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韓屋生活體驗館
 
全羅北道(全州市) ,
全州韓屋生活體驗館是位於全州韓屋村內的民宅,由裡屋(主人夫婦居住的房間)、客房、過道和院子構成的韓屋生活體驗館再現了朝鮮時代(1392-1910年)官宦之家的模樣,現爲文化體驗型的住宿設施。新造的建築物雖然少了幾分古建築的韻味,但設施更方便,彌補了傳統韓屋的不足。外國人居住于此能自然感受到韓國傳統文化。尤其是用燃燒木柴加熱的韓國傳統炕,對外國人來說將會是一次獨特的體驗。全州韓屋生活體驗館還安排有學民歌、茶道等多種文化體驗節目,也租借自行車給住宿于此的客人以方便觀光。住宿費內包含早餐。

炸醬面博物館
 
仁川(中區) ,
炸醬面博物館是為弘揚開港期在仁川誕生的,現已成為“韓國100大民族文化像徵”的韓國式炸醬面的歷史與文化價值而建立的博物館。 * 開館日期:2012年4月28日 * 文化遺產名稱:仁川善隣洞共和春 - 登錄文化財 第246號(2006.04.14指定)

首爾石村洞古墳群
 
首爾(松坡區)
首爾石村洞古墳群的積石塚是在蠶室地區開發時被發掘的,但因受損程度嚴重,已無法確認原來整體規模的大小。其中3號墳確定為西元前後出現的高句麗墳墓形式-基壇式積石塚。這種墳墓通常會在略高的地形上進行整地作業、再在最底下圍上又大又長的石頭,並用天然的原石堆疊出3段式的階梯。其大小僅次於過去隸屬高句麗領土,位於滿州通溝的將軍塚(今中國吉林省集安),規模為東西長49.6公尺,南北寬43.7公尺、高度4公尺。由此可知此墳墓為古代高句麗人南下於漢江流域建立起百濟時,初期掌權者的墳墓。這裡的4號墳為完整的正方形,以與3號墳相當接近的方式建造而成,在此出土了許多百濟初期的軟質土器碎片,且在墳墓周邊還發現了一副細環式的黃金耳環。而5號墳因尚未完全發掘與調查,無法正確地掌握墓穴的構造及陪葬品。但此墳墓目前被推測與可樂洞的第1、2號墳屬相同構造。 石村洞古墳群的3號與4號墳被指定為史蹟第243號,這幾座被推測為百濟初期古墳的積石塚,在研究百濟盛世的4世紀左右的對外關係,以及韓國三國時代(百濟、新羅、高句麗)的文化時,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特別是與高句麗的其他積石塚相較,石村洞的古墳規模或完成度沒有太大的差異,由此可知三國時代初期百濟的強盛,同時也可推測出百濟的領導階級即為高句麗血統的延續。

臨津閣觀光園區
 
京畿道(坡州市)
臨津閣是爲祈願韓半島統一而於1972年修建的保安旅遊景點,位於軍事分界線南端7公里處,距首爾市中心約54公里遠。臨津閣分爲地下1層和地上3層,由北韓紀念館、統一公園和各種紀念碑組成。臨津閣外還陳列有韓戰中使用過的坦克、飛機等12種軍事裝備。與臨津閣相對的望拜壇是離鄉背井的人們每年春節和中秋節時,面朝故鄉祭拜的地方。望拜壇後是自由橋,1953年南北雙方簽署停戰協定後,北韓就是在這裡遣返了南韓俘虜。望拜壇前的京義線鐵路在韓戰中遭到破壞,爲恢復南北經濟聯繫,2000年開始對此鐵路進行修復,修復工作至今仍在進行中。臨津閣是南北雙方交流進行最頻繁、最活躍的地方,參觀手續也不像板門店那樣繁雜,是京畿道內最受外國遊客喜愛的旅遊景點之一。* 和平Nuri公園可容納2萬多名觀光客的大型草地和舉行戶外公演地。1) 生命燭光: 為了幫助地球上的兒童們重拾回笑容且健康長大進行的捐款活動,全數金額透過UNICEF(國際聯合兒童基金)救助世界上需要幫助的兒童。2) 統一祈願積石堆: 了期盼南北分裂的朝鮮半島能統一及幫助北韓的兒童所舉辦的活動,眾人把希望以石頭化為訊息疊起成石堆。3) 全球化Cafe「你好」: 以多種民族、多樣文化要素所組成的全球化空間,讓觀光客休憩的地方。4) 音樂的山坡 ─ 可容納2萬名觀光客的大型草地和戶外公演場。* 京畿和平中心以傳達和平訊息和了解和平重要性的教育場所。

