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陵苑
 
慶尙北道(慶州市) ,
1973年被發掘的155號古墳天馬塚,為新羅特有的積石木棺墳。高12.7m,直徑50m,在封土內部有以石頭堆積成的積石層。積石層裡則有長6.5m,寬4.2m,高2.1m的木房,中央放著木棺與墓主屍身。出土的文物共計有11,526件,而其中的天馬圖為韓國古墳中首次出土的珍貴畫作。

Alternative space Loop
 
首爾(麻浦區)
Alternative space Loop為非營利性藝廊,是一個專門展示年輕作家作品並協助各種有關展覽方面資訊的空間。1990年代末以租借畫廊為主流的同時,Alternative space Loop提供經濟上較困難的新人展示作品的機會,因此Alternative space在韓國開始萌芽。1999年2月在上水洞開張至2005年移至西橋洞之後,Alternative space Loop是弘益大學前在同一個位置經營最久的藝廊。地下1樓和地上1樓最主要提供新人作家的展示,2樓則提供可休憩的小咖啡店。咖啡店從基本的茶店,延伸到沙龍、派對、討論會、研討會、圖書館等的文化共存空間,以新的文化空間形式讓藝術自然而然地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Alternative space Loop開館之後,每年舉辦數十回的展示和公演,參加多樣國際交流活動,更在2002年受邀參加光州美術展(Biennale)。 

海雲臺迎月路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 釜山最有名的兜風路線-海雲臺迎月路 *海雲臺過去是指釜山海雲臺區東邊沿海的冬柏島,現今主要是指被稱為「迎月路」的地方以及海岸線一帶與其附近的小山丘。又被稱為釜山蒙馬特的「迎月路」,自古以來就以蔚藍的大海、白沙灘、山茶樹及松樹相互輝映呈現出的絕佳景致而被列為釜山八景之一。海雲臺的看月坡及從靑沙浦觀月的風景公認最為典雅優美,因此也被列入大韓八景。早在新羅時代此地就已發現東萊溫泉,繼而成為真聖女王經常造訪的休養地。之後有許多官吏隨之慕名而來,因此地方官吏以這裡的溫泉會引發夏季水災為理由,而將此地封鎖廢除。直至1870年代再度發掘出溫泉,並於1897年由日本人著手開發。自1965年海雲臺海水浴場開幕之後,這裡也被韓國列為經典的夏季避暑勝地。天氣晴朗時,遠方海平面上日本對馬島也隱約可見。海雲臺周邊有許多水質優良的溫泉、高級飯店、海產(生魚片)餐廳、夜間娛樂設施等,現在不僅僅是夏季,這裡已經脫胎換骨成為可滿足遊客們想盡情放鬆或是盡情遊玩的都會型四季觀光勝地。秋季夜晚伴著柔和的月光在海邊踏浪,涼爽的波浪與海浪聲,眺望都會不夜城的記憶會讓人一再回味。釜山八景:①義湘臺日出 ②五倫臺 ③太宗臺奇岩 ④沒雲臺日落 ⑤神仙臺 ⑥降仙臺 ⑦謙孝臺 ⑧海雲臺觀月* 迎月路與海月亭,還有新千年紀念塔 *迎月路是指經過海雲臺海水浴場,位於往松亭海水浴場方向牛耳山山腰上,兩旁佈滿鬱蒼的櫻花樹及松林的小徑,同時因為這裡有15次以上的蜿蜒直徑,因此也被稱之為「15曲道」。這裡有8km左右的兜風路線,美麗的大海襯托著正月十五的滿月,景色宜人。此外,迎月路的中間部分設有迎月公園,這裡有用自然石建立的花園石碑,以及在1997年2月中旬全新建立的海月亭,仿照古時的形式建築散發出古典優雅的氛圍。2000年1月新建的千禧年紀念鐘塔也相當知名,意指邁入全新世界的門,呈現出送舊迎新的入口,通過敞開的大門來表示迎接全新的千年到來,也代表著釜山市民們的希望,以及祈願釜山邁向成為世界第一的海洋城市。

柑橘博物館
 
濟州道(西歸浦市) ,
位於西歸浦市月羅峰山腳下的柑橘博物館為以濟州特產柑橘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內展示著柑橘的歷史與文化、產業與勞動現場等各種主題內容,透過柑橘可一窺濟州人的生活風貌。在主題展覽室中可以各種方式與影像觀覽柑橘的歷史與種類、栽培方法、柑橘的起源、世界柑橘的風貌等,還能看到各種農器具與傳統民俗遺物。另外還設有3D影像室,以截然不同的方法展現柑橘的全方位風貌。

