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陽溫泉站
 
忠清南道(牙山市) ,
溫陽溫泉站於1921年6月1日由慶南鐵道株式會社所設立,一年後,於1922年6月1日作為一般車站正式開始營業。中間曾經歷1983年12月車站的重新修築並遷址,以及2005年元旦的鐵道廳轉換為鐵道公社。在2008年4月22日,車站再度遷址,隨著新車站的落成,同年9月2日天安至新昌開始複線行駛,溫陽溫泉站也於12月15日天安至新昌的首都圈地鐵(1號線)正式通車後,同時作為地鐵站與火車站使用,並在2009年6月1日Nuriro號列車上路後(2009年7月1日增班行駛),成為停靠站之一。

太白站
 
江原道(太白市) ,
太白站為江原道太白市的火車站,1962年以黃池站開始營運,1984年改名為太白站。目前有無窮花號行駛,負責旅客、貨物運輸及售票等業務。想要前來太白市觀光的遊客可搭乘火車,較為方便。  

注文津港
 
江原道(江陵市) ,
注文津港大多為貨船進出,是東海岸的主要漁港,約有350多艘船隻來來去去。由於地處冷暖洋流匯流的東海,因而成為盛產魷魚、玉筋魚、明太魚、鯡魚、鯷魚的漁場。剛下船的漁獲相當新鮮,能充分勾起觀光客的食欲,而能以實惠價格享用各種生魚片的特點,也吸引眾多饕客前來造訪。

十二仙女湯溪谷
 
江原道(麟蹄郡)
十二仙女湯溪谷是位於麟蹄、高城間46號國道12km支點北面龍大1里的溪谷。這12湯池、12瀑布自古被稱為十二仙女湯,溪谷的模樣長期經過河床作用而凹陷,或岩石上形成寬廣又深的洞孔,令人驚嘆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十二仙女湯溪谷旁有楓樹、杉樹、檀木、松樹等參天大樹圍繞,更增添溪谷的景緻。十二仙女湯溪谷僅在賞楓期間較多遊客,其他時間前往的旅客稀少。從溪谷上流依照導引前往大勝嶺的路途,由於為複雜的地形,需特別注意,尤其是濃霧瀰漫或下雨時,特別容易迷路,建議準備好指南針和地圖。此外從大勝嶺(1260m)和案山(1430m)流出的水延伸到北面南校里彙集成長約8公里的溪谷,從水潭到南校里大約需要2個小時。十二仙女湯溪谷上有許多鐵橋,但由於它是典型的V字峽谷,下暴雨的時候還是不去上流爲好。

Oceano觀光園區
 
全羅南道(海南郡) ,
在絕美的清淨海洋環境下Oceano觀光園區成為了最棒的休憩場所,除了有高爾夫球俱樂部、汽車露營場以外,文化藝術區、海洋渡假村等也在籌備當中。松樹海灘高爾夫球場三面環海,因地勢較低,可以親眼環視無窮無盡的大海。

浮石寺
 
忠清南道(瑞山市) ,
浮石寺位在忠清南道瑞山島飛山山腳,是被指定為忠清南道文化財資料第195號的新羅時代寺剎。瑞山浮石寺不像同名的慶尚北道榮州浮石寺那樣有名,其規模較小,歷史紀錄也不多,但據說是文武王17年(677年)由義湘大師所建,之後朝鮮時代由無學大師改建。1330年浮石寺製作的金銅觀音菩薩坐像現在被供奉在日本對馬島的觀音寺,更可以確認浮石寺千年古寺的歷史軌跡。 現今浮石寺尚存的建築以大法堂‘極樂殿’為中心,做為寮舍寨(僧侶住宿的建築)的‘牧龍莊’與‘尋劍堂’整齊排列,與安養樓對望。另外往法堂左側向上走,有座山神閣,在浮石寺庭院往島飛山登山路的路口處有座石塔。登上島飛山山頂可以看到看月島與安眠島所在的西海岸,以及內陸的伽倻山美景,吸引了很多觀光客的注意。

牛耳洞溪谷
 
首爾(江北區) ,
位於北漢山與道峰山之間的溪谷,即稱為牛耳洞溪谷。其名稱由來是因為牛耳洞溪谷內有一條名叫牛耳川的漢川支流,也是因為北漢山的白雲臺與仁壽峰的山峰就像是牛的耳朵一般,而被取名為牛耳洞。 以牛耳洞溪谷為中心,往道峰山前進,途中可以看見道詵寺,而往北漢山與道峰山的登山路線也是以此地為起點。

完州三禮文化藝術村(완주 삼례문화예술촌)
 
全羅北道(完州郡) ,
* 揮別日據時代的陰影,煥發新生的藝術村 三禮藝術村是被暱稱為「Samsam Yeye Mimi(三三藝藝美美)」的藝術村,原本在日據時代被作為糧倉與官舍之用,是殖民者掠奪的象徵,如今增添了不少藝術氣息,搖身一變成為讓民眾親近藝術的空間。整個藝術村由數位藝術館、視覺多媒體藝術館、金相林木工所、製書工房&書本藝術中心所構成,定期舉辦企劃特展、藝術節等各種藝文活動。

清道韓屋學校
 
慶尙北道(淸道郡) ,
慶尚北道清道郡的清道韓屋學校,坐落於觀光勝地落臺瀑布的南山山腰上,是一個培養木匠(以木頭製造房屋、家具、器具等的人)的教育場所。 這所學校以傳授用自己的雙手建造賦予韓國傳統美著稱的韓屋的方法為名。進入韓屋學校,庭院旁是俯瞰清道郡全景的好地點,旁邊的大松木屋(屋頂以紅色松木覆蓋的房子)讓人印象深刻。 韓屋學校的課程有木匠養成課程、專門課程、親手造屋課程和韓屋窗櫺製作、刨子、木材砍伐等實習體驗,以及烤番薯、搗年糕和關於韓國傳統家屋的討論等,也有專為兒童準備的韓屋文化體驗。每個季節提供多樣的節目,適合親子共遊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