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站
 
京畿道(加平郡) ,
清平站因此地的水質清澈而得名,附近有清平壩與虎鳴湖,還有波光粼粼的清平川環繞其間, 壯觀美景堪稱韓國獨一無二。除了清平遊園地、虎鳴湖以外,還有以韓式庭園聞名的「晨靜樹木園」,以及《貝多芬病毒》、《秘密花園》、《來自星星的你》外景地,韓國中的小小法國文化村「小法國」,使造訪此地的遊客絡繹不絕。 清平站於1939年7月25日京春線通車後,做為一般車站開始營運。2008年1月4日,上泉站被指定為無人簡易車站,被列入清平站轄下管理。之後於2009年9月1日,清平站的新站正式啟用,而至2010年12月21日,京春線鐵路電氣化完成,隨著地鐵京春線的通車,清平站也成為京春線地鐵與ITX-青春列車的複線停靠站。

海印寺大藏經板
 
慶尙南道(陜川郡) ,
大藏經板是韓國第32號國寶,保存在慶尚南道陝川郡伽倻面緇仁里的海印寺內的4處藏經板庫裡。多達8萬餘片的經板上記錄了8萬4千煩惱的經文,因而被稱為八萬大藏經。八萬大藏經於西元1237年(高麗高宗24年)起的16年間製作而成,以彙集民心,用佛祖的力量戰勝蒙古軍。作為世界最古老的大藏經板,八萬大藏經的保存地海印寺藏經板殿於2007年6月被指定為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其價值得到肯定。

連谷海邊
 
江原道(江陵市)
位於連谷面冬德里,長700m,面積56000㎡的白沙灘。附近有鬱蒼的松林,市最適合的露營地點。從小金剛與泥峴流下的清澈連谷川溪水有許多的銀魚,遊客可以在此釣魚、戲水。連谷川附近也有許多好吃的美食,香辣的刺鰭魚湯、甜美的土雞、涼拌山菜、蕎麥麵等都讓人讚不絕口。 冬德里有著舊車站及連谷市場,也有來往咸鏡道與慶尚道的商船,相當繁榮。這裡離小金剛也不遠,可以結合登山與海邊戲水的行程,可以說是天賜的避暑寶地,栗谷李珥先生也爲小金剛的山中絕景作了青鶴山記一文。這裡有1,000㎡簡易停車場與13,220㎡的松樹林露營場,可以停放40輛車,以及搭設881座帳棚。

長蛇島海上公園
 
慶尙南道(統營市) ,
長蛇島位於巨濟島南端西邊約1公里處的海上,其總面積達390,131平方公尺,海拔高度108公尺、寬400公尺,長1.9公里,附近座落著竹島、大德島、小德島、加王島等外島。另外長蛇島沿岸多為海蝕崖地形、氣候溫暖,故亞熱帶植物茂盛,海岸景色以及植被景觀構成一片美景,其更被指定為閑麗海上國立公園。 長蛇島的外型就如同蛇一般,且島上多有蛇類聚集,因此被起名為長蛇島。島上的山茶樹無比茂盛,花期時景色相當優美。 冬季因美麗的山茶花而聞名的閑麗海上國立公園,島上不僅保留了學校和居民住宅原貌,還復原原來的山間小路,是一座原生態、自然景觀型海上公園

趙廷來阿里郎文學館
 
全羅北道(金堤市) ,
位於全羅北道金堤市扶梁面龍城里的趙廷來阿里郎文學館,於2003年5月16日正式開館,是能透過作家趙廷來的大河小說《阿里郎》,進一步了解金堤歷史之處。 在1樓的第1展示室可以看到被堆得高高的,作家耗時整整五年親筆寫下的《阿里郎》小說原稿;第2展示室則展出作家趙廷來老師的取材手冊、筆記以及日常生活用品;而在第3展覽室,則可認識到身為作家的趙廷來老師的另一面,感受其日常生活。此外,於金堤碧骨堤,還設有阿里郎文學碑。

東萊邑城址(동래읍성지)
 
