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泛舟[寧越]
 
江原道(寧越郡) ,
韓國最具代表的泛舟地點,東江泛舟(寧越)。韓國三大知名泛舟地點分別為漢灘江、內麟川、東江,各有個的特色,因此有興趣泛舟的旅客如能事先調查好各個地點的特色及周邊環境,將能更有效達到預想中的效果及樂趣。東江與中國秘境-桂林可以相媲美,有著典型的石灰岩地形和下切式曲流,從昭陽江、東南川匯合的西江(平昌江),到寧越郡地帶的江流就是所謂的東江。

龍沼瀑布
 
江原道(寧越郡) ,
位於寧越邑蓮下里的龍沼瀑布高度約6m,傳說以前瀑布底下曾住著一條蟒蛇,某天蟒蛇變成了龍飛上天。清涼的瀑布和周邊清澈的溪水潺潺流動。夏日時溪水流經茂盛的闊葉林間,秋天時和周圍的楓紅調和成美麗的天賜自然景觀。

大關嶺博物館
 
江原道(江陵市)
大關嶺博物館位在江原道江陵市城山面,以支石墓造型設計的建築物外觀,獲得韓國建設協會優秀建築獎與江原道最優秀獎,建築物的設計十分傑出,與周邊的自然景觀相當協調。大關嶺博物館韓國一共有6個展示館,其中4個館分別以東西南北四方守護神的名字命名。「青龍房(東方)」以藍色為裝潢主色,可以欣賞到青瓷與傳統陶瓷等;「白虎房(西方)」以白色為主色,展示佛教藝術品與木刻雕像等。以紅色為主色的「朱雀房(南方)」內展示了古代新娘結婚時所乘的花轎以及其他民畫、墨寶等,以黑色為主色的「玄武房(北方)」則展示青銅文物。另外「陶器房」內展示了史前時代的半穴居房屋及陶器等,在「我們房」則可以看到木製家具與民俗工藝品。除此之外,在戶外展示場還展出用石頭堆砌城的石塔與石雕像,以及傳統茅草屋、以流水帶動的水車等。

跆拳道公園展望臺
 
全羅北道(茂朱郡) ,
位在全羅北道茂朱郡的跆拳道園是世界182國6千萬跆拳道人口的聖地,亦是韓國的引以為傲的文化觀光遺產。我們的世代由我們來創造,以將此地推廣為世界文化遺產“大韓民國跆拳道公園”為目標,這裡將成為世界跆拳道人文化交流的場所,跆拳道文化藝術產業的集中地,具傳統與現代樣式建築的跆拳道公園是世界所有跆拳道人的精神故鄉。設立時間2005年 ~ 2013年(2009年動工、2013年完工)2007年6月起跆拳道公園展望臺開放參觀。* 規模總面積 2,314,060m²(70萬坪)園區建築面積1011574.8m²(30萬6千坪)建築延面積261158.2m²(7萬9千坪)

孤松崔鉉培先生紀念館
 
慶尙南道(巨濟市) ,
孤松崔鉉培先生誕生於蔚山,孤松崔鉉培先生紀念館即為其故居。崔鉉培先生不僅主導「韓文拼寫法」的制定,亦著有許多著作。其一生持續傾注心力於韓文的發展,開啟了韓文文化的創造與文字的科學化,引領了韓文世代的形成。

泉隱寺
 
全羅南道(求禮郡) ,
被指定為全羅南道文化財資料第35號的泉隱寺是統一新羅時代創建的古寺,位在求禮郡智異山的西南方,是大韓佛教曹溪宗第19教區本寺華嚴寺的分寺,與華嚴寺、雙溪寺同為智異山3大寺廟之一。泉隱寺位在智異山中特別明亮及溫暖的地方,周邊不僅風光明媚,寺院旁還有從深遂溪谷流下的清澈溪水,並被雄偉的山峰群圍繞。泉隱寺的原名是甘露寺。因興德王3年(828年)印度僧侶與德雲祖師創建寺廟當時,寺廟境內有座像露水般清澈且清涼的泉水,據說喝了此泉精神格外清爽而取此名。當時寺內有很多法師駐於此地,高麗忠烈王時升格成為‘南方第一寺剎’。後來寺廟因壬辰倭亂被火燒毀,重建時據說泉水裡一直有一隻大蛇出沒,但將蛇捕殺後泉水就不再湧出,所以之後就更名為‘泉隱寺’。但更名後寺廟就不斷發生火災及災殃,村人擔心是否因殺了守護寺廟的大蛇而災難不斷。朝鮮4大名筆之一的李匡師聽到此消息,就以如流水的字書體寫了‘智異山泉隱寺’的匾額掛在一柱門上,據說後來就不再發生火災。泉隱寺內有法堂的極樂寶殿(全羅南道有形文化財第50號),與泉隱寺極樂殿阿彌陀後佛幀畵(寶物第924號)。進入寺廟時,會先經過一柱門(進入寺廟的第一道山門),而後再經過韻致獨特的亭子-垂虹樓,最後才會進入寺廟內,感覺相當特別。

