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谷寺
 
忠清南道(牙山市) ,
鳳谷寺位於松岳面南端,鳳首山的東北角溪谷裡。沿著林木蒼鬱的小徑前進,就可以看到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清淨道場。在溪谷前的800多坪道場內,大雄殿和香閣殿位於東側,而北邊則有以「口」字型建築而成的寮舍。在寮舍的後面,設有洗手間和倉庫。在廟宇入口處的南方的小山丘上,則設有三聖閣。香閣殿和三聖閣,都是近年所建造的。反觀大雄殿和寮舍,則是古風僕僕的木造建築,仍維持著1891年西峰和尚修建此寺時的外貌。這裡也因為滿空禪師於乙酉年(1895年)7月頓悟法界性,所吟詠的「悟道頌」,而成為知名的佛教聖地。* 主要文化財鳳谷寺大雄殿及庫房(忠清南道文化財資料第323號)佛畫(忠清南道文化財資料第242號)

蔚山野花學習園
 
() ,
野花學習園是栽種國小、國中、高中教科書中出現的教材植物與蔚山周邊野生的野生花,進行讓學生了解韓國花美麗與珍貴的大自然教育,學習園為學習教科植物的研修場所,亦是市民們的休憩空間。 * 規模 - 26,116㎡ * 植物 : 草花類、樹木類、作物類,共800多種 * 蓮花 : 水生植物、水棲昆蟲

楓洞Anygol
 
京畿道(高陽市) ,
楓洞Anygol位於擁有湖水和充滿花香的文化藝術都市─高陽市,是京畿道指定的飲食文化街。Anygol的由來為1970~1980年代,20代的人們和戀人在冷的直跺腳的白馬站,等著開往新村方向列車的回憶。1990年代初期,隨著一山新都市的開發,白馬站一帶的咖啡店、喝酒小酌的店漸漸消失無踪。 然而在距離白馬站約2公里的高陽市一山區楓洞一帶,在這幾年間隨著背著吉他的歌手演奏和多樣的小吃所形成的咖啡店和飲食店,以及再現白馬咖啡村的舊電影之時,把人們再度拉回舊時的記憶中。 Anygol楓洞一帶的舊地名為Aihyung村,大家稱此地為Aihyungol街。據說是由村子裡的人們因發音的關係,漸漸演變成Anygol,即今日的名稱。雖然舊時火車道旁的田埂和松樹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公寓大廈的包圍,但在Anygol街裡不難找尋記憶中的白馬咖啡村。 如今此地不再只有吉他咖啡店,80餘家的飲食店和咖啡店進駐,是可享受美食的聚會場所。為了滿足客人們的口味需求,有氣氛極佳的餐廳、藝廊和咖啡廳等。烤鴨肉、涮涮鍋專門店等飲食吸引大家的目光。地下樂團歌手在凌晨2~3點間在白馬咖啡等地演唱,也有可以讓客人高歌一曲或演奏的地方。

崇林寺
 
全羅北道(益山市) ,
新羅景德王(742∼765)時期興建的寺廟,包含代表性建築普光殿在內總共有6個建築物。其中被指定為寶物第825號的崇林寺普光殿內部有毘盧遮那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三尊佛,以及供奉佛像上壇後面掛著的佛教繪畫後佛幀畫。進入崇林寺入口路上有不知名的樹木及鳥叫聲,見到浸濡小道的小溪谷,還沒進到寺廟內就馬上能感覺到身心被淨化了。

蝟島
 
全羅北道(扶安郡) ,
位於邊山半島西邊海上的扶安郡蝟島面是由食島、井金島、上旺嶝島、下旺嶝島等6個有人居住的島嶼,和24個無人島所組成。其中蝟島因形狀像是刺蝟,也被稱為刺蝟島。因蝟島是許筠“洪吉童傳”中杜撰的栗島國實際範本而被廣為人知,是個富庶又美麗的島嶼。蝟島近海的西海一代是魚群集結的黃金魚場,魚產豐富、人情味濃厚的蝟島實際上也是著名的釣魚處,島上原有的美麗景觀也因此越來越受到矚目。蝟島的美景分散各處,有漂亮沙灘與翠綠樹林的蝟島海水浴場、Nongum與Miyoungkum等不為人知的幽靜海邊等絕美景色。沿著秀麗的海岸環繞整整一圈的濱海公路,邊開車邊看著蔚藍的大海,可以同時享受大海與兜風的樂趣。這裡曾是高麗末期的水軍要地,也曾是朝鮮時期的官員流放地,所以蝟島還保存著其他島嶼上很難看到的古代官衙。另外,蝟島在正月初三會製作裝載一整年噩運的茅草船,並將它送到西海遙遠的地方,稱之為“茅草船祭(띠뱃놀이)”(重要無形文化財第82號)。蝟島的茅草船祭在西元1978年全國民俗藝術比賽大會中獲得總統獎而揚名。 * 蝟島海水浴場(위도해수욕장) 是扶安郡島嶼區內唯一的海水浴場,洋溢著特有的島嶼情趣,綿延1km的美麗沙灘與遠處可見的旺嶝島像畫一般展現在遊客面前。拱形的海水浴場就像個大盆,裝滿了暖和舒適的感覺。坡度平緩、海水不深,夏季時正好適合家族與避暑遊客們前來。來到蝟島海水浴場可以同時享受環島觀光與釣魚樂趣,在海水浴場觀賞日落風景也是極品。 * 內院庵(내원암) 內院庵的正確建造年代已不可考,推定大約是高麗時期所傳下來的。這裡流傳著炤知夫人來此處祈求生兒子的故事,因興建寺廟的土地與女人子宮形狀相似,據傳前來此處朝拜的話就能一舉得男。 * Miyoungkum海邊(미영금해변) 從箭幕里往西邊海岸沿著柏油路走,就能看到寬廣幽靜的沙灘-Miyoungkum海邊。小心的坐在美麗海岸岩壁與時頭間,這裡是個適合感受到島嶼情趣並享受安靜休憩時刻的地方。沿著Miyoungkum海邊後邊的濱海道路可以享受兜風或是在岩石上釣魚的樂趣。

廣德寺
 
忠清南道(天安市) ,
廣德寺位於廣德山上,西元637年由慈藏律師所創建。興德王(西元832年)時,由珍山和尚修建。一直到壬辰倭亂前,都是忠清道、京畿道等地區內最大、香火最盛的廟宇。但是在壬辰倭亂時,廣德寺幾乎全部被燒毀,昔日的繁華已不復見。寺內的大雄殿、冥府殿、千佛殿等,均是近代再重修建造。廣德寺是高麗時代初期的建築,寺內至今還存有珍貴的3層石塔,石塔上的8角塔峰,是以獨特的技法再修建而成的。普化樓前有一棵歷經數百年的胡桃木,寮舍旁也有高大的胡桃木豎立在寺中,因此廣德寺有胡桃木的原籍地之稱。廣德寺造的可說是相當雅致。進入廣德寺路邊潺流的溪水岸邊,可看到法頂禪師的隨筆「無所有」之字。

松巖美術館
 
仁川(南區) ,
松巖美術館是由鍾路區東洋製鐵化學公司的李熙林會長於1989年11月所設立的個人美術館。於2005年6月13日依據創立者的捐贈意願,將館內8,400多件的的文化財與美術館全部一起捐贈給了仁川廣域市,現由仁川廣域市進行管理與經營。 松巖美術館展出陶瓷器、佛教美術品、印章、書畫等,從史前到現代共約9千件文物。特别是陶瓷器和書畫依照時代與類型分類展出,對於了解韓國美術的發展演變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