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村
 
慶尙南道(南海郡) ,
為了讓在1960年代的困苦時期促進韓國的近代化與經濟發展犧牲奉獻的在德僑胞,能夠定居韓國並且感受到母國的溫情,韓國政府推動建設能夠感受德國異國文化且具有傳統民俗藝術村特色的觀光區,自2001年開始投入了30億韓元以上的資金,並於第150號天然紀念物的所在地─南海郡三東面勿巾里一帶,面積達99,174m²(30,000多坪)的腹地,開發了能夠蓋設70棟住家的住宅區。 現在德國村的建築都是由德國韓僑直接從韓國輸入建材所新蓋成的德國傳統建築,目前已有15棟住宅完工並有德國韓僑入住,另外主人回德期間亦開放給觀光客作為民宿。在德國村前方有著竹防簾的傳統漁業設施,以及南海岸最美麗的兜風路線─Mulmi魚叉海岸道路。

楸子島
 
濟州道(濟州市) ,
楸子島是位於濟州市最西北邊的海面上的群島,分為上楸子島、下楸子島、秋浦島、橫干島等4個有人居住的島嶼及38個無人島。被稱為濟州島的小多島海的楸子島, 因為島上的層層山峰們,給人一種就像是進到深山中的奇妙的感覺。其被海環繞、擁有獨特形狀的島嶼及美景也相當著稱。 另外,楸子島也是位於濟州最北端的盛產鹹黃魚乾的名產地。其不僅盛產黃魚,就連白帶魚、 土魠魚、鯛魚、鯖魚、鱸魚、明蝦、秋刀魚等魚產,也非常地豐富,故這裡也是響譽盛名的海釣場。在文化財方面,這裡則擁有海鳥類(烏鳩、大水薙鳥)棲息地(天然紀念物第333號)、崔瑩將軍祠堂(濟州紀念物第11號)、楸子處士閣(濟州有形文化財第9號)等。 而濟州市也特別在2010年6月開放了楸子島的偶來小路。楸子島的偶來小路,是以楸子面事務所為起點,連接到楸子群島最大的上楸子島以及下楸子島的山丘,屬於濟州偶來第18-1號路線,往返共計17.7km。這條路線,因為有許多的山丘,所以比較類似登山路線,而非散步路線。此路線的難易度可以算是濟州偶來中,最耗費體力的一條路線。 * 楸子十景 牛頭日出 (在形似牛頭模樣的牛頭岩,觀賞日出) 直龜落照 (欣賞直龜島的日落) 新大漁遊 (在新大黃金漁場中,魚群悠游在海中的景象) 水德落雁 (在獅子岩的絕壁上,看海鳥追著魚,像箭一般衝入海中的光景) 石頭菁山 (在菁島 (下楸子島) 上的石頭山上的青色松樹) 長作平沙 (新陽浦區的沙質海水浴場) 秋浦漁火 (在秋浦補抓鯷魚的漁船燈火) 橫干追帆 (圍繞著橫干島的漁船的) 官脫蒼波 (在官脫島海岸上波濤洶湧的浪花) 望島守鄕 (在返回家鄉的路上,懷念著望島)

堤川站
 
忠淸北道(堤川市) ,
堤川站為中央線的分歧點,其距離中央線的起站清涼里站154.9 km。以堤川站為中心,往東邊可以到達寧越、舍北、黄池,再經由北坪站連接到太白線及嶺東線;往西南邊則有長達110 km 、經由陰城、忠州、清州到達鳥致院的忠北線,堤川站也因此成為了嶺東、中部、忠州內陸地區的轉運站。堤川站外4km處就是旅遊景點義林池、寒碧樓的所在地,搭乘市區交通即可輕鬆前往。

自然染色博物館
 
大邱廣域市(東區) ,
自然染色博物館是韓國第一間以天然材料作為染色唯物和工具、纖維相關的民俗資料展示和創作自然染色藝術作品等為主題的博物館,並可參加多樣化的染色體驗活動。1樓的雅苑畫廊是企劃展示室,用來介紹唯物再現及自然染色等製作過程,2樓的展示室完整無缺地展現出古時先人流傳下來的各種珍藏唯物質及纖維,也能觀賞各項使用染色、刺繡、以縫、扣結及針線等主要天然染色唯物製作出的各類巾布、飾物、衣服、枕頭和棉被等作品。一同造訪博物館的人數凡超過10人以上時,皆可參加染製手帕、圍巾、T-shirt等多項有趣的體驗活動。

