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州 Springdome
 
慶尙北道(慶州市) ,
 慶州度假區Springdome採用從地下750m深處汲取的100%天然地下水,是戲水的天國。而且費用低廉,有全家可以一起遊玩的溫泉主題公園,在戶外也可全年和家人、戀人一起享受溫泉之樂。動物噴泉和水上磨坊和戶外兒童戲水區域相連,青蛙造型物和水上滑梯等是孩子們享受戲水之樂的設施。

龍平高爾夫俱樂部
 
江原道(平昌郡) ,
由世界知名高爾夫球路線設計師-Robert Trent Jones Jr.所設計的龍平高爾夫俱樂部,每個洞都有無可比擬的風景相伴,同時路線的多變也增加了打球的樂趣,是韓國數一數二的私人打球路線。高爾夫球場草皮為西式草皮,視覺效果與觸感極佳。擊球路線的高低差為70m。

酒泉江自然休養林(주천강자연휴양림)
 
江原道(橫城郡) ,
酒泉江自然休養林位於江原道橫城郡,被酒泉江所環繞,山林佔地達70萬坪。擁有廣闊的自然林,以及是韓國最早的江邊休養林為其一大特色。休養林距嶺東高速公路的屯內交叉路僅4km,交通便利,鄰近星宇渡假村、雉岳山國立公園、鳳凰島平昌渡假村等,是首都圈居民郊遊的好去處。休養林內有森林學校(研修院)、森林小屋、露營場、森林教室、戲水區、迷你足球場、排球場、體力鍛鍊場等,非常適合全家出遊、員工旅遊或各種團體聚會。

加德島燈塔
 
釜山廣域市(江西區) ,
以前的燈塔是由辦公室、住所、燈塔組成的複合建築,正中央樹立著9.2m的燈塔,由紅色的壁磚和美鬆點綴,出入口天井雕刻著當時像徵皇室的李子花模樣的花紋,用鐵皮做成的屋頂上塗著防鏽的瀝青。加德島位於韓半島的東南端,是東邊沙下區多大浦、西南巨濟島東北海域、北部環太平洋的關隘,與東北亞樞紐港灣釜山港新港臨近,距離鎮海市龍院洞4km,巨濟島10km。  自古以來,加德島被視為海上運輸和軍事要塞,在朝鮮王朝中宗39年(1544年),在這裡設立加德鎮和天城鎮。壬辰倭亂時,這裡曾發生過激烈的戰鬥。作為進出鎮海灣的要衝——加德島燈塔是在大韓帝國末期1909年12月修建的,燈塔建築具有西歐建築風格。2003年9月,這裡被指定為釜山市有形文化財第50號,並被海洋水產部指定為永久保存設施。燈塔於2002年進行重建,建成燈塔高40.5m,成八角形,是韓國高度第二位的燈塔。 * 最初點燈日 – 1909年12月 * 構造 – 白八角混凝土構造(40m) * 同質 – 閃白燈,12秒一次(FlW12s) * 特徵 – 位於洛東江河口處,自朝鮮時代起,便開始燃烽火,引導過往船只。這裡還運營者燈塔體驗學校,可以了解到煙台峰等古代歷史。

聞慶鐵路自行車
 
慶尙北道(聞慶市) ,
20多年前用來運送石炭的鐵路現在變成一種觀光資源,正是韓國最早在鐵軌上行走的"聞慶鐵軌自行車"。在聞慶的鐵軌自行車可以看到慶北八景中的第一景-鎭南橋畔,並感受涼爽的江風,享受在隧道奔馳的快感。 * 鐵軌自行車:鎭南55台、加恩22台

內延山
 
慶尙北道(浦項市) ,
位於慶北浦項市北區鬆羅面東北部的內延山(710m),內部有12處瀑佈,雖然它的海拔面積不是很高,但是由於屹立在海岸線附近,看起來要比內陸的山更加雄壯高大。 沿著山脈蜿蜒前行,大約走上40裡地,便可到達清河谷,在文殊山(622m)、香爐峰(930m)、鬥笠峰(718m)、天嶺山(775m)等峻峰環繞下的清河谷,顯得幽深靜寂,絲毫不亞於深山中的幽谷。特別是這裡的瀑佈和沼澤豐富,且各形態各異,這樣的地貌是非常罕見的。 清河谷是以寶鏡寺為始端的,這座寺廟據說是由新羅真平王時代的知命大師所建,當時,知命大師將從中國帶回來的佛經和八面寶鏡埋藏於蓮花池下,之後在其上建造了這個寺廟,因此被稱為寶鏡寺。現在雖有大雄殿、寂光殿、天皇門、寮舍齋等眾多堂宇,但相對建立的年代來說,寺廟的規模並不龐大。寺內存有高麗高宗時圓真國師碑和浮屠兩個文化財,週邊環境清雅幽靜,樹林茂盛,適合休閒放鬆。 過了寶鏡寺,沿著水流前行1.5km,便可到達內延山的第一瀑佈雙生瀑佈,而過了雙生瀑佈,緊接著映入眼簾的便是第二瀑佈普賢瀑佈、第三瀑佈三寶瀑佈、第四瀑佈潛龍瀑佈、第五瀑佈舞鳳瀑佈。而其中潛龍瀑佈週邊的山谷正是電影《南部軍》的外景拍攝地。 清河谷的12瀑佈中,景觀最為壯麗的就要數第六瀑佈觀音瀑佈和第七瀑佈蓮山瀑佈了,在觀音瀑佈的週邊有觀音台、仙日台、月影台、神仙台等景觀,還有傾瀉下來的瀑佈水塑造而成的觀音窟。進入瀑佈內部,可感受到水柱傾瀉而下的震撼力,令人心曠神怡。在觀音瀑佈的上面有一高30、長40米的吊橋,穿過後即可到達蓮山瀑佈。蓮山瀑佈是清河谷中規模最大的瀑佈,週圍立有絕壁,景色尤為壯觀。而倘若沿觀音瀑佈的前方絕壁走上15分鐘,則可見到另一隱藏的瀑佈,這便是隱瀑了。 從寶鏡寺到蓮山瀑佈,往返大概需要2小時的路程(6km),登山路較為平坦,因此不論男女老少,都可以很輕鬆的到達。 * 主要文化財 - 圓真國師碑(寶物第252號)、圓真國師浮屠(寶物第430號)、5層石塔(有形文化財第203號)、大雄殿(文化財資料第231號)、寂光殿(有形文化財第254號)、肅宗大王親筆刻板(動產文化財登錄第3382號) / 寶鏡寺保管

