綾江立木文化空間
 
忠淸北道(堤川市) ,
* 承載人類願望的地方-綾江立木文化空間 * 從清風沿著如畫般美麗的湖畔道路往玉筍大橋前進,途中會看到吸引過客目光的綾江里立木展覽館。村莊入口處設置了上頭有鴨或鳥塑像的立木,立木(Sotdae)源於古朝鮮時代,原本是為了將人們的心願(村莊安寧與豐饒)傳達給上天而以樹木或石頭製作的長桿。綾江立木文化空間在韓國傳統立木上加了現代塑像,重新賦予其新的生命。昇華成藝術的立木雕刻為尹榮鎬(音譯)的作品,數百件立木展示於室內外,成為可品味立木藝術精髓的文化空間。 * 綾江立木文化空間鄰近好去處-綾江溪谷 * 文化空間所在地綾江里有著聞名堤川的綾江溪谷,其發源於丹陽郡赤城面與堤川水山面交界的錦繡山(1,015m),長6km貫穿西北後流入清風湖。溪谷有著蜿蜒於茂密蔭鬱松樹林間的沁涼溪水、鬼斧神工的峭壁、清澈見底的潭水,以及傾洩而下的瀑布等絕美景色。上游區域由於地勢較高、日照時間短,據說夏天也會結冰,因此被稱為冰谷(寒陽地)。冰在初伏時最多,中伏只有在石縫間看得到結冰景象,末伏時則要將石頭拿起才能發現冰的蹤影。溪谷左邊稜線岩壁下就是新羅文武王時期由義湘大師所創建的淨芳寺。

淸凉山道立公園
 
慶尙北道(奉化郡) ,
位在奉化邑東南方29km、安東市東北方24Km的清涼山(870m)像是躲避人間俗事的紊亂一般,默默隱藏著。並且擁有包含金塔峯在內的12作美麗山峰、8個洞窟、包含新羅文武王3年(663年)元曉大師所建的清涼寺在內的12座寺廟及庵子、寬昌瀑布等觀光資源。 清凉山道立公園自古就有著名的高僧和文人居住。清凉山的奇岩峭壁構成了12座山峰,洛東江環山而流。清凉山道立公園的岩石後面有朝鮮時期著名學者李滉(號退溪,1501-1570年)所作的“清凉山歌”詩碑。據說退溪先生在修建教授儒學的學校即陶山書院時,曾對究竟選擇清凉山還是現在陶山書院所在地猶豫不决。除了退溪先生外,新羅時代的僧侶元曉、義湘(625-702)、書法家金生(711-791)、學者崔致遠(857-?)等有名的人物也都曾來清凉山研修學道。他們的故事流傳至今。清凉山的文物古迹有清凉寺、應真殿,以及退溪的弟子們在退溪曾與文人們講學論道的地方修建的吾山堂,高麗恭湣王(1351-1374年在位)爲躲避紅巾賊之難(農民起義)而來此居住時修建的清凉山城等。

韓國國際賽車道
 
全羅南道(靈岩郡) ,
韓國國際賽車道(Korean International Circuit: KIC)位於全羅南道靈巖郡一帶,是一級方程式(F1)的專用賽道。 賽道由F1 Grand Prix track及總長3.045公里規模的常設賽道所組成,依競賽特性可選擇不一樣的關卡。除舉辦一級方程式賽車之外,也進行國內外其他競賽等活動。 韓國的F1賽道總長5.615公里,為全世界繼義大利依莫拉賽道(Monza)後,第二大規模的賽車道,在亞洲地區也是排名第一的最長賽道。有著世界級水準的全羅南道賽道,具備有世界最大高達14公尺的F1維修站建築、指揮中心、新聞媒體中心、車隊站、12萬個座位的觀眾席、停車場、育樂設施等。 這裡最大的魅力莫過於韓國國際賽車道可以讓車子的速度飆到極限的優勢條件,另外也是國際汽車聯盟舉辦的國際長距離汽車競賽大會-「2010 F1 韓國大獎賽」在韓國第一次展開比賽的舞台。

東海站
 
江原道(東海市) ,
江原道東海市松亭洞的「東海站」,是位於桃京里站與墨湖站之間的火車站,也是三陟線與北坪線的分歧站。

仲美山天文臺
 
京畿道(楊平郡) ,
仲美山天文臺位於距離首爾車程約40分鐘,海拔437km的仲美山自然休養林內,是個充滿自然美景與宇宙神秘景觀的地方。由於沒有公害,是首爾近郊能夠看到最多星星的地方之一。在首爾天空所能看到的星星就一等星3、4顆左右,而仲美山天文臺能夠看到3,000餘顆的星星。仲美山天文臺為韓國第一個實施幼兒與小朋友天文宇宙科學體驗學習的體驗學習機關,由天文研究院的講師進行所有的教育課程,以其豐富的教學經驗,開發多元的課程活動,讓小朋友能夠體驗充實的天文宇宙科學體驗。另外,引進先進國家的天文宇宙科學體驗活動,並積極促進大眾天文宇宙科學的發展。擁有森林體驗學習場、戶外觀測站、山岳用四輪摩托車體驗場、露營場、溪谷戲水區等設施,在寒暑假亦會舉辦天文科學營。

