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魚寺
 
釜山廣域市(金井區) ,
名列華嚴宗十剎之一的梵魚寺 位於金井山東邊山腰的梵魚寺為義湘大師於文武王18年(678年)所建立的,和海印寺、通度寺並列為嶺南三大寺廟,也是華嚴宗十剎之一。依創建事跡與古迹記所載,梵魚寺建於新羅興德王時期,或為義湘大師在文武王在位時期所建造,綜合來看,推測為文武王時期創建,興德王時期重建。但是在壬辰倭亂時遭到破壞,幾乎成為廢墟,之後光海君5年(1613年)廟典縣監師父、海敏師父等重建法堂與僧寮。現存的大雄殿及一柱門即為當時所建造保留下來的。 在寺院內漫步,可見到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176號的藤樹群生地,以及利用金井山山麓,採典型山地伽藍型式的市指定有形文化財第2號的梵魚寺一柱門、指定有形文化財第15號幢竿支柱與第16號梵魚寺石燈、寶物第250號梵魚寺3層石塔、寶物第419-3號三國遺事、寶物第434號大雄殿。但其中的市指定有形文化財第9號五層石塔,被遷移至釜山大學。 此外,這裡還擁有梵魚三奇、金井八景等獨特美麗的景致,山內有11處佛庵。傳統農曆3月滿月會舉辦連三日的菩薩計算日,還有春秋兩季舉行的祖師僧人追思祭、端午當天的高堂祭。 梵魚寺創建的兩個故事 梵魚寺的創建有兩個故事流傳,其中之一為《三國遺事》中記載678年(文武王18年)義湘大師創建的有利證據。依《神僧東國輿地勝覽》所記載,有一條身上閃著金光的魚從天而降掉進井裡,金井山之名即由此而來,之後在這地方興建寺廟並取名為梵魚寺。 《梵魚寺創建事蹟》則記載當時梵魚寺的伽藍分別為彌勒殿、大藏殿、毘盧殿、天主神殿、流星殿、鐘樓、講殿、食堂、澡堂、鐵幢等星羅棋布地分布於360間僧寮的兩側溪谷。 壬辰倭亂時梵魚寺慘遭焚毁,在荒廢10多年之後於1602年開始重建,後又再次遭受祝融,直到1613年透過多位高僧合力重建,並且興建法堂、寮殿、佛像與十王像,以及各式各樣必需器物等。

韓國學中央研究院 韓國學學術資訊館‧藏書閣
 
京畿道(城南市)
藏書閣是1918年李王職下令設立的韓國學專門圖書館,1981年開院以來負責收藏韓國的古典資料與近現代史相關資料,以及1971年從文化財管理局移管的"藏書閣"資料。現在的藏書閣擁有古經典與一般圖書的書庫、收集整理室、閱覽服務室、參考文獻與族譜室、學位論文與期刊室、特殊資料室,以及微縮膠片的攝影、複製、顯像等閱覽資料時所需之內部設備,提供給學術研究與教育機關使用。韓國學中央研究院藏書閣收藏了UNESCO指定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朝鮮王朝'儀軌'(287種、490冊),與許浚所統合研究編撰的朝鮮時代醫學書'東醫寶鑑'(25卷、25冊/寶物第1085-2號)。

