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陽冰谷
 
慶尙南道(密陽市) ,
位在慶尚南道密陽市內,從古代開始就被稱為"枾禮氷谷"的冰谷,範圍大概是天皇山北側山腰高度約600~750m的溪谷地帶,佔地約29,752m²(9千多坪)。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224號的冰谷從氣溫漸漸開始回暖的3月初春開始結冰,過了夏天三伏進入秋天後冰才溶解,石縫間的冷氣漸漸減弱。相反的,冬天反而會吹出暖風,此現象持續整個冬天,溪谷的水不會結冰。因此這裡被選為密陽的4大神秘景觀之一,初夏到晚秋遊客眾多。韓國夏天冰不溶化的冰谷除了密陽的天皇山冰谷之外,還有慶尚北道的義城郡氷穴「氷溪溪谷」、全羅北道鎭安郡陽化村‘風穴-「冷泉」、鬱陵島羅里盆地的‘冷氣窟’等。

大耶山龍墜溪谷
 
慶尙北道(聞慶市) ,
大耶山(931公尺)位於慶尚北道聞慶市加恩邑完章里,山石陡峭,奇岩怪石千姿百態,其間的龍墜溪谷有溪水沿山谷而下,一年四季不斷。 龍墜溪谷坐落在忠清北道槐山郡和慶北道聞慶市的交界處, 而龍墜溪谷中分爲三段的龍墜瀑布,據說是雌雄兩條龍升天之地。龍墜溪谷分爲上龍墜和下龍墜,瀑布水衝破花崗岩,形成心形的一個水池,便是上龍墜的所在地,而其下便是下龍墜。龍墜瀑布兩邊巨大的花崗岩石上有印痕,據說是兩條龍升天時打了個嗝,龍鱗就在岩石下留下了印痕。此外其它地方乾旱時,這裡的溪水也從未斷過,因此自古以來人們都在這裡求雨。 經過龍墜瀑布上方的岩石地帶,約步行20分鐘,就到達了月影台。在月朗之夜就有月光投射到岩石和溪谷中的清水上,景色十分美麗,因此得名月影台。龍墜溪谷的周圍有仿佛工人劈鑿的巨岩,名為仙遊洞溪谷,其間有溪名爲玉溪水,構成此地的九種優美景致,故稱爲仙游九曲。

長生浦鯨魚生態體驗館
 
慶尙南道(居昌郡) ,
鯨魚生態體驗館是位於蔚山廣域市南區長生浦海洋公園內的鯨魚水族館,魚類水族館中有大大小小的淡水熱帶魚和海水熱帶魚、鯊魚和陸龜等水族生物。在海底隧道區則可親眼看到海豚悠然游在水中的模樣,館內也有許多跟海豚相關的節目。此外,在4D影像館還可欣賞生動的鯨魚動畫,在體驗動物園則可近距離接觸可愛小動物,並進行餵食體驗。 * 開館日 : 2009年11月24日

高靈池山洞古墳群
 
慶尙北道(高靈郡) ,
  宣揚大伽倻時代文化的重要史蹟地-高靈池山洞古墳群曾為大伽倻國都邑的高靈郡,歷經六伽倻盟主金官伽倻的興盛到滅亡,留下了許多的遺跡地。高靈邑背面主山的東南方沿著山脊可見大伽倻時代建造的200多座古墳都是半徑超過20公尺的大型古墓,中型古墓則大多聚集在高靈邑內部,另外山下也有許多小型的古墓安放於此。這裡同時也是南部地區最大的古陵被稱作錦林王陵,其中最大型的古墳也被推定為王的陵墓。 自1977年起,包括慶北大學和啟明大學陸續挖掘出由金、銀、玉製成的器具,以及武器(盔甲、大刀)、馬具類等為數眾多的古代遺物,特別是在高靈郡發現第一座被認定為殉葬墓的古墳,可以作為推估研究當時的文化社會、社會階層架構、生活面貌等資料極具歷史價值,並且在池山洞古墳群中建蓋出"大伽倻王陵展示館"。 古墳群中出土的伽倻時代文物 池山洞古墳中出土大量可供研究伽倻國文化的珍貴文化資料,其中包括有陶器、矮腳盤、陶瓷缸具等,反映出當時伽倻時代以泥陶來製作器皿為主要的方式。並且還有發堀出槍、弓箭、刀及斧頭等各種鐵製武器及馬鐙、馬蹄掌等馭馬用器具,就此可以對伽倻時代軍事武器使用的情形深入了解。另外也有發現許多玉器、金銅冠和金銀飾物等,可見當時已有階級身份地位的分化。 [文化財現況] 指定號:史蹟第79號 指定年度:1963年1月21日 所在位置:慶尚北道高靈郡高靈邑池山里 時代:伽倻國 面積:81萬3227平方公尺,共200餘座古墳  

