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樂園
 
全羅北道(全州市) ,
同樂園是韓屋所組成的住宿設施,並營運體驗、了解韓國傳統文化的體驗活動。同樂園是韓屋村中可以體驗韓國傳統韓屋生活的代表名所,這裡也是美國南長老教傳教會來到全州時,啟蒙學苑傳教Junkin(W.M.Junkin)宣教士的紀念館。同樂園還原了Junkin宣教士活動當時的全州韓屋原貌,擁有裡屋、舍廊房與行廊房的傳統韓屋設施。在急速都市化的現代,同樂園成為傳遞傳統文化給外國人及韓國本地人的重要媒介。

閑山島
 
慶尙南道(統營市) ,
位於閑麗海上國立公園中心的閑山島具有深刻歷史意義,因爲這裏是壬辰倭亂(1592-1598)初期李舜臣將軍(1545-1598)率領忠清、全羅、慶尚三道的水軍,利用龜船取得大勝的地方。在閑山島上,由老赤松和山茶樹等樹木組成的叢林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在叢林裏面坐落著壬辰倭亂時李舜臣將軍5年間指揮戰鬥的作戰司令部——制勝堂。制勝堂裏懸挂著5幅忠武公紀念畫,讓人們可以看到他當年的容顔。在兵營遺址還保存有起瞭望塔作用的戍樓、軍兵練習射箭的閑山亭等。登上戍樓,制勝堂所在的閑山灣海面一目了然。閑山島周圍的海域是沒有污染的純淨地區,蠔、海螺、裙帶菜、珍珠的養殖業非常繁榮,吸引了許多遊客。此外,地形複雜的沉降海岸也被稱爲全國一流,成爲著名的垂釣勝地。

國立芳台山自然休養林
 
江原道(麟蹄郡) ,
芳台山自然休養林以溪水清澈,樹林茂密聞名。不僅有兔子、野雞、松鼠等各種野生動物棲息,還有各種樹木、植物滋長。春天可以看到茂密的樹林,而秋天則可欣賞美麗的楓葉。溪谷可看到許多小型蓮花池和造型獨特的岩石,溪水內有僅在優良水質棲息的'熱目魚'棲息,還可觀察到各種魚類生態。住宿設施有休養林內的山林文化休養館、露營場,以及週邊的民宿。山林文化休養林住宿依據房型大小價格約4~8萬5千韓元左右。但是芳台山自然休養林內反而是露營場最受歡迎,由於就位於溪谷旁邊,可以欣賞美麗的溪邊風景進入夢鄉。

漢灘江站
 
京畿道(漣川郡) ,
漢灘江站於1975年6月28日,作為簡易車站開始營業。於1977年9月15日變更為無人簡易車站後,同年10月16日被指定為乙種乘車券代賣所。2011年7月因韓國中部集中豪雨使線路損毁,而暫時中止營業,直到2012年3月21日哨城鐵橋完工後,東豆川至新炭里的通勤列車再度行駛,此處才恢復通車。原本縮減為1天6班的通勤列車,也於同年7月增班後持續行駛至今。 位在哨城里站與全谷站之間,作為無人簡易車站使用的漢灘江站,鄰近漢灘江遊園區與全谷里舊石器遺址,而在漢灘江鐵橋處,還設有韓戰UN聯合國參戰碑,以及三八線界石,相當適合前往遊覽。