雉岳山國立公園
 
江原道(原州市) ,
於1984年被指定為國立公園的雉岳山以最高峰1288公尺高的毘盧峰為中心,延伸至三峰、香爐峰、南臺峰、天地峰等超過1,000公尺的群峰環繞南北,從主峰毘盧峰至南台峰延展開來,山脊稜線更長達14公里,總面積為182.09平方公里。雉岳山自古以來就是以高聳、陡峭、危險而著稱的東方名山,山勢雄偉清境幽深。雉岳山曾稱為赤岳山,因一位遊客從蛇口救出一隻雉雞後,雉雞捨生報恩救其脫險的故事而改名爲雉岳山。在與此傳說有關的上院寺南側有城隍林,西側有世尊臺、萬景臺、門岩和子岩,還可見戰亂史中提及到的領願山城、海尾山城及金頭山城。主峰毘盧峰附近有耘谷、棲有元天錫靈魂的石逕寺和立石臺、神仙臺、太尊臺、老姑沼,後方還有細簾瀑布、矛岩、鬥狗峰等自然美景。毘盧峰頂的3座石塔是雉岳山的名物,龜龍寺是新羅時代文武王在位期間,由義湘大師所修建的古寺,寺內有大雄殿、九龍瀑布、龜岩、虎岩和龍岩等遺蹟。雉岳山上寺廟眾多,保存至今的包括龜龍寺在內共有8座。龜龍溪谷內有許多高齡數百年的古松樹木至今還妥善保存。雉岳山主稜線以西山勢陡峭,東側則較為和緩。

忠州壩
 
忠淸北道(忠州市) ,
忠州壩為韓國規模最大的水泥造多功能水壩,其橫跨了忠州市宗民洞與東良面早洞里,攔截了南漢江的水流,擔任水資源保存、水災防止、發電的功能。忠州壩左岸的頂層設有水博物館、紀念塔、休息空間等設施;右岸則有水車休息區、直昇機停機坪、忠州渡口等,在此可搭乘忠州遊覽船一覽因為忠州壩的建設而形成的忠州湖風光。

雪峰公園
 
京畿道(利川市) ,
位在京畿道利川市官庫洞的「雪峰公園」,是雪峰山和雪峰湖相輝映的利川代表性公園。平日許多人會沿著湖水週邊運動及散步。雪峰公園擁有許多奇岩怪石、礦泉水地、雪峰山城、映月庵等。除此之外,這裡也是舉辦世界陶瓷美術展和利川陶瓷節、麗川稻米文化節的所在地。可說是自然和人文都相當豐富的地方。

德裕山白蓮寺
 
全羅北道(茂朱郡) ,
白蓮寺位於德裕山中心九川洞溪谷上游處,據說是新羅神文王時,白蓮禪師在隱居之地白蓮盛開處所建,為茂朱九千洞14座寺廟中唯一保存下來的。經過位於白蓮寺入口處的拱橋‘白蓮橋’與一柱門後,可看到石造階梯(白蓮寺階梯:地方紀念物第42號),其上有大雄殿。除此以外的文化財還有梅月堂浮屠與靜觀堂浮屠,製作於高麗時期的三尊石佛極為著名,白蓮寺培養出無數的高僧。

五色鑄錢谷
 
江原道(襄陽郡)
從南雪嶽的五色藥水上3km支點的地方是龍沼瀑布和12瀑布分歧的三岔路,從這裡到12瀑布為止的溪谷就是鑄錢谷。傳說以前在這偏僻谷深的地方製造僞幣,因此叫做鑄錢谷。周圍有仙女湯、12瀑布、龍沼瀑布等景點,更增添他的韻緻。由於有第2五色藥水井,因此解決了登山時的口渴問題,此外山路平坦,非常適合男女老少一起登山。

釜山文化會館
 
釜山廣域市(南區) ,
1982年公開徵求設計、1983年10月動工,1988年大劇場第一區工程竣工開館後,1993年時完成了總佔地面積48,424㎡、平面建坪44,009㎡的大中小三棟大規模多用途文化藝術設施的10年大工程。開館已22個年頭的2010年4月,為了提供舒適的文化空間及有格調的公演,進行了大劇場的整修工程,並於2010年10月完工重新開幕。建築樣式導入韓國傳統家屋的特性,大劇場為正堂,而中、小劇場則為舍廊房。沒有特殊的外牆與大門,只有像傳統草屋的籬笆,提高與民眾的親近感。大樑形態的列柱上有著屋簷與飛簷的建築物構造展現了傳統美的氣質,屋頂的混凝土平面上裝飾著傳統屋瓦與紋樣,外部牆面上使用花崗岩,擁有莊重雅致的造型美。* 開館日 : 1988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