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道(濟州市)

        濟州鄉村俱樂部是濟州道內最早開設的高爾夫球場,位於濟州市5.16公路上的海拔560米高地處。春天菩提樹花,秋天紫芒花紛紛綻開,使山上的草坪呈現獨特的美景。夏天與濟州市有5℃的溫差,可在凉爽中享受高爾夫球的樂趣。還可觀賞以漢拿山爲背景延伸的一望無際的草原和遼闊的大海,整個高爾夫球場都與大自然融爲一體。1995年曾在此舉行過選拔世界最高級高爾夫球手的“喬尼沃克.斯金斯高爾夫比賽”。


濟州道(濟州市) , 新济州

位在濟州市舊左邑細花里的月郞峰是海拔382.4m的寄生火山。鄰近城山日出峰與牛島,還可以看到海岸線與漢拏山以及其他火山岳,展望極佳。呈南北稍長的橢圓形狀,坡度陡峭,北方較為平坦。山頂有留下深陷凹落的圓形噴火口,跟其他火山岳的噴火口相比,最接近圓形。由於噴火口如月亮般渾圓,因此稱為'月郎峰'。山頂附近沒有什麼樹木,只有山麓有杉樹林,大部分是草地,生長嫁菜之類的的草地植物。山岳東方有座小火山岳,被稱為‘小月郎岳’。在月郎峰每年舉辦的‘月郎峰節’,光從名字想像從噴火口升起的滿月就感覺無比的壯觀。為方便攀登月郎峰,此地已設有木階梯,有許多遊客前來觀光或進行滑翔傘運動。山火預防期間(春季:2月1日~5月15日 / 秋季:11月1日~12月15日)進行入山管制,請示前向邑事務所確認。※ 涯月邑事務所:064-783-3003


慶尙北道(鬱陵郡)

道洞藥水含有鐵、鎂、鹽素、碳酸等成分,因對貧血、生理障礙、風濕性患者及濕疹等皮膚疾病有治療的功效而廣為人知。 據說這裡是以前和倭寇交戰過的將軍死後,其盔甲在這附近掩埋腐化後流出的鐵水所形成,用藥水和米飯一起攪和後會呈現藍色。


京畿道(龍仁市) , 龍仁

燈盞照亮了我們的生命,它們從被遺忘的歷史中找回,聚集安置在同一處使他們從新發亮的地方,這裡即是燈盞博物館。年過80歲的金東輝館長,將40餘年間蒐集的資料在1997年9月成立了燈盞為主題的博物館。博物館的建築外觀是依水原華城的樣貌所建造,模仿城廓的型態所建的灰白色建築,外觀看起來猶如烽火台或燈塔樣般。地下1層至地上3層的建築物,1、2樓為展示空間,地下層為舉辦各種公演或研討會等休憩空間。規模2,644m²的戶外展示場種有多種類的植物、蓮花池等造景。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馬羅島是韓國南端的一個小島,位於大靜邑慕瑟浦港口向南11公里處,面積爲0.3平方公里。馬羅島的海岸線長4.2公里,最高點海拔39米,呈山芋形。島上的居民從事漁業,同時也爲遊客們提供民宿來賺取收入。馬羅島上挖不到水,因此只好在下雨時接雨水以備使用。島上利用太陽能發電。1883年三戶人家首次入島居住。開始時靠吃海産品爲生,後來糧食不夠了,就開始耕田,爲此焚毀了茂密的山林。據說那場大火把蛇和青蛙全部燒死了,因此至今馬羅島上都看不到蛇和青蛙。這裡也是有名的海上垂釣園。慕瑟浦港口每天有1、2班輪船運行。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位於首爾北方80km、春川西南方10km處的登仙瀑布(溪谷),因地處京春國道邊100m溪谷內,而成為首爾、京畿、仁川地區市民們週末踏青與1日小旅遊的好去處。


全羅南道(麗水市)

麗水站最早於1930年12月25日首條光州-麗水路段通車後,同時成為正式車站開始運作。1937年5月1日設立之麗水港站,可與日本連結,直到1945年8月15日光復過後,才將麗水港站正式廢除,中止與日本之間的交通聯繫。另外,(舊)麗水站是全羅線(益山-麗水)火車的終點站,同時也是巨文島、白島、梧桐島、突山向日庵等閑麗海上國立公園的起點,肩負著輸送麗水國家產業園區與光陽灣圈經濟自由區物流量的重要任務。而由於舊站位於2012麗水世界博覽會的預定地,國土海洋部在佔地16萬平方公尺的海浦新生地上修築了地下1樓、地上3樓,樓地板面積4000平方公尺的新麗水站,並於2009年12月23日正式啟用。而新的麗水站也自2011年10月1日起已變更名稱為麗水EXPO站,持續營業至今。


忠清南道(瑞山市)

屬於忠清南道四大名寺之一的開心寺,位於距離海美面約6km處的象王山(307m)茂密森林內。從停車場到寺廟院子的彎曲山路靜僻而美麗,每到春季櫻花嬌豔綻放。開心寺大雄殿是正面3間、側面3間的單層懸山頂式房屋,其結構為多包屋系統與柱心包系統的折衷式混合建築技法。建於1484年(成宗15年),被指定為寶物第143號。使用無經修飾的彎曲樹木為柱子,非常引人注目。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江村站為位於白楊里站與金裕貞站之間的京春線火車站兼地鐵站,最早於1939年隨著京春線火車的通車開始營業,其間曾於1998年因進行隧道工程而另築車站(舊江村站)。2010年12月21日,京春線地鐵通車,新建的車站亦正式啟用,並於2011年8月1日起擴大營業,讓平日也有急行列車在此停靠。但自2012年2月ITX-青春列車上路行駛後,原有的急行列車已全面停駛,如今江村站主要作為地鐵站使用,火車僅有ITX-青春列車在此停靠。


慶尙南道(居昌郡)

搜勝臺位於慶尚南道居昌面渭川面黃山里黃山村前的龜淵洞,三國時代時是新羅與百濟的國界,朝鮮時代隸屬於安義縣,日據時期因行政區改制而編入居昌郡,直至今日。搜勝臺原為三國時代百濟使臣出使新羅時送別的地方,因擔心再也回不來,故過去稱為愁送臺。另一解帶有佛教意涵,"愁送"也可比喻為"能讓人送走憂愁的勝景"。朝鮮中宗時代,樂水愼權先生隱居於此,建立龜淵書堂培養學生,此處地形像烏龜,稱為岩龜臺,地區則稱為龜淵洞。現今的名字是1543年退溪李滉先生來到安義縣三洞遊覽,留宿在馬利面迎勝里時,因為政務繁忙法能親自訪問,但在聽聞地名由來後,認為此名不妥,便寫了一首四律詩,希望能讓此臺改名為同音的"搜勝臺",能使更多人前來見識美景,樂水慎權先生便把此名刻於臺面上。境內有龜淵書院、祠宇、內三門、觀水樓、典祠廳、樂水亭、涵養齊、旌閭、山高水長碑、遺蹟碑及岩龜臺等由居昌慎氏後世與當地士紳們共同管理,此地的松樹林、山泉與山石形成絕妙美景,另有jago庵與皐蘭草等稀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