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里黑沙灘
 
全羅南道(麗水市) ,
萬聖里海水浴場位於麗水世博站沿著海岸道路北方約3km處,交通相當便利。長540m、寬25m的白沙灘,加上25℃左右溫暖的平均水溫,為最適合發展成海水浴場的地方。特別是海灘上的黑沙,因遠紅外線放射能數值高的關係,有助於毛孔及血管擴張,加強血液循環、促進汗腺分泌。因此有治療神經痛或各種婦女病等功效。功效最強的時候為每年農曆4月20日(陽曆5月下旬~6月上旬間),在那時候會舉辦黑沙汗蒸幕等活動。海邊的便利設施也相當俱全。 * 毛沙金海水浴場 從萬聖里海水浴場再進入2km處,週邊的景觀壯麗,由柔軟的沙灘和圓滑的石灘所構成的海水浴場。這裡平時適合作為兜風路線,夏天不只來到這裡避暑的觀光客多,也是釣客聚集的地方。  

風之丘
 
慶尙南道(巨濟市) ,
前往南部面海金剛途中會經過道場浦村,左測是道場浦遊覽船碼頭,可搭乘遊覽船前往外島、海金剛遊覽,從售票處俯瞰到的就是風之丘。這裡是有著寬敞草坪的禿山,海風涼爽,為最佳的觀海景點。過去因連續劇《夏娃的花園(2003年SBS晨間連續劇)》、《旋轉木馬(2004年MBC水木連續劇)》曾在此取景拍攝,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遊覽,「風之丘」的名稱更是因為熱愛此地區的人們而生。 * 巨濟市南部面道場浦村,位於村莊北側的小山丘 * 沿著道場浦村海岸碼頭的木製散步道慢慢步向山丘,可看見在海的那端有著背倚老子山,以卵石海灘聞名的鶴洞村全景。 「風之丘」受地理影響,時有海風吹拂,在此生長的植物亦受生態環境影響,大部分的植物皆屬矮小型。風之丘上部有著長期受海風吹拂,樹齡久遠的山茶樹群落,枯皺且傷痕累累的山茶樹皮完整呈現了歲月的痕跡,像是把世間所有花朵都攬在身上似的,就連凜冽寒冬也大大方方地盛開出血紅花朵,堅忍的生命力讓人重振因生活而備顯疲憊的身心。

月尾展望台
 
仁川(中區)
仁川必訪景點:月尾展望台及週邊 月尾展望台:仁川全景一覽無余 如果你計劃來韓國旅遊,仁川的月尾展望台是必去的景點之一。這座展望台位於月尾山頂,可以俯瞰仁川港、仁川大橋、沿岸旅客船碼頭和週邊的島嶼,是欣賞城市全景的最佳地點。 從山腳到月尾山頂,步行大約需要30分鐘,但你也可以選擇乘坐“海豹車”電動巴士,大約15分鐘就能到達山頂。登上月尾展望台的圓形階梯,你可以看到腳下蔚藍的西海和仁川港,擡頭則是仁川市區和自由公園的美麗景色。這裡特別適合觀賞日落,當太陽緩緩落入西海,整個景色變得格外迷人。夜晚時,23米高的三層玻璃展望台在燈光的照耀下,呈現出夢幻般的氛圍,是約會和拍照的絕佳地點。 展望台上還有“月光馬魯咖啡館”,你可以在這裡一邊享受咖啡,一邊欣賞美景。週圍還有月尾山頂廣場和禮炮廣場等景點,值得一並參觀。 月尾展望台區域的亮點 月光音樂噴泉 月光音樂噴泉位於月尾文化街,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夜間景點。雖然噴泉規模不大,但隨著音樂節奏跳動的水柱和燈光秀讓人目不轉睛。噴泉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運行,每週一進行定期維護。特別是夜晚的燈光表演,五光十色的水柱與音樂交相輝映,令人陶醉。 月尾主題公園 月尾主題公園擁有各種遊樂設施,是家庭和情侶們的熱門去處。公園內有適合各個年齡段的遊樂項目,可以讓你和家人朋友度過一個充滿樂趣的一天。 月尾海列車 月尾海列車是一條環繞月尾島的單軌列車,全程6.1公裡,約42分鐘一圈。列車在高架軌道上行駛,能看到月尾島、仁川內港、西海和遠處的仁川大橋等美景。 月尾島遊船 如果你喜歡海洋,那麼月尾島遊船是體驗西海美景的絕佳方式。遊船途經仁川港和永宗大橋,可以欣賞到壯麗的日落。你還可以在甲板上餵食海鷗,享受獨特的互動體驗。 美食體驗 月尾島以其新鮮的海鮮美食而聞名,擁有超過50家海鮮餐廳。特別推薦“칼국수”(刀削面),這是一道手工制作的面條美食。此外,還有許多咖啡館,你可以在這裡一邊享受咖啡,一邊感受海風,非常適合放鬆。 月尾島是韓國的隱藏寶石,集美麗風景、美味食物和刺激活動於一體。它是理想的日間旅行目的地,無需遠離城市,就能探索和享受新的美麗景點。訪問仁川時,千萬不要錯過體驗月尾島的獨特魅力和各種景點。

