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輪寺
 
全羅南道(順天市) ,
興輪寺為佛教曹溪宗華嚴寺的布教堂(宣揚佛法的法堂)。興輪寺位於順天市內唯一提供市民休憩的竹島峰公園之南側。1984年前為拉弓場,隨著拉弓場轉移至別地,改建法堂並供奉釋迦牟尼佛。 因為是近年來興建的寺剎,因此並無特別的聖寶文化財,但因位在市區內,是提供佛教信眾們一個來往方便的宗教信仰空間。 * 歷史與沿革 興輪寺為大韓佛教曹溪宗第19教區華嚴寺的分寺。據說是在朝鮮時代創建,壬辰倭亂當時為水軍的射擊場和華嚴寺、 松廣寺、仙嚴寺三大寺剎僧軍及大眾的根據地。但無留下關於具體的創建及沿革等紀錄。 解放之後,據說帶妻僧(已結婚之僧人)將土地賣出,直到約20年前,當時為拉弓場的使用地轉移至北側,並在此地蓋建寺剎。現今的建築全為1986年宗圓僧侣重建。經過宗源、宗三、宗西三位住持到現在為宗谷住持,扮演華嚴寺的傳教堂之角色。

5·18紀念公園
 
光州廣域市(西區) ,
* 為了記取5·18事件(光州事件)的教訓以及正確學習的空間,5·18紀念公園 * 5·18紀念公園是為了記取5·18事件的教訓,並教導後代正確的歷史始末而設,同時提供市民休憩的公園。 公園面積20萬4,985㎡,設有池塘與多種兒童專用學習場,可做為多功能學習與親近大自然的場地。   * 紀念公園的設施與參觀 * 5.18紀念公園有5·18資料室與可進行表演及活動的5·18紀念文化館、市民軍雕像·追思空間等。亦有象徵5·18精神的圓形水舞廣場。除此之外,還有5·18民主化運動學生紀念塔、光州學生教育文化會館。在公園的最頂端設有觀景臺,可以欣賞草地廣場、散步道路等公園景色。

錦山人蔘館
 
忠清南道(錦山郡) ,
錦山栽種高麗人蔘已有1,500年的歷史,是高麗人蔘的主要產地,佔全國產量的0%以上,更是人蔘貿易中心。因此高麗(錦山)人蔘的優良品質是國內外遠近馳名。錦山人蔘館於1998年4月開館,館內以各種素材級方式介紹人蔘的栽培、工具、模型、功效、飲食、製品等內容,讓人能夠更輕易了解人蔘的各種知識。

鐵原勞動黨舍
 
江原道(鐵原郡) ,
位於江原道鐵原邑官田里的勞動黨舍,是一棟於1946年完工的3層建築。韓戰前曾為北韓勞動黨舍的此建築,在戰爭中受到嚴重損害,不僅整體被熏黑,表面還留下了密集的彈孔,這一派淒涼也正好襯托出南北分裂的殘酷。而此地也曾出現在知名歌手的音樂錄影帶中,並被作為知名音樂會的舉辦地。目前,勞動黨舍作爲鐵原郡安保旅遊景點,每年都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造訪。2001年2月被指定爲近代文化遺産後,開始受到政府的保護。

阿烏拉吉站
 
江原道(旌善郡) ,
位於江原道旌善郡餘糧面餘糧里的阿烏拉吉站,為旌善線的火車站之一。此地站名最早因位於餘糧面而取名餘糧站,但因流經九切里的松川與源於三陟市中峰山、流經臨溪面的骨只川在此匯流,而取韓文「和諧交融」之意將站名改為「阿烏拉吉」(音譯)。此地曾為南漢江上游,憑藉水道將木材運往漢陽(今首爾)的木筏址與主要渡口,聚集來自全國各地的船夫,使阿里郎民謠傳唱不絕,加上少女與船夫的愛情傳說,使此處被視為民謠《旌善阿里郎》中〈愛情篇〉的發祥地。 阿烏拉吉站周圍群山環繞、景觀秀麗,江水清澈且兩旁鋪滿細小礫石,被選為餘糧八景之一。自九切里站至阿烏拉吉站全長7.2km的區段,還能體驗旌善鐵路自行車。而每年7~8月,更開放廣達2,000㎡的露營區,附近則有五臧瀑布、項谷溪谷、畫岩洞窟、畫岩泉等眾多觀光景點,觀光資源相當豐富。

