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禮山郡)

百濟(BC18~660年),百濟復興運動的最後激戰區域-任存城,就在忠清南道禮山郡光時面和大興面、洪城郡金馬面相接之處。任存城為在鳳首山上,海拔483.9m,石城高度為2.4㎞。當時為抵擋百濟和高句麗的入侵所建,擔當守護百濟首都的角色。現在除了修復完成的部分,其他區間僅可見到倒塌的城牆痕跡。除了山城可看以外,鬱鬱蒼蒼的森林及自然景觀也是這裡的一大特色,值得推薦的還有這裡的歷史探訪路,共有5條路線,訪客可參考往返時間做選擇。


全羅南道(莞島郡)

在莞島客輪站可搭乘多條路線前往其他地區。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

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江河文化館──The ARC文化館,用優雅動感的水形像描繪出美麗的大自然。 The ARC利用“水”這一人類共同的主題,展現出江河文化的各個層面,其建築本身也與江河交相輝映,展現出優雅的姿態,既是一個綜合文化空間,又是一個藝術作品。地下一層的展覽區和藝廊與簡約大方的室內設計十分相配,1層和2層以水為主題的巨大環幕影像劇場以及三層觀景台等都為訪客提供豐富有益的看點。已成為大邱著名景點的The ARC借助其絢麗的夜景又一躍成為大邱的夜景地標建築。


忠清南道(保寧市)


仁川(江華郡)

江華石水門最初建於朝鮮肅宗37年(1711年),連接江華山城內城,是橫躺於江華邑內東洛川的水門。由三個拱門構成的水門是由花崗岩所建,長18.2m,高2.7m,拱門高1.7m,寬3m。1910年,隨著甲串里碼頭的建成,水門曾被充當碼頭旁東洛川河口的橋梁。1977年,水門往下游移動。1993年,原本回歸原位的水門再次因東洛川改造工程被移動,移動至西門後保留至今。


全羅北道(淳昌郡)


京畿道(抱川市)

廢舊採石場到藝術谷的變身 小山丘上千奇百怪的岩石和不著邊際的山景湖讓廢舊的採石場重新獲得生機。曾經的廢墟在抱川市環境還原政策的推動下,展現出全新的面貌。目前這裡年均訪客達100萬人以上,常年開展專題展覽、週末表演和專題演出等各式活動,已成為深受遊客和當地居民喜愛的文化藝術空間。


忠清南道(天安市)

柳寬順烈士出生於1902年竝川面龍頭里。在梨花學堂就學時,逢3.1獨立萬歲運動歸鄉,之後在1919年4月1日(陰曆3月1日)掀起A-u-ne萬歲運動,被收押到公州監獄。1919年8月移監至西大門刑務所,經過當時日據時代政府的嚴行拷打後,於1920年10月12日在獄中殉國。為了宣揚烈士的愛國精神給後代,於1969年建立了追慕閣,從1972年開始,每年的10月12日皆在這裡進行柳寬順烈士追慕儀式。 週邊還有起事當天為了告知民眾所設的烽火址和烽火塔,烈士的出生地和所去過的梅峰教會等。此外,每年2月底的烽火祭活動和每年的殉國日(9月28日)皆在這裡舉行追慕儀式。 [ 柳寬順烈士生家 ] 史蹟第230號(1991年12月30日) [ 烽火址 ] 史蹟第230號(1977年10月12日) [ 追慕閣 ] 道紀念物第58號(1972年10月14日)


全羅北道(益山市)

新羅景德王(742∼765)時期興建的寺廟,包含代表性建築普光殿在內總共有6個建築物。其中被指定為寶物第825號的崇林寺普光殿內部有毘盧遮那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三尊佛,以及供奉佛像上壇後面掛著的佛教繪畫後佛幀畫。進入崇林寺入口路上有不知名的樹木及鳥叫聲,見到浸濡小道的小溪谷,還沒進到寺廟內就馬上能感覺到身心被淨化了。


慶尙南道(宜寧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