淸凉山道立公園
 
慶尙北道(奉化郡) ,
位在奉化邑東南方29km、安東市東北方24Km的清涼山(870m)像是躲避人間俗事的紊亂一般,默默隱藏著。並且擁有包含金塔峯在內的12作美麗山峰、8個洞窟、包含新羅文武王3年(663年)元曉大師所建的清涼寺在內的12座寺廟及庵子、寬昌瀑布等觀光資源。 清凉山道立公園自古就有著名的高僧和文人居住。清凉山的奇岩峭壁構成了12座山峰,洛東江環山而流。清凉山道立公園的岩石後面有朝鮮時期著名學者李滉(號退溪,1501-1570年)所作的“清凉山歌”詩碑。據說退溪先生在修建教授儒學的學校即陶山書院時,曾對究竟選擇清凉山還是現在陶山書院所在地猶豫不决。除了退溪先生外,新羅時代的僧侶元曉、義湘(625-702)、書法家金生(711-791)、學者崔致遠(857-?)等有名的人物也都曾來清凉山研修學道。他們的故事流傳至今。清凉山的文物古迹有清凉寺、應真殿,以及退溪的弟子們在退溪曾與文人們講學論道的地方修建的吾山堂,高麗恭湣王(1351-1374年在位)爲躲避紅巾賊之難(農民起義)而來此居住時修建的清凉山城等。

元堂種馬牧場
 
京畿道(高陽市)
京畿道高陽的元堂種馬牧場是專門飼育賽馬的牧場,於1997年開放給一般訪客參觀,每年的訪客數量持續在增加。元堂種馬牧場備有完善的散步道路,造景也相當美麗。遼闊的青青草原配上小山丘上低頭吃草的馬兒就像一幅畫,美麗的風景吸引了電影與無數廣告前來拍攝。另外,在都市附近擁有這樣寬闊的草原散步道路,亦是受許多家庭訪客喜愛的原因。在此放牧的馬匹共有數十匹,訪客可以近距離接觸這些馬匹,亦可參與伸手觸摸的體驗。而四處設置的桌椅相當方便訪客休息。牧場旁邊有睿陵、孝陵、禧陵、西三陵、元堂香草樂園,銀山楊樹與闊葉楊木等林蔭街道亦相當出名。每週一、二為公休日,週三至週日開放時間為09:00~17:00(冬季至16:30)。

守禦將臺
 
京畿道(廣州郡) ,
山城西面的守禦將臺是南漢山城四個城臺之一,建造於仁祖2∼4(1624∼1626)年間,作為軍事所用,即是負責守禦將帥們指揮發令的地方。在仁祖14(1636)年時,適逢丙子胡亂,仁祖曾親自在此指揮守城軍,與清太宗的12萬大軍對峙,堅守了45日之後最後還是忍辱投降了。