麗水EXPO站
 
全羅南道(麗水市) ,
麗水站最早於1930年12月25日首條光州-麗水路段通車後,同時成為正式車站開始運作。1937年5月1日設立之麗水港站,可與日本連結,直到1945年8月15日光復過後,才將麗水港站正式廢除,中止與日本之間的交通聯繫。另外,(舊)麗水站是全羅線(益山-麗水)火車的終點站,同時也是巨文島、白島、梧桐島、突山向日庵等閑麗海上國立公園的起點,肩負著輸送麗水國家產業園區與光陽灣圈經濟自由區物流量的重要任務。而由於舊站位於2012麗水世界博覽會的預定地,國土海洋部在佔地16萬平方公尺的海浦新生地上修築了地下1樓、地上3樓,樓地板面積4000平方公尺的新麗水站,並於2009年12月23日正式啟用。而新的麗水站也自2011年10月1日起已變更名稱為麗水EXPO站,持續營業至今。

松廣寺
 
全羅南道(順天市) ,
位於曹溪山北邊山麓的松廣寺,與陝川海印寺(法寶寺剎)、粱山通度寺(佛寶)合稱為韓國三寶寺剎。始於新羅末期慧璘禪師所建的小庵子,當時被稱做吉祥寺。普照國師知訥大師將定慧結社遷移至此,將這裡做為修道、參禪的道場後成為僧寶寺剎。包含普照國師在內,這裡共輩出了16位國師。這是間擁有非常多木造文化財的寺廟,全區內就有約80餘棟建築。包含供奉16位國師畫像的國師殿在內,還有下舍堂、藥師殿、靈山殿等寶物13件,以及天然紀念物雙相樹等國家文化財17件與慈靜國師舍利函等地方文化財10件,共保存了27件文化財。大雄殿位在中心,左右分別為僧寶殿與地裝殿,莊嚴肅穆。各殿都繚繞著香氣,隱約的木魚聲伴隨著清脆的讀經聲,從繼承著古寺僧侶們的模樣可以感受到虔誠之心。* 松廣寺的3大名物1) 毘舍離木槽 : 首先,毘舍離木槽的大小就贏過其他寺廟。1742年用南原世傳谷內倒下的大胡枝子樹加工後製成,並流傳至今,用來盛裝松廣寺僧侶們的飯,據說可以裝7草袋米(4千人份)的飯。2) 能見難思 : 能見難思寺廟中用來裝飲食的一種碗,是大小與樣式固定的手工藝品,其技法精巧顯著。3) 雙相樹 : 被稱為檀香樹的松廣寺名物雙相樹位於曹溪山頂天子庵後院,兩顆檀香樹以相同的樣子生長在一起而稱做雙相樹。樹整體像是關東糖般扭曲,樹枝都向著地面生長。傳說普照國師與唐朝王子抵達松廣寺天子庵後,將隨身柺杖插在地上,結果就長枝出芽了。樹高12m,樹齡約800年,前來朝聖的人潮不斷。

萬聖里黑沙灘
 
全羅南道(麗水市) ,
萬聖里海水浴場位於麗水世博站沿著海岸道路北方約3km處,交通相當便利。長540m、寬25m的白沙灘,加上25℃左右溫暖的平均水溫,為最適合發展成海水浴場的地方。特別是海灘上的黑沙,因遠紅外線放射能數值高的關係,有助於毛孔及血管擴張,加強血液循環、促進汗腺分泌。因此有治療神經痛或各種婦女病等功效。功效最強的時候為每年農曆4月20日(陽曆5月下旬~6月上旬間),在那時候會舉辦黑沙汗蒸幕等活動。海邊的便利設施也相當俱全。 * 毛沙金海水浴場 從萬聖里海水浴場再進入2km處,週邊的景觀壯麗,由柔軟的沙灘和圓滑的石灘所構成的海水浴場。這裡平時適合作為兜風路線,夏天不只來到這裡避暑的觀光客多,也是釣客聚集的地方。  

百潭溪谷
 
江原道(麟蹄郡)
百潭溪谷是內雪嶽具有代表性的溪谷,從內加平村流至百潭山莊,呈典型的蛇形。因有一百個潭而得名。雪嶽山的伽倻洞溪谷與百雲洞溪谷匯流成水簾洞溪谷,水簾洞溪谷向下流,便形成了百潭溪谷。百潭溪谷有生活著臼齒肛鰭魚和細鱗魚的清澈溪水及百潭寺、永矢庵、五歲庵、鳳頂庵等寺廟與尼姑庵。從售票處沿溪谷到百潭寺,步行需2小時左右(約8公里)。也可以乘坐付費的短程巴士前往溪谷上游。下車地點距百潭寺有3公里路程。百潭寺上方300米多處有百潭山莊。從第一座橋 — 金橋攀上溪谷右側,可見左下方的Dootae潭。走過第三座橋 — 鋼橋,山巒被溪水環繞,仿佛水中島嶼的隱仙島映入眼簾。從第四座橋 — 元橋開始爲土路,渡過距元橋300米開外的青龍潭,便可抵達通往百潭寺的修心橋。不過橋,徑自向上便是百潭山莊。百潭寺位於百潭溪谷中心部,僧侶詩人萬海韓龍雲(1879-1944)曾經在此生活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