密陽冰谷
 
慶尙南道(密陽市) ,
位在慶尚南道密陽市內,從古代開始就被稱為"枾禮氷谷"的冰谷,範圍大概是天皇山北側山腰高度約600~750m的溪谷地帶,佔地約29,752m²(9千多坪)。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224號的冰谷從氣溫漸漸開始回暖的3月初春開始結冰,過了夏天三伏進入秋天後冰才溶解,石縫間的冷氣漸漸減弱。相反的,冬天反而會吹出暖風,此現象持續整個冬天,溪谷的水不會結冰。因此這裡被選為密陽的4大神秘景觀之一,初夏到晚秋遊客眾多。韓國夏天冰不溶化的冰谷除了密陽的天皇山冰谷之外,還有慶尚北道的義城郡氷穴「氷溪溪谷」、全羅北道鎭安郡陽化村‘風穴-「冷泉」、鬱陵島羅里盆地的‘冷氣窟’等。

莊湖港
 
江原道(三陟市)
莊湖港 距三陟市區約25km,圓滑潔白的美麗海岸線被稱為"韓國的那不勒斯(Naples)"。這裡有著潔淨的白沙灘與奇岩怪石,還有清澈大海裡的全鰒與海蔘、海帶,可以悠閒自在地享受釣魚的樂趣。提到這裡就不能不提到"莊湖港 漁村體驗"。與漁夫一起搭船出海撒網捕魚,感覺自己不知何時也變成江原道三陟小漁村的漁夫。剛抓到的活跳跳鮮魚可以現場做成生魚片,味道真是無比鮮美。海洋養殖場體驗也相當有趣,活力十足的鱸魚以及長相奇特的成串海鞘,對於非漁村子弟來說真是相當神奇的畫面。晚上帶著集魚燈搭小木筏夜釣魷魚更是難忘的回憶。在海岸有著許多的奇岩怪石,讓人一再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回到民宿後可以享用村民們誠心準備的美味晚餐,吃完之後若還式意猶未盡,在莊湖港 能買到各種新鮮的海產。東海岸的日出也是不可少的行程,火紅的太陽升起,渾圓的太陽照亮白色的沙灘,彷彿也在看著莊湖港 欣賞日出的遊客。莊湖港 旁將湖海水浴場的小巧的白沙灘相當特別,與附近其他大型海水浴場相比更有鬧中取靜的美感。

北漢山城
 
京畿道(高陽市)
位於北漢山國立公園的北漢山城是朝鮮時代(1392-1910年) 1711年建成的山城,高7m、長8km,具有1900年的歷史。北漢山城是爲了預防發生緊急情況時,君王捨棄都城裡的王宮避難用而建的行宮,因此是與都城完全無關的獨立的城。城牆長約8km,總共有15個門。北漢山城共有120多間房,規模雖不及都城的王宮,但也具有山中宮闕的雄偉氣勢。另一個特點是,利用以從白雲台向南蜿蜒的山梁和險峻的岩峰、山嶺、絕壁而建成。山城是朝鮮時代山城建築的代表樣式,由花崗岩造成,北漢山的山勢和古典的北漢山城完美結合。可以沿著北漢山城的城廓伸展出來的登山小路散步。秋天,北漢山的楓葉爲周邊景色增添了不少韻色。* 主要文化財1) 北漢山 眞興王巡狩碑址(史跡第228號)2) 磨崖釋迦如來座像(寶物第215號: 鍾路區舊基洞)3) 磨崖釋迦如來立像(寶物第657號: 恩平區津寬內洞)4) 太古寺圓證國師塔碑(寶物第611號: 高陽市北漢洞)5) 太古寺圓證國師塔(寶物第749號: 高陽市北漢洞)6) 盪春臺城(地方文化財第33號: 鍾路區新營洞、弘濟洞)7) 燕山君墓(史蹟第362號)

公州石莊里遺跡
 
忠清南道(公州市) ,
* 邂逅舊石器時代生活面貌,石莊里舊石器遺跡 * 公州石莊里舊石器遺跡與公州市直線距離約6㎞,是位於長岐面石莊里錦江北岸沖積沙丘的韓國舊石器時代代表遺址,被指定為史跡第334號。遺跡於1964年至1974為止由延世大學博物館主持10次調查,據結果表示,舊石器文化共形成27個地層,其中有遺物的文化層約有11個。而後於1990年至1993年間再度進行具體的發掘調查,隨著更多文化遺跡的確認,此遺跡的性質也被明確定位。 依地質層來看,石莊里遺跡可分為河床、河邊、山坡三種堆積層,位於下方的各堆積層分別於兩個不同的間冰期與第4冰河期堆積而成。由河邊堆積層最上方的樹木根系,可證明其為於溫暖氣候之處生長的樹木,而將出土的木炭以放射線定年法推斷,可知其生長年代早於5萬270年前。此外,由山坡堆積層1號房屋遺址的火窯殘渣,可知其為2萬630年前的遺物。最下方的河床層,則推測可上溯至30~50萬年前。在12~14個文化層中,由下至上展現了當時石材與石器製作手法的發展過程,以石器的特徵來看,舊石器前期的直立猿人多以石英與片麻岩粗略打製成沉重的單刃石器與兩刃石器,舊石器中期的早期智人在此之外還以斑岩打製更進一步的刮削器、錐子、切刀、刨刀、鋸刀等石核與剝片石器,並使用轉動敲打的手法。舊石器後期的晚期智人則使用極先進的間接打片-石刃剝離手法,以更細緻精密的作業製作出石切刀、石刮削器、石刮擦器、石雕刻器等,石材更採用由遠處取得的黑曜石與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