奉化淸凉寺
 
慶尙北道(奉化郡) ,
清涼寺位於清涼山道利公園內,新羅文武王3年(663年)由元曉大師所建,法堂為地方文化財47號的清涼寺保存有琉璃寶殿。從風水地理學來看,清涼寺可以說是寶地中的寶地,六六峰(12座山峰)就像是蓮花瓣一般包圍在四週,而清涼寺所在處正是花朵雄蕊的位置。寺廟中還留有兩個貴重的文物,為擁有恭愍王親筆匾額的琉璃寶殿與紙佛,琉璃寶殿意旨供奉藥師如來佛之處,而紙佛雖然是紙做的佛,但現已噴上金漆。寺廟正後方是可將清涼山風景盡收眼底的菩薩峰,原名為卓筆峰,傳說是周世鵬在看過地形後重新為其命名。如果說清涼寺是內清涼的話,應真殿就是外清涼了。從入口處沿著登山步道徒步約30分鐘即可見到的應真殿是元曉大師曾經居住過的庵子,建造於663年,為清涼山景觀最為優美的地方。後方巨大的金塔峰就像是屏風般圍繞著庵子,底下為深不見底的懸崖斷壁。岩石彷彿九層樓的金塔模樣,每一層紮根的松樹有如鑲嵌在岩壁上般,而秋季峭壁下火紅的楓葉甚為壯觀。* 主要文化財 - 應真殿、5層舍利塔、金生窟、清涼精舍

白頭大幹峽谷列車
 
慶尙北道(奉化郡) ,
往返於韓國中部內陸最美地區的白頭大幹峽谷列車(V-train),整個列車的外部是以縱橫在白頭大幹山 間的白虎為主題所設計的,V-train的首個字母「V」取自英文單詞vally,即峽谷之意。 列車的行駛區間包括汾川、陽院 、承富、鐵巖(27.7km)等地,最美麗的路段-汾川到承富之間,火車特別以30km的時速緩慢前進,以便讓乘客盡情地觀賞太白山的高山峻嶺。 如杜鵑花粉紅的開放型車廂裡可以感受到森林和峽谷俐落清新的大自然風情,除列車的天花板外,車體的其他部分均由玻璃建造,可擴大視野範圍,旅客還可以透過開放型窗戶直接呼吸列車外部的新鮮空氣。另外,列車的後半部觀景車廂和外觀,處處散發著美麗的異國風韻,有機會一定要來搭乘體驗。

安東君子村
 
慶尙北道(安東市) ,
光山金氏禮安派祖上金孝盧1541年建造此村莊後,600多年間金氏子孫一直居住於此。直到1974年建設安東水電站,該村子搬遷到安東市臥龍面烏川裏而形成了烏川遺址。遺址內保存有被指定爲國家文化遺産的濯清亭、後凋堂及陳列有家族成員戶籍和土地、奴婢相關文書等共計429件古文書和13種共計61件珍貴典籍的崇遠閣遺物陳列館。 濯清亭 附屬于光山金氏禮安派宗宅的亭子,建築風格雄偉,是重要的文化遺産。亭子牌匾由朝鮮時期三大名筆之一的韓浩親筆題寫。 後彫堂 光山金氏禮安派宗宅內的別屋,由金富弼(1516∼1577)修建,確切建築年代不可考。別屋指建於主體房屋側旁或後面的獨立房屋,有外別屋和內別屋之分。外別屋指男主人休息或進行社交活動的地方,內別屋則指祖母或到出嫁年齡的女兒居住的地方。後彫堂是外別屋。

百潭溪谷
 
江原道(麟蹄郡)
百潭溪谷是內雪嶽具有代表性的溪谷,從內加平村流至百潭山莊,呈典型的蛇形。因有一百個潭而得名。雪嶽山的伽倻洞溪谷與百雲洞溪谷匯流成水簾洞溪谷,水簾洞溪谷向下流,便形成了百潭溪谷。百潭溪谷有生活著臼齒肛鰭魚和細鱗魚的清澈溪水及百潭寺、永矢庵、五歲庵、鳳頂庵等寺廟與尼姑庵。從售票處沿溪谷到百潭寺,步行需2小時左右(約8公里)。也可以乘坐付費的短程巴士前往溪谷上游。下車地點距百潭寺有3公里路程。百潭寺上方300米多處有百潭山莊。從第一座橋 — 金橋攀上溪谷右側,可見左下方的Dootae潭。走過第三座橋 — 鋼橋,山巒被溪水環繞,仿佛水中島嶼的隱仙島映入眼簾。從第四座橋 — 元橋開始爲土路,渡過距元橋300米開外的青龍潭,便可抵達通往百潭寺的修心橋。不過橋,徑自向上便是百潭山莊。百潭寺位於百潭溪谷中心部,僧侶詩人萬海韓龍雲(1879-1944)曾經在此生活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