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陽松江亭
 
全羅南道(潭陽郡) ,
松江亭位於全羅南道潭陽郡古西面院江里,1972年1月29日被指定為全羅南道紀念物第1號,為朝鮮時代的文人鄭澈(號松江)曾留下詩作之所,與環碧堂、息影亭合稱「鄭松江遺趾」。 鄭澈曾在此寫下韓國文學史著名歌辭作品,以純韓文寫作的《思美人曲》,如今松江亭旁正立著載有此作品的詩碑,以紀念其功績。

金丘苑戶外雕刻美術館
 
全羅北道(扶安郡) ,
金丘苑雕刻公園設立於西元1966年,是韓國雕刻公園的始祖。初期種植栽培的樹木到90年代已經成為樹海,西元1998年9月底因颱風楊妮帶來的災害,導致園區內大部分的樹木都倒塌,一夜之間成為平地。萬幸的是,其他比較小的樹木還活著,這幾年內成長茁壯後,在園區內欣賞雕刻作品的同時有了遮陽的地方。在這整齊的公園、樹木與植物間,擺放有雕刻家金五聖的雕刻作品,能感受到自然環境與藝術作品的相互調和。另外還有個人天文台,在黑暗的夜晚裡可以觀察閃亮耀眼的星星。

望京庵
 
京畿道(城南市) ,
望京庵位於京畿道城南市壽井區可一眼眺望首爾之處,因此取名為望京庵,為眺望首爾的庵子之意。據說望京庵是高麗末年至朝鮮初期歷代君王為祈求國家與百姓平安而親自動身前往祈福之地,也是朝鮮王室中世宗第7個兒子平原大君與其孫齊安大君於望京庵與七星臺設壇燒香盡忠孝之地。因是與七星信仰有關的道場而受到矚目,透過目前刻在岩壁上的文句可輕易推測出來。望京庵內有將岩壁挖空以浮雕刻出的京畿道有形文化財第102號望京庵磨崖如來坐像。望京庵另一邊有個名為福井的井水,據說因是佛祖所賜予的甘露水,因此稱為福井水,而目前城南市的福井洞即是取自此井水之名。 寺廟現有殿閣有大雄殿、三聖閣、彌勒殿,皆是近年建造而成,寺廟內還可看到彌勒大佛與5層石塔。可眺望首爾景色出眾的望京庵是在自然岩壁上打造神龕,並於其內刻佛像建造而成的,並將佛像週圍的岩石表面處理平整刻上銘文,且多達14處之多。這裡據說為高麗末期到朝鮮初期君王親臨祈求國家與百姓安樂與福壽之地。為幫朝鮮王室世宗兒子平原大君與齊安大君祈福,於此地打造七星壇,並舉行七星祭,因此將此地稱為七星臺。此外,也有高宗時李奎承於1897年(光武1年)刻觀音像,建造佛寺的銘文。 此佛像為結跏趺坐座像,左手貼著胸口,右手像降魔觸地印般放於膝蓋上頭,兩個肩膀穿著通肩的佛衣袈裟,在其他樣式或雕刻技術上無明顯特徵,非出色,僅是朝鮮末期的佛像而已,但佛像頭髮為素髮,且也帶有佛像的形式,但如同銘文所說,若是1897年所建造的觀音像,絕對是歷史悠久、備受矚目的作品。

勿閒溪谷
 
忠淸北道(永同郡) ,
勿閒溪谷位於忠清北道永同郡的勿閒溪谷始於寒泉村的上遊。每到夏天,這裡便成了遊客們的避暑勝地。另外,附近的岷週之山、三道峰、角虎山也是四季登山愛好者非常熱衷的地方。登上山頂,放眼望去滿山遍野,各種樹木錯落有致,金達萊花、山踯躅花點綴其間,四季風景如畫。溪谷附近還有玉沼瀑佈、義龍谷瀑佈(音)、音珠岩瀑佈(音)、將軍石等溪流和山谷,是個景色優美的避暑勝地。

長城湖旅遊區장성호관광지
 
全羅南道(長城郡) ,
位於全羅南道的長城郡與全羅北道井邑市相鄰。 這裡的蘆嶺山脈像長城一樣險峻,被人們稱為“長城”。長城湖位於內藏山國立公園南端,是大壩截流建成的人工湖。大壩總長為603m,高36m,儲水量達8,970萬噸。不僅魚類豐富,還擁有美麗的週邊景觀。 作為全家人休養地可享受小路散步、淡水釣魚場、遊船、摩艇等休閒運動。週邊還有笠岩山、百岩山、白羊寺、內藏寺、高山書院、方丈山休養林等景區。