濟州Trickeye特麗愛3D美術館
 
濟州道(濟州市) ,
濟州Trickeye特麗愛3D美術館是繼首爾弘大與釜山南浦洞的Trickeye特麗愛3D美術館後,於2013年1月開幕的第三間Trickeye特麗愛常設美術館。美術館以備受肯定的企劃力與3D重現技術為基礎,並加入濟州特色,展出各種錯視藝術作品,是韓國最大的藝術體驗空間。 美術館結合錯視科學原理與空間規劃,以幽默的方式呈現各種畫作,遊客可以直接與作品產生互動,盡情跑跳、躺臥、擺出有趣的姿勢,同時體驗藝術並探究其中蘊含的科學原理。 濟州Trickeye特麗愛3D美術館位於濟州至中文之間的鳳城交叉路,擁有100多件最新的3D繪畫作品與水中鏡迷宮,以及空間錯視、數位藝術、光影藝術、超現實體驗等空間,能刺激五感並帶來多重樂趣。遊客能直接走進名畫參加拿破崙的加冕典禮,或漫步在濟州的蔚藍海岸暢享涼爽的海風,甚至進入利用鏡射錯視打造成的水中鏡迷宮,往來於海底世界。參觀這裡豐富的作品時,也別忘了用相機記錄每個特別的瞬間,留下美好回憶。

金烏山道立公園
 
慶尙北道(龜尾市) ,
  奇岩絕壁與美景的寶庫-金烏山道立公園金烏山(977m)屬於小白山脈的分支,山整體由極為陡峭的奇岩怪石組成,處處皆為壯觀的美景。1970年指定為道立公園,擁有觀光設施。山整體由石頭組成,極為陡峭的奇岩絕壁眾多,設置有直達山腳下大惠(鳴金)瀑布的纜車。 金烏山從以前起就屬於嶺南8景之一,1970年6月此山一帶被指定為道立公園後,設置有觀光設施,觀光客絡繹不絕。山頂附近有藥師庵,北邊山腰上有高39m的鳴金(大惠)瀑布與新羅僧侶道詵建造的海雲寺,除此之外還有道詵窟、磨崖菩薩立像等。觀光設施則有過了採薇亭後在上山入口處建造的1級觀光飯店,其上頭分歧點的海雲寺旁就架設有纜車,提供觀光客們便利。 金烏山的歷史與遺跡地 金烏山上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古蹟、寺廟等,山頂上有藥師庵、磨崖菩薩立像,山腰處有海雲寺、道詵窟、大惠瀑布等名勝,山腳下則有為緬懷吉再先生心志而建的採薇亭,高麗時代稱其為南嵩山。 山上還有長約2km的山城,可以看出金烏山擁有天賜的軍事要塞地。高麗末期,附近居民入山躲避倭寇的掠奪,壬辰倭亂時建造了山城防禦倭寇。  

三陟海洋鐵路自行車
 
江原道(三陟市)
三陟海洋鐵路自行車為韓國國內唯一的海洋鐵路自行車,可一面騎著四輪鐵路自行車,一面欣賞海邊的松林與奇岩怪石,以及美不勝收的東海海岸線 。海洋鐵路自行車路線全長5.4km,為複線營運,可自由選擇從宮村或龍化站出發,沿途還有具備展望臺的休息站,及以Luminarie燈光藝術與雷射燈光秀妝點而成的夢幻隧道,讓人彷彿置身神秘海底世界。設計簡潔大方且著重環保的海洋鐵路自行車,相當適合全家、三五好友或情侶一同搭乘,能帶給遊客既特別又愉快的感受,滿載三陟之旅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