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書院
 
慶尙北道(安東市) ,
* 緬懷退溪李滉的書院-陶山書院 *陶山書院是為了追思退溪李滉(1501-1570)的學問與德行,於1574年(宣祖7年)建於慶尚北道安東市陶山面土溪里。朝鮮中期的性理學大師退溪李滉,於1561年建造了陶山書堂及隴雲精舍,並在這裡休養心性與研究學問。為了國家的百年大計,透過講課來培養人才,為人才輩出的私學泉源,就如同現今私立學校一般的教育殿堂。* 關於陶山書堂與陶山書院 *書院的建築物整體看起來非常簡潔樸素,能充分反映出效法退溪品格及學問的儒者姿態。從建築構造上來看,大致可分為陶山書堂及陶山書院。陶山書堂為退溪先生的住所,亦為教導弟子之處,而陶山書院則是退溪過世後所增建的祠堂與書院。陶山書堂建於1561年(明宗16年),是退溪先生返鄉後,為了研究學問與栽培後生晚輩而建,是書院內歷史最悠久的建築,據說是由退溪先生親自設計建造的,當時一併建造了做為儒生們宿舍的隴雲精舍及下庫直舍。退溪過世4年後的1574年,為了追思並繼承退溪先生的學問,弟子們與儒生們合力在陶山書堂後方建立了陶山書院。隔年1575年,宣祖御賜了韓石峯親筆所寫的“陶山書院”匾額,而成為賜額書院。1969年正式被指定為史蹟第170號,用以追慕先生的學問思想及宣揚愛國精神。

牛島珊瑚海邊
 
濟州道(濟州市) ,
牛島珊瑚海邊(西濱白沙海水浴場)是散發翠綠光澤的白色海灘,當陽光照在深淺不一的海面上時,所產生的藍綠色澤相當耀眼青翠,與南太平洋或地中海相比也毫不遜色。

南項津海邊
 
江原道(江陵市)
位於江原道江陵市南項津洞的「南項津海邊」的白沙灘長600公尺,面積24,000㎡,設有各種便利設施,夏季開放時間還營運電動遊艇。

七甲山道立公園
 
忠清南道(靑陽郡) ,
* 青陽的代表名勝-七甲山道立公園 * 七甲山(561m)是由大大小小的山峰與溪谷所組成,保有原始的茂密自然森林。1973年3月6日被指定為道立公園,面積32.542㎢,由三面連接而成。主要名勝有山頂、九十九谷、七甲山莊(崔益鉉銅像、七甲山歌曲雕刻品等)、長丞公園、天庄湖、長谷寺、定慧寺、自然休養林、道林寺址、兜率城等。 七甲山的四季變化非常明顯,春天以寺廟與櫻花的端莊優雅姿態為傲、夏天的天然森林讓現代人的身心獲得安定、秋天滿山火紅的楓葉、秋天雪景讓人有來到天上世界的錯覺,四季都帶給登山客們不同的獨特感受。七甲山共有7個登山步道,各自有不同的特性,可以依據個人需求選擇相對應的登山路線,因此遊客不斷增加。另外,歌曲《七甲山》也是一般韓國人非常熟悉的歌。 * 七甲山的由來 * 韓國民族從以前起就崇仰天與山,百濟時期以此山為泗沘城正北方的鎮山而舉行神聖的祭天儀式。所以山的名稱取自萬物生成七大根源的七字,與擁有萌芽之意的甲字來代表生命起源,尊稱為七甲山,另外還有七個將帥出於此風水名山之說。位於忠清南道中央的七甲山東邊有兜率城址(泗沘城)與道林寺址、南邊有金剛寺址與天葬臺、西南方的定慧寺、西邊的長谷寺,全部都是裝載著百濟人靈魂的千年史蹟遺址。 1973年3月指定為道立公園,《七甲山》這首歌也成為現在韓國人民愛唱的歌曲之一,似乎又將瀰漫著百濟人靈與魂的七甲山再次當作聖山來敬仰。七甲山的名稱原本以七岳山聞名,韓國名山大部分都擁有「岳(嶽)」字,例如雪嶽山、冠岳山、月岳山等。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東國輿地勝覽卷紙18的定山縣山川篇中寫道「七甲山 左縣西十六里有古城其號 慈悲城: 又見 靑陽縣 - 七甲山」,是指縣西邊16里處名為「慈悲城(泗沘城)」的古城遺址,另又有別名叫兜率城。寺廟周邊有城牆圍繞是全韓國很稀有的現象,依據傳下來的說法,有一說解釋寺廟為百濟王子或王族受教育的地方,也可以說此寺廟為國家重大寺廟或迎接外國使臣的三國時代佛教全盛期的遺跡。這裡最重要的是,建於百濟時代的兜率城與韓國新羅鄉歌中的「兜率」名稱一樣,兜率原為梵語的音譯,為知足、妙足之意,意指彌樂菩薩所在的天上淨土。 新羅琉璃王5年創作告一段落的兜率歌是三國時代詩歌中最早的定型詩,其中出現的「漆岳」就是現在七甲山的古名。隨後,百濟的首都定在扶餘,因山川崇拜思想而將名山大川的祭禮活動佔據國政很大的一塊,所以將全國信仰對象的七岳山之名改為具有佛家最高神性的名稱。即漆字改為「七」,七字代表天地萬物生成的「七元星君」或是猶如「七星」的風、水、和、火、見、識等名。「甲」字源自於天體運行原理的六十甲子裡基本的「甲」字。另有一說為俯瞰錦江上游之川的七位將軍出現時所呈現的甲字型是風水寶地,因此才會被稱為七甲山。