冬湖海水浴場
 
全羅北道(高敞郡) ,
冬湖海水浴場位在扶安邊山半島和高敞郡之間,沿著寬闊的沙灘有上百年的海松林,而在松林裡欣賞日落將會是無與倫比的美麗。這裡的海灘長1km,水深在0.5~1.5m之間,是小孩也可安心玩耍的海邊。在海松林上方有個山丘,山丘上有韓國唯一的一間海神堂-水城堂,每年都會有許多漁民為了豐收來此祈願。另外,在東湖海水浴場旁的七山海魚類豐富,更是出了名的釣點。

鬱陵島燈塔
 
慶尙北道(鬱陵郡) ,
鬱陵島燈塔的正式名稱為鬱陵島港路標識管理所。鬱陵島在西元512年(新羅智證王13年)時由異斯夫所建立的于山國所佔領,當時稱為羽陵島或武陵島,直到1915年才改為鬱陵島。全島都是因火山作用而形成的鐘狀火山,中部的最高峰為聖人峰(984m),北部坡面的火山口陷落而形成了羅里盆地,島上幾無平地,海邊都是絕壁地形,形狀為五角狀,總面積達72.82㎢。在島的西邊有一個叫台霞的村落,據傳可能是因為產許多海苔,或是霧很重而得名。 鬱陵島燈塔於1958年點燈,一直擔演著守護鄰近漁船回港的角色。燈塔為白色圓形的水泥柱,高7.6公尺。在2003年10月時為開發技術而改為迴轉式的大燈,能照到方圓50km遠的地方。上到燈塔的登山道為安靜的天然步道,可一路走至森林中,沿路坡度平緩,很適合遊客邊欣賞風景一邊爬山。 * 點燈日 - 1958年4月11日 * 構造 - 白圓形水泥柱(7.6m) * 燈光 - 白光 25秒1閃(Fl W 25s) * 特徵 - 位於韓國極東鬱陵島西邊的檜柏郡落地之待風坎,大和堆魚場和陸地之間,是運行到此地船隻遇見的第一個陸地。

米川谷溪谷미천골계곡
 
江原道(襄陽郡) ,
米川谷溪谷位於襄陽郡,翻越九龍嶺便到。因為到目前為止來此地旅遊的人還比較罕見,因為也完好的保存了整體的森林和自然環境。溪谷兩邊樹木繁多,溪內德魚類數量也十分龐大。茂密的森林、清淨的溪水、奇岩怪石、野生動植物是米川谷溪谷休養地的重要特色。並且擁有50年以上的天然林山林浴也是一絕。 除此之外,還設有新羅法興王時修建的石燈、石塔等文化遺產。

順興鄉校
 
慶尙北道(榮州市) ,
順興鄉校舊址原於順興府北邊金城,於朝鮮肅宗44年(1718年)遷移至東邊蔚野洞,後於英祖26年(1750年)再遷移至現址。從錦城壇渡過竹溪霽月橋進入左側道路,再於青橋村落會館切入左側道路往上走一小段路,即會南向看到背山面水的山麓。經過詠歸樓,即可看到明倫堂前的東齋與廚舍,後方為內三門,而大成殿座落於北邊高處。大成殿兩旁東、西廡隔著後院相望。 此鄉校推測興建於高麗末、朝鮮初期,朝鮮世祖3年(1457年)因錦城大君的端宗復位運動,與順興都護府遭罷革,後於肅宗9年(1683年)恢復官廳,鄉校也重新整頓,其後歷經兩次遷徙,於正祖14年(1790年)遷移至現址直至今日。前後分別為以大成殿為中心的祭祀空間與以明倫堂為中心的講學空間。目前鄉校內珍藏有《臨事案》、《執事案》、《鄉校雜錄》、《校中雜錄》等鄉校相關重要文獻。

錦繡山
 
忠淸北道(丹陽郡) ,
錦繡山位於忠清北道丹陽郡赤城面,海拔高1,015m。因在遠處眺望山勢時,山稜線的模樣猶如一位躺臥的美女,故又被叫做美女峰。此地最早被稱為白岩山,朝鮮時代著名理學家退溪李滉擔任丹陽郡守時,曾形容此地「景色之美猶如錦繡」,山名也因此被改為錦繡山。 春季滿山躑躅花,夏季綠樹成蔭,秋季楓紅似火,冬季白雪靄靄,一年四季擁有各具特色的美景,使錦繡山名列丹陽八景中的第二景 。此外,附近還有歷史劇的水上攝影場,每年10月更定期舉辦楓葉節,全年遊客絡繹不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