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寺
 
慶尙南道(陜川郡) ,
陝川清涼寺位於伽倻山國立公園入口,紅流洞南側的南山第一峰(1,010m)山下,創建年代已不可考(推測約為9世紀左右)。由於文獻留有三國時期新羅文臣崔致遠曾造訪此地之記錄,故可知寺院大約建於新羅時代。 清涼寺後方的南山日出峰山勢起伏、景致壯麗,而寺內的石燈、佛像、石塔則被視為佛教美術三大主流的代表傑作之一,為當時雕刻藝術的極致,優美的自然風光與藝術價值,也使此地與伽倻山大受大邱等地的登山客喜愛,成為備受歡迎的一日登山路線之一。 [主要文化財] 1) 清涼寺石燈 – 寶物第253호 2) 清涼寺石造釋迦如來坐像 – 寶物第265號 3) 清涼寺三層石塔 – 寶物第266號

杻田站
 
江原道(太白市)
江原道太白市的杻田站是全韓國最高的火車站,位於海拔855公尺的高原地帶,自1973年10月16日太白線鐵路開通後,如欲前往杻田站需通過名為"靜庵隧道"韓國第二長的火車隧道。原為人跡罕至的幽靜山村小鎮車站,1998年12月率先營運通往太白的<環山線雪花列車>後,正式成為新興觀光景點,並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渡假。位於古汗站和太白站之間的杻田站,擁有雪花列車行經路段中最為美麗的風光景緻,因此每逢冬季專程為欣賞雪花的遊客最為推選這個充滿浪漫情調的地方。只要搭上雪花列車在杻田站下車後,可見長達1小時路程的遍地雪景,附近還有雪橇場可以讓遊客們進行體驗,細細回味童年時代純真的回憶,也是一種嶄新的體驗。

濕地保護地區
 
江原道(華川郡) ,
位於和平水庫北邊上游地區烏鵲橋間的良義垈周邊濕地,為4種1級瀕臨絕種動物(水獺、山羊、麝、鷹)與5種2級珍貴稀有保育動物(石虎、貂、燕隼、扁吻鮈、短鬚鰍鮀)等極具保護價值的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故為極重要的保護區。由於南北韓約50多年來的斷絕來往,此地的瀕臨絕種生物與自然環境得以妥善保存至今,但為更完善地保存此地的生態系與水獺棲息地,仍需要持續不懈地努力。

金海國際機場
 
釜山廣域市(江西區) ,
金海機場位於釜山廣域市江西區大渚2洞,前身為1958年8月落成的釜山水營區機場,1963年9月升格為釜山國際機場,而後為了擴建機場設施,於1976年8月搬遷至現今位置,並改名金海國際機場。金海國際機場與地區社會一同發展,一年乘客運輸量達1,000萬人次,而為了服務旅客,更逐漸擴充許多便利設施與無障礙設施,使機場設施更加完善。

POSCO歷史館
 
慶尙北道(浦項市) ,
2003年7月3日開幕的POCOS歷史館建於浦項市槐東洞,包含著POSCO的歷史、精神、企業文化與長遠規劃。佔地9,917㎡、總建築面積3,636㎡、展示面積1,983㎡,為地上3層樓規模建築。 雖然事實上企業歷史館或博物館在先進國家並非罕見的事情,但在企業歷史館稀少的韓國,POSCO歷史館從計畫階段就非常受到矚目。建造重點放在‘將POSCO過去、現在及未來的共存原封不動呈現的POSCO紀錄館’,特別是在鋼鐵缺乏之地以30多年的短時間內躍升成為世界上最有競爭利的公司,歷史館整理了POSCO成功的經歷,將POSCO在逆境中奮鬥的過程系統性的整理出來,透過此給予訪問歷史館的年輕人夢想與希望的生活教育。

骨窟庵
 
慶尙北道(慶州市) ,
含月山山脚的骨窟寺建於數十公尺高的巨大石灰岩上,共有12個石窟,岩壁最高處為雕刻的磨崖佛像。法堂窟的窟內部有牆壁並加了瓦片,雖然看起來像瓦屋,但走進內部的天花板與牆壁全部都是用石頭打造的石窟。北面牆壁上鑿有龕室供奉佛祖,但因磨損嚴重看不出原來的表情。法堂窟與其他洞窟從只能容納一人進入到能容納下四五人打坐還綽綽有餘等大大小小各種不同的空間,並供奉著可愛的童子僧與威嚴的老和尚等各種型態的佛像。窟與窟間的通道是由石頭打造的陡峭階梯連接,如果要爬上山頂的磨崖佛就必須經過自然洞窟。從朝鮮時代畫家謙齋鄭敾的畫[骨窟石窟圖]可以看到原本磨崖佛像與其他12處石窟全部都有木造瓦房,但現在木造前室全部都已消失,只剩下石窟。刻在絕壁山頂上,高4m、寬2.2m左右的磨崖佛像已被指定為寶物第581號。因雕刻在混合了許多沙子的花崗岩上,保存狀態一直不太好,加上長久以來的風化而毀損嚴重,現在已加裝了玻璃屋頂。近來骨窟寺開設了佛家傳統修練法的禪武道修練院, 除了韓國人, 許多外國人也都紛紛前往體驗。

