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中心
 
首爾(瑞草區)
aT中心是國際性的展示,會議,商務貿易一並舉行的新形式的展示會議中心。可以在最尖端的展示場和會議場裡舉行多種形式的展示,會議,研討會,宴會,活動,公演等,並配有同聲傳譯設備,AV繫統,冷藏倉庫等最尖端的設施,為活動的成功舉辦提供了保障。貿易信息中心還提供了多種貿易信息。並且交通便利,週邊環境舒適,週邊還具備醫院,商家,餐廳,停車場等多種便利設施,是多功能的文化休息空間。

社稷公園
 
光州廣域市(南區) ,
光州社稷公園的所在地是社稷壇的舊址。社稷壇從三國時代起,就是祭祀土地神與穀物之神,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之處。而位於光州的社稷壇,源自朝鮮太祖3年祭祀土地神和穀物之神的祭壇。公園內建有1993年修復的社稷壇、KBS光州總局、警察忠魂塔、椽波亭(原位於南區楊林洞,由建造者贈予光州市)、作為射箭場的觀德亭,可眺望市景的八角亭等。園內利用各種花草樹木設計了景觀。特別是每年4月15日前後櫻花盛開,為了讓市民在夜晚也能享受賞櫻的樂趣,光州市在此期間還特別加開夜燈。目前這裡已成為最受市民歡迎的休憩場所。

注文津防波堤
 
江原道(江陵市)
防波堤是為防止海岸侵蝕與海浪帶來的積沙使港灣變淺而特別設置的堤防。注文津的防波堤原本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小防波堤,但自從《鬼怪》在此取景後,這裡成為熱門景點,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模仿劇中恩倬與鬼怪站在堤上的場景拍攝紀念照。

李仲燮美術館
 
濟州道(西歸浦市)
李仲燮先生親筆畫下許多帶有強烈野獸派視覺效果的作品,包括堅挺抬著頭幹的"黃牛"、赤露強壯骨骼擺動著尾巴的"白牛"等名作。6.25戰爭最情勢激烈的1951年間,李仲燮先生在西歸浦市西歸洞512-1號這僅一坪半大小的房間中,與日本籍妻子及兩名兒子共同生活在此,並且創作出多個至今仍極富盛名的代表作品。即使是作為避難災民暫時滯留於此,但在他顛沛流離的一生當中,在西歸浦的日子卻是最為安穩的時光,因此成功地描繪下更多傑出的作品。由於西歸浦與李仲燮先生之間密不可分的重要性,後西歸浦市決定收購其曾經居住過的房屋,並恢復成原貌且命名為李仲燮紀念館,另外也將他每天早晚散步的家門前小路正式改名成"李仲燮路"。走進李仲燮路,當時避難生活時期居住的房屋被修復回原型,茅屋後方則是展示他生前繪畫作品的"李仲燮美術館",內收藏著由Gana藝術中心代表李湖載(音譯)贈與西歸浦市的李仲燮大師8件原作及韓國近現代代表的作品52件,以此作為館內展覽收藏。

龍淵
 
濟州道(濟州市)
龍淵位於濟州島漢川下游區域,因其為地下水與淡水的交會之處,所以古有龍王使者會常在此現身的傳說。在水潭的四周有8面的岩壁圍繞著,就像是展開了一面屏風一樣,形成了一個小溪谷。這裡亦是被稱為瀛洲12景之一的龍淵夜帆的所在地。龍淵夜帆是指風雅客在夜間搭著船,欣賞著倒映在奇岩絕壁之間的水潭上的月亮的美景之意。也因為夜景如此美麗,故也有許多遊客會利用夜間,開著車在這裡兜風,享受此幅美景。

