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津永郎生家
 
全羅南道(康津郡) ,
1903年1月16日(農曆1902.12.18)永郎金允植誕生於此處,為金鐘湖2男3女小孩中的長男。小時後叫采俊,後來改名為允植。永郎為其雅號,在文壇活動時主要都是使用這個雅號。永郎過世於1950年9月29日,在此之前共發表了包含著名的詩「牡丹花開時」等在內共80多篇著作,其中60多篇是光復前拒絕接受日據創氏改名與參拜神社,在此處生活時期所寫的作品。 永郎生家在1948年永郎一家移居首爾後曾經過多次轉售,曾是永郎詩中素材的泉、冬柏樹、醬缸臺、柿子樹等都還保存著,也種植了許多牡丹花。 * 規模 - 生家一帶(4,422㎡)

鎮海站
 
慶尙南道(昌原市) ,
鎮海站是得力於1905年10月21日連結三浪津站與馬山站的慶全線的通車,自1921年10月10日起開工,於1926年11月11日竣工並正式啟用的火車站。主要作為軍需物資與危險品的裝卸站之用,每年4月初櫻花季來臨,造訪遊客大幅增加為此站的一大特色。 此外,鎮海有著產業、海洋、港灣、旅遊基礎設施,作為希望與發展的都市,以東北亞最美麗的港灣廣為人知。每年4月初,此地皆會舉辦代表慶典「鎮海軍港節」。

豐水院聖堂
 
江原道(橫城郡) ,
西元1801年辛酉迫害(天主教徒被迫害事件)之後,在龍仁地區以申太甫(Peter)為中心,帶領40多名信徒避難的地方正是韓國最早期天主教的信仰村-豐水院。80多年間在沒有聖職者帶領的信仰生活下,1888年邀請法國聖職者Le Merre以主任神父的身份開始在國內積極的傳播天主教教義。1896年第二任主任神父-韓國籍鄭圭夏(Augustus guseuttino)上任時期和中國的技術師一起建立現今的聖堂。 西元1907年,在信徒手中建立的豐水院聖堂經過了100多年依舊保存了它美麗的風貌,在韓劇裡頭常是年輕男女約會的場所之一。豐水院聖堂是最早經由韓國神父建立的聖堂,也是江原道最早的聖堂以及韓國境內第四座聖堂。另外,1982年被指定為江原道地方文化財第69號。

法興寺
 
江原道(寧越郡) ,
* 供奉佛祖真身舍利的寺廟-法興寺 *法興寺因是供奉佛祖真身舍利的五大寶宮之一而聞名。由慈藏律師於新羅真德王647年為供奉佛祖真身舍利而建,當時名稱為‘興寧寺(亦稱獅子山寺)’,1939年重新整修時改稱為‘獅子山寂滅寶宮’。當時澄曉大師從中國唐朝迎回100顆文殊菩薩的真身舍利,分別供奉於通度寺、五臺山上院寺、雪嶽山鳳頂庵、旌善淨巖寺等處,亦在此處建立了寂滅寶宮型法堂供奉舍利。澄曉大師將佛祖的真身舍利供奉在法興寺寂滅寶宮後山,因此寂滅寶宮內沒有佛祖的三尊佛,只有在後方開了一扇窗,據說這是意指整座山就是佛祖的身體,也是建造法興寺寂滅寶宮的意義。 法興寺曾是有兩千多名修道僧徒聚集的大寺廟,但許多的寺廟建築在經歷過數次火災後消失殆盡,現在只剩下寂滅寶宮、尋牛莊、寮舍齋、澄曉大師寶印塔碑、慈藏律師修道的土窟還留著。從法興寺往寂滅寶宮的松樹林道相當壯觀,是韓國數一數二的名勝。* 法興寺的各種文化財 *身為韓國代表性的佛教聖地,寺廟內的文化財有屬於韓國五大寂滅寶宮之一的法興寺寂滅寶宮、供奉真身舍利的浮屠(江原有形文化財73),以及於中國唐朝放置於獅背內帶來的石墳(江原有形文化財109)。除此之外,還有寧越澄曉國師浮屠(江原有形文化財72)、寧越興寧寺澄曉大師塔碑(寶物612)與興寧禪院址(江原紀念物6)。

莞島漁村民俗展示館
 
全羅南道(莞島郡) ,
位於全羅南道莞島郡莞島邑花興浦口附近的「莞島漁村民俗展示館」,為韓國國內特殊的漁村展示館。館址所在的花興浦口為莞島與莞島周邊群島連結的交通樞紐,鄰近有多島海上國立公園、青海鎮水石公園等多處景點,而此處也是文化觀光慶典「張保臯節」的慶典主要舉辦地。

光州坪村(광주 평촌마을)
 
光州廣域市(北區) ,
坪村位於無等山北側山麓,是由Dongrim、Daman、Woosung、Dangmoe等4個村落組成,如世外桃源般閒適的農村。村莊的原野上種植了有機田螺米,流過村中的楓岩川一帶,則有市區早已不見蹤影的螢火蟲,及無等山的代表性物種──水獺(天然紀念物330號)棲息於此,在在顯示出這裡維持著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朝鮮時代,坪村為粉青瓷器的生產地,也是傳承南道藝術精神之處,如今村中尚有坪村陶藝工房延續此一傳統。而在村中路口還設有Mudol路休息區與螢火民宿,吸引許多途經村中的遊客或前往無等山的登山客在此休憩。

Gosalli林道(고살리 숲길)
 
濟州道(西歸浦市)
濟州島南端南元邑下禮2里,是漢拏山南側的第一個村落,在2013年還獲選環境部的自然生態優秀村落,由此可知其自然環境與生態保存完善且倍受肯定。而這裡有個名為「Gosalli」的泉水,是村落的象徵。Gosalli指溪谷的泉水與周邊一帶,一年四季水在此聚積又流出。以Gosalli泉為出發點,打造了行經生態河川旁的自然探訪路,這條路就是能欣賞到濟州Gotjawal(濟州島海拔300~400公尺,因地形之故熱帶林北方邊界與寒帶林南方邊界林木交錯生長的地帶)的Gosalli林道。在這裡能親身感受到濟州島內部的潮濕,是少有人知,能寧靜與悠閒地漫步之處。以暖帶林的常綠喬木為主,各種植物共同生長的此處,因為未被開發,完整地保存了自然的面貌。但也因此路較不平坦,走路時需小心留意。此外,下禮2里村的居民還提供生態觀光導覽,能一邊聽取居民們的生活及與自然共存的故事,一邊在Gosalli林道健行。導覽可於網站上事先預約或電話洽詢。整條林道全長2.1km,一路不停地慢慢走,來回約需2小時。在途中更別忘了在Gosalli林道的最佳拍照景點「Sokgoe」拍照留念,這是個一年四季都有水的池沼,上方還有挺立於大石上的松樹,相當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