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廣域市(南區)

能夠了解韓末傳統家屋的崔昇孝屋崔昇孝家屋是位於楊林山東南邊末端部份的傳統家屋,建築物朝東邊,正面八間,側面四間,擁有非常大的規模。 仔細觀察建築物的構造,為一字型的八作屋,右側利用了自然傾斜的地形建造了半地下層的一退空間,帶來律動感。左側也有一退的開放空間,形成非對稱的平面與立面,一點都不呆板。向西的後方則有寬60m的木板地,並有左右拉動的窗戶,可以阻斷西曬的陽光,為了解決拉門窗戶造成房間的黑暗,牆壁上方開有低矮的半窗。 除了椽燈天障(露出椽子的屋頂)對稱以外的空間則設有閣樓,這裡是獨立運動家等藏身的地方。閣樓外牆有長形空窗,有助於閣樓的採光。地基除了右側半地下部分以外,皆呈現1cm左右高度的2段圓形柱礎石模樣。 崔昇孝家屋的意義這個家屋原本是獨立運動家崔相鉉的家,屋內的閣樓為當時獨立運動家們的藏身處。另外,這個家屋建於1920年代,有助於理解觀察韓末傳統家屋建築過程,在建築史上有很大的意義。 [文化財資訊]指定項目 - 市道民俗資料  指定編號 - 光州民俗資料第2號  指定年度 - 1989年3月20日  所藏 - 崔昇孝  時代 - 日帝強佔期  種類 - 家屋


江原道(江陵市) , 春川

烏竹軒市立博物館是由烏竹軒和市立博物館合併而成的。 烏竹軒完整地重現了朝鮮時代(1392-1910)人們的生活面貌,是重要的建築資料,也是韓國現存古屋中年代最久遠的建築。 韓國的一代偉人栗谷李珥(1536-1584)就出生在烏竹軒的夢龍室裡。傳說中李珥的母親(偉人申師壬堂)在生下兒子以前作過龍夢。爲此,每年烏竹軒都舉辦栗穀祭典。而在市立博物館裡則展出了許多嶺東地區的民俗材料及遺物。烏竹軒的文成祠挂有栗谷李珥的畫像。栗穀紀念館裡則可以欣賞到著名藝術世家栗谷家人的藝術作品。而在鄉土民俗館和歷史文化館、露天展示場內還可以欣賞到各種佛教作品及陶瓷、畫及先人的生活用品。烏竹軒市立博物館附近有鏡浦海水浴場和朝鮮時期上流層居住過的船橋莊。在鏡浦海水浴場可以看到清澈的東海海水和青翠的松林,盡情享受充滿假日的悠閒。附近還有真音博物館,收藏著愛迪生的發明以及最新音響設施等1600多個留聲機。


首爾(瑞草區) , 首爾東部

環繞首爾大公園與首爾樂園、國立現代美術館的蒼翠山麓即是清溪山,臨界於首爾良才洞與果川市、城南市、義王市的清溪山環繞冠岳山山腳果川市區,再往南直直地延展下去。清溪山有茂盛的森林與幽靜的溪谷、公園、寺廟等各種景點,為家族登山旅遊的勝地,並規劃有許多登山路線。山頂望京臺設有政府設施,禁止進入,且與國思峰(538m)、545m最高峰連綿相通。據說高麗因朝鮮太祖李成桂滅亡之際,高麗末期忠臣趙胤離開松島逃入山區,此山即是清溪山,這裡聽說也是青龍昇天之地,因此亦稱為青龍山,風水地理學將冠岳山、清溪山分別稱為白虎與青龍,源自「左青龍右白虎」的概念。清溪山擁有蒼鬱樹林及幽靜溪谷、公園、寺廟等多種豐富可看性,登山步道設置相當完善,也非常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健康爬山運動。從果川方向遠觀清溪山,可見其山勢平緩穩和就如同山丘一般,但從首爾大公園方向眺望海拔高618.2公尺的清溪山頂峰望京臺,會發現雖然被岩石群山環繞看似荒涼卻依然帶著威風凜凜的雄壯氣勢。登上主峰東側的望京臺方向可見秋史金正喜生父金魯敬墓碑所在之玉女峰,往望京峰底下走則可以發現朝鮮時代學者鄭汝昌曾隱居於此的金井水池。在充滿香氣的山林間漫步,還隨處可見野生栗子樹、橡子樹、山葡萄及杏桃等各式各樣的植物。位於清溪山南側的清溪寺,往金井水池方向附近的鷹岩、石門岩和藥水池等可參觀景點。海拔高618公尺的清溪山景緻秀麗,形成長2公里的溪谷經常留著清澈的溪水,因此深受市民遊客們的喜愛。與冠岳山一同被譽為"左青龍‧右白虎"之名山,從前也有被稱作為青龍山的清溪山,擁有截然不同的兩種面貌。坐落於頂峰上的望京臺上設有政府設施,限制為不可登山之區域範圍,可另從高達538公尺的國師峰連通之方向前往。


