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瑞草區)

觀門寺位在首爾市瑞草區牛眠洞牛眠山底下,是首爾地區佛教佈教的重要寺院。1993年開始建設,經歷5年餘,於1998年10月完工。樓地板面積為6,700餘坪,地下4層樓、地上7層樓,是將現代與傳統融合的佛教建築。寺院內有許多先進設備,同時院內還充滿了佛教、文化、學術的氣息。 觀門寺位在牛眠山(海拔293m),因山長的像一隻臥倒的牛,因此命名為牛眠山。寺院正是位在牛眠山的「吉地」裡。山中清澈的小溪與泉水以及蒼鬱的森林,許多生生不息的動植物與觀門寺相伴,成為最佳的修養靜地。


慶尙北道(慶州市)

* 善德女王陵(史蹟第182號)位在慶州市普門洞的善德女王陵是新羅(BC 57-935年)第27代王-善德女王(在位632-647)的陵墓。由於父親眞平王沒有兒子,於是由大女兒善德女王繼承王位,成為新羅的第一個女王。在位16年間興建了芬皇寺與瞻星臺,還有新羅最大的皇龍寺9層木塔,堪稱是新羅佛教建築的全盛時期。另外她也帶領著日後成為太宗武列王的金春秋、名將金庾信等人一起為日後新羅統一三國大業打下基礎。但由於是女王的緣故,王權不安穩,在發生內亂的過程中死亡。善德女王陵周長73m,是圓形的封土墳,除了利用天然的石頭在墳的下方砌有兩層的保護石之外沒有特別的裝飾,比起其他王陵規模算小。王陵的下方有四天王寺址與神文王陵等。


全羅北道(益山市)

1997年開館的彌樂寺址遺物展示館,是為了探考百濟(西元前18年~660年)的文化所設立。這個展示館展示保存著曾為百濟最大寺廟彌樂寺址(史蹟第150號)出土的遺物,收藏遺物有近19,200多件。顧及彌樂寺址的景觀,展示館蓋在較低的位置,外觀因參考並重現彌樂寺石塔而成為另一個值得觀看的景點。展覽室分為中央廳、概要室、遺物室、佛教美術室,展示有彌樂寺址及東方最大的彌樂寺址石塔(國寶第11號)、彌樂寺址幢竿支柱(寶物第236號)等的展示遺物,和400多件資料。另外還特別開辦彌樂寺址現場學習及歷史文化講座、暑期文化學校等各種文化活動,一年中還會放映多部各種文化電影。


京畿道(龍仁市) , 龍仁

龍仁自然休養林位於海拔 562m的正光山山腳,約海拔162m之處。休養林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自然景觀內,有住宿設施、散步道、兒童遊樂設施等的休憩地。


釜山廣域市(東區)

168階梯是能從山腹道路最快下山前往釜山港的捷徑,其階梯數共有168階、高度達6層樓,是山腹道路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據說168階梯下方原本有3座水井,但現今僅留下一座曾作為飲用水來源使用的水井,可以想見在缺水的年代人們排著長長的隊伍,輪流取水的畫面。背著扁擔、水桶或拿著水缸等,不分男女老少,人們都聚集在此,這裡不但是交流的場所,更是八卦的發源地。


江原道(平昌郡)

五臺山國立公園建於1975年,經江原道洪川郡內面和平昌郡珍富面、道岩面。五臺山(面積298.5平方公里)因滿月臺、長嶺臺、麒麟臺、象三臺和知工臺這五臺而得名。五臺山主峰爲高1563米的毗盧峰,西南方綿延著小臺山、虎嶺峰、小溪房山等山峰。東面與上王峰和頭老峰相連,因多爲高度超過1000公尺的崇山峻嶺而著稱。這些高山構成了環抱平原的地形,北漢江的支流五大川在其間形成了幽深險峻的山谷並向南流去。東臺山和老人峰間凹陷的真嶺,形成了五大川和連穀川的分水嶺。真嶺經過五大川和連穀川等沿岸,形成了連接東海岸地區的一個通道。五臺山的代表寺刹是月精寺,該寺因東臺山滿月臺上十五的月光特別明亮而得名。這裏有著名的八角九層石塔(國寶第48號)、石造菩薩坐像(寶物第139號),此外還有月精寺的寂滅寶宮供奉著慈藏的釋加真身舍利。沿著月精寺的樅樹叢向東走5公里左右,再上去可見五臺山的史庫址,這裡建有靈監寺。五臺山國立公園擁有韓國最大的天然樹林,眾多植物和野生動物。著名的植物包括有毗盧峰一帶的石櫧樹群落及頭老峰到上王峰之間的踟躇、金剛籠等,主要棲息的動物有野豬、麝香獐、鴛鴦、五色啄木鳥及白腰雨燕等。


