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銅雀區) , 江南・三成(COEX)

國立墓地位於冠岳山山麓的主峰上,銅雀的山脊如同屏風般三面環繞,前有蜿蜒的漢江流經。佔地43萬餘坪的保護區內,供奉著以舊韓末年起義軍為首,為了光榮復國而投入戰爭的愛國志士、以國家發展和民族繁榮獻出一生的國家有功者、處於危機中英勇救國壯烈犧牲的國軍將士和預備軍人等十六萬五千多名的殉國先烈及護國英魂長眠於此。其中包括在顯忠塔內牌位奉安館裡被供奉的十萬四千多名先烈的牌位,另外也祭奠著七千多名無名勇士的骸骨和五萬四千多名的碑墓安葬在此。墓地依照愛國志士、國家功臣、國家有功者、將士(將校-士兵)、警察墓地等分開,內部設有顯忠塔、顯忠門、忠誠噴水池、顯忠池、顯忠館(電影館)、照片展示館、遺物展示館、公園等,於1955年建成國軍墓地,在1965年升格為國立墓地,到1996年6月1日由國立墓地管理辦事處正式改名為國立顯忠院,每年的6月6日顯忠日當天也會舉行全國性盛大的追思活動。


首爾(龍山區) , 梨泰院・龍山

韓國歌德學院(Goethe-Institut,德國駐韓文化院)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文化機關,並在世界各地皆設有分院。 歌德學院不僅宣揚德語,亦大力支援國際文化活動,並且提供德國的文化、社會、政治相關的介紹。遍布全世界的歌德學院擁有歌德中心、文化團體、資料室,並且以語言能力檢定中心以及語言教育中心所組成的網絡,對外進行文化與教育政策的實行。此外,歌德學院也擔任著德國公私立文化團體、聯邦及地區團體、經濟團體的合作夥伴。歌德學院結合其與國內外夥伴合作的經驗以及專門的知識,搭起了與各國及團體間的合作關係的基礎,並且積極提供德國、德語、德國文化相關的服務,盡力扮演合作夥伴的角色。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俞氏家庭的所在地-北村韓屋村,位於景福宮和昌德宮、宗廟之間,是首爾歷史悠久的居住地區。建於兩宮闕之間,可明顯地看出首爾的傳統風貌。俞氏家庭為俞姓家族所住的韓屋,提供對於韓國生活文化和傳統有興趣的外國人,體驗傳統文化的機會。一般為短期課程,於體驗前1天電話預約、2人以上即可申請。10人以上的團體可選擇體驗活動和時間。課程有英日文口譯服務。


忠淸北道(淸州市)

清州市外巴士客運站位於忠清北道清州市佳景洞,每天由23個運輸公司行駛90餘個路線,共950班次。清州市外巴士客運站開往忠清道與全羅道地區的路線採非指定座位制,而其他包含首爾在內的行駛路線皆採指定座位制。客運站內設有賣店、書店、雜貨店、餐飲店及停車場等設施,方便乘客使用。


全羅北道(茂朱郡)

由小白山脈一路向南延展至海拔高1,614公尺的德裕山國立公園,橫跨全羅北道、慶尚南道2道4郡,於1975年正式被指定為國立公園。從茂朱郡雪川面羅濟通門到白蓮寺形成長30公里的溪谷一帶,擁有包括茂朱九千洞、龍湫瀑布、七淵瀑布、安城溪谷等在內共33個美麗絕景。 赤裳山城(史跡第146號)、安國寺的掛佛(寶物第1267號)等眾多古代遺跡隨處可見,珍貴山木樹林成群結隊密佈於公園內,景緻更是秀媚宜人。擁有600餘種的動物和250餘種的植物群分布於週邊一帶,每逢春意正濃時,躑躅花滿山盛開的美麗景象更是著名;每到炎夏時節沒有比來到九千洞山谷中的清涼溪谷避暑勝地更為合適美好的,另外加上秋季丹楓、冬季雪景等畫面更是讓人無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奧妙。 除擁有羅濟通門、赤裳山城、護國寺址等歷史悠久遺跡地外,還有安國寺、白蓮寺、圓通寺及松溪寺等寺廟坐落於此,另外設有可作為大範圍自然學習營,以及登山客、社會團體等修鍊場的德裕臺露營場也位於德裕山國立公園內。 ※ 春季野生花草開花時期及位置 主要野生花草 開花時期 開花位置 葶藶子/鵝兒腸花 3月中旬 九千洞溪谷及印月潭一帶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於1974年設立,至今已有40歷史的大關嶺天空牧場,是面積為汝矣島的3倍大,佔地900萬㎡的大型牧場。現以有機方式養殖約400多頭霍爾斯坦牛(荷蘭乳牛)與100多頭韓牛,年產達1,400噸的1級原乳與大關嶺清淨韓牛。 牧場最大限度地抑制人工開發,為順應自然的體驗牧場,提供能親近大自然的各種體驗。


