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釜山科學館(국립부산과학관)
 
釜山廣域市(機張郡) ,
國立釜山科學館是為了普及科學文化,使所有人都能輕鬆接觸並學習科學所建立的博物館。館內以釜山、蔚山、慶尚南道地區主力產業──汽車、航太、造船、核能、能源產業為主題進行展示,在第一線推動並引領科學的大眾化。

月精寺山寺體驗
 
江原道(平昌郡)
月精寺位於江原道平昌郡珍富面五臺山上。透過寺廟寄宿的佛教文化體驗帶給現代人疲憊的身心安慰,步行在冷衫林道下成為回顧自身的機會。另外還能走在五臺川古道上,訪問山內庵子,並看看五臺山的佛菩薩。

沙羅峰公園
 
濟州道(濟州市)
沙羅峰公園在濟州市東門圓環往東2公里處,高143公尺。在這可以看到沙峰落照和同為瀛洲12景之一的城山日出成映。北邊坐擁海邊、南邊眺望漢拏山的優越位置是濟州島市民和觀光客相當喜愛的一個景點。沙羅山入口在公車站往公園的路上有慕忠祠,還有高崖跳傘運動滑空場的別刀峯坐落在沙羅峰東側。山腳下的愚堂圖書館從那出發轉進沙羅峰後頭經濟州港到下個塔洞為止是條知名的兜風路線。

168階梯
 
釜山廣域市(東區) ,
168階梯是能從山腹道路最快下山前往釜山港的捷徑,其階梯數共有168階、高度達6層樓,是山腹道路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據說168階梯下方原本有3座水井,但現今僅留下一座曾作為飲用水來源使用的水井,可以想見在缺水的年代人們排著長長的隊伍,輪流取水的畫面。背著扁擔、水桶或拿著水缸等,不分男女老少,人們都聚集在此,這裡不但是交流的場所,更是八卦的發源地。

慶州石冰庫
 
慶尙北道(慶州市) ,
石冰庫的意思就是用石頭做的冰庫,是古代的冰箱。這個在世界其他地方很難見到的古代冰庫在新羅(BC 57-AD 935)的首都慶州的半月山上。這個優秀的古代遺蹟的外觀非常簡陋,但是不要因此而失望。走到石冰庫的入口附近,就會有陣陣冷氣襲來。石冰庫的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這種神奇的結構體現了韓國古代先進的科學技術。石冰庫建在地氣寒冷的地方,地面和墻壁是花崗岩的,頂部是拱形,有通風口。建石冰庫的時候,最後用了很多很多的石灰,起到了防止外部的濕氣和雨水進入的作用。另外,冰庫地面是傾斜的,可以使冰融化後的水流走,花崗岩的頂部最後又抹了一層泥土,只留出了通風口。在這樣的冰庫裏儲藏冰的時候,使用了稻草來隔熱。現代的科學家在這裏做過試驗,用稻草隔熱保存冰時,6個月後冰只减少了0.4%。在古代,這裏保存的冰在夏天是上層社會最高級的零食。因此,韓國的很多歷史書上都有君王下令儲藏冰塊的記載。由此可推算,韓國至少在1500年前就開始建築並使用石冰庫。現在慶州的石冰庫建于朝鮮英祖14年(AD1733年),內部長12.27米,寬5.76米,是原貌保存較好的石冰庫之一。慶州的石冰庫是國家管理的遺迹,被指定爲寶物第66號。

飛仙台
 
江原道(束草市)
沿著臥仙台溪流往上走約300m左右,即可抵達飛仙台。曾有仙女下凡到此欣賞風景的傳說,因此取名為'飛仙台',高聳入山的奇岩絕璧非常的壯觀,從前就吸引了許多詩人和儒生來此飛仙台絕壁上題字,至今仍可以看到岩石上的字跡。從小公園出發到飛仙台共3km左右,需要50分鐘,是非常值得推薦的登山路線。從束草市內道雪嶽洞搭乘巴士約需30分鐘。

慶州善德女王陵
 
慶尙北道(慶州市) ,
* 善德女王陵(史蹟第182號)位在慶州市普門洞的善德女王陵是新羅(BC 57-935年)第27代王-善德女王(在位632-647)的陵墓。由於父親眞平王沒有兒子,於是由大女兒善德女王繼承王位,成為新羅的第一個女王。在位16年間興建了芬皇寺與瞻星臺,還有新羅最大的皇龍寺9層木塔,堪稱是新羅佛教建築的全盛時期。另外她也帶領著日後成為太宗武列王的金春秋、名將金庾信等人一起為日後新羅統一三國大業打下基礎。但由於是女王的緣故,王權不安穩,在發生內亂的過程中死亡。善德女王陵周長73m,是圓形的封土墳,除了利用天然的石頭在墳的下方砌有兩層的保護石之外沒有特別的裝飾,比起其他王陵規模算小。王陵的下方有四天王寺址與神文王陵等。

李孝石文化村
 
江原道(平昌郡) ,
被譽為韓國短篇文學界著名巨作的"蕎麥花開時",故事作品的背景地就是可山李孝石先生出生成長的地方。1990年由文化觀光部指定為[全國第1號文化村],自此開始李孝石文化村每年固定在8月底9月初時舉辦"蕎麥花開時孝石文化節"。 村內包括有孝石先生生前家址、紡車碓房、可山公園、李孝石紀念館、蕎麥鄉土資料館等建築,以及如小說背景中出現的蕎麥花圍繞著山腰盛開的場面。每年夏末初秋定期舉行的孝石文化節,以文化及蕎麥為素材來提供豐富多彩的可看性,樸實又具有主題性的濃厚鄉土色彩讓前來參加的遊客對慶典的安排讚不絕口。蕎麥花在南安洞一帶盛開得惹人喜愛,也讓緬懷孝石先生文學精神為目的而行的考察團接連不斷的到此參訪。 慶典中還會展開包括作品背景地考察、全國孝石賽詩場、街頭民俗公演、扮演作品中人物角色的公演隊伍、攝影大會、蕎麥花開時話劇及電影放映等活動,還有以蕎麥為食材製作而成的特色風味小點,如:蕎麥冷麵、蕎麥煎餅等。

POSCO浦項製鋼廠
 
慶尙北道(浦項市) ,
在以農業為重心的60年代,第一批為發展重化工業而建立的浦項製鐵所,自1970年起共耗費11年時間在迎日灣建構完成這個在歷史上深具意義的創舉。透過POSCO歷史館可了解浦項製鐵是如何在短短30年間,躍身成為世界鋼鐵業中最具競爭力的龍頭位置,並且也能在此學習到鋼鐵相關的生產知識及技術。在參觀完歷史館之後,可以搭乘園區內的觀光列車進入佔地寬廣的製鐵所內進行見學遊覽,深受前來參觀旅客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