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邱