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水原博物館位於水原市靈通區二儀洞一帶,為地下1層樓、地上2層樓的建築,樓地板面積達6,535㎡。博物館共有水原歷史博物館、韓國書法博物館兩個展示館與一間企劃特展室,典藏有寄贈或購買的文物約33,000多件。 * 水原歷史博物館 在佔地面積489㎡(148坪)的常設展覽館內,水原歷史博物館重現了1960年代前後榮洞市場的街道。讓中央劇場、公共澡堂、將水原排骨推廣到全世界的華春屋等建築的舊時樣貌,再度呈現在旅客眼前。不僅是小朋友認識過去的體驗場,也是大人喚醒昔日回憶之處。 而博物館所收藏的文物,也因為寄贈朴惟明肖像畫(寶物第1489號)的尚州朴氏,以及驪州李氏、安東金氏、海州吳氏、溫陽鄭氏、坡平尹氏宗門、金露積先生家族的協助,變得更加多元。此外,在館方的努力之下,也透過水原地區出土的文物與位於水原市內的彰聖寺真覺國師大覺圓照塔碑(寶物第14號)、八達門銅鐘(京畿道有形文化財第69號)等文物,完整地復原了水原自史前時代至朝鮮時代的歷史。而近現代最為珍稀的館藏要數1950~1960年代的水原全景照,是重現水原市過去面貌的重要資料。 * 韓國書法博物館 韓國書法博物館是第一間由地方政府設立的專業書法博物館。這裡展出了2003年5月以書法家身分在水原活動的槿堂梁澤東先生之作品,以及韓國重要書法文物。常設展覽館佔地面積達624㎡(189坪),為韓國最大的書法展館,且擁有設計水準優異,具備高科技裝置的陳列展櫃。館內規劃了各種主題將作品進行展示,如金石文、法書、朝鮮名筆、書簡、御筆、近代名人、四君子、文房四寶舍廊房等。此外,還有327㎡(99坪)大的企劃特展室,內部設有完善的設施以舉辦每年的主題特展,並開放外部人士租借場地。而這裡更持續推動書法教育,不僅有針對一般人的教育課程,還籌辦大型書法展,以及不論男女老少、所有書法人皆可參加的慶典活動。


濟州道(西歸浦市) , 西归浦

位於中文觀光園地內的濟州觀光植物園“如美地”,是一座充滿南國風味的植物園。其規模也號稱亞洲最大,總面積約3萬4千多坪。在規模3千8百坪的溫室內,不但有花朵和蝴蝶共樂的花蝶園,還有水生植物園、生態園、熱帶果樹園、多肉植物園和中央展望塔等。包含珍貴罕見的植物在內,園內約有2000多種的植物。不但如此,溫室外還有濟州島再生植物園和民俗庭園。民俗庭園內,設有韓國、日本、義大利、法國等各具特色的花園。在溫室和民俗庭園間不但設有60人乘的觀光列車,還有高38公尺的展望塔。在塔上不但能一覽中文觀光旅遊區、天帝淵瀑布的美景,連漢拏山和鄰近海岸線一帶的景色,也都盡入眼簾。在天高氣爽的日子裡,也能眺望的到韓國最南端的馬羅島。


慶尙北道(聞慶市)

「穿越回朝鮮時代」 聞慶鳥嶺開放式攝影場是因2000年KBS電視臺的大河劇《太祖王建》在此拍攝而聞名的攝影場,之後KBS的大河劇主要皆在此拍攝。2008年在聞慶市的支援下,將過去原以高麗時代為背景的拍攝場景全新改建為朝鮮時代的風貌,能一次看到朝鮮時代不同身分地位者的住宅構造、生活形態,以及宮殿與軍隊、官廳衙門等各種建築。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李孝石文學館位於南安橋對面的水碓車的後山山腰,孝石先生生前家址也就在文學館的路口。期待已久終於在2002年9月7日第四屆孝石文化節期間正式對外開放,李孝石文學館主要是展示先生生前的作品傳記和親筆原稿遺物等。提供展覽的親筆原稿及遺物等,多以可山文學宣揚會為中心而形成的。另外在去年5月25日,現居於美國的孝石先生長子家族及後代子孫共同參與了每年固定舉辦的孝石先生追慕式,並且捐贈給文學館孝石先生生前之親筆原稿作品及勳章證等重要遺物作為展示。


京畿道(議政府市) , 骊州


大邱廣域市(中區)

鳳山文化街是大邱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藝術街道,從鳳山洞大邱學院至鳳山十字路口的一條路上,有大大小小20多間畫廊密密麻麻的聚集在一起。從1991年幾間畫廊連開在一條小巷弄開始,逐漸轉變成為文化藝術的街道,也成為大邱市民對文化藝術需要日漸增大的滿足空間。在道路被包裝的乾淨整潔,路上排立著古色古香的街燈和精心栽種的花叢群落的鳳山文化街,開設的青少年文化之家深受歡迎,從專業藝術家到一般市民從開館以來絡繹不絕前來參觀的人數持續增加中。鳳山文化街在一年之中經常舉辦各項作品展,鳳山美術季也定期在每年10月舉行,整條街慶典也被人山人海包圍的更加熱鬧有趣。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擁有錯綜曲折小巷弄道的付岩洞位於首爾市鍾路區,帶著濃厚精練的三清洞藝術氣氛韵味,以及原封不動保留住傳統面貌樸實感。付岩洞裡有美術館、各式風格特色的咖啡館及餐廳,與1960~70年代輾米場和理髮廳等懷舊店家特色相互輝映。這裡原為畫家、文人及教授等多方位藝術領域人材聚集和享受慢活生活之地,幾年前非常受歡迎的電視劇「咖啡王子1號店」在付岩洞辦公室旁山脊上一座咖啡廳建築物內取景,以作為劇中男主角之一崔漢成的住宅,付岩洞就此開始名聲大躁。各種特性風格的咖啡店及店家魚貫而進進駐付岩洞一帶,連同三清洞、新沙洞林蔭道成為能滿足視覺享受悠閒空間而深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