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九老區)

平康聖書遺物博物館為韓國唯一的古代埃及博物館,不僅是為了讓關心聖書歷史的基督教人士與一般民眾能更靠近與具體了解聖書歷史,也是能從非基督教觀點而是歷史觀點的具體方式來理解聖書歷史的重要角色。由平康教會教育館設立的聖書遺物博物館內,陳列展示珍貴的古埃及與東方文明遺物2000件,以及美國考古學者Kenneth Vine(前加州羅馬林達大學總長)博士終生挖掘蒐集的珍貴文物。為此前來的民眾絡繹不絕,廣受矚目。


濟州道(西歸浦市)

濟州有三大,石頭、風、女人,位於濟州的盆景賞石(Seokbujak)主題公園都看的到。如果要問外國觀光客,什麼東西來到這裡最印象深刻的話,答案是濟州的玄武岩。盆景賞石(Seokbujak)主題公園收集了型態奧妙的3萬餘件玄武岩,加以發揮製作成盆景。沿著瀑布的聲音走到戶外展示場,福壽草、石丹楓、戀人草等,網羅了從漢拏至白頭山、全國上下上千餘種的野花,在玄武岩上播種。單薄的野花下有著強大生命支撐著的玄武岩,猶如濟州人的生命般,不屈不撓地生命力感動著大家。 在戶外展示場的右手邊展示室裡有陰地、半陰地植物的盆景1萬餘件。結束參觀,可進入體驗室親自製作屬於自己的盆景。從漢拏山腳下吹來的風、具有堅毅不剛生命力的玄武岩,以及濟州的女人面貌,歡迎前來體驗具有濟州三大的盆景賞石(Seokbujak)主題公園。


仁川(富平區) , 富平

仁川廣域市唯一保健福祉部指定之脊椎專門醫院。


慶尙北道(慶州市)

聖德大王神鐘是現今韓國流傳下來最大的鐘,高3.75公尺,底寬2.27公尺,厚11~25公分,重量於1997年經國立慶州博物館精密測算過後確定為18.9噸。這個鐘是新羅景德王為了讓世人稱頌其父聖德王的功績而製造,但沒能如期完成,最後是在其子惠恭王任內的西元771年完工,並被稱為聖德大王神鐘。又因一開始鐘被懸掛在奉德寺,也被稱為奉德寺鐘。另外,傳說當時為了造鐘將小孩投入熔爐鍛造,所以此鐘敲擊時常發出類似小孩哭聲的「emilre」聲,因此也被稱為emilre鐘。(後被證實只是謠傳) 在鐘的最上方有個協助發聲的音筒,這是韓國銅鐘才有的特殊構造。鐘的吊環──龍鈕是由龍頭的模樣刻製而成。在鐘的主體上,上下各有兩個環狀帶,帶上刻有花的紋路。而鐘的上部有四個方型區,裡頭各浮刻有九朵蓮花。在鐘的中部,共有兩個飛天仙女像,敲擊的部位-撞座設計為蓮花的模樣,另外還有兩處刻著此鐘的來歷。鐘的下延有幾處菱角,這種特別的設計成為聖德大王神鐘的特色。這個鐘是統一新羅經過各種淬煉,藝術達到全盛期時所製的鐘,其華麗的紋路及雕刻法足以代表整個時代。此外,保留在鐘體上1000多字的銘文,不論書寫的句子或雕刻手法都相當出色,經過一千三百餘年至今都未損壞,相信這個歷經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文化財,今後也一定會被妥善保存。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黃鶴亭原本是光武2年(1898年)依據高宗禦令而在慶熙宮會祥殿北側石牆附近建立的射亭,用於練習射箭。1922年,日帝為修建京城中學而將慶熙宮拆除,在慶熙宮內的建築被出售給普通人時將黃鶴亭移建於社稷公園北側登科亭的舊址處,即目前所在的位置。黃鶴亭所在的社稷洞登科亭之處,直至韓末時期都是著名的射箭練習場。登科亭曾與景福宮西側仁王山山腳下玉洞的登龍亭、三清洞的雲龍亭、社稷洞的大鬆亭、樓山洞的風嘯亭被合稱為西村五射亭。以五射亭為首的首爾古時射箭場在日本侵略時期,隨著禁止傳統武術傳播政策的實施而逐漸消失。黃鶴亭射箭場自建國以來便聞名全國,在國家光複之後雖被繼續使用,但在6.25戰爭時因建築受損而終止使用,後經重修再次開放。射箭場的內靶子設於前方145米處,1977年實施了部分整修工程。黃鶴亭位於仁王山東側山腳下,面朝東南方。從正面看,東側的1間房前設有高於西側3間房的走廊,東側的礎石為長礎石。建築正面西側第二個房檐下挂著“黃鶴亭”的牌匾。北側最後一間房為地暖室,其余房間均鋪設了方格地板。柱間距離從正面西側向右開始分別為2,763mm, 3,051mm, 2,820mm, 2,793mm,從正面開始向後分別為2,787mm, 2,820mm。礎石的高度為290mm,長礎石的高度為970mm,橫梁支柱的高度為2,670mm。在建築長礎石基壇上建有四角柱子,正面及側面柱子上挂有七言絕句。正面外部柱子之間設有四分閣門,內部則是方形地板和蓮燈頂棚。整個建築作為亭子規模略顯偏大,但卻建得簡潔樸素,令人賞心悅目。在亭子西南方的後側設有泉水,其後的岩石上刻有歌頌黃鶴亭八景的詩詞,亭子右側的東北方則是韓屋閒天閣,其西側後方為鋼鐵混凝土建築射友會館。


