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山
 
全羅南道(光陽市) ,
位於韓半島南端中央位置的白雲山(1,218m),為蘊藏鳳凰、豬、狐狸三種神靈之山。白雲山連貫從白頭山脈分支出來的湖南支脈,有550公里的蟾津江流過。以及山內富有900餘種的植物分布其中,生態豐富受到重視。山與山之間以蟾津江為界,和智異山對望。行走於山間,可望見雄壯的智異山和有如畫般的閑麗水道,為白雲山的魅力之一。登山路平坦好走,容易攻頂。山腰上有首爾大學的研究林,長滿了茂盛的樹木,900餘種的稀有植物在此自然生長,品種繁多僅次於漢拏山。站立於山頂上,北方的智異山陵線猶如360度全景圖般呈現在眼前,山前的深藍色蟾津江流經其中。東南方的億佛峰充滿著神秘的色彩,其後方的閑麗水道也盡收眼簾。蜿蜒流過茂密的原始林,其顏色既清澈又乾淨的白雲山4大溪谷─成佛溪谷、東谷溪谷、於峙溪谷和金川溪谷,相當受來此避暑的遊客喜愛。特別是從玉龍面東洞村等地採取的楓樹藥水,聽說具有治療神經痛、腰痛等療效,因此在每年初春驚蟄時分,為了飲用其藥水,往往吸引人山人海的人潮前往。

月出山溫泉
 
全羅南道(靈岩郡) ,
* 結合溫泉與月出山美景的綜合休閒休養區──月出山溫泉 * 月出山溫泉位於靈巖邑西北方5公里處,可眺望被稱為南道小金剛的月出山秀麗景致,徜徉在榮山江支流──靈巖川與寬廣的靈巖平原之上。1993年10月,將約92,5624m²(28萬多坪)地帶指定為溫泉地區,並結合散布於處處的南道文化遺產等觀光資源,開發成為集休養、娛樂於一地的綜合休閒休養區。 月出山溫泉水湧現自月出山岩盤帶的主要構成岩石──粉紅長石花崗岩(麥飯石),被統稱為麥飯石溫泉水,同時因麥飯石的強大吸附力與淨化作用,可去除溫泉水中的有害有機物質與污染物質,為純天然溫泉水,水中富含各種礦物質、溶氧量及遠紅外線放射量,有效恢復疲勞、紓緩神經痛、風濕、過敏性皮膚病、香港腳等。    * 享受月出山溫泉,月出山溫泉觀光飯店 * 月出山溫泉觀光飯店佔地高達約29,752m²(9,000坪),設有能舉辦各種戶外活動的戶外廣場、散步道、水池、可同時停放約300臺車輛的停車場等設施。大溫泉池內有著挑高2層樓的天花板,以及能遠望四周景色的玻璃窗,以符合渡假村溫泉的調性設計而成。60間客房的特色在於優越視野,並兼備室外宴會廳等。

甫吉島洗然亭
 
全羅南道(莞島郡) ,
朝鮮中期文臣兼詩人的孤山尹善道(1587~1671),於丙子胡亂時聽聞君王投降的消息,難忍鬱憤而決 意離開本土,前往濟州島。卻在途經甫吉島時,為此地自然風光所感動,而避居於此。 甫吉島為尹善道自仁祖15年(1637)51歲起,13年間磨練心志與文筆,創作出《漁父四時詞》與其他優秀的詩歌文學之處,他為島上岩石與山峰所題的名字,仍妥善保留至今。 整座園林有尹善道自樂書齋對面的小溪引水挖出蓮池,建成的「曲水堂」,以及於曲水堂對面山腹上開鑿而成的「洞天石室」,還有位於溪谷東北方的「洗然亭」,為尹善道在此讀書、遊船,與自然為友之處。 因此甫吉島可謂處處流露東洋的自然觀念與性理學思想,將自然美景與人工造景完美融合,使人能與自然合為一體,並感歎尹善道之慧眼的名勝古跡。

月嶺苧麻村
 
忠清南道(舒川郡) ,
*可體驗製作苧麻的月嶺苧麻村 太陽西下時,漫步於環繞村落的小散步道路,夜漸深,月亮高掛,此時才了解為何此村落稱為月嶺苧麻村。村落皆為平地,沒有任何阻礙,可盡情沐浴在月光中,彷彿在這塊土地上就只有月亮與自己一般。村落外觀雖只是個平凡的農村,但是村落卻傳承著媽媽輩們一代代的好手藝,延續韓山苧麻的悠久傳統。 村落內規劃有以苧麻為主題的各種體驗街,村內有許多編織苧麻的技能保有者,可體驗珍貴的韓國傳統苧麻。旅客們可參與割苧麻、編織苧麻等苧麻製作過程,還可品嘗添加苧麻的年糕、茶飲等小吃,營養價值極高。 *珍藏千年歷史的苧麻 苧麻擁有千年歷史,其由來傳說也非常神祕。百濟時代的某位老人托夢在乾芝山山麓發現苧麻,開啟了苧麻的歷史。自三國時代發展的自然纖維苧麻被形容為蜻蜓的翅膀,是非常纖細的衣料。高麗時代韓山苧麻曾作為貢品送往明朝,朝鮮時代也曾作為進貢君王的貢品。 *月嶺苧麻村的苧麻體驗與韓菓製作 月嶺苧麻村村內有許多編織苧麻的技能保有者,可體驗珍貴的韓國傳統苧麻。在三處苧麻體驗區內可參加割採苧麻、編織苧麻等苧麻製作過程。親自試穿由苧麻匠人所製作的苧麻服飾,可感受與現代大量生產的成衣布料有多大的差異。此外還有天然染色等與苧麻相關的各種豐富體驗活動,小朋友們可製作苧麻毽子與手機吊飾,而媽媽們則可品嚐苧麻年糕與比牛奶鈣質更豐富的苧麻茶、苧麻煎餅、苧麻麵包等。 月嶺苧麻村另一個有趣的體驗活動即是製作韓菓,韓菓製作與編織苧麻類似,也非常耗手工與精神,因為使用此村落的特產品─穀物。將短時間內油炸的雜穀與蜂蜜攪拌,等到適當變硬後用推桿擀平,再切割成塊。除了製作韓菓的樂趣外,還有品嚐成果的樂趣,是最佳的傳統體驗活動。