頭輪山纜車
 
全羅南道(海南郡) ,
頭輪山是位在南道的名山,也被稱為大芚山。高703m,由8座大大小小的山峰構成。山裡寺廟、遺跡地眾多,自然景觀壯麗。山間林木為亞熱帶長綠闊葉樹與溫帶落葉闊葉樹所組成的森林,在植物分布學上擁有重要的價值。從大興寺入口處到登上山頂需約2~3小時,但如果搭乘位於另一面的頭輪山纜車,即可馬上抵達位於山頂底下的纜車站。登上頭輪山頂,可以將莞島灣、康津灣、珍島灣等多島海的三面盡收眼底,甚至在天氣晴朗的時候,還可以用肉眼觀察到濟州島的漢拏山。纜車線長1,600m,單程行駛時間需8分鐘左右。除此之外,還可與孤山尹善道綠雨堂、牛項里恐龍化石地、右水營觀光地、土末村等週邊觀光景點一同規劃成為觀光路線。

漣川全谷裡遺迹
 
京畿道(漣川郡) ,
這裡是韓國舊石器遺迹的代表,它是因1978年冬到漢灘江遊園地玩的美軍士兵在此發現石器而引起關註的。 這個士兵把採集到的石器拿到以前首爾大學金元龍教授那裡,金教授和嶺南大學的鄭榮華教授經研究分析後,認為這是歐洲Acheulian舊石器時期的遺物,從而使這裡一下子變得聲名大振了。 全谷裡先史遺迹地被漢灘江所環繞,處於玄武岩地表之上,地層中的花崗岩為遺物形成了一層結實的屏障。臨津江和漢灘江河床上的玄武岩分佈廣泛,玄武岩上面是粘土層和沙質層,上面發現了大量的舊石器。遺址地發現了類似阿舍利式石斧的遺物和石器,從發現到現在前後已經進行了11次挖掘,採集到了近3000余件。 從石器的發現到1970年代末,歐洲和亞洲舊石器文化存在關聯的觀點有了突破性的依據,為先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現在全谷裡先史遺迹地內,建立了舊石器遺迹管理資料館等觀覽設施和展現舊石器時期生活場景的野外造型物,以幫助人們對舊石器時代有一個更好的理解。

漢灘江旅遊區
 
京畿道(漣川郡) ,
漢灘江一帶因為火山活動的關係,留下許多熔岩石。這些熔岩為玄武岩,在熔岩冷卻之時產生的氣泡,導致岩石上留下許多小坑洞,因而稱作球顆玄武岩。又因為漢灘江一帶景色優美,在早期就為相當出名的景點。漢灘江由北韓平康開始,流經鐵原、抱川、漣川等地,與臨津江滙流形成漢灘江。溪谷壯麗、左右兩側的岩壁以珍貴稀有的岩石連成一線,處處是風景。江的上游有孤石亭、蓴潭溪谷,下游附近有各種育樂設施,具有觀光景點所擁有的條件。漢灘江旅遊區地理位置佳,內設有汽車露營場、休閒拖車、以恐龍為主題的兒童遊樂場,以及戲水池、生態水池、足球場等設施,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前往的休養景點。

金井山城
 
釜山廣域市(金井區) ,
最大的山城-金井山城被指定為史蹟第215號的金井山城,位於白頭大幹的尾端邊緣。釜山的金井山在新羅文武王在位時期,由創建古廟梵魚寺的高僧義湘大師建立完成。位於東萊溫泉場西北邊的金井山(801.5m)頂峰的金井山城是東萊府、梁山及機張避難兼抗戰之地,全長有17,377公尺、城墻高達1.5~3公尺、面積約為8,213平方公里,是韓國最大的山城。由於無法確切知道築城年代,只能以位置及規模等來推測是在三國時代建築完成的。需要維修管理的金井山城日帝侵占時期(1940年)山城受到嚴重毀損,荒無人煙。1971年國家將其指定爲史蹟,並在2年內時間復原東、西、南門,而後更增加許多修復的工作。現有四個門樓及四個觀景台,另外還有從金剛公園到金井山山頂的纜車和修鍊院及山莊等設施。每天都會有很多登山客、遊客及學生造訪金井山城這個自然休憩處,但也因此人為因素造成的破壞逐漸增加,暴風雨等自然災害也使金井山城受到不少的毀損,如今每年都有持續在進行復修的工作,山城的維持管理變得更為重要。 

任實起司主題公園
 
全羅北道(任實郡) ,
任實起司可追溯回1958年,當時的任實沒有特產物也沒有特色。比利時的池丁喚(音譯)神父為了傳教來到此地,當時的郡守拜託池丁喚神父不只是為了神的子民,也為了任實郡的全部做些事情。費盡心思後,終於決定開始製作起司。最初的起司製造是以山羊乳為原料,從兩隻山羊開始到現在開滿華麗花朵的任實起司主題公園。任實起司主題公園是引領任實起司觀光產業的“大本營”,並再次開創新的產業局面。 任實起司主題公園內有起司體驗場、宣傳館、乳加工工廠、特產販賣部等各樣設施,透過這些設施可以看到任實起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而起司科學研究所也不斷為了高級起司生產深入研究。在寬廣的草地與歐風景觀的背景下體驗起司活動,這裡不只會成為著名的兒童體驗學習場,也會成為家族或戀人們一定要去看看的農村觀光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