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粵華苑為中國廣東省於水原孝園公園西側所建的中式庭園,保存了廣東地區傳統庭園的特色,建築與庭園設計相輔相成,十分協調。2003年10月京畿道與廣東省締結「友好交流與合作關係協議」,依據其內容,雙方約定在彼此的城市內建築對方的傳統建築,粵華苑因而自2005年6月15日起動工,於2006年4月17日正式對外開放。 粵華苑的設計採自廣東省傳統的嶺南庭園樣式,於屋內往窗外看,即可欣賞到美麗的庭園景致。後花園並以土石堆砌出假山,再打造人工湖與人工瀑布,其上設有涼亭。 園內處處可見刻有詩文的建築,皆依據廣東地區的傳統建築樣式建造而成,白色石灰粉牆襯著藍色磚瓦與木造建築為其特色。而屋頂接合處則採用木材、石磚、石灰雕塑等建材。 由80位中國工匠於2005年6月跨海來到韓國親手精心打造出的粵華苑,佔地6,026㎡(1,820坪),耗資34億韓元,皆由廣東省一力承擔。而依據2003年10月締結的協議,京畿道方面則在中國廣州的越秀公園內,仿全羅南道潭陽郡瀟灑園的形式,興建韓式庭園海東京畿園,並於2005年12月對外開放。


首爾(廣津區) , 首爾東部

位於首爾廣津區紫陽洞的<HAPPY DAY>擁有綜合運動俱樂部、汗蒸慕、健身房、高爾夫球、三溫暖等設施,並且以擁有飯店級水準的設施,和含鍺的鹼性硫磺溫泉自豪。 館內的設施有地下1樓的炭窯、2.3樓男女專用的三溫暖、4樓的女性專屬汗蒸慕,以及7樓的水療池。女性專用的汗蒸慕以松樹火汗蒸慕、冷冰室等不同主題的汗蒸慕打造而成,7樓水療池的露天溫泉也不容錯過喔!。此外,還有提供鍛鍊體能用的岩壁攀岩等健身器具。


首爾(鍾路區) , 市廳・光化門 

為遵循平生致力於輿論與文化振興的一民金相万先生(前東亞日報名譽會長)的遺志,一民美術館由一民文化財團成立經營。一民美術館位於東亞日報的舊址,原為一民文化會館,1996年12月登記為一民美術館。2001年全面整修更新後,於2002年2月以擁有2個大型展示室與一民收藏室面貌重新開館。整修後玻璃與鋼鐵的藝術性,將光化門街道與美術館內部相連,可看出一民美術館想成為當代美術館的指向。只要一走進新建的入口,馬上就能將整層一目了然,也有幫助民眾快速抵達目的空間的服務區。一民美術館內收藏有從高麗到近代的一民收藏品約430餘件,以及東亞日報委託收藏品1千2百多件,還有現代美術作品1百多件。一民收藏品為一民先生生前收藏的陶瓷器與書畫等,大部分作品皆淡雅樸實而美麗。東亞日報收藏品為東亞日報、新東亞、女性東亞等的插畫,是反映時代輿論狀況的重要資料。館內的現代作品則以社會氣息濃郁的作品為主,可以明顯看出做為當代美術館的個性。


慶尙北道(慶州市)

1972年開始營運的慶州高速巴士客運站(Gyeongju express bus terminal)位於慶尚北道慶州市路西洞,為慶州市的高速巴士客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