仁川黔丹先史博物館
 
仁川(西區)
黔丹地區自1999年起開始了文化遺跡的發掘調查,並發現了大量青銅器時代的遺物,以及舊石器時代至朝鮮時代的各種遺跡與遺物。以這些調查成果為基礎,黔丹先史博物館於2008年11月27日開館,並將先史時代的生活依照時代別、地區別展示,另外也開設可以直接體驗先史時代的體驗學習活動。

太白高原自生植物園
 
江原道(太白市) ,
太白市黃蓮洞九臥牛村位在梅峰山入口起始點的三水嶺底下,因周邊地勢形如「九頭臥著的牛」而得名。 位於海拔800~900m處的高原自生植物園,是肩負著滅種植物保護的植物園,肩負著培育韓國頻臨絕種的花與植物,阻止山林植物滅種危機,還有使人更容易接觸到韓國的花與植物的重責大任。而這裡在向日葵盛開的8月會舉辦「太白向日葵節」,不僅擁有許多使遊客流連忘返的美麗景觀,還與文化藝術人合作舉展畫展、攝影展,並展出以廢礦廢材製作的環保雕刻品,成為文化交流之處。

甑山海邊
 
江原道(三陟市)
甑山海水浴場悠靜且景色迷人,以日出聞名,與東海市湫岩海水浴場的燭臺岩相近。平均水深1~2m,暑假前來戲水的遊客甚多。 附近還有水路夫人公園,每到冬天,海鷗群飛來,呈現出浪漫的冬季風情。 在三陟轉運站搭乘10-1號市內巴士,約20分鐘就可以抵達。 諮詢) +82-33-1330(中英日)

木芽博物館
 
京畿道(驪州市)
木芽博物館以韓國傳統木製工藝和佛教藝術的傳承為宗旨,由韓國無形文化財第108號(木頭雕刻匠)-朴贊守老師所設立。館內展示著各種佛像、佛畫、佛教木雕藝品等古物,以及館長-朴贊守老師的木製作品等。戶外雕像公園裡的彌勒三尊大佛、白衣觀音、三層石塔位雕像公園帶來寧靜莊重又和諧的氛圍。

百潭溪谷
 
江原道(麟蹄郡)
百潭溪谷是內雪嶽具有代表性的溪谷,從內加平村流至百潭山莊,呈典型的蛇形。因有一百個潭而得名。雪嶽山的伽倻洞溪谷與百雲洞溪谷匯流成水簾洞溪谷,水簾洞溪谷向下流,便形成了百潭溪谷。百潭溪谷有生活著臼齒肛鰭魚和細鱗魚的清澈溪水及百潭寺、永矢庵、五歲庵、鳳頂庵等寺廟與尼姑庵。從售票處沿溪谷到百潭寺,步行需2小時左右(約8公里)。也可以乘坐付費的短程巴士前往溪谷上游。下車地點距百潭寺有3公里路程。百潭寺上方300米多處有百潭山莊。從第一座橋 — 金橋攀上溪谷右側,可見左下方的Dootae潭。走過第三座橋 — 鋼橋,山巒被溪水環繞,仿佛水中島嶼的隱仙島映入眼簾。從第四座橋 — 元橋開始爲土路,渡過距元橋300米開外的青龍潭,便可抵達通往百潭寺的修心橋。不過橋,徑自向上便是百潭山莊。百潭寺位於百潭溪谷中心部,僧侶詩人萬海韓龍雲(1879-1944)曾經在此生活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