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嶽山權金城
 
江原道(束草市)
權金城位於雪嶽山小公園內,山勢陡峭突山中一處古城遺址,亦稱雪嶽山城、擁金山城、土土城。一般認爲高麗(918~1392年),第23代王高宗在位時1253年時所建成的。傳說中是因爲權氏和金氏兩位將軍爲了避免戰爭而修建此城,故稱爲權金城。經小公園左方山谷上的飛龍橋可步行到權金城,但需步行1個多小時陡峭的岩石路(2.5公里),也可以乘搭纜車而上十分方便。纜車於1971年由登山愛好者李基燮(音譯)博士所建,許多來到雪嶽山的遊客都喜歡乘坐。權金城頂峰處有磐石、失了臺、放鈴臺等共80多處景觀,可俯瞰整個東海及束草市。西部則爲恐龍山脊、天花臺、馬等嶺、豬項嶺等雪嶽山中各種形態的奇岩怪石。

釜山中國城特區
 
釜山廣域市(東區)
位於釜山站對面的中國城有上海街之稱。1884年和中國上海市結成姊妹市的釜山,以華橋學校為中心,並於當年設立了中國領事館,以華橋們眾集於此地而發展起來。整條街上的中國式建築中,又以釜山市和上海市共同建立起的"上海之門"為中心。聚集了許多中式餐廳的中國城,躍然成為韓國及國外饕客們走訪的景點。

MUSEUM SAN
 
江原道(原州市)
建築師安藤忠雄精心設計的MUSEUM SAN(舊 韓松博物館),座落於廣闊且豐饒的自然環境中,由迎賓中心、本館與三個庭園所組成。經過讓人聯想到巨大城郭的迎賓中心後,便進入石竹花盛開的花之庭園,再慢慢往前穿過白樺樹林,就到了水面閃著粼粼波光,讓人一時間睜不開眼的水之庭園,而後走過本館,還可欣賞到由韓國美麗名山獲得靈感的9座石山,以巧思打造而成的石之庭園。 博物館的本館可分為兩個藝廊,分別是可重新發現紙的意義與價值的紙藝廊,以及擁有版畫工房與展出韓國近現代繪畫與雕塑品的青鳥藝廊。而在石之庭園的盡頭處,還有專門展出光線藝術大師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作品的詹姆斯‧特瑞爾館,是世界首座能一次欣賞到其藍天空間(Skyspace)、地平線(Horizon)、全域感官(Ganzfeld)與劈裂(Wedgework)等作品的公開展覽館。

