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浦海水浴場
 
慶尙北道(浦項市) ,
據說九龍浦在新羅真興王時代,某日突然天空閃電交加,並颳起狂風暴雨,海邊有九條龍飛上天際,因而成為九龍昇天的港口,故得名九龍浦。九龍浦的地理特性以丘陵地多,平地少,氣候冬暖夏涼,環繞在15.8公里長的海岸。九龍浦港為漁獲中心地,近年來漁業發達,魷魚、秋刀魚、螃蟹等海產甚多。以九龍浦港的燈臺與海鷗及歸港的漁船為背景,緩緩昇起的冬季日出,堪稱難得一見的美景。九龍浦海水浴場因海岸風景秀麗而成為備受矚目的避暑勝地,距離浦項24公里、九龍浦邑1.5公里左右的距離。半月型的白沙灘長400公尺、寬50公尺,深受喜愛露營的避暑旅客青睞。

任實起司主題公園
 
全羅北道(任實郡) ,
任實起司可追溯回1958年,當時的任實沒有特產物也沒有特色。比利時的池丁喚(音譯)神父為了傳教來到此地,當時的郡守拜託池丁喚神父不只是為了神的子民,也為了任實郡的全部做些事情。費盡心思後,終於決定開始製作起司。最初的起司製造是以山羊乳為原料,從兩隻山羊開始到現在開滿華麗花朵的任實起司主題公園。任實起司主題公園是引領任實起司觀光產業的“大本營”,並再次開創新的產業局面。 任實起司主題公園內有起司體驗場、宣傳館、乳加工工廠、特產販賣部等各樣設施,透過這些設施可以看到任實起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而起司科學研究所也不斷為了高級起司生產深入研究。在寬廣的草地與歐風景觀的背景下體驗起司活動,這裡不只會成為著名的兒童體驗學習場,也會成為家族或戀人們一定要去看看的農村觀光名勝。

綾江立木文化空間
 
忠淸北道(堤川市) ,
* 承載人類願望的地方-綾江立木文化空間 * 從清風沿著如畫般美麗的湖畔道路往玉筍大橋前進,途中會看到吸引過客目光的綾江里立木展覽館。村莊入口處設置了上頭有鴨或鳥塑像的立木,立木(Sotdae)源於古朝鮮時代,原本是為了將人們的心願(村莊安寧與豐饒)傳達給上天而以樹木或石頭製作的長桿。綾江立木文化空間在韓國傳統立木上加了現代塑像,重新賦予其新的生命。昇華成藝術的立木雕刻為尹榮鎬(音譯)的作品,數百件立木展示於室內外,成為可品味立木藝術精髓的文化空間。 * 綾江立木文化空間鄰近好去處-綾江溪谷 * 文化空間所在地綾江里有著聞名堤川的綾江溪谷,其發源於丹陽郡赤城面與堤川水山面交界的錦繡山(1,015m),長6km貫穿西北後流入清風湖。溪谷有著蜿蜒於茂密蔭鬱松樹林間的沁涼溪水、鬼斧神工的峭壁、清澈見底的潭水,以及傾洩而下的瀑布等絕美景色。上游區域由於地勢較高、日照時間短,據說夏天也會結冰,因此被稱為冰谷(寒陽地)。冰在初伏時最多,中伏只有在石縫間看得到結冰景象,末伏時則要將石頭拿起才能發現冰的蹤影。溪谷左邊稜線岩壁下就是新羅文武王時期由義湘大師所創建的淨芳寺。

愛妓峰
 
京畿道(金浦市) ,
* 金浦的末端—愛妓峰 * 愛妓峰為一般禁止通行地區,在韓戰時期曾是南北雙方發生激戰的154高地。欲前往可一窺北韓大地的愛妓峰峰頂,訪客需要隨身攜帶身份證件前往。由於站在峰頂可將遠方松鶴山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因此這裡被設置為一般禁止通行地區。 * 愛妓與民族分裂的悲傷地 * 丙子胡亂時期,平壤監事和其愛妾-愛妓曾在愛妓峰有過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據說愛妓峰這名字取自丙子胡亂時期,終日於峰頂思念被押走的平壤監事,最終含怨逝去的愛妓。1968年,韓國前總統朴正熙到訪愛妓峰時,曾表示愛妓的怨恨與喪失家庭及故鄉的流浪者有異曲同工之處,於是便揮毫寫下「愛妓峰」三個字以示紀念。或許正是出於此因,每到中秋,覺得失鄉與失去親人的流浪者們便前往愛妓峰-望拜壇祭祀先祖,同時祈求南北韓統一。 *一眼望穿漢江河口的歷史* 含有民族悲情與渴望統一的愛妓峰最來逐漸成為漢江河口歷史文化的教育場。與西海相會需經歷400km長程的漢江河口被稱為祖江,含有「以捕魚為生直至終老,如長者般平靜祥和的江水」之意。實際上,從愛妓峰上俯瞰祖江之光景不需言語形容,其幽靜平和的光景便令人肅然起敬。而將北方大地攬入懷中的臨津江和遠處的禮成江、難辨江海分界的鹽河江、於鹽河江中成為候鳥棲地的留島,都彰顯著漢江河口的歷史與文化,偶爾還能在此看見隨祖江水流駛往首爾的帆船,每一種場景都如詩如畫。 * 進出手續 1) 僅車輛可進出檢查站(徒步或騎單車者不可進出) 2) 可派1人為代表,於出入申告所書寫申請書,並遞交證件,通過檢查站檢查即可出入 3) 外國人來訪時需出示護照

