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德大所山烽燧臺
 
慶尙北道(盈德郡) ,
1982年被指定為慶尚北道紀念物第37號的<大所山烽燧臺>是朝鮮初期所建造,利用烽與燧來傳遞緊急消息的一種古代通信方式。烽燧臺設在遠處易見的高山頂上,點火後白天利用煙,晚上利用火光來傳遞信號。大所山烽燧臺便是能將盈德丑山浦的情況傳至首爾南山烽燧臺的地方烽燧之一。可與南方的別畔烽燧臺、北方的平海厚里山烽燧臺、西方的廣山烽燧臺、眞寶南角山烽燧臺戶傳訊號。大所山海拔282m,是盈德東南方海岸的主峰,山頂砌有防禦石牆,其內建有圓錐模樣的烽燧臺。大所山烽燧臺的保存狀態相較良好,被評價為可以了解朝鮮時代通信工具的優良歷史資料。

POSCO歷史館
 
慶尙北道(浦項市) ,
2003年7月3日開幕的POCOS歷史館建於浦項市槐東洞,包含著POSCO的歷史、精神、企業文化與長遠規劃。佔地9,917㎡、總建築面積3,636㎡、展示面積1,983㎡,為地上3層樓規模建築。 雖然事實上企業歷史館或博物館在先進國家並非罕見的事情,但在企業歷史館稀少的韓國,POSCO歷史館從計畫階段就非常受到矚目。建造重點放在‘將POSCO過去、現在及未來的共存原封不動呈現的POSCO紀錄館’,特別是在鋼鐵缺乏之地以30多年的短時間內躍升成為世界上最有競爭利的公司,歷史館整理了POSCO成功的經歷,將POSCO在逆境中奮鬥的過程系統性的整理出來,透過此給予訪問歷史館的年輕人夢想與希望的生活教育。

慶州校村
 
慶尙北道(慶州市) ,
慶州校村為慶州市所建設的韓屋村,開放遊客參觀崔氏家族過去的生活場域,為能進行教育與體驗的景點。村內坐落著重要民俗文化財第27號「慶州崔氏古宅」,還能品嚐到重要無形文化財第86-3號「慶州校洞法酒」。

安東河回大醬村
 
慶尙北道(安東市) ,
* 妥善保存韓國固有美味的安東河回大醬村* 純以黃土建成的河回大醬村,位於安東市豐川面河回里,河回村與屏山書院的交叉路口。因河回假面與朝鮮時代學者西厓柳成龍先生而馳名的此處,為妥善延續韓國大醬濃郁而香醇的固有美味,至今仍持續不懈地努力。而這裡也是將在此出生並度過大半輩子的鄭燕熙奶奶(音譯)的大醬手藝,原汁原味完整保存的村落。 * 在河回大醬村品味傳統大醬的滋味* 在村莊入口,3,000餘個大醬缸與豐山融合成壯觀的風景,河回大醬村主要製作秘傳600年的安東班家大醬,村內擁有能貯藏100噸黃豆的黃土貯藏室、能煮約100kg黃豆的十個大鐵鍋、能將豆醬餅懸掛風乾的大型玻璃乾燥室,使豆醬餅得以發酵熟成,之後將其用以製作大醬、醬油、辣椒醬。自把韓國產的黃豆熬成糊狀開始算起,約需2∼3個月的乾燥過程,方能製作大醬。 整個生產工廠由入口的宣傳展示館、製造場、第1與第2乾燥場、辦公室所構成。進入宣傳展示館,可以看見大醬、清麴醬、清麴粉、醬油、辣椒醬的試吃區,而展示場簡潔的陳設,則能使參訪者對所有產品一目了然。考量到通風與日照量,於一天能得到最多日曬的乾燥場,是十分特別的建築。同時,活用傳統的大鐵鍋與暖炕房,來使豆醬餅發酵熟成的製造場,則是韓國國內獨一無二,妥善保有傳統技法之處。

盈德新再生能源展示館
 
慶尙北道(盈德郡) ,
<盈德新再生能源展示館>位在慶尚北道盈德風力發電區內,展示館與盈德天賜的天然環境、迎日公園、風力發電區等相連接,能夠同時直接享受到自然、觀光休閒、體驗新再生能源。 展示館有2層樓,1樓設有供民眾休息的咖啡廳及其他便利設施,在2樓的展示設施可以體驗到利用太陽、風、水、地熱等所產生的新再生能源生成原理,除此之外還有利用太陽能的足浴池等設施。展示館還準備了三菱鏡體驗以及利用太陽光的音樂坐椅等設施,如同一座戶外遊樂園。展示館旁山丘上的風之庭園設置有戲風設施與可以看到東海的高性能望遠鏡,展示館頂樓設有天空庭園等。 展示館除週一外每天上午9點開放至下午6點。

月映橋
 
慶尙北道(安東市) ,
月映橋橋身相當長,在橋的正中央有著月映亭。月映橋這個名稱有許多緣由,一是因水壩工程而被搬移至此的月映臺,二是參考月谷面、陰月谷的地名所致。 環繞洛東江的山勢與水壩,像是籬笆一樣的角色。而被江水映照著的夜月,深植人心。月映橋雖是突顯自然美景的人工造景,但卻給人相當崇高奧妙的感受。

