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寺
 
世宗市() ,
* 由阿彌陀佛的傳說而來的蓮花寺 * 蓮花寺位於鳥致院邑西邊約2公里處,寺廟整體背靠丘陵並面朝西方,並在1988年被指定為傳統寺廟。其在1987年修建了保護閣後,又在1999年修建了五層石塔和石燈,還修建了擺放珈藍的無量壽殿、三聖閣、尞舍齋。 法堂由前面3間、旁邊2間的規模所組成,裡面擺放了釋迦牟尼佛像、戊寅銘石佛像、觀世音菩薩佛像、大勢至菩薩佛像、阿彌陀佛像幀畫、地藏幀畫、神衆幀畫等。另外,在三聖閣中則有七星幀畫、獨聖幀畫、 蓮花寺現在的位置與古代寺廟的所在毫無相關,但原有瓦葺與一棟法堂,隨著從中發現寶物第649號"戊寅銘石佛像附臺座"後,進而得到文化財管理局的支援,改良成傳統韓式的瓦葺。"戊寅銘石佛像附臺座"是長方形的石頭,側面是上窄下寬的梯形模樣。專家推測這是統一新羅時代的作品,在臺座上也奉安了寶物第650號的"七尊石佛像"。這尊佛像與碑岩寺石像、正安面石像一起成為了奠定世宗市古代美術版圖的作品。而據說蓮花寺的創建人洪文燮(音譯)在夢中挖出了兩尊石佛像,並把石佛像帶到此地建造了寺廟。 * 創建蓮花寺的傳說 * 蓮花寺的創立時間已不可考,但卻流傳著其創建由來的相關傳說。 在朝鮮時代末期,在進行參禪修行的修行僧們被動員參與國家的建設工程,但由於沒有能提供給僧人安心休息、修道的寺院,僧人們便只好到處在外留宿。直到僧人們來到雲住山進行阿彌陀百日祈禱後,佛祖在夢中指點了蓮花寺的創建人挖掘某個地方,在那底下不僅有阿彌陀佛像,還有戊寅銘石佛像附臺座(寶物第649號)以及七尊石佛像(寶物第650號)。之後這裡便成了蓮花寺的所在。

高德洞生態景觀保護區
 
首爾(江東區) ,
高德洞生態景觀保護區為首爾地區自然生態豐富的地區,與高德水岸生態復原區相連接,包含高德支流到岩寺淨水廠右側的部分山林區以及湖岸、漢江的蓄水腹地。另外還設有潮流觀察所等設施。 * 面積 : 320,377㎡

淸眼寺
 
世宗市() ,
* 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清眼寺 * 淸眼寺位於錦城山、鵲城山和國賜峰等山坡圍繞着的山中,距離細谷村東邊約150公尺處。其創建於大韓帝國光武四年(1900),離現在的成佛寺往下50公尺處的斜坡的寺廟舊址曾經出土過朝鮮時代中期的瓦塊和白瓷塊,可見當時很可能存在寺廟。同時,這裡也被推測為百濟末期創建的北穴寺,亦即屬於碑岩寺的庵堂。 淸眼寺原名叫成佛寺,2001年3月由清賢和尚新任主持後,於2002年改名為現稱的淸眼寺,是屬於大韓佛教曹溪宗的寺院。已修建法堂(2004年)和山神閣(2005年),並於2006年進行佛寺的丹青工程。 前往寺院的路口有滿目青翠的小松樹林,給人明亮清新的感覺,而其周圍則是典型的農村景象,眼前滿佈著水田。另外,在村子的左右兩旁有著橡樹群落,經常可以看到松鼠等野生動物。

松香綠林
 
京畿道(加平郡) ,
位在京畿道的松香綠林普遍為樹齡80年以上的松樹,為韓國老松最大的分布區域。除了空氣之中自然充滿了大量的芬多精,這裡還為旅客準備了舒適宜人的森林體驗與森林療癒項目,是複合式體驗的山林休養空間。

