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岩山菜健康村
 
忠淸北道(堤川市) ,
* 明岩山菜健康村是為健康生活所準備的體驗空間* 在紺岳山與石基岩之間,海拔400公尺的純淨內的明岩山菜健康村是有好山好水的村落。這裡用石頭與黃土所建成的8個洞內,包括了傳統韓屋度假民宿、黃土鍺汗蒸幕、韓醫院、藥用植物園、週末鄉村市集、運動場、烤肉區、KTV、餐廳、窯洞、溪邊小屋、涼亭等各種休閒設施。明岩山菜健康村的汗蒸幕是在傳統的坑內混入黃土與鍺粉末,建成之後再加上含鍺的石片,最後再蓋上韓紙完成。 * 明岩山菜健康村有各種的體驗活動 * 明岩山菜健康村備有生態型河川、登山道、山野自行車道等多種體驗空間,另外還可體驗韓方治療及松葉汗蒸等。松葉汗蒸是在地上舖滿松葉,再蓋上薄布後,人躺在上面薰到流汗的養生方式。而韓方治療則是堤川市為了患有皮膚病或慢性病的旅客,在這裡打造了韓方名醫村,裡面常駐有韓醫師、氣(功)治療與物理治療師等專業人員看診。

法興寺
 
江原道(寧越郡) ,
* 供奉佛祖真身舍利的寺廟-法興寺 *法興寺因是供奉佛祖真身舍利的五大寶宮之一而聞名。由慈藏律師於新羅真德王647年為供奉佛祖真身舍利而建,當時名稱為‘興寧寺(亦稱獅子山寺)’,1939年重新整修時改稱為‘獅子山寂滅寶宮’。當時澄曉大師從中國唐朝迎回100顆文殊菩薩的真身舍利,分別供奉於通度寺、五臺山上院寺、雪嶽山鳳頂庵、旌善淨巖寺等處,亦在此處建立了寂滅寶宮型法堂供奉舍利。澄曉大師將佛祖的真身舍利供奉在法興寺寂滅寶宮後山,因此寂滅寶宮內沒有佛祖的三尊佛,只有在後方開了一扇窗,據說這是意指整座山就是佛祖的身體,也是建造法興寺寂滅寶宮的意義。 法興寺曾是有兩千多名修道僧徒聚集的大寺廟,但許多的寺廟建築在經歷過數次火災後消失殆盡,現在只剩下寂滅寶宮、尋牛莊、寮舍齋、澄曉大師寶印塔碑、慈藏律師修道的土窟還留著。從法興寺往寂滅寶宮的松樹林道相當壯觀,是韓國數一數二的名勝。* 法興寺的各種文化財 *身為韓國代表性的佛教聖地,寺廟內的文化財有屬於韓國五大寂滅寶宮之一的法興寺寂滅寶宮、供奉真身舍利的浮屠(江原有形文化財73),以及於中國唐朝放置於獅背內帶來的石墳(江原有形文化財109)。除此之外,還有寧越澄曉國師浮屠(江原有形文化財72)、寧越興寧寺澄曉大師塔碑(寶物612)與興寧禪院址(江原紀念物6)。

臥龍自然休養林
 
全羅北道(長水郡) ,
全北的偏僻地區長水是屬於韓國內陸開發最少的地區之一。茂朱、鎮安、長水等所謂的“無盡藏(茂鎮長)”中,長水可以說是最偏僻、最山中的地方。屬於山岳地形的長水一帶,是平均海拔約500m的高原盆地。與鎮安的鎮安高原、南原的雲峰/阿英高原地形,還有全北內陸的高原地形等同為代表性的地區;另外,這裡也是南韓4大江金江與蟬津江的源頭。因為是高山,山脈所帶來的資源及周圍連接的觀光景點都很多樣化。 天川面臥龍里的臥龍自然休養林於1996年6月開幕,以森林浴、自然觀察、學習探訪,還有家族共同休養或是團體修鍊等多樣實在的項目,因此山林休養公園成為長水郡的著名景點。每天可以接納的人數約600人左右,全年無休。為露營遊客們所準備的野營場、野營平臺及平床,為了一般或團體客所準備的研修房、複合式窩棚、森林小屋等各種設施一應俱全。讓孩子們四季都能玩的滑雪場/滑水場、戶外游泳池與天然戲水池等設施完善。還有自然學習場與體力鍛鍊場等,以及為了團體客所準備的戶外舞台等,可以稱之為綜合型態的森林休養及文化空間。 沿著休養林溪谷溯溪而上,可以來到金江與蟬津江分水嶺的五戒雉山頂,所需時間約30分鐘。到五戒雉的森林小徑林蔭茂密,沒有其他路線比這裡更適合散步兼做森林浴了。站在五戒雉頂峰,廣闊的草原在眼前展開。9月時,不知名的野花盛開,美不勝收。10月時,晚秋的紫芒和楓葉緊緊抓住人們的腳步與視線,多麼美麗的平原。進到五戒雉,就是鎮安郡白雲面的莘岩里村。往莘岩里方向的彎曲林道就掛在山麓光線下,隨著林道再往上走一點,就能抵達位於八公山Demisem的蟬津江500里發源地。 比起在休養林裡觀察野花,在五戒雉一帶的草原及森林裡觀察更好。雖然需要再多流點汗,但山頂上吹著的風能帶給前來的遊客們無比舒爽。請別摘走野花或折斷林木,能一直欣賞的美麗森林與自然才具有價值,因為這不是只能欣賞一次或也不是只屬於我們的東西。想再多流點汗或享受更徹底的森林浴嗎?建議可以沿著五戒雉往南北方向的稜線路走。往北方旗杆峯的稜線路比較陡,到山頂約需1小時左右;往南的稜線路相對之下比較平緩,是個適合家族或遊客們的簡單路線。 想要痛快享受山稜線的登山客們,可以試著計畫從南陵到長水八公山(1,151m)的縱向路線。但這是個需耗費6~7小時的長路線,稜線路中間並無飲用水,需要較為完善的事前準備。相較之下比較輕鬆的路線是爬上五戒雉南陵第一個山峰的三叉路口處,從里程碑往東邊休養林方向的下山路線,往下1小時多,馬上就能抵達休養林的窩棚附近。下山路途中,也有好幾個可以適合眺望的石頭地帶,在涼爽的山路上遠望鎮安仙角山與德泰山(1,113m)、長水的珍山與長安山(1,237m)等,走起來很舒服。 * 規模 - 1,039,504㎡(104ha)