壽陀寺
 
江原道(洪川郡) ,
於海拔887公尺高的孔雀山山頂登高遠眺,將能一眼望盡洪川郡一帶,山勢如孔雀展翅的美景,孔雀山也正因此得名。而在洪川邑眺望,則可看見猶如巨人躺著向天凝視的景象。春季的山杜鵑,秋季的楓紅美景,以及在奇岩絕壁上如盆栽般盤踞的老松群,還有白雪靄靄的冬季山景皆是一絕。自壽陀寺至洪川郡東面的魯川里,有長達約12公里的壽陀寺溪谷,寬廣的岩盤與大片大片的沼澤形成祕境。在有溪谷兩側的奇岩絕壁與茂密的樹林護衛之下的此處稍事休息,總能深得祕境三昧,令人流連忘返。而位於名列韓國100大名山孔雀山邊緣的千年古剎壽陀寺,是在新羅時代第三十三代王聖德王7年(西元708年),依元曉大師的開示所創建的佛寺,大寂光殿的歇山頂與1364年所製的銅鐘、所建的三層石塔建築至今完整留存。而壽陀寺也因珍藏包含被列為寶物第745號的月印釋譜,以及大寂光殿、梵鐘、後佛幀畫、紅藕堂浮層等大量文化財,被視為嶺西內陸(江原道一帶)最重要的古剎。* 主要文化財壽陀寺大寂光殿(地方文化財第17號)、月印釋譜(寶物第745號)、壽陀寺銅鐘(寶物第11-3號)、四天王像(有形文化財第121號)、三層石塔(文化財資料第11號)、紅藕堂浮層(文化財資料第15號)

珍島雲林山房
 
全羅南道(珍島郡) ,
雲林山房位於尖察山下和雙溪寺的南邊,是全羅南道登記為51號的紀念物。雲林山房是朝鮮時代後期有名的畫家許鍊[1809 ~ 1892]在自己的老師金正喜[1786 ~ 1856](有名的學者和西洋畫家)去逝後,渡過晚年的地方。 雲林山房取自於尖察山周圍連綿的山峰在早晨和傍晚時,在林間和雲後產生的霧氣。依據許鍊的夢宴錄紀載,這個地方有各式漂亮的花草,但因後代子孫移居珍島後,這裡即失去了原先的面貌,荒涼無人管理,一直到了1982年,孫子許楗[1907 ~ 1987]復原成現在的樣子。 被尖察山像屏風一樣包圍的"ㄷ"字型瓦型屋,畫室和其它的房間相連,後邊是當時生活的地方,右邊有紀念館。紀念館內展示著許鍊的許多作品。院子中間有一個四方型的蓮花池,池的中間有用石頭堆成的6公分圓型島,島上有許鍊親手種植的大葉紫薇。

文殊寺
 
全羅北道(高敞郡) ,
文殊寺位於全羅北道高敞與長城的文殊山半山腰,由古水面經過古水陶窯址往上走,就會見到造山貯水池,再走進山谷約6公里後,就是隱身鬱鬱蒼蒼密林裡的文殊寺。這裡水清林好,加上人煙稀少所以幾無汙染。據傳為新羅時代的名僧慈藏律師在大唐的清涼山修行,習得文殊普薩的教誨後回到此處建廟,詳細時間則不詳。 寺中除了地方有型文化財第51號的大雄殿與52號的文殊殿外,還留存有冥府殿及寒心殿等。這裡的大雄殿規模較小,加上人字形的屋頂為其特色。這裡的深林、溪谷、楓葉與千年古寺情景交融,吸引不少人前來參觀。這裡有一片楓樹群落,皆為樹齡高達100~400年的老楓樹。高敞隱士里的楓林就是由文殊寺入口開始,在門口長約80公尺的路上都是百年以上的楓樹。這片楓林也於2005年被指定為第463號的天然紀念物。 * 最佳造訪時間 : 秋季(賞楓)

靑松民俗博物館
 
慶尙北道(靑松郡) ,
位在慶尙北道靑松郡周王山國立公園入口的靑松民俗博物館是1999年為了宣傳青松地區的文化、歷史與傳統所設立的博物館。博物館規模地下1層、地上2層,包含內部展示室與戶外展示場、資料室、收藏庫等部分。內部展示室以模型展出農家們從農曆1月開始到農曆12月的各種活動及民俗資料,還有青松的各種歲時風俗。另外舍廊房與紡織房、青松的生活用品、青松四季等展示,可以看到祖先們以前的生活方式。在戶外展示場可以看到酒幕、水車磨坊、硏子磨坊、亭子、造山(有阻斷災厄與兵火,招來福氣的作用)、立石等傳統的農村景象,還可以進行農耕生活體驗,立在入口處的文化遺產-獨特高大長生與木竿也相當引人注目。 參訪時間是上午9點到下午6點(冬季下午5點)。博物館附近還有天然紀念物第297號-青松釜谷洞的柳樹與達基瀑布、淸雲河川、松生里學生露營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