康津高麗青瓷陶窯址
 
全羅南道(康津郡) ,
康津郡大口面一帶為韓國中世紀美術中具有代表性的高麗青瓷之生產地。1963年指定為史蹟第68號的高麗青瓷陶窯址,為9世紀開始至14世紀為止,500餘年間以集體的方式生產青瓷之地。分布於9個村莊、180餘個窯址,現在約18萬餘坪的地區指定為文化財保護區域。要說高麗時代以集中性生產青瓷的地方,除了康津之外,還有扶安等地。但目前以全國發現的400餘個陶窯址來看,大部分都分布在青津這一帶。這其中又為沙堂里所生產的青瓷,在技術層面上最具成熟,為青瓷生產的高潮時期。被國家指定為國寶或寶物的青瓷,有80%以上都出產於此,可見其技術的成熟性和其國際性的藝術價值,連法國羅浮宮都藏有這裡生產的青瓷。另外,康津比起其他地區,在胎土、顏料、氣候等各種條件上較佔優勢,一路領導韓國青瓷文化過來的康津,於高麗末期衰退後,600餘年間無法得到傳承,於1977年開始進行再現工程,並成功地再次呈現在世人眼前。

韓民族歷史文化公園
 
忠清南道(天安市) ,
以檀君開天精神與超越所有思想、宗教、文化的弘益精神為出發點,於忠清南道天安市芝山里國學院內20萬平方公尺的土地上建立了<韓民族歷史文化公園>。文化公園中心處豎立一尊手捧地球、高33公尺的韓國最高“國祖檀君王儉立像”,除此之外,在「開國歷史區」內還有著高句麗(BC37-AD558 : 朱蒙)、百濟(BC18-AD660 : 溫祚)、新羅(BC57-AD935 : 朴赫居世)的始祖像,「護國歷史區」內則有廣開土大王(374-412,在位:391-412)、忠武公李舜臣將軍(1545-1598)等韓國歷史上代表性護國偉人的塑像。公園入口處有著“天符經(大倧教的基本經典)”碑石,而透過位在「光復歷史區」內的柳寬順、安重根、尹奉吉等獨立運動家偉人像,可緬懷這些為了光復祖國而犧牲性命的愛國志士高貴精神。不僅如此,還為祈願世界和平,豎立了世界五大聖人的佛祖、孔子、耶穌、蘇格拉底、印地安聖者與女性柔和象徵的聖母馬利亞像。除外,韓民族歷史文化公園預計至2013年止,將會建構包含韓民族歷史教育館、多勿展覽館與善導文化體驗場(熊女洞窟、瀑布、亭子等)、長丞及Sotdae公園、雕刻公園、傳統善導民俗村、國弓場與騎馬場等設施。另外還有由社團法人國學院與韓民族歷史文化公園共同企劃國學特別演講與展覽、表演觀覽等,透過這些活動體驗韓國民族燦爛偉大的歷史文化與傳統,期望成為意義深遠的教育機構。

安山文化藝術殿堂
 
京畿道(安山市) ,
安山文化藝術殿堂於2004年6月17日竣工。繼成功舉辦熱音二娛節和vHarmony節,以及對建築各部位進行精密檢修與驗收之後,安山文化藝術殿堂便於2004年10月2日的「安山市民日」當天正式開館。安山文化藝術殿堂配備全國最尖端的設施,有能力承辦任何規模的世界級表演大作。

京畿道烏山市경기 오산시
 
京畿道(烏山市) ,
烏山市位於京畿道西南部。東西北方與華城市相連,南方則挨著平澤市。整體面積為42.76平方米,總人口208,608名(2015年1月為基準),區域內有6個洞8個法定洞。市廳位於烏山洞。

全爀林美術館
 
慶尙南道(統營市) ,
全爀林美術館位於統營的彌勒島往龍華寺方向的胡同裡,是畫家全爀林自1975年起生活過將近30年的地方。後在故居原址重新修建了本美術館並於2003年5月11日開館。美術館建築外壁以20×20Cm的7500多塊馬賽克瓷磚展示了統營風景,以及全爀林和兒子全英根(音)的畫作,3層的牆面以瓷磚組合展示了全爀林1992年的作品“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