慶州歷史遺跡地區
 
慶尙北道(慶州市) ,
2000年11月登錄至UNESCO世界文化遺產的「慶州歷史遺址區」是完整保存新羅(57-935)古都-慶州之歷史與文化的遺蹟地區。依照遺跡的類型共分成5個歷史遺蹟區域,第一個區域是新羅佛教美術的寶庫-南山地區。慶州南山號稱是室外博物館,可以看到見證新羅王朝建立及沒落的歷史史蹟,有鮑石亭(史蹟第1號)與塔谷磨崖彫像群(寶物第201號)、天龍寺址三層石塔(寶物第188號)、七佛庵磨崖石佛(寶物第200號) 、佛谷石佛坐像(寶物第198號)等37個佛教遺蹟分散於境內。第二個區域是新羅千年王朝的宮闕-月城地區。包含鷄林(史蹟第19號)、新羅王宮的別宮臨海殿址(史蹟第18號)、以及東洋首屈一指的觀星設備瞻星臺(國寶第31號)等。第三個地區是新羅王與王妃貴族的古墳群分布地區-大陵苑地區。依區域可分為路東里古墳群(史蹟第38號)、路西里古墳群(史蹟第39號)、皇南里古墳群(史蹟第40號)、五陵(史蹟第172號)、財買井(史蹟第162號)等, 挖掘古墳所發現的珍貴文物有金冠、天馬圖、各種土器等,讓我們更能了解當時的文化。第四個區域是新羅佛教文化精髓的皇龍寺地區,這裡保存了皇龍寺(史蹟第246號)與芬皇寺石塔。最後一個區域是王京防禦設施的核心山城地區,據推測大約是400年前堆砌的明活山城(史蹟第47號)就可以在這裡看到。慶州歷史遺址區共有52個地方文化財被包含在世界文化遺產地區裡。* 南山地區(史蹟第311號)菩提寺磨崖石佛(地方有形文化財第193號)彌勒谷石佛坐像(寶物第136號)茸長寺谷三層石塔(寶物第186號)、石佛坐像(寶物第187號)茸長寺址磨崖如來坐像(寶物第91號)天龍寺址三層石塔(寶物第1188號)南澗寺址幢竿支柱(寶物第909號)南澗寺址石井(地方文化財資料第13號)慶州南山里三層石塔(寶物第124號)慶州拜里石佛立像(寶物第63號)、潤乙谷磨崖佛坐像(地方有形文化財第195號)、三陵(史蹟第219號)佛谷石佛坐像(寶物第198號)神仙庵磨崖菩薩半跏像(寶物第199號)七佛庵磨崖石佛(寶物第200號)塔谷磨崖彫像群(寶物第201號)三陵溪石佛坐像(寶物第666號)三陵溪谷磨崖觀音菩薩像(地方有形文化財第19號)三陵溪谷磨崖石迦如來坐像/線刻如來坐像(地方有形文化財第158號/159號)三陵溪谷線刻六尊佛(地方有形文化財第21號)笠谷石佛頭(地方有形文化財第94號)寢息谷石佛坐像(地方有形文化財第112號)列岩谷石佛坐像(地方有形文化財第113號)藥水溪谷磨崖立佛像(地方有形文化財第114號)白雲臺磨崖石佛立像(地方有形文化財第206號)鮑石亭址(史蹟第1號)慶州南山城(史蹟第22號)書出池(史跡第138號)新羅逸聖王陵(史蹟第173號)、新羅定康王陵(史蹟第186號)、新羅憲康王陵(史蹟第187號)新羅奈勿王陵(史蹟第188號)、祗摩王陵(史蹟第221號)、景哀王陵(史蹟第222號)慶州蘿井(史跡第245號)慶州南山洞石造龕室(地方有形文化財第6號)* 月城地區鷄林(史蹟第19號)慶州月城(史蹟第16號)臨海殿址(史蹟第8號)瞻星臺(國寶第31號)奈勿王陵鷄林月城地帶(史蹟與名勝第2號)* 大陵苑地區味鄒王陵(史蹟第175號)皇南里古墳群(史蹟第40號)、路東里古墳群(史蹟第38號)、路西里古墳群(史蹟第39號)五陵(史蹟第172號)東部史蹟地帶(史蹟第161號)財買井(史蹟第246號)* 皇龍寺地區皇龍寺址(史蹟第6號)芬皇寺石塔(國寶第30號)* 山城地區明活山城(史蹟第47號)

