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港國際客輪站
 
濟州道(濟州市)
自1988年9月與日本長崎線通航後,為了乘客利用上的方便而開設了客輪站。目前濟州港內設有沿岸客輪站與國際客輪站等2座客輪站,每天定期往返濟州道與其他地區,除了運送旅客之外,也負責各種貨物運輸。1989年10月竣工* 規模(1) 腹地:2,660㎡(805坪)(2) 建築面積:2,660㎡(805坪)(3) 等候大廳:1,339㎡(405坪)

自來水博物館
 
首爾(城東區)
蠹島淨水事業所(自來水博物館及緩速過濾池)是1903年12月美國人Colebran和Bostowick從當時的大韓帝國政府獲得自來水設施的許可,於1906年8月開工,1908年8月所建設完成的公共設施。這是韓國自來水首個水源地設施,具有深遠意義,其中部分設施是英、美製品。竣工當時的一天淨水量是12500噸,可供約165000名首爾市民使用,占當時供水率的32%。送水室是由312.4㎡的磚體瓦屋頂組積式建築,入口有花崗石拱形門,左右有半圓拱形的窗戶,內部是近代式的建築。當時的送水室和緩速過濾池被指定為第72號首爾市有形文化財。

富川中央公園
 
京畿道(富川市)
位於京畿道富川市遠美區中洞的富川中央公園,為富川市的代表公園,建於1992~1993年間,並於2000年被定為生態公園,戶外舞臺為免費開放,常有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在此舉辦。

崔淳雨故居
 
首爾(城北區) ,
崔淳雨故居是兮谷崔淳雨(1916~1984)自1976年起至過世前居住的地方,為登錄文化財第268號。本名熙淳,出生於開城,既是美術學家,亦是博物館專家。致力於重新發現陶瓷器與傳統木工藝、繪畫史等領域的韓國之美,留下許多輝煌成就。與又玄高裕燮相遇的契機下,於1943年進入開城府立博物館,並自1974年至1984年擔任第四任國立中央博物館館長一職,對於韓國博物館發展有很大的貢獻。為了宣傳韓國文化與藝術,不斷地企劃海外特別巡迴展。崔淳雨曾在此執筆寫下「倚著無量壽殿的樑柱而立」、 「我因我而美」等美麗的字句,此宅平面型態為「ㄱ字型」本宅與「ㄴ字型」外間相對望的「開放式ㅁ字型」結構,柱頭以小櫨與附椽等裝飾外觀,可看出是1930年代首爾地區所流行的典型都市型韓屋面貌,這裡也是其名著‘倚著無量壽殿的樑柱而立’的著作搖籃。透過其親筆著作、直接蒐集的收藏品、庭園樹木與石雕等,可感受其生活樣貌,可說是當時文化界的舍廊房。因附近地區再開發的趨勢而曾面臨被摧毀的局面,韓國National Trust經由市民們的捐款於2002年購入此宅,並自2004年起由財團法人National Trust Cultural Heritage Fund. Korea經手管理。崔淳雨故居開館於2004年,以「兮谷崔淳雨紀念館」對外營運。展示兮谷先生的遺物,春秋時會舉辦文化活動,秋季還會另外舉行特別展。

龍游島
 
仁川(中區)
龍游島面積13.603㎢、海岸線長48.2km,附近還有新佛島、三木島、永宗島、大舞衣島、長峰島、茅島、矢島和信島等島嶼。過去與永宗島間有橋樑連結,自從兩島間因填海造地建造了仁川國際機場後,現在已成為單一陸地。 龍遊島上包含有1986年指定為國民觀光地的乙旺里海水浴場,沿著西南海岸方向依序有王山遊園地、仙女岩遊園地、馬西蘭遊園地、鎮渡口遊園地、巨蠶浦遊園地等,每年8月初都會舉辦各種海洋慶典與抓魚比賽、採集魚貝類等適合家族的自然學習活動。2001年仁川國際機場啟用與韓國第一間海上觀光飯店進駐後,再加上賭場、飯店、娛樂園區等,配合利用自然景觀資源,蛻變成為綜合觀光園區。 龍游島海邊是個値得不辭千里而來的海岸,因很早就被指定為國民休養觀光地,便利設施等開發完善,而落日時分的乙旺里海邊更是個適合欣賞夕陽的好地方。從夢如碼頭車程約10分鐘即可抵達哈那該海水浴場,美麗的大眾海水浴場則是有著以翠綠海松為背景的乾淨白沙灘,可一次享盡海洋與森林的情趣。