泰安寺
 
全羅南道(谷城郡) ,
泰安寺位於桐裏山下,新羅景德王元年(742年)由神僧3人所創建。高麗太祖時,慧徹大師重新修建,增加了132間建築物,將泰安寺擴建成一座大規模的廟宇,也是桐裏山派的中心道場。目前寺內珍藏有慧徹大師的舍利塔(寶物273號)、廣慈禪師塔(寶物274號)等4種寶物。另外建在桐裏山溪谷的凌波閣(地方有形文化財第82號),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景點。凌波閣在6.25韓戰時全毀,經過後來的修建,才以全新的樣貌出現在世人眼前。距離寺廟入口約1.8公里的凌波閣,就落在清新的溪谷和濃鬱的樹蔭之中。秋天時滿山火紅的楓葉,也是散步的絕佳場所。

德項山
 
江原道(三陟市)
高1,071m的德項山位於江原道新基面與下長面間,東北方大耳里的幻仙窟與大耳窟一帶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178號(三陟大耳里洞窟地帶)保護中。另外,洞窟附近也被指定為郡立公園暨國家重要民俗資料第221~223號。

光州坪村(광주 평촌마을)
 
光州廣域市(北區) ,
坪村位於無等山北側山麓,是由Dongrim、Daman、Woosung、Dangmoe等4個村落組成,如世外桃源般閒適的農村。村莊的原野上種植了有機田螺米,流過村中的楓岩川一帶,則有市區早已不見蹤影的螢火蟲,及無等山的代表性物種──水獺(天然紀念物330號)棲息於此,在在顯示出這裡維持著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朝鮮時代,坪村為粉青瓷器的生產地,也是傳承南道藝術精神之處,如今村中尚有坪村陶藝工房延續此一傳統。而在村中路口還設有Mudol路休息區與螢火民宿,吸引許多途經村中的遊客或前往無等山的登山客在此休憩。

白雲山自然休養林
 
全羅南道(光陽市) ,
以海拔1,218公尺高的白雲山為主峰,由人工林和天然林相互協和而成的美麗松樹林就像絨緞般遍佈於山林間。杉樹與扁柏林交織在林間溪谷中讓人不自覺對大自然的美麗發出驚嘆。鄰近有道詵國師曾修道35年的玉龍寺址(國家指定史蹟第407號),以及每逢初春時期(2~3月)環繞整座玉龍寺址的7,000多株東柏花所形成百花齊放的壯麗景觀。 另外休養林所在的白雲山更是韓國生態系的寶庫,許多稀有珍貴的動植物大量棲息分布於此,非常值得前來欣賞觀察這裡的自然景觀,還有每年春季還可以品嚐得到純天然健康營養的楓汁相當受到遊客們的歡迎。

張保臯紀念館
 
全羅南道(莞島郡) ,
位於全羅南道莞島郡莞島邑長佐里的張保臯紀念館,為紀念過去的清海鎮大使的功績,培養歷史文化意識,於2008年2月29日開館。

萬淵寺
 
全羅南道(和順郡) ,
傳說萬淵寺建立於高麗熙宗4年(1208年)。 萬淵禪師於無等山的元曉寺結束修行後,在前往曹溪山松廣寺的路上經過了萬淵山,因疲倦而在此打了個盹,卻夢見了十六羅漢侍奉在釋迦摩尼佛身旁的夢。醒來後禪師發現週遭已被雪白的雪給包覆,僅自己周邊有融雪的跡象,認為有所旨意,因此決定留在此地修行,並建築了萬淵寺。 萬淵寺在韓戰以前曾保留有3殿8房,並有4個附屬庵房,皆因戰爭而被摧毀。1978年以後復原的有大雄殿、羅漢殿、冥府殿、韓山殿、禪定安、聖住庵等。此外,寺內保存有自1783年至今的文化財第185號-掛佛畫像。朝鮮知名儒學家-茶山丁若鏞、板索里名唱人-林芳蔚皆曾在此駐留過,相當具有意義。萬淵寺東邊2㎞處有萬淵瀑布,喜愛森林與溪谷的訪客不妨順道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