朴麗淑畫廊
 
首爾(江南區)
1983年開館的朴麗淑畫廊,於1988年移到了可以說是美術不毛之地的清潭洞,之後主導著清潭洞成為了江南的代表畫廊街。 畫廊裡的收藏以現代美術為主,一面發掘韓國年輕作家並給予支援,一方面也將海外現代美術家的作品引進至韓國,促進韓國現代美術的發展。 另外也透過參加芝加哥、科倫、巴塞爾藝術展等海外主要藝術展,將韓國現代美術的優秀讓全世界知道。 朴麗淑畫廊希望在現代社會裡能讓大眾透過美術作品來發掘自己,開發自己的創造力。

上所洞山林浴場
 
大田廣域市(東區) ,
上所洞山林浴場位於萬仞山與食藏山山麓的中間地帶,途中可經法桐樹綠色隧道,使此處的美景增色不少。園內由自然體驗與能休養生息的各種設施所組成,尤其有許多許願石塔,相當值得一看。這些承載著家人或戀人等各界祈求家人健康或各種願望的許願石塔,也提供遊客堆疊石塊的空間與機會,以體驗這個意義深遠的活動。而自春至秋,還能欣賞眾多野生花,以輕鬆的心漫步其中,盡情休養生息,享受散步、登山的樂趣。

樂善齋(낙선재)
 
首爾(鍾路區)
樂善齋為正面6間、側面2間、單層八字瓦屋頂的翼拱樓。原本屬於昌慶宮,直到近代才由昌德宮所管理。此建築建於憲宗12年(1846),樂善齋是過去稱為錫福軒與壽康齋等三間建築的統稱。

三清洞街
 
首爾(鍾路區)
傳說三清洞地名來自山清、水清、人心也清之三清,另有一說是來自於道教中供奉太清、上清與玉清三位神的三清殿。三清洞街道上韓屋古色古香的傳統美與畫廊、咖啡廳等現代美相互融合,形成三清洞特有的異色風情。安靜的步道與畫廊、博物館、古董品商店等躲在巷弄內,使得這裡充滿濃濃的文化氣息。

西江大學[Sogang University]
 
首爾(麻浦區)
西江大學為一所位於首爾市新水洞的私立大學。以天主教信仰和耶穌會的教育理念為基礎,跟隨大韓民國的教育精神而設立的一所教育機關。以小班制培養精英的教育方式,帶領韓國私立學校掀起一波風潮的西江大學,透過嚴格的學士管理和以學生為中心的主修選擇制度,兼具其知性和人性,培養具備國際觀的人才和養成而努力。1960年設立的西江大學,校園坐落在延世大學、梨花女子大學鄰近的新村地區,校園雖不大卻以具有堅強實力的名門大學為名。

漢江市民公園蠶室地區
 
首爾(松坡區)
蠶室漢江公園位於蠶室鐵橋往永登大橋之間的漢江河段南岸,鄰近蠶室綜合運動場、樂天世界、奧林匹克公園,公園內的運動設施與文化設施眾多相當方便。公園內的大自然學習場裡有許多野生花和農作物等,可以作為學校及家庭對小朋友的戶外教學教室。透過蠶室水中壩的魚道更能夠感受到漢江的生氣蓬勃,在這裡也會進行許多生態體驗活動,同時也是蠶室漢江公園的一大驕傲。魚道附近有魚類棲息的水中植物島、風車、散步小徑等主題式小公園。在蠶室大橋觀景臺的河景之春咖啡廳及蟬渡口遊覽船碼頭上都可欣賞到美麗的漢江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