ELAND CRUISE
 
首爾(永登浦區)
漢江遊覽船於1986年10月26日首航,為首度東西橫穿首爾市中心的遊覽船。目前(株)ELAND CRUISE共經營汝矣島、蠶室、纛島、楊花、蠶頭峰、仙遊島、首爾林、金浦、仁川等7個碼頭與2個客輪站,並致力於運用漢江天賜的資源發展文化觀光,成為首爾的代表觀光勝地。此外,為了將漢江發展為國際級的觀光勝地,遊覽船也為外國旅客提供外語導覽服務。漢江遊覽船可謂市民與遊客的生活充電站,能休養生息並盡情放鬆享受,在此留下美好的回憶。

楊林洞宣教士墓地
 
光州廣域市(南區) ,
讚揚光州地區宣教士的墓園,宣教士墓地 楊林洞宣教士墓地埋葬著23位宣教士,他們是最早在光州傳播基督教及開化等新浪潮,並在日帝統治之下開啟救國運動契機。光州最早的宣教士Eugene Bell牧師與Clement Owen選擇的宣教地就在光州廣域市楊林洞。   Eugene Bell牧師是為了宣教活動,創建了Speer女學校。Clement Owen與他的護理師夫人一起獻身於宣教與醫療慈善活動。現在光州廣域市,有紀念Eugene Bell牧師的宣教紀念碑與紀念Clement Owen與其父親的Owen紀念閣等文化財。   宣教紀念碑與Owen紀念閣 楊林洞宣教士紀念碑是為了紀念美國南長老教宣教士Eugene Bell牧師在光州初次舉行禮拜所建的碑,1982年12月6日在大韓耶穌教長老會全南老會建立地打造了自然石花崗岩製的陰刻,高175cm、寬85cm、厚50cm,立於花崗岩基臺上。   Owen紀念閣位於光州基督醫院看護專門大學內,現在作為講堂使用。為了紀念與Eugene Bell牧師同為全羅南道最早的宣教士,在光州一帶活動的宣教士Clement Owen(Clement C.Owen:1867∼1909.)與他的父親William,而於1914年建立。

江華德津鎮
 
仁川(江華郡) ,
德津鎮是高麗時代守護江華海峽的外城戰略要地,1677年設萬戶、軍官26名、兵100名、屯軍12名,配戰船兩艘,並管轄具有15門大砲的江華第一砲臺──南障砲臺和具有10門大砲的德津砲臺。1866年丙寅洋擾時梁憲洙將軍的部隊在夜間通過此地,並在鼎足山城擊退法軍取得勝利。1871年辛未洋擾時,韓國與美國艦隊展開炙熱的炮戰,重創美國艦隊。 1977年此地重新復原,並將朝鮮軍隊所使用過的砲臺重新製作後,設置在南障砲臺。

禹濟吉美術館
 
光州廣域市(東區) ,
獲得1995年光州美術展覽會(兩年舉辦一次)人氣畫家獎、文化體育部功勞獎等獎項的畫家禹濟吉,其美術館為了發展光州地區的藝術文化而設立的私立美術館。禹濟吉美術館在地方社會進行多樣的現代美術理解,以期望現代美術活躍化為目標所成立。透過親自體驗畫家的生活和作畫過程、豐富多樣的資料等,為體會多采多姿的禹濟吉之作家世界的空間。美術館由地上2層、地下2層之規模構成,地下室有展示場、工作室等,一直延伸至地上1樓的展示場。這裡藏有1955年開始至現代為止的禹濟吉作品集和湖南地區抽象繪畫的重要作品。* 關於畫家禹濟吉的介紹禹濟吉被稱作「光芒之畫家」,為現代美術的巨匠。1942年在日本東京出生,就讀光州中學並于1961年從光州師範大學畢業。之後又于1987年從光州大學的產業設計系畢業。參與過韓國、日本、美國、歐亞洲等國的180餘場之國際展和企劃展。在韓國境內也獲得不少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