釜山廣域市(東莱區) ,
東萊邑城址包含自東將臺所在的忠烈祠後山,經馬鞍山再到西將臺所在的東萊鄉校後山的丘陵地,以及如今東萊區市街中心平地的部分地區,是典型的平山城建築,兼具山城與平地城優點的代表邑城。整個邑城據估最早約建於高麗末期至朝鮮初期。西元1592年(朝鮮宣祖25年)壬辰倭亂當時,在東萊府使宋象賢公的率領下,軍民上下一心在此對抗倭軍,使東萊邑城成為壬辰倭亂初期最大的激戰地。而後邑城被荒置多年,直到1731年(英祖7年)東萊府使鄭彥燮考量東萊作為國家門戶的重要性,才擴建了邑城,使邑城比壬辰倭亂時的城更具規模,成為如今留存的東萊邑城之前身。 東萊邑城原本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人生門與暗門,各個城門上設有門樓,東門為志喜樓,西門為心成樓,南門為無憂樓,暗門為隱一樓。其中最重要的南門還設有翼城,前方有洗兵門,後方有朱鳥門,形成雙層的構造。西門、暗門、北門為了保護城門,特別設了半月型的甕城。此外,還有設於城內高處以觀察敵情或指揮戰鬥用的東西將臺,以及望樓與15個堡樓。但在日據時代,以市區規劃之名,硬是拆除了從西門到南門位於平地上的城牆,連南門到東門的城牆也被拆掉變成民宅。如今只剩下以馬鞍山為中心一帶的山地還留有舊時的城牆。 2000年以後,透過考古調查確認了壬辰倭亂當時的城郭痕跡(朝鮮前期邑城)、壬辰倭亂後砌成的平地城郭痕跡、朝鮮末期修築的城郭,為東萊邑城整體的確切範圍、規模等相關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線索。而釜山市也針對毁損、荒廢或留存的城址,持續進行考古發掘調查與修復工程。

濟州島觀光特區(제주도 관광특구)
 
濟州道() ,
位在韓半島南部海面上的濟州島被指定為特別自治道,是韓國最大的觀光地區與島嶼,南北直徑31km,東西長73km。在被指定為觀光特區的這個地方,所到之處皆是美不勝收的風景,一整年來訪的國內外旅客可達1500萬人,可想而知其魅力有多大 被聯合國指定為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生物圈保存地區的濟州島,有著有別於韓半島上的溫帶氣候,並且同時擁有亞寒帶與亞熱帶的自然環境。島上多樣的地型風貌。島中央高聳的漢拏山、海邊的柱狀節理,以及濟州世界自然遺產-拒文岳等,都是吸引世界各地遊客到訪的原因。 延著182km的海岸線是一條方便開車與騎機車環島的完善海岸道路,此外亦有適合漫步的多條「濟州偶來道路」。濟州島更被稱為「國際自由之都」,不論在觀光、經濟、政治上都有出色表現,歡迎各國旅客來此渡假放鬆,享受自在的旅程。 * 濟州島觀光特區現況 1) 範圍 : 濟州特別自治道全部區域(附屬島嶼除外) 2) 面積 : 1,809.56k㎡ 3) 觀光特區指定日 : 1994年8月31日 * 濟州島觀光特區設施現況 漢拏山、山岳、海岸道路、山間地區、濟州偶來道路、海水浴場、博物館、藝廊、中文觀光園區等

烏耳島
 
京畿道(始興市) ,
擁有天賜的資源、綠色環境,以及史前時代豐富歷史文物的始興市,為首都圈唯一具有發展為生態都市潛力的城市。而位於始興市西邊海岸的烏耳島,全島皆有貝塚分布,並以豐富的海洋生態備受首都圈居民喜愛。 烏耳島貝塚為西海岸規模最大的貝塚,不僅是唯一能使人認識朝鮮半島新石器文化的南北關係潮流的遺跡,也是呈現內陸地方與新石器文化的南北交流,以及在西海岸泥灘地帶,新石器時代海岸適應過程的遺址。

慶州蘿井
 
慶尙北道(慶州市) ,
在王陵往東南方看,可以看到在素樸的松林中有座小碑閣,碑閣旁邊的水井就是蘿井。 <三國史記>與<三國遺事>中記載著新羅始祖朴赫居世在這口井出生的傳說。西元前69年的某一天,高墟村長蘇伐公看到一匹白馬跪在井邊,他覺得很奇怪便往前查看,但白馬卻消失了,只剩下一顆巨大的蛋,而這顆蛋生出了一個男嬰。當他13歲的那年(西元前57年),6部村長推舉他為王,國號為徐羅伐。這口井至今都還保留在此處,朝鮮純祖3年(1803)設立了記錄始祖王來歷的遺跡碑(高2.25m, 寬45㎝ 厚21㎝)。

德國村
 
慶尙南道(南海郡) ,
為了讓在1960年代的困苦時期促進韓國的近代化與經濟發展犧牲奉獻的在德僑胞,能夠定居韓國並且感受到母國的溫情,韓國政府推動建設能夠感受德國異國文化且具有傳統民俗藝術村特色的觀光區,自2001年開始投入了30億韓元以上的資金,並於第150號天然紀念物的所在地─南海郡三東面勿巾里一帶,面積達99,174m²(30,000多坪)的腹地,開發了能夠蓋設70棟住家的住宅區。 現在德國村的建築都是由德國韓僑直接從韓國輸入建材所新蓋成的德國傳統建築,目前已有15棟住宅完工並有德國韓僑入住,另外主人回德期間亦開放給觀光客作為民宿。在德國村前方有著竹防簾的傳統漁業設施,以及南海岸最美麗的兜風路線─Mulmi魚叉海岸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