東海站
 
江原道(東海市) ,
江原道東海市松亭洞的「東海站」,是位於桃京里站與墨湖站之間的火車站,也是三陟線與北坪線的分歧站。

月峰書院
 
光州廣域市(光山區) ,
月峰書院是1578年以金繼輝為首的地方儒林為了紀念奇大升先生的學問與德行,在光山郡飛鴉面山月裡創建望川祠,並供奉其排位。1646年(仁祖24年)遷到現在的位置,1654年(孝宗5年)被賜匾名“高峰”。1671年在宋時烈等的建議下,將供奉在附近德山祠的樸祥和樸淳的排位也牽至此,1673年追加供奉了金長生與金集的排位。一直負責供奉先賢與地方教育的書院於1868年(高宗5年)由於大院君的書院撤廢而廢止。之後由全羅南道儒林於1938年建5間冰月堂,1972年增建4間庫直舍,1978年增建外三門與藏板閣,1980年增建祠宇,1981年建內三門。冰月堂被指定為光州廣域市紀念物第9號,藏板閣則保管著《高峰集》木板474板。      

朝鮮民畫博物館
 
江原道(寧越郡) ,
朝鮮民畫博物館於1998年動工興建,並於2000年7月29日開館,館內收藏有3千多件朝鮮時代的民畫。內部還有可以直接體驗於木板上畫民畫的體驗區,以及只有成人可以進入參觀的春宮畫展示館。寧越除了民畫博物館外,還有金斗笠文化館與印度美術博物館等。

休休庵
 
江原道(襄陽郡) ,
搭車經嶺東高速公路前往江陵,再轉往至束草的東海岸高速公路,下縣南交流道後往北前行約5km,經過南涯港後,位於江原道襄陽郡縣南面廣津里(國道7號旁),堪稱東海隱藏秘境的休休庵即映入眼簾。休休庵為寺齡不過10年多的寺院。往寺院後方拾級而下,可看到一塊龜形石,再過去還有一塊自然形成,猶如菩薩躺臥的岩石,龜形石彷彿正在向菩薩參拜,顯得十分神秘。而菩薩右側絕壁上,還有兩塊被稱為僧岩的岩石並列而立,如僧人手持木魚向下方的菩薩合十行禮,令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茶山草堂
 
全羅南道(康津郡) ,
位於萬德山山麓上的茶山草堂,可以俯瞰整個康津面。茶山草堂為朝鮮時代集實學為一身的大學者─ 丁若鏞,流配生涯中所居住過的地方。茶山其號取自於康津橘洞後山的名字,並在此居住。為朝鮮後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實學者─ 茶山先生,於1801年流配至康津,18年餘間的謫居生活撰寫《牧民心書》、《經世遺表》等500餘卷的龐大書集,不僅在朝鮮時代為具有公論性的性理學公理,理性的學風以實用性科學思想帶出實事求是的實學集大成之地。 茶山丁若鏞先生為晉州牧使丁載遠的第四個兒子,28歲時考上文科及第,曾任於藝文館檢閱、兵曹參知、刑曹參議等官職。1801年受到辛酉迫害而流配至慶尚道,而後又因黃嗣永帛書事件,流配至康津。剛開始在康津內各地停留了8年,1808年春天正式移至茶山草堂,至1818年9月為止,10餘年歲月皆在茶山草堂裡度過,教導弟子們的同時,著述寫作。在丁若鏞的著名著作中,大部分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茶山草堂在因為陳舊崩壞後,於1957年經過茶山遺跡保存會的努力之下復原,此後又將茶山先生居住過的東庵及弟子們留宿過的西庵皆復原完成。除了茶山草堂之外,還有其留下的茶山4景。茶山先生親自在石頭上刻寫的「丁石」兩字、親自尋找水源拿來泡茶的藥泉、泡茶用的盤石茶几、蓮花池中間堆疊如小山的假山等。另外,在懷念故鄉之時,深懷之地所建立的天一閣亭子。茶山先生於1818年以57歲的年紀再次回到故鄉馬才,於1836年離開世間,享年75歲。

玉浦大捷紀念公園
 
慶尙南道(巨濟市) ,
玉浦大捷紀念公園是爲紀念仁辰倭亂(1592—1598 日本侵略朝鮮引起的戰爭)中抵抗倭寇取得木浦海戰勝利的李舜臣將軍(1545-1598 朝鮮中期武臣)而修建的。木浦海戰中,李舜臣將軍帶領將士擊沈來侵的26艘日艦,不僅取得木浦海戰勝利,也對後來的戰爭産生了重大的影響。木浦大捷紀念公園竣工於1996年6月,內有陳列朝鮮時代武器及李將軍遺物的紀念館、懸挂李將軍遺像的祠堂、高30米的紀念塔和可眺望周邊海景的玉浦樓等建築。玉浦公園靠海,海岸邊到紅、白兩色的防海堤相對,後面即是大宇造船所。隨著遊客的增加,爲安全起見,目前防海堤禁止遊客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