水產科學館
 
釜山廣域市(機張郡) ,
釜山機張水產科學館是為了介紹海洋水產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過程與未來,培養青少年對海洋水產的探究心,向國民廣為宣傳海洋,而於1997年5月26日開館的韓國第一座海洋水產綜合科學館。 自1991年起開始籌辦,耗時6年才建成的水產科學館,藉由專業研究員的共同努力,依據國立水產科學院的研究資料,將全館分成海洋資源、漁業與養殖技術、海洋漁場、水產利用加工、魚類標本製作、水族館、船舶展示館等15個主題展示區,展出包含露脊鯨實際骨骼標本、船舶操縱體驗室等7,400多件展品。

潭陽水杉林蔭道
 
全羅南道(潭陽郡) ,
* 夢想的兜風路線-水衫林蔭道 * 電影《娃妮和俊河(戀愛素描)》中女主角娃妮和父親開車路過的場景,拍攝的地方就是從淳昌連接到潭陽的水杉林蔭道。原本是24號國道,但因這個國道旁又另外新開了另外一條國道後,這條路便成了散步或騎自行車的最佳道路。 林蔭道總長約8.5km,道路兩旁種植高10~20m的水衫。這條路建造於1970年代早期,當時韓國正全面展開打造林蔭道的工程,潭陽郡種下了3~4年生的水衫苗木,造就了現在茂密的林蔭道。 * 獲選為具有異國風情的韓國美麗道路 * 沿著林蔭道散步,令人不知不覺陶醉在異國風情的風景中。通過綠色的隧道,會深刻理解為何這裡被稱為「夢想的兜風路線」。因為這裡如夢似幻的美景,使水杉林蔭道在2002年韓國山林廳與培養生命森林運動本部所主辦的「2002美麗林蔭道」活動中獲獎。2006年更獲得韓國建設交通部選定的「韓國美麗道路100選」中的最優秀獎。

大邱不老洞古墳群
 
大邱廣域市(東區) ,
琴湖江流經的東區不老洞一帶小山坡上有200多個古墳,被指定為史蹟第262號的不老洞古墳群形成於三國時代,推定是當時治理這個地方的土著勢力集合墓地。古墳的半徑在1∼28m、高4∼7m左右,推定整體修築時期大約在5∼6世紀。

Palais de Seoul
 
首爾(鍾路區)
嶄新藝術空間‘Palais de Seoul’藝廊開幕於2010年1月,位在有文化藝術村新據點之稱的景福宮西村通義洞。以擁有約330坪超大規模展場為傲的‘Palais de Seoul’,其名稱帶有‘首爾的宮’之意。從地下1樓到地上2樓共有三個展覽場,還有位於1樓的藝術商店,以及能舉辦開幕活動的頂樓花園。2010年向韓國現代美術界邁出第一步後,至今透過眾多展覽帶來繪畫、照片、影像、人體彩繪與玻璃造型等各種範疇的藝術品。不僅舉辦國內外知名作家的展覽,也致力於發掘新進作家的實驗展。* 開館日 : 2010年1月8日

瞻星臺
 
慶尙北道(慶州市) ,
瞻星臺是東方現存的最古老的天文臺,建於新羅27代王善德女王時期(632~647年),用於觀測天空中的雲氣及星座。瞻星臺是一座石造建築,直線與曲線的搭配十分和諧,於1962年12月20日被指定爲國寶第31號。 瞻星臺呈圓筒形,由365塊30公分大小的石塊分27層堆砌而成。內部至第12層都填滿了泥土,第19、20、25、26層的兩處有呈井字形的長石塊,石塊的兩端伸向臺外。瞻星臺高9.17公尺,基座的石塊每邊長5.35公尺。當時人們通過星空測定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等24節氣,而井字石估計則是用來指定東西南北方位的基準。建造瞻星臺時用了362塊石塊,象徵著一年的日子數。瞻星臺在東洋歷史之中,年代久遠,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