坡州紺岳山
 
京畿道(楊州市)
紺岳山自古就有石頭間同時冒出黑色與藍色的光的傳說,因此稱紺岳,即黑色石山之意。在坡州積城面,不管位於哪一處都看得到紺岳山,遠處遙望時看似山勢平穩,但一登上海拔675m的山頂,可見四方都是岩峰和絕壁。因此與加平華岳山、開城松岳山、果川冠岳山、抱川雲岳山並列為“京畿5岳”。紺岳山位於首爾和開城之間,天候極佳時,可清楚看到開城的松岳山、首爾的北漢山和東豆川的消遙山。 山頂山立有鄉土遺蹟第8號的三國時代古碑(高170cm),又稱新羅古碑。石碑字樣磨損,但字體與北漢山的眞興王巡狩碑相似。山頂西邊山腳下有座法輪寺和瀑布,將軍峰下方有林巨正館軍遭攻擊而戰死的窟。也為6.25戰爭時激烈的戰場,戰況慘烈到雪馬溪谷入口處設立了一個參戰紀念碑,為歷史上戰爭傷痛之地,直到1980年初期才開放進入。

黑山島
 
全羅南道(新安郡) ,
位於韓國最西南端的黑山島,距離木浦約92.7公里,由11個有人島和89個無人島組成。黑山島的自然景色非常美麗,同周圍的群島同屬於多島海海上國立公園。黑山島沿岸有一條環島一週的道路,沿著這條路繞島一圈就能看儘黑山島美麗的自然景色和文化遺迹。島上的招靈木曾被指定爲天然紀念物,所謂的招靈木就是將折斷的樹枝放於佛殿上用來招魂的樹木。 路旁是常綠林和城隍堂,還有支石墓群、三層石燈、三層石塔和半月城等指定文化遺産。島上的黑山八景也很美麗,其中又以門岩蒼松、松前望月、明沙十裏的景色最爲有名。門岩蒼松是指門岩山上那一片蒼鬱的松林;松前望月則是在描繪正月十五時從松林仰望圓月的場面;而明沙十裏說的則是鎮裏村前那一片白色的沙灘。黑山八景是遊客公認的不可不看的風景點。

向日庵
 
全羅南道(麗水市) ,
向日庵(文化財資料第40號)是韓國境內4大觀音廟中的一座,百濟義慈王4年由新羅的元曉大師創建,當時稱為圓通庵。高麗光宗9年(958年)允弼大師將此改稱為金鰲庵,朝鮮肅宗41年(1715年)仁默大師又更名向日庵。此處在圓通寶殿、三聖閣、觀音殿、龍王殿、鐘閣、海水觀音像復原、新建後,才具備了廟宇的樣貌。2009年12月20日因火災毀損的大雄殿(圓通寶殿)、宗務所(靈龜庵)、鐘閣,於2012年5月6日復原完成並舉行落成儀式。從村莊到向日庵的山路頗為陡峭,路段中間過了售票處後有可以繞道的階梯與平地。抵達庵附近,需從兩塊像房屋那麼大、如同石門般的岩石中穿過,巨石所在位置就等於其他寺廟的不二門。Impo村入口處有樹齡500年左右的冬柏樹,向日庵後面的金鰲山有王冠石、經典石、學士帽石、扇子石等。因南海水平線上的日出景緻非常壯觀而被稱為向日庵,周圍的石頭模樣像龜殼般而又被稱做靈龜庵。雖然位於海邊,但一點也沒有鹽份與黏呼呼的感覺,從向日庵前廣場到遙遠的水平線間,視野良好的南海風光與涼爽舒暢感無法言語。12月31日至1月1日舉辦向日庵日出節,為了前來觀賞日出美景的觀光客們甚多。前來的路上有防竹浦等海水浴場眾多,附近還有突山公園、無膝沙洲戰績地、天鵝渡冬棲息地、興國寺等。向日庵內有7座石頭洞窟或石頭裂縫,聽說通過了所有的石窟就可以許一個願望。為了許願,觀光客會從大雄殿和龍王殿間的藥水池旁之石頭和觀音殿後方的大石上丟錢幣,或是把錢幣放在像是烏龜形狀的石頭雕像之背或是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