忠淸北道(鎭川郡)


大邱廣域市(中區)

迷你中央家族博物館(韓方私人博物館)在大邱已有90余年的歷史,館內陳列著祖孫三代在給病人診治時所使用的藥秤,藥缽,醫術,處方等。遊客來訪時,不但可以品嘗到對身體有效的健康韓方茶,而且還可以了解到韓藥的歷史,藥店的內部結構,家族精神等。 另外,訪客還可以免費和第二代(現)院長進行健康商談。


大邱廣域市(南區)

洛東江是一處集結所有力量抵禦外敵,展現統一願望和智慧的地方。6.25動亂時期(韓戰時期)的韓民族分為資本與共產主義曾在此展開激戰。最終落東江成為反擊赤軍的最後一道防線,並且實現了逆轉勝。為了紀念這樣一場重要的戰役,洛東江戰勝紀念館開館於1979年6月25日。除了紀念戰爭的勝利,同時也欲傳達先烈們的愛國精神,提高國民的安保意識。該紀念館是由大邱市、慶尚北道市民們捐款而建。希望對未經過6.25戰爭痛苦的後世,能通過參觀展館樹立正確的戰爭認識,提高防範的意識。 * 開館日 : 1979年6月25日


京畿道(龍仁市) , 龍仁

臥牛精舍建立於京畿道龍仁市海谷洞蓮花山的48個山峰似屏風圍繞而成的地方,是1970年海月三藏法師(俗名金海根)為了促進民族和睦而建造的護國佛寺,也是韓國涅盤宗的總寺,這裡供奉了3千多尊佛像。在許多佛像中,以寺廟入口的佛頭和山腰的臥佛最為有名。佛頭的高度8m,屬於大型佛像,而臥佛(臥躺著的佛像)高度3m,長度12m,是由印尼進口的檀香木雕刻而成的。境內的巨大佛頭、黃銅5萬噸費時10年打造的黃銅5尊佛、重量足達12噸的統一之鐘(88首爾奧林匹克的打鐘)以及韓國首座青銅彌勒半跏思惟像,石造藥師如來佛像,和世界首座唯一的釋迦牟尼佛苦行像都是臥牛精舍的精藏。這佛苦行像的本體是由白玉,座臺由青玉打造而成的。涅盤前階梯旁的統一石塔,是從世界各國聖地所拿回來的石頭一個一個疊上去的。臥牛精舍從印度、緬甸、斯里蘭卡、中國、泰國等地收集而來的佛像足有3千餘座,在這裡可以一次參觀到世界各國的佛教文化。這世界萬佛殿涵有祈求世界和平的寓意在。臥牛精舍還供奉了三寶,以及從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帶回的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大藏經、藏經等。* 臥佛:為世界最大的木佛像,獲英國金氏世界紀錄。* 黃金的鐘(統一之鐘):由黃金和銅打造的世界黃金梵鐘,為首爾奧林匹克開幕式的打鐘。* 彌勒半跏思惟像:世界最大的彌勒半跏思惟像,由青銅打造而成的6m的冥想模樣的佛像。* 丈六尊像五尊佛:五位佛祖,由印度輸入的8萬5千斤的黃銅打造而成的丈六尊像五尊佛。* 世界萬佛殿:由全世界各國的高僧和各國領袖為了祈禱世界和平,而從世界各國引進的佛像,由各種材料如米、金、五榖、銀、水晶、銅、木材、鐵、土等製造而成的各國佛像。* 統一石塔:由世界各國聖地拿回來的石頭一個一個疊上去的石塔。* 釋迦牟尼苦行像:世界最早供奉的釋迦牟尼苦行像。


全羅北道(扶安郡)

邊山海水浴場是西海岸代表性海水浴場,隸屬於邊山半島國家公園內,白色沙灘與碧綠的松樹林相互呼應,所以也稱為“白沙青松”海水浴場。開幕於西元1933年,也是韓國歷史最久遠的海水浴場之一。美麗的白色沙灘像沒有盡頭般展開,以西海岸的海水浴場來說,海水算是清澈的。平均水深不到1m,水溫暖和,條件非常適合作為海水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