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井湖九節草主題公園
 
全羅北道(井邑市) ,
玉井湖九節草主題公園為全羅北道井邑市山內面一帶小山坡所組成的公園。每到秋天,松樹林間都會佈滿白茫茫的九節草公園內部有九節草造型字樣植被與九節草散步道路、渡假民宿、松林休息區、濕地生態學習場、農產品市場、九節瀑布、觀景臺等。

龜岩FarmStay村
 
大邱廣域市(東區) ,
*田園住宅區體驗農村─龜岩FarmStay村* 大邱的龜岩FarmStay村很靠近城市,不僅交通方便容易前往,還是具備各種文化設施的田園住宅型農村。因為這裡有九個像龜殼的石頭,所以稱為龜岩村。 * 龜岩FarmStay村的摘採農作物體驗* 位於八公山邊的循環道路邊,每年櫻花盛開的時候,這裡的農村體驗也正式開始。此時會開始播下各類蔬果的種子,也可以進行於摘蘋果的體驗。 此外,還有葡萄、水蜜桃、栗子等豐碩的果實,也可以收成豆類與水稻,像摘蘋果或是栗子等已是附近幼稚園小孩朋友常來體驗的項目。另外為了更活化此地經濟,農協也在此經營週末農場,遊客可在此親自種植生菜、辣椒等蔬菜並品嚐。

浮石寺
 
忠清南道(瑞山市) ,
浮石寺位在忠清南道瑞山島飛山山腳,是被指定為忠清南道文化財資料第195號的新羅時代寺剎。瑞山浮石寺不像同名的慶尚北道榮州浮石寺那樣有名,其規模較小,歷史紀錄也不多,但據說是文武王17年(677年)由義湘大師所建,之後朝鮮時代由無學大師改建。1330年浮石寺製作的金銅觀音菩薩坐像現在被供奉在日本對馬島的觀音寺,更可以確認浮石寺千年古寺的歷史軌跡。 現今浮石寺尚存的建築以大法堂‘極樂殿’為中心,做為寮舍寨(僧侶住宿的建築)的‘牧龍莊’與‘尋劍堂’整齊排列,與安養樓對望。另外往法堂左側向上走,有座山神閣,在浮石寺庭院往島飛山登山路的路口處有座石塔。登上島飛山山頂可以看到看月島與安眠島所在的西海岸,以及內陸的伽倻山美景,吸引了很多觀光客的注意。

洛東江擎天臺
 
慶尙北道(尙州市) ,
 天上的絕景-洛東江擎天臺1,300餘里長的洛東江中,有個保存著太古神秘的擎天臺,幾乎可以取代成為江名。陡峭絕壁與老松融合而成的絕美景色,就像獨自從天上下來般,因此從前又稱作自天臺。在蔡得沂題上‘大明天地、崇禎日月’的字後,就被改稱為擎天臺。朝鮮時期,出身於此地的儒生雲潭蔡得沂,其所建造的舞雲亭就位在峭壁上方。擎天臺內有展望臺、人工瀑布、擎天臺兒童樂園、露營場,從擎天臺入口翻越山坡到江邊的路上有餐廳與小商店,提供給觀光客方便。可以從彎曲的松樹間看著蜿蜒的洛東江與奇岩怪石,沒有什麼美景比得上從擎天臺峭壁上眺望洛東江。擎天臺的各種故事與景點擎天臺以前也曾做為進行祈雨祭的地方,傳說朝鮮時代將軍鄭起龍就是在此處獲得從天而降的龍馬,現在還留有鄭起龍將軍鑿岩石做成馬飼料桶的遺跡。此處在尚州則是儒生間著名的集會場所,金尚鉉與李植、李萬呂(音譯)等文人都時常前來。玉柱峰上的展望臺可遠望主屹山(1,106m)與鶴駕山,並將洛東江與白華山盡收眼底。前往展望臺的登山步道上,由松樹所構成的樹林非常適合森林浴。附近有被指定為慶尚北道紀念物第25號的傳沙伐王陵、忠義祠等眾多文化財,還有2001年冬天為拍攝MBC連續劇‘商道’而在擎天臺南方江邊搭造的場景,更提供了另一個新的去處。 

豐味食品
 
京畿道(水原市)
豐味食品是對泡菜充滿熱情,採用現代化生產設施,普及與出口泡菜的領先企業。因對泡菜的歷史背景與材料詳加說明,又可直接體驗醃製泡菜,因此相當受青少年團體與外國旅客歡迎。 豐味食品的參觀教學活動,以直接體驗醃製泡菜拉開序幕。在教學示範結束後,即直接現場嚐試如何醃製辣白菜泡菜,之後則可至豐味食品的泡菜工廠與研究所參觀,了解豐味食品如何以整潔的自動化設備每天生產10餘頓泡菜,以及如何進行新式泡菜的研發,並實際感受到取得泡菜相關特許證照肯定的豐味食品的自信心。 位於本館3樓的傳統食品文化館,將泡菜的種類、材料等,以及豆腐、大醬、年糕、麻粩等韓國傳統食品的由來與發展過程詳加整理,讓參觀者一眼即可迅速掌握大致內容。由製作泡菜起家,再漸漸發展為傳統食品專門企業,可以明顯看出豐味食品承繼傳統的企業精神。

漆谷松亭自然休養林
 
慶尙北道(漆谷郡) ,
松亭自然休養林位於海拔464.7公尺的歧般山下,歧般山以岩石、松樹、栗樹、紫荊、橡樹聞名,自然環境十分優美且樹種豐富。休養林中的森林小屋是由天然原木和黃土等建成,天然又無害。茂密的山林中生活著野兔、獐子等野生動物。松亭自然休養林離市區較近,方便全家出遊享受大自然芬多精。