光熙門
 
首爾(中區)
光熙門為朝鮮太祖5年(西元1396年)創建漢城都城時,於東南側建成的小門,被列為四小門之一的南小門,並常被稱為水口門。雖然以距離來看,與清溪川流經之地建成的水口實際上與東大門較接近,離光熙門還有一段距離,但在獎忠壇公園至漢南洞的山坡上,另有過去修築的南小門,故為了便於區分,將之稱為水口門。此外,水口門實際上又與西側的西小門被當做屍軀門使用,都城內的葬禮行列在向東行進時,往往由此通過。壬辰倭亂時,都城與宮殿皆遭到破壞,光熙門亦然。依肅宗時的記錄所載,南小門與光熙門的位置被混為一談,城門地基與軍營位置亦難以確認,可見都城遭嚴重破壞後,並未重新修築。於肅宗37年(西元1711年),都城重新修築完成後的次年,光熙門終於開始重建,水口門被重新堆砌,門樓也一併修築。由於水口門被嚴重破壞,石造建築被重新改修,而因耗時甚久,將管轄西大門地區的衙門之木材搬至敦義門(西大門)建成門樓,在城門修築完成後,究竟門樓於何時重建完成不得而知。但在肅宗45年(西元1719年),據史冊所載,當時代理政事的世子同意為光熙門題匾額並將之懸掛於門樓,而英祖時重建都城門樓,光熙門並未在重建名單之列。被判定約在西元1759年左右繪成的《都城圖》,依當時有無門樓的實際情形描繪,水口門的門樓亦被繪出。由此可以推定,光熙門的門樓於肅宗時即已重建完成。在日帝強佔期,因鋪設電車軌道而將首爾城郭拆除,光熙門僅留下城門與城樓。在南北韓戰爭時,門樓再次遭到破壞,直到1975年,因城門位於道路正中央,被遷至原址南側15m處,且開始復原工程。光熙門曾經歷許多歷史事件,仁祖2年(西元1624年)李适之亂發生後,李适即藉由此門逃出都城,而丙子胡亂(西元1636年)時,君王仁祖亦自此門退往南漢山城。朝鮮時代日本的使臣自玉水洞豆毛浦渡口渡過漢江,亦是經由光熙門前往位於仁峴洞的日本使臣專用驛館東平館。光熙門的城門與首爾城郭的其他小門相同,皆採用長方形的武沙石做為城樓基石層層構築,再於城門的中間設置前後拱門與通道,最後再於其上建築門樓。整體石造建築高6m,寬7.98m,外側拱門高4.18m,寬4.58m,內側拱門高4.68m,寬5.18m,而拱門內部通道寬5.16m,拱門臺石高2m。門樓屋宇為正面3間、側面2間的初翼工系單層廡殿頂,在四角礎石上立起柱子,於屋脊上設置神像,並僅於地板中間鋪設長板廊。門樓外側四方為未設槍眼,高1.02m、長達62km的石造女牆,左右內側則設有登城階梯與小門。

首爾市立美術館 慶熙宮美術館
 
首爾(鍾路區)
<首爾市立美術館 慶熙宮美術館>是 首爾市立美術館於2003年7月開放的本館。位於慶熙宮舊址的首爾定都600年紀念館被點妝成展示空間,其擁有廣大的中庭,周圍還有許多歷史古蹟,是許多美術團體會來進行各種展覽的空間。首爾市立美術本館擁有地上兩層樓的規模,裡面由兩個展示室與辦公室空間所組成。橢圓形的內部構造及圓型步道,構成了引導式又具動感的獨特展示空間。而慶熙宮本館主要是以出借場館的模式在營運。

八達門
 
京畿道(水原市)
八達門是朝鮮後期-1794年所建成之水原華城的南門,有四通八達之意。華城的4座城門之中,比起東門和西門,南門與北門是更大更華麗的。用石塊堆疊出彩虹弧度的城門是為了方便皇輿進出所設計,上方城樓為正面5間、側面2間,中間設有門樓。在城樓的四方築有圍牆,朝外形成一個半月形,左右設有防禦臺,是防守城門的重要設施。這樣的設計在首爾城郭的東大門、全州城的豐南門都可以見到,但是八達門的甕城規模更大更突出。另外,八達門與都城的城樓一樣是「隅進閣」的型態,在屋頂裝飾有「雜像」,這都是朝鮮後期的建築代表風格。

