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位於鍾路區雲泥洞的雲峴宮,是被指定為史蹟第257號的文化遺產。雲峴宮並非如景福宮一般的宮闕,而是因作為王族親族居住處,才被稱為宮的建築。如果說宮代表生活空間,闕代表政治空間,景福宮是結合政治與宮廷生活之處,那麼雲峴宮則是高宗生父李昰應(1820~1898)興宣大院君一家曾居住生活的地方。此處也是朝鮮末期大部分歷史事件的誕生之處,眾多改革政策與鎖國政策皆於此頒布施行,是極具歷史象徵性的地點。
高宗(1863~1907)曾在雲峴宮生活直至12歲,登上王位後,他便將這裡進行大幅改建、新建,並升格爲宮。從此起,雲峴宮就搖身一變,有四座大門,其雄壯的氣勢不亞於宮殿。但是經過日據時期及韓戰,雲峴宮受到損毀,只留下了現存的部分,規模很小。
進入雲峴宮的正門右邊是長長一排瓦房,叫作守直舍,主要是負責雲峴宮管理、警備及雜務的人居住的地方。經過守直舍後有一處大門,進入門內有一座建築物,掛著「老安堂」的匾額。這裡主要是大院君起居之處,據說興宣大院君也是在老安堂大房間後面的裡房中壽終正寢。過了老安堂,是雲峴宮中規模最大、也是雲峴宮中心的老樂堂。六十大壽等各種家庭活動都在此舉行。1866年高宗和明成皇后(1851-1895)正是在此成嘉禮,明成皇后接受王妃教育也是在這裡。這裡最繁盛時有正門、後門、敬勤門、恭勤門等四大宮門,但現在只剩下一座後門。恭勤門是大院君進入宮殿時專門的門,敬勤門則是高宗出入時專用的。但兩處門都已不復存在,只是在日本文化院邊還留有其地基。老樂堂左邊是雲峴宮的裡房即二老堂。這是府大夫人起居之地,呈「口」字形,從外部進入時十分費事。中央是庭院及院落,一旁獨立的空間內有一口古井。此外雲峴宮內還展出著各種物品,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一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