豐基站
 
慶尙北道(榮州市) ,
豐基站位在榮州市豐基邑,距離起點站-首爾清涼里199.7km。豐基站所在的榮州生產人蔘,因此在車站廣場設有人蔘造型物,車站水塔也特別畫上人蔘圖來宣傳。訪客可至附近的豐基人蔘傳統市場採購人蔘,亦可至小白山與浮石寺觀光。

花石亭화석정
 
京畿道(坡州市)
花石亭原是高麗末年留學學者吉再繼朝鮮建國後,放棄官位返鄉修學的地方,後人為紀念吉再而在其生活過的地方建造了書院。花石亭曾被荒廢過一段時間,栗谷李珥第五代祖父康平公李明晨在世宗25年(1443年)建造了亭子,1478年其曾祖父李宜碩則對亭子進行了整修。李淑瑊將其命名為花石亭,至此它成為了一處擁有悠久歷史的地方。 據說曾經亭子週邊銀杏樹茂密,其下側的臨津江晝夜船舶川流不息,晚間可觀賞到為了捕魚而出航的漁船上的點點燈火,燦爛多姿。但是目前,臨津江被鐵網橫腰阻攔,銀杏樹也所剩不多,略顯孤單落寞。據說栗谷先生平時非常樂於和弟子們匯聚於此,以至於這裡的柱子都被他們摩得油光锃亮。相傳在壬辰倭亂時,宣祖逃竄避難穿過如傾盆大雨般落下的瀑佈過江時,正是由於李恒福在花石亭處放火掩護,才使宣祖得以安全過江。 栗谷先生在國事之余會經常前往花石亭,辭官後更是將余生留在了那裡,與弟子們共同研究學問。據說當時欽佩栗谷先生學識的中國勅使黃洪憲曾來此會面,吟詩作賦。在壬辰倭亂時花石亭曾被大火燒毀,其後的80年間僅剩下了火後的遺址,直到顯宗14年(1673年)栗谷先生的曾孫李厚地、李厚坊將其進行了重建,可惜在韓國戰爭時再次被毀。目前的花石亭是1966年坡州儒林們集資而建的,建築風格為八角涼亭,傳承了朝鮮時代的建築手法。亭子的正中央挂有樸正熙總統親手提筆,刻有“花石亭”三個大字的牌匾。站在位於山丘上的花石亭裡進行遠眺,欣賞下週邊美麗的風景,會令人不由地發出感歎。 八歲賦詩 林亭秋已 騷客意無窮 遠水連天碧 霜楓向日紅 山吐孤輪月 江含萬裡風 塞鴻何處去 聲斷暮雲中   相傳西畿停、權攬、鄭澈、宋時烈等著名文人均在此吟詩作賦過。

將師臺
 
江原道(麟蹄郡)
從圓通向寒溪嶺方向走14公里,在松林之中就是韓式山莊(面積48坪,約合158.4平方米)的將師臺。此處有瀑布的流水彙入寒溪泉,原稱紫陽田。吳德俊將軍爲了悼念6.25戰爭時期犧牲的將士們於1959年10月命國軍的勇士們修築山莊,並起名爲 將師臺。鷺山李殷相(1903~1982年)曾在此以詩來抒發戰爭的傷痛。路的對面有 將師臺的售票處,也是通過向大乘瀑布和大乘嶺的山路起始點。 將師臺周邊有大乘瀑布和“玉女池”。據說在大乘瀑布嬉玩的玉仙女被鬼怪蜈蚣追趕至此。這裏也是前往“鐵鍋池”、寒溪山城、天壁的遊客們休棲之所。這一山莊能容納100多人,規模可謂是相當大。從 將師臺渡過寒溪泉向上看,便是一座高峰加裏山(1519米)。它與勺峰、三兄弟峰一起形成峰嶺。

沃川鄉愁百里自行車道
 
忠淸北道(沃川郡) ,
沃川鄉愁百里自行車道是能欣賞錦江蜿蜒流過的美景,在韓國現代詩的先驅者─〈鄉愁〉詩人鄭芝溶的故鄉品味文學的自行車道。在此兜風,能擺脫繁忙的都市生活,感受悠閒舒緩的鄉間風景與濃濃人情味。 騎著自行車造訪能一窺詩人生活的鄭芝溶故居與文學館,或沿著以櫻花道聞名的37號公路,前往以鄭芝溶的詩作為主題的長溪旅遊區,能親身領略詩人的文學世界。在大清湖畔的安南面一帶,還可以見到錦江環繞屯駐峰,形成如同韓半島地形的景觀。欣賞完優美的風景後,將進入因錦江行經而形成的一段美麗自行車道。沃川郡青城面的合金里與高堂里一帶的江邊道路,由於沒有舖設泊油,令人回想起舊時的鄉間小路。沿途還會經過韓國最美的休息站錦江休息站,以及螢火蟲與冰魚棲息的Anteo村與擁有史前遺址的沃川先史公園。整條自行車路線能暢遊〈鄉愁〉的故鄉─沃川,飽覽自然的好山好水與文學風景。 沃川郡主要有兩條自行車道,其中大清湖路線的「鄉愁兩百里自行車道」,是綠色鐵路(可攜帶自行車之火車)的自行車路線之一,可沿線欣賞大清湖景致。另一路線即為沿錦江前進的「鄉愁百里自行車道」,初學者也能輕鬆上路,經KBS的知名綜藝節目《2天1夜》介紹後,人氣更上一層樓。路線全程自沃川站出發,經由櫻花道與長溪旅遊區、江邊道路,再經過鄭芝溶故居與文學館,最後回到沃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