[南海Barae路第1路線] 梯田Jigetgil
 
慶尙南道(南海郡) ,
南海Barae路的由來蘊含著深刻的意義。「Barae」是相對於大量採摘,只取日常所需量的摘取方式。這個詞彙源於南海一帶的婦女,她們相信大海是有生命的,但為了家庭生計,常趁退潮時拿著筐與鋤頭在潮間帶的泥灘或礁石處拾取海草、章魚、貝類,再將漁獲拿來煮湯或燙熟涼拌製成小菜,或曬乾作便當菜,萬一還有剩餘,則送給外嫁的女兒,絲毫不浪費大海的饋贈。而南海Barae路就是埋藏著南海人強靭生命力的生命之路。這條路並非單純散步健行用的步道,而是能透過各種體驗(背架體驗、梯田體驗、漁村體驗、Barae體驗)感受並認識祖先們過去生活的路。 南海Barae路第1路線的梯田Jigetgil,是自平山港開始,途經沙村海水浴場,一路可走到名勝第15號加川梯田村的海岸步道。這條依山傍海的步道,是過去當地居民為克服艱難生活環境於山坡開墾梯田,來往於田間與海邊的主要道路。在此不僅可以看到南海秀麗的自然環境,還能進行梯田開墾與漁村體驗,感受過去人們不向環境屈服的精神。此外,也可伴著鵝卵石海邊的浪濤漫步,讓身心獲得療癒。步道全長16km,徒步約需5小時。

大關嶺古道
 
江原道(江陵市) ,
大關嶺位於江陵市與平昌郡之間,高度832m,長約13km,為連接嶺東與嶺西地區的交通要衝,同時身兼文化傳播與天然分界的角色。"大關嶺”地名原自於本地人口中的"大滾嶺”,指其山勢險峻,上下山時不得不"爬來滾去”,而大滾嶺寫成漢字時就變成了”大關嶺”。在江陵生產的農水產,皆得經此運至嶺西地區,與嶺西生產的農作,在城山面邱山裡的邱山市集、蓮谷市集、羽溪市集(玉溪市集)進行交易。這些物品交易都由"二道販子”所進行,二道販子們行經的道路即為大關嶺古道,在此依稀能懷想古時儒生們背著行囊、穿著草鞋趕路的情景。 大關嶺古道現已為地區道路,是從前嶺東快速道路的一部分,不過因為人煙罕至,仍保有往日美景,每個坡道間都隱藏著舊時的回憶,全長為19.1公裡。 大關嶺古道分為自半程的下山路線與從大關嶺博物館或釜洞的上山路線。下山約需1小時50分,而上山要2小時20分,古道山勢平緩,許多家庭都會在此爬山,以下簡介登山路線。 從大關嶺山頂蜿蜒流下的溪水,於每個山溝轉角處便形成小瀑佈和水坑。清澈的溪水使得流過的區域常保冬暖夏涼。沿著高低起伏的群山與奇岩怪石,欣賞各種不同的森林景緻幻妙交融。開始時是一片翠綠森林,但走進森林深處裡便會發現野菊花。穿過菊花田後,可見一斜坡,此時便能開始體驗登山樂趣。 大關嶺古道在朝鮮中宗時曾由高荊山進行過拓寬,這裡又被稱為”哭著經過的坡”。官員們被派遣此地,遠眺到大海無邊無際,彷佛來到世界盡頭,便暗自悲傷地流下眼淚。離開時,卻因已日久生情、依依不捨,又不禁落下淚來,因而得其名。從半程到江陵市區的途中,可以想像當年粟谷李珥牽著母親申師任堂的手一同前往漢陽,他們走在這危險的山路上,內心想著今日一旦離家,不知何時才能再回來,在此好似能看見,申師任堂當時望著烏竹軒怆然落淚的畫面。另外,在大關嶺博物館可以觀賞到許多貴重的民俗古物。而在博物館搭車下山約5、6分鐘後,右邊就是城山面邱山裡地方政府的所在地。這裡有許多美食--用野雞肉製成的餃子湯、香辣濃郁的泥鳅湯、蒸鳕魚頭、炭烤排骨等,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