安東傳統文化內容博物館
 
慶尙北道(安東市) ,
** 綜合傳統文化與尖端數位技術的新型態博物館 ** [韓國第一家沒有實體遺物,僅用數位內容(數位遺物)來展示的博物館] 安東擁有20多個博物館、展示館,整座城市散佈著各種遺物,更可說是一個沒有屋頂的博物館城市。安東傳統文化內容博物館為韓國第一家沒有展示實體遺物的博物館,僅利用尖端的數位科技,提供對傳統文化的深刻體驗與各項常識、資訊。 [博物館展示的新基準] 韓國的安東傳統文化內容博物館與美國的「NEWSEUM·News+Museum」、日本的「時雨殿」同為數位博物館。 透過新世代成長動力的CT技術,讓過去傳統展現出全新風貌。在一般博物館的展示品、說明文案及圖片中無法看見的內面價值觀、生活樣式及原理等,現在都能透過數位科技去感受、去體驗。 超越有形的遺物觀覽,體驗傳統文化與精神的博物館;充滿故事並持續創造出新故事的博物館,這些都是安東傳統文化內容博物館所呈現的展示新基準。  [為遊客量身訂做的RFID卡營運系統] 利用紀錄著遊客性別、姓名、電子郵件及國籍等資料的RFID(電子標籤,無線識別系統)卡,能為遊客提供個人化服務,展現全新的博物館展示與導覽模式。 [從只能參觀的博物館到能夠雙向體驗的博物館] 可聆聽傳統民謠、喪輿歌曲與絕妙的安東方言等的「點擊傳統音樂」;能以虛擬方式體驗陶山書院、太師廟、河回村遺物閣等地遺物的「虛擬文物體驗」;能玩味安東地區的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的「兒童故事Talk Talk」;以現代方式重新打造傳統陞清圖遊戲、讓全家人都能盡情體驗千字文、童文先習、小學與四書三經等教育內容的狀元及第遊戲、以數位方式呈現陶山書院的藏板閣與太師廟遺物等的130種木板拓本的「儒教藏板閣」;可學習河回面具舞並創作全新內容的「河回面具舞UCC區」;像是重回後三國時代古昌戰鬥現場,進行生動體驗的「4D數位影像」等,可以各種雙向體驗方式學習安東的歷史與文化。 [從保存遺物進化至活用遺物的博物館] 以數位方式製作了4,000多種的有形、無形文化財。除了博物館展示之外,更開發文化商品、寓教於樂的遊戲及動畫產業等,將傳統文化的源泉注入各種文化內容中。

雲門寺
 
慶尙北道(淸道郡) ,
雲門寺位在慶尚北道淸道郡雲門面的虎踞山上,屬大韓佛教曹溪宗第9教區-桐華寺管轄寺,往來大邱交通相當便利。雲門寺由神僧創建於西元560年(新羅眞興王21年),其後歷經多代國師與比丘尼,最後才有了今天的面貌。 寺內保存有天然紀念物第180號─垂松,金堂前石燈等7件寶物。擁有悠長歷史的邪離庵、內院庵、北臺庵、清神庵、文殊禪院與寺院周邊的松樹林形成一幅美麗又祥和的畫。 雲門寺所在的虎踞山(雲門山)海拔1,188m,是太白山脈最南邊的山嶽。亦被稱作領南地區的阿爾卑斯山。因山勢嵯峨,樹木都長得相當茂盛高壯,是登山客們喜愛攀爬的山,景觀秀麗。

慶州骨窟庵磨崖如來坐像
 
慶尙北道(慶州市) ,
慶州骨窟庵磨崖如來坐像,位於祇林寺山脊的骨窟庵高處岩壁,是利用天然洞窟打造出的12個石窟中最上方的磨崖佛像。朝鮮時代謙齋鄭敾繪製的「骨窟石窟」曾描繪的木造前室,目前僅剩下岩石上的痕跡。 從高聳而立的頭頂髮髻、輪廓深邃的臉龐、細長的眼睛、小嘴、窄長的鼻子等外觀可一窺比過去更加具體化的形象。相較於立體的臉龐,身軀較為扁平,肩膀呈水平且寬敞,但脖子與胸口上方已損壞。衣服皺摺呈現規則平行狀,腋下有表示手臂與身體曲線的V字型線條。岩壁上刻畫的光背可透過刻畫蓮花紋的頭光背與佛像周圍火焰紋路見其痕跡。 扁平的身軀與狀似階梯式的衣服皺摺、腋下V字型的曲線等,因與867年打造的鷲棲寺毘盧遮那佛坐像(寶物第995號)外型相似,因此被推算為統一新羅後期所建造的。

慶州武烈王陵、太宗武烈王陵碑
 
慶尙北道(慶州市) ,
新羅第29代王太宗武烈王(金春秋,在位654∼661)的陵墓,坐落於慶州西北仙桃山之南方丘陵末端。金春秋是新羅中代第一個以眞骨(新羅時代的血統等級,指父母其中一系有王族血統)身份登基的王,與中國(唐)聯合併吞了百濟,為統一大業打下基盤 ,但未能完成統一就不幸去世。 陵墓的周長114m,高8.7m,是比較大規模的陵墓,陵墓下方堆有天然的石塊,但現在都被土所覆蓋。在陵墓東邊有座石碑及石龜底座,石碑上刻有"太宗武烈大王之碑"的字樣,是武烈王的次子金仁問所題,讓後世知道這是武烈王之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