濟州西廣茶園
 
濟州道(西歸浦市)
濟州西廣茶園位在西歸浦市西廣里,佔地528,928平方公尺(16萬坪),是韓國最大規模的產茶地。這裡曾是朝鮮知名的書法家,金正喜(號 秋史)被流放到濟州島時居住過的地方,所以特別有名。 秋史‧金正喜,透過種植草衣禪師贈與的茶來度過孤單又痛苦的流放生活。 佈滿石頭的田裡雜草叢生、土壤又貧瘠,但他卻能讓這樣的地方成為韓國最初的茶園,令人印象深刻。 「石頭比土還多,所以土塵飛揚;沒有電跟水,所以接雨水做飲用水;沒有碎石的機具,所以用鑼來敲碎石頭;為了擋風,種植起了防風林,讓小小的茶樹苗能夠活下去。他選擇了適合當地氣候的茶樹種,一邊將能自利生長的茶樹種子播種,一邊將日本育成的種類帶進來,另外他為了讓綠茶能夠擁有飽滿的香氣,親自去養豬場拿肥料回來施肥,使土壤充滿養分。 從和石頭、風的對抗開始開墾起的茶園,慢慢地轉變成適合耕種的農地,1985年這裡種植了100萬株的綠茶樹苗,成了今日西廣茶園的樣貌。 現今西廣茶園是山間地帶開發成功的最佳範例,因此來訪的見習者也從未間斷過。」

孔岩
 
慶尙北道(鬱陵郡) ,
孔岩(象岩)與觀音雙窟、三仙岩並列為鬱陵島的三大絕景,因為石頭的模樣像是大象的鼻子泡入水中喝水而得名,鼻子部分有一個直徑10公尺的洞,所以又被稱為洞岩。表面因為柱狀節理現象,看起來又好像是一塊一塊的堆積起來的,因為形狀太過巧妙,吸引了許多觀光客。巨大的石頭表面就像是象皮般有著皺摺,在眼睛的地方又有自然形成的坑洞,可說是唯妙唯肖。   孔岩(象岩)還有另外一個傳說。某一個老人所住的村落,被這塊大石擋住了陽光,老人為此而走向海邊向它丟擲石塊,沒想到就丟出了一個洞。利用這個洞把石頭綁在船上,試著要移走它。將石頭拉到天府附近的海域時,石頭撞上了暗礁,繩子斷裂後只聽到噗通一聲,老人和船就這樣消失在海中。而那個大石就這樣原封不動的被留在該處。天府的居民發現一夜之間出現的大石,都說這是巨變的徵兆,此時開始把這塊石頭稱為洞石或是孔岩。  

千四大橋(천사대교)
 
全羅南道(新安郡) ,
千四大橋是連接全羅南道新安郡押海邑宋孔里與巖泰面新石里的橋樑,於2019年4月4日正式通車。千四大橋的名稱來自於新安郡的1004個島嶼,反映了新安郡的地區特性。這座橋是連接押海島與巖泰島的連島橋,也是韓國建設的橋樑中,繼永宗大橋、仁川大橋、西海大橋之後,第4長的海上橋樑。

鋸頭海水浴場
 
全羅南道(務安郡) ,
* 寬敞的白沙灘和美麗的黑松-鋸頭海水浴場 * 鉅頭海水浴場位在務安邑西邊8km的望雲面皮西里。白沙灘總長達2km、寬100m,水深淺、坡度緩、水質清澈,是夏日避暑的最佳選擇.沙灘後方有樹齡200多年的老黑松,景色相當優美。 * 享受釣魚樂趣及美食的鋸頭海水浴場 * 沿著長長的白沙灘,設有許多生魚片店,旅客可以在此享受日光浴和最新鮮的海產。想要體驗海釣,這裡也有豐富魚種。此外,附近的果樹園每年生產甜柿,也是到鉅頭海水水浴場不容錯過的。鄰近觀光景點還有僧達山、梅花島、法泉寺、多島海海水浴場、蛤蜊博物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