國會議事堂
 
首爾(永登浦區)
汝矣島面積80萬坪,其中議事堂腹地10萬坪,建築面積2萬4,636坪,為地下2層地上8層的石造建築。以單一建築來說,議事堂為東洋最大,為的是方便往後南北統一,維持議會兩院制所建立的。經過6年的工程,於1975年8月竣工的議事堂,融合了現代建築的韓國傳統美在內。24根柱子代表全體國民的意見,房頂表示將全體國民的意見最後集中起來。國會議事堂之所以能吸引眾多遊客主要是因爲它鄰江而建,以漢江爲背景巍然聳立在汝矣島上。在參觀議事堂之餘,還可以在江邊散步或小憩。* 國會旁聽根據國會的會議公開原則,國會議員的國政審議,向一般國民直接公開,分有議員介紹旁聽和一般旁聽。* 議員介紹旁聽主要針對國會議員所代表的地區居民為對象,需在國會議員的介紹之下提出申請,方能旁聽。* 國會參觀以不參與各種旁聽為目的,單純參觀國會議事堂的各種設施和展示。

春川明洞辣炒雞街
 
江原道(春川市) ,
位在春川市中心明洞的春川辣炒雞街,在一開始只有3間店,後來卻成為春川最有名的小吃街,因販售辣炒雞和蕎麥麵的餐廳雲集而得名。春川的辣炒雞之所以有名是因爲這裡以前有許多養雞場,如今已經有超過50年的歷史了。直到60年代為止,辣炒雞排都只不過是庶民餐廳的料理之一,一直到80年代才開始盛行。剛開始小吃街只有2、3家餐廳,現在則有愈來愈多店家在此營業。價格低廉但用料實在的炒雞排,一開始是先受到軍人及大學生的歡迎,90年代隨著韓國外食文化的普及,炒雞排不只是懷念料理,更因為它平價又豐盛而成為外出用餐的代表菜單,進而成為春川的代表美食。春川辣炒雞是將雞肉切成塊,塗上加入辣椒醬的調料,醃製一天左右再混合白菜、洋蔥、地瓜、年糕一起放到鐵盤上炒出來的食物。蕎麥麵則是用蕎麥做成的麵條配上泡菜湯一起吃的江原道鄉土飲食,味道清淡又爽口。

大邱第一教會
 
大邱廣域市(中區) ,
 * 慶北地區最早的基督教會-大邱第一教會 * 高宗32年(1895)原本位於釜山的北長老教傳教本部移至大邱,光武2年(1898)以4棟瓦房做為教堂使用。因信徒不斷增加,1908年建造了結合韓國傳統樣式與西方樣式的新教堂。1933年用信徒的捐款與中央教會的愛心款建造了新的教堂,並改名為第一教會。之後1937年李主列(音譯)建造了高33m的鐘塔,1969年內部整修,1981年在建築物後方增建了515.7m²(156坪)的禮拜堂。現在這座建築整體樣式為平面南北向的正四方型,正面中央有玄關,右邊建有簡潔的哥德式鐘塔。1樓為辦公室、幼稚園、青少年禮拜室,2樓全部用作禮拜室。大邱第一教會是大邱眾多教會建築中歷史最悠久的,是基督教對於近代化貢獻的象徵物,而且對於近代建築史來說也是非常貴重的資料。 

南山八角亭
 
首爾(龍山區)
1959年為紀念李承晚總統而建的雲南亭,於1960年4.19革命時被廢除,至1968年11月11日才被重建。位於南山山頂的八角亭,可一眼眺望首爾市全貌,每年歲末年終更在此舉辦迎日慶典。

韓尚洙刺繡博物館
 
首爾(鍾路區)
位於首爾嘉會洞北村韓屋村的韓尚洙刺繡博物館,展示著和刺繡有關的珍貴文物,以及重要無形文化遺產第80號刺繡匠技能保有者韓尚洙老師的作品。刺繡博物館設置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宣傳推廣刺繡藝術品,並傳承與創新刺繡的傳統技術。博物館除了有常設展與企劃展外,現在也提供場所讓遊客直接學習並體驗刺繡工藝。結束參觀後,只要支付教育費即可隨時參與體驗傳統課程,不需提前預約就能直接現場報名體驗。1小時的體驗課程中,按照講師的示範說明在手帕上刺繡,完成之後還能將成品帶回家。體驗全程皆只提供韓文解釋,如需外語服務,建議與導遊同行。

曹水晶韓紙畫藝廊
 
首爾(江南區) ,
趙水晶韓紙畫藝廊是有如韓紙畫聖殿的韓紙畫專門藝廊,也是韓國最早普及韓紙畫與命名韓紙畫、跟著韓紙畫度過30年歲月的(社)大韓民國韓紙畫協會所在地。所以本著宣揚普及韓紙畫的宗旨所構成的這個藝廊,除了是讓一般人也能容易接觸到的藝廊外,也兼做擁有傳統氣氛的咖啡廳。地下室有教育體驗區,屋頂上的天空庭園則有能眺望遠處北漢山仁壽峰的寬廣亭子,巧妙的結合傳統與現代,在市中心也能體驗到療癒感。體驗韓紙畫加上有品味的傳統茶,以及有格調的氣氛,是融入江南可體驗不同經驗與趣味的新去處。 * 開館日 : 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