世界盃公園
 
首爾(麻浦區)
世界盃公園是爲紀念2002年首次在韓國舉辦的第17屆世界盃足球賽,同時也爲整治自1978年以來15年間掩埋共約9,200萬噸垃圾的蘭芝島而修建之公園,於2002年5月1日正式開放。歷時6年的淨化工程(處理掩埋垃圾中污染環境成分的工程)及1年多的公園建設。世界盃公園位於首爾世界盃體育場附近,由和平公園、天空公園、彩霞公園、蘭芝川公園與蘭芝漢江公園共同建構而成,公園佔地廣闊,面積高達105萬坪,吸引許多民眾喜愛在傍晚時分到這裡溜冰或散步休憩。 * 和平公園 446,283㎡ (135,000坪) 紀念21世紀首個世界盃賽事,提高韓國與首爾形象的現代公園,發揮著作為世界盃體育場前院,以及首爾西北部地區中心公園的作用。和平公園也是代表世界盃公園整體的公園,是追求自然與人類共存共生,祈求和平的空間。擁有未來指向型開放廣場「UNICEF廣場」,以及從漢江引水,種植許多能淨化水域的水生植物的「蘭芝蓮花池」等。 * 蘭芝漢江公園 776,863㎡ (235,000坪) 位於漢江邊的蘭芝漢江公園與其他漢江公園不同,是往江邊方向延伸、具和緩坡度的新概念親水公園,佔地規模為13個漢江公園中的第2大,擁有自然生態濕地與自然環境保存空間、遊覽船碼頭、草地廣場與露營場、遊艇場、弓箭場、運動場等設施。 * 天空公園 191,736㎡ (58,000坪) 天空公園是世界盃公園5個公園中距離天空最近的公園,曾經遍地都是垃圾的,如今則成為擁有數個觀景臺,擁有美麗景致的草地公園。除首爾市內外,遊客用肉眼即可直接觀賞南山、北漢山和冠岳山景色。此外這裡還設有5台風力發電機,爲整個公園及公園管理事務處提供充足的電力。此處也種植了大片的紫芒,每到秋天還會舉辦紫芒節,在紫芒節期間天空公園更會開放夜間參觀,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造訪。 * 彩霞公園 340,497㎡ (103,000坪) 由漢江下游第一垃圾掩埋場上端部分約10萬3千坪的掩埋場重建而成。掩埋場環境惡劣,為解決利用度低的問題,並預防地盤下陷,鋪設草坪建立不會破壞地形的環保高爾夫場,並在高爾夫場附近設置了能欣賞漢江風景與美麗彩霞的市民空間,以使地盤穩定,並達到環境利用的最大化。 * 蘭芝川公園 446,283㎡ (135,000坪) 蘭芝川公園是在天空公園下的蘭芝川附近開發的公園。過去曾經垃圾污水橫流,現在已整頓恢復成清澈河流的新面貌。此處還有約50,000棵樹木生長的樹林,並沿著水岸設置散步路,也為附近的身心障礙者、青少年、老人等設有各種休閒運動設施。

豐南門
 
全羅北道(全州市) ,
朝鮮王朝在建國初期就已將全州命為「豐沛之鄉」,在太祖元年(1392年)時升格為完山留守府,就此成為管轄湖南地區的全羅道首府。由於繼秦朝後一統天下的漢高祖劉邦出身於沛郡豐邑(今中國江蘇省沛縣),朝鮮太祖李成桂因此將自己的故鄉全州稱做「豐沛鄉」、「豐沛之鄉」。而作為全州城南門的「豐南門」,其名即由豐沛之鄉南門而來。豐南門也是全州邑城東西南北四個城門中唯一保留下來的古跡。壬辰倭亂(1592年至1598年時,由於外敵持續入侵而引起的戰爭)時期,豐南門慘遭損壞,現存的建築是在1978年重建的。豐南門是重層門樓,正中間爲彩虹門,城門前被城垣環繞非常壯觀雄偉。而豐南門的鐘閣內吊掛著巨大的鐘,就如同首爾的普信閣一樣,固定在新年(每年1月1日凌晨12點)敲響鐘聲,祈求上天保佑新年新希望都能順利成真,並且下定決心以新的姿態迎接嶄新的未來。

Baro醫院
 
仁川(南區)
Baro醫院擁有地上10層樓、地下1層,共141床病床的規模,設有人工關節門診、關節內視鏡門診、肩部門診、足部門診、脊椎門診、運動復健中心、內科與診斷門診、下肢靜脈瘤門診等特殊治療門診。在脊椎/關節手術方面,亦具備最先端的手術設備,共計有關節手術用之電腦刀手術設備、Calzzies微創手術顯微鏡等精密設備。 另外,Baro醫院亦為國際人工關節&脊椎手術教學指定醫院,擁有韓國最先進的醫療技術,並提供最頂級的服務,在海外醫療界亦享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