慶尙北道(慶州市)

鳳凰台是位於路東洞古墳群的新羅古墳。其他古墳大多依據地名或出土遺物而命名,而鳳凰台卻沒有用表示墳墓的陵、冢等名稱。取名“鳳凰”是因為有與王建相關的傳說。 傳說,正在等待新羅自行滅亡的王建從一位風水家那裡聽到了與新羅滅亡有關的故事。風水家說,新羅的地形與船的模樣相似,只要刮風就會有起來的形勢,必須使船完全沈沒才能推翻新羅,並請求親自到新羅去。王建同意後,到達新羅的風水家來到新羅王的面前,說新羅的地形像鳳凰,現在鳳凰要飛了。正在擔心國家形勢的新羅王問了一下對策,於是風水家在首爾長安裡建造了像鳳凰卵一樣的山,並說鳳凰下了卵走不了了。新羅王覺得風水家的話好像正確,便建造了無數古墳。但這其實是在船上裝載眾多行李,使其觸礁的景像,之後新羅便滅亡了。 墳墓的直徑為82m,高22m,雖是一座墳墓,但給人的感覺是一座後山。雖然根據墓的規模可以推測是王的墳墓,但沒有進行挖掘,還無法確定真相。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Gana藝術中心是一家位於北漢山的畫廊,是國內最大的美術館,它是由世界建築大師Jean-Michel Wilmotte所設計,展現了一流的現代建築風格。美術館本身可以說就是一件藝術品,內部陳列布局合理,在天窗下鑲嵌的燈光蘊涵著簡潔、高雅。Gana藝術中心有兩層共三個展廳,可以舉辦慶祝活動和展覽。第一展廳是展示已故作家作品的常設展廳。2、3展廳以畫展爲主,氣氛幽雅。這裏有最好的音響設備,可舉辦古典和通俗音樂演出,以及名家講演等。在Gana藝術中心的外面也可舉辦多樣的活動。有300多個座位和一流的音響、照明設備的室外演出場地上,不僅可以觀賞美術作品,而且也可欣賞到音樂、舞蹈、話劇等多種文化藝術。Gana藝術中心最大的特點就是面向普通市民,其西餐廳和休息設施是人們休憩的理想場所。這裏也有最好的資料信息室,是值得一看的地方。在幽雅的空間裏享受文化的氣息,是游客們休閑的好去處。雕塑園的美麗景致也與城市的氛圍有所不同。室外看臺中間有松樹或者寬敞的平臺。在西餐廳用餐,幷可觀賞韓國古代的雕塑作品,感受古文化的獨特神韵。在畫廊裏有龍蝦等各種海鮮美食,以及世界各國80多種洋酒。在美麗的景致中,爲展現韓國傳統藝術,特別在北漢山上修建了該建築,這是一個大自然和藝術相結合的地方。在Gana藝術中心所在的地方鮮有高樓大厦,更多的是普通民居。參觀完美術館以後,到村子裏去走一走,有益於理解韓國傳統文化。


慶尙北道(安東市)

  * 拯救並重整安東文化的安東民俗博物館 * 安東市立博物館位於安東市城谷洞安東大壩民俗風景區內,是為了保存祖先們獨特的生活模式而構築的博物館,轉移了因安東大壩險遭大水淹沒的傳統古家屋等。透過民俗、佛教、儒教文化共存所產生的有機效應,可以看出傳統與多樣化的安東文化,以此為中心的博物館更顯其重要性。 * 博物館內可見到的文化財 * 博物館總佔地面積為171,630㎡,分為室內與戶外博物館。室內博物館以安東地方文化特徵的儒教文化,特別是冠婚喪祭為重點展示,並同時透過模型展出地方特有的民俗遊戲戲曲。為了播映影片,備有視聽室與影像室。 戶外博物館包含寶物石冰庫在內,還展示有安東大壩建設時,散佈在被水淹沒區域的傳統古家屋等20多件重要生活文化資料。以調查、研究、保存、展示安東文化圈的民俗文化為主,並提供社會教育場所與休憩空間,是有助於正確理解地方文化的公共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