青松平山申氏判事公派宗宅
 
慶尙北道(靑松郡) ,
1990年被指定為慶尚北道民俗資料第89號的<平山申氏判事公派宗宅>位於慶尚北道青松郡,此宅由申漢泰建於朝鮮肅宗(在位期間1674~1720)時期,目前申崇謙將軍第15代孫申得清供奉始祖。建築結構上可以看到朝鮮時代士大夫家屋的代表性住宅樣式,Sotseul大門旁有行廊齋與庫間,寬廣的內院有著呈現 ‘ㅁ’字型的裡屋與別齋、亭子等。這座村莊除了平山申氏判事公派宗宅以外,還有與其並排的棲碧古宅(慶北民俗資料第101號)、泗南古宅,形成集姓村。村入口處有茂密的松林,村前則有洛東江支流龍纏川流經。

神仙臺瞭望臺
 
慶尙南道(巨濟市) ,
神仙台指位於陶藏浦村和海金剛之間臨海的奇峰怪石,因景色迷人以至天上的神仙都曾下凡遊玩而得“神仙台”之名。黃色、藍色的怪石層層重疊,從路邊的台階可達。經過神仙台和加油所,就是神仙眺望台。於眺望台上,神仙台和周邊的海岸線一覽無遺。該眺望台曾多次成為廣告、電視劇的鏡頭,每年3-4月油菜花滿開,景色十分美麗。

抱川二東排骨村
 
京畿道(抱川市)
每個人至少都曾聽過其鼎鼎大名的抱川二東排骨,其故鄉正是京畿道抱川市二東面場巖里的抱川二東排骨村。這裡最早自1960年代初「二東排骨家」與「秀珍菇排骨家」營業後開始形成,1980年代由於至國望峰登山的山岳會成員常到此用餐,而使二東排骨的美味廣為人知。二東排骨之名取自於地名,但也有另一種說法,指將排骨與排骨旁的肉用牙籤串起的料理方式即被稱為「二東排骨」。 而二東排骨美味的秘訣,就在於只嚴選韓牛中的母牛,料理時不放任何化學調味料,以天然調味醬料醃製一晚,再炭烤而成。與排骨一同上桌的水蘿蔔泡菜,也是使其更顯美味的一大功臣。 只可惜近來因成本過高且供貨不足,各店家多改以進口牛肉取代韓牛,但店家精心烹調的美味不曾稍減。二東除了排骨之外,還有融合甜味與氣泡刺激性口感的二東馬格利酒,兩者並列為抱川的兩大名產。若造訪抱川,千萬別忘了來享用令人回味無窮的二東排骨,並小酌一杯二東馬格利酒!

龜龍寺
 
江原道(原州市)
龜龍寺距雉岳山最高峰毗羅峰約6公里,是新羅文武王時義湘大師所創建,流傳著義湘與九條龍的傳說。傳說中,大雄殿的位置原本是座水池,那裡住著九條龍。義湘喜歡那水池的位置,想把水池填平建造寺院,於是與龍比試法術。龍先飛上天空,此時雷聲大作,下起大雨,所有山都沒入水中。龍覺得很滿意,但看看四周,卻只看到義湘在毗羅峰與天地峰繫了一艘船,並且在裡頭睡了起來。接下來換義湘施法,他畫了一張符放入水池中,水池的水就開始沸騰了起來。九條龍則因為太燙紛紛飛出水池,受到驚嚇的其中八條龍交出寺前的八座山峰後逃往東海,其中一條龍因為眼睛看不見而改至附近的溪谷棲身。因此這座寺又叫做九龍寺。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寺院逐漸開始沒落。有一天,有個老人出現了,他說是因為寺前的烏龜岩讓寺的氣變弱了,提議將烏龜岩的穴位截斷。依照老人的指示做了之後,寺裡的狀況更加慘澹,甚至考慮廢寺。這次換另一個僧侶出來說話,說是由於烏龜岩的血脈被截斷而導致寺的衰退,提議再次暢通烏龜岩的穴位,於是寺把名字改成龜龍寺。龜龍寺溪谷裡的龜龍瀑布、龜岩、虎岩、龍淵等風景都相當美麗。龜龍寺有大雄殿、普光樓、三聖閣、尋劍堂、說禪堂等,其中大雄殿曾多次翻建,但仍維持原樣。該殿爲木製建築,是朝鮮近代的基本建築形式-多包式,正面有三間,兩邊則各有兩間,爲“八作”式建築,被指定爲地方文化遺産第24號。整個建築未使用一根釘子。大雄殿內部有三尊木佛,從中可看出朝鮮時期佛像的特點。中間爲釋伽牟尼,兩側有菩薩像,與建築結構配合和諧。寺內還有普光樓等許多佛教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