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谷寺
 
忠清南道(牙山市) ,
鳳谷寺位於松岳面南端,鳳首山的東北角溪谷裡。沿著林木蒼鬱的小徑前進,就可以看到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清淨道場。在溪谷前的800多坪道場內,大雄殿和香閣殿位於東側,而北邊則有以「口」字型建築而成的寮舍。在寮舍的後面,設有洗手間和倉庫。在廟宇入口處的南方的小山丘上,則設有三聖閣。香閣殿和三聖閣,都是近年所建造的。反觀大雄殿和寮舍,則是古風僕僕的木造建築,仍維持著1891年西峰和尚修建此寺時的外貌。這裡也因為滿空禪師於乙酉年(1895年)7月頓悟法界性,所吟詠的「悟道頌」,而成為知名的佛教聖地。* 主要文化財鳳谷寺大雄殿及庫房(忠清南道文化財資料第323號)佛畫(忠清南道文化財資料第242號)

灌燭寺
 
忠清南道(論山市) ,
灌燭市位於論山市內約3公里處,般若山的山麓上。傳說中國的智安大師,在看到寺內的石造彌勒菩薩立像後,覺得神像好像燭火似地發出光芒,所以便將此寺稱為“灌燭寺”。石造彌勒菩薩立像不但是韓國境內最大的石佛像,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聽說從前有一位婦人,在山上採野菜時,突然聽一陣嬰兒的哭聲。沿著哭聲尋去,不但找不到嬰兒,反而看到一顆大石頭從土裡冒出來。當地政府聽到這個消息後,便將這顆大石頭刻成佛像,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石造彌勒菩薩立像”。

春長臺海水浴場
 
忠清南道(舒川郡) ,
* 以海水浴場與灘釣而聞名的春長臺海水浴場 * 春長臺海水浴場藍色的大海與銀白色浪花相互印襯,到了日落黃昏時便可以享受這一大片美景。如果再用新鮮的活魚當作下酒菜,更可以感到無比至上的幸福感。 被海松所圍繞的春長臺海水浴場的最大特色是擁有1.5度的緩坡以及清澈的海水。在中心的廣場被充分地利用來舉辦文化活動,也給予遊客最大的便利。在這裡除了可以戲水之外,還可以等到退潮時直接走到附近的雙島,或是在泥灘裡捉貝類、比目魚等。 * 在春長臺海水浴場可以體驗到各式各樣的活動 * 春長臺海水浴場有著在西海岸難得一見的自然秀麗風光,而在春長臺海水浴場的附近因為有防波堤、舒川海洋博物館、洪元港、首爾市公務員培訓中心、馬粱里茶花樹林等地,於是春長臺海水浴場被公認為是適合一家人、團體於夏季前來的避暑勝地。另外,春長臺海水浴場也被選為可以體驗泥灘的8大海水浴場之一。

德山溫泉
 
忠清南道(禮山郡) ,
據《東國輿地勝覽》和《世宗實錄地理志》等史料記載,德山溫泉具有500年之久的歷史,其由來也相當神秘。李栗谷(李珥)的著作《忠寶》裡就寫道,一隻翅膀及腳受傷的鶴在當地用水沾了傷口後便治癒並飛走了,在那隻鶴曾經棲息過的地方冒出了熱滑的泉水,即為現今的德山溫泉。'德山溫泉於1917年開放,池內為保持在45℃以上的天然碳酸溫泉水。溫泉水具有治療肌肉痛、關節炎、神經痛、促進血液循環、去除皮下脂肪和細胞再生等療效,被譽為全韓國最棒的溫泉。在德山溫泉地區內有9處溫泉場,50多間觀光飯店、一般飯店等住宿及飲食店等便利設施。

七甲山道立公園
 
忠清南道(靑陽郡) ,
* 青陽的代表名勝-七甲山道立公園 * 七甲山(561m)是由大大小小的山峰與溪谷所組成,保有原始的茂密自然森林。1973年3月6日被指定為道立公園,面積32.542㎢,由三面連接而成。主要名勝有山頂、九十九谷、七甲山莊(崔益鉉銅像、七甲山歌曲雕刻品等)、長丞公園、天庄湖、長谷寺、定慧寺、自然休養林、道林寺址、兜率城等。 七甲山的四季變化非常明顯,春天以寺廟與櫻花的端莊優雅姿態為傲、夏天的天然森林讓現代人的身心獲得安定、秋天滿山火紅的楓葉、秋天雪景讓人有來到天上世界的錯覺,四季都帶給登山客們不同的獨特感受。七甲山共有7個登山步道,各自有不同的特性,可以依據個人需求選擇相對應的登山路線,因此遊客不斷增加。另外,歌曲《七甲山》也是一般韓國人非常熟悉的歌。 * 七甲山的由來 * 韓國民族從以前起就崇仰天與山,百濟時期以此山為泗沘城正北方的鎮山而舉行神聖的祭天儀式。所以山的名稱取自萬物生成七大根源的七字,與擁有萌芽之意的甲字來代表生命起源,尊稱為七甲山,另外還有七個將帥出於此風水名山之說。位於忠清南道中央的七甲山東邊有兜率城址(泗沘城)與道林寺址、南邊有金剛寺址與天葬臺、西南方的定慧寺、西邊的長谷寺,全部都是裝載著百濟人靈魂的千年史蹟遺址。 1973年3月指定為道立公園,《七甲山》這首歌也成為現在韓國人民愛唱的歌曲之一,似乎又將瀰漫著百濟人靈與魂的七甲山再次當作聖山來敬仰。七甲山的名稱原本以七岳山聞名,韓國名山大部分都擁有「岳(嶽)」字,例如雪嶽山、冠岳山、月岳山等。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東國輿地勝覽卷紙18的定山縣山川篇中寫道「七甲山 左縣西十六里有古城其號 慈悲城: 又見 靑陽縣 - 七甲山」,是指縣西邊16里處名為「慈悲城(泗沘城)」的古城遺址,另又有別名叫兜率城。寺廟周邊有城牆圍繞是全韓國很稀有的現象,依據傳下來的說法,有一說解釋寺廟為百濟王子或王族受教育的地方,也可以說此寺廟為國家重大寺廟或迎接外國使臣的三國時代佛教全盛期的遺跡。這裡最重要的是,建於百濟時代的兜率城與韓國新羅鄉歌中的「兜率」名稱一樣,兜率原為梵語的音譯,為知足、妙足之意,意指彌樂菩薩所在的天上淨土。 新羅琉璃王5年創作告一段落的兜率歌是三國時代詩歌中最早的定型詩,其中出現的「漆岳」就是現在七甲山的古名。隨後,百濟的首都定在扶餘,因山川崇拜思想而將名山大川的祭禮活動佔據國政很大的一塊,所以將全國信仰對象的七岳山之名改為具有佛家最高神性的名稱。即漆字改為「七」,七字代表天地萬物生成的「七元星君」或是猶如「七星」的風、水、和、火、見、識等名。「甲」字源自於天體運行原理的六十甲子裡基本的「甲」字。另有一說為俯瞰錦江上游之川的七位將軍出現時所呈現的甲字型是風水寶地,因此才會被稱為七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