網站) http://www.huyang.go.kr/huyang/hoimoonsan/rate/index.html (韓) * 住宿費用(入住15:00 / 退房-翌日13:00) 森林小屋 – 5人旺季(7.1~8.31)及週末70,000韓元 / 淡季40,000韓元  7~8人旺季(7.1~8.31)及週末85,000韓元 / 淡季50,000韓元休養館 – 6人旺季(7.1~8.31)及週末70,000韓元 / 淡季40,000韓元 9人旺季(7.1~8.31)及週末98,000韓元 / 淡季60,000韓元 野營平臺4,000韓元 / 野營場2,000韓元

江華殷巖自然史博物館
 
仁川(江華郡) ,
江華殷巖自然史博物館裡展示世界各國的稀有貝類、昆蟲(蝴蝶)類、鳥類、動物類、化石類,以及活體爬蟲類和可愛動物等。

松韶古宅
 
慶尙北道(靑松郡) ,
松韶古宅為朝鮮英祖(1694~1776,在位1724~1776)時,由萬石沈處大的7代孫松韶沈琥澤在1880年左右所建造的韓屋。被國家指定為重要民俗資料第250號的此地,比起松韶古宅這個正式名稱,‘沈富人家’的名稱更廣為人知。 松韶古宅被蔥鬱的森林所包圍,與大自然結合為一,共7棟99間的屋瓦房,規模非常可觀。往大門裡面走進去,可看到種滿楓樹、松樹,以及各種花草樹木的庭園位於院子中央,劃分大小廂房,其後可看到典型‘口’字型的正房。松韶古宅不僅空間寬闊,並保有朝鮮時代上流家宅的特色。 為了想在古宅投宿體驗的旅客,外邊另有一棟家瓦屋,維持了舊有的規模型態,乾淨舒適,迎接客人的蒞臨。這裡不僅能體驗傳統韓屋的寂靜氣氛,還能體驗踢毽子、射箭、投壺、七巧、滾鐵輪等民俗遊藝。目前在青松有朝鮮時代的大臣後代名家100餘戶聚集生活。

淨岩寺
 
忠清南道(洪城郡) ,
隨季節改變景色的烏棲山的,其境內的淨岩寺也跟著轉變氣氛。 烏棲山每到秋天,盛開的蘆葦田將整遍山染成白色。烏棲山原本就生長有許多的蘆葦,山腰處更是幾乎都佈滿蘆葦。許多攝影家特別喜歡來此捕捉蘆葦隨風搖曳的景象。 烏棲山山腰處的淨岩寺是典型的鄉下寺廟,雖然規模並不大,但有心教化世人的住持法師還是將寺打點的有模有樣。被俗世所煩惱的人可以來此尋求慰藉與開示。 * 歷史 寺內沒有任何關於淨岩寺的創建與沿革的文獻資料流傳下來,根據寺內流傳下來的說法是於527年(百濟聖王5年)所創建,但是否屬實無從得證。只有『輿地圖書』「結城縣」收錄的短篇紀錄如下‘淨岩寺位在烏棲山。’以及‘烏棲山於洪山到白月山一線,作為洪州、結城、保寧3邑的邊界。’ ,只能確定18世紀中葉時已經有淨岩寺。另外18世紀後半編撰的『伽藍考』裡也有‘結城縣的東方28里處有座淨岩寺。’的紀錄,但這是不是指烏棲山的淨岩寺也無法確定。

靑陽樓谷連墓聖地
 
忠清南道(靑陽郡) ,
位在忠清南道靑陽郡樓谷的連墓聖地是天主敎的無名殉敎徒的墓。另外此村落也是在京畿道果川殉教的崔京煥與韓國的二司祭崔良業神父的出生地。由於好幾個墓串連在一起,因此稱為連墓。殉教者的人數、姓名以及殉教原因已經無從而知,但樓谷連墓共有37座以家庭單位埋葬的殉教者墓,分為第1ㆍ2ㆍ3墓地。1982年,靑陽教堂將墓地整理,為無名殉教者立墓碑,將此闢作為史跡地,有許多天主教信徒及民眾前來。殉教者連墓中崔京煥的遺骨部分於986年移往切頭山殉敎紀念館,現在此處的連墓共有36座。

訪花隨柳亭(東北角樓)(방화수류정(동북각루))
 
() ,
位於水原華城華虹門東側附近懸崖上的訪花隨柳亭,是西元1794年(正祖18年)興建水原華城時建造的樓閣之一。雖然正式名稱為東北角樓,但因景色優美,符合「伴著垂柳尋訪香花四處遊覽」的意境,而有了「訪花隨柳亭」的堂號。過去曾遭洪水毁損,於1848年重建,此後則作為水原城修復工程的一環被大幅修繕。2011年被列為寶物第1709號的訪花隨柳亭,獨特的平面與屋頂形態,使其隨著觀看的位置呈現出不同的面貌,也因此被評為華城內最具獨創性的建築。正祖御駕巡幸華城時,還曾於此歇息。這裡視野極佳,向東可一覽練武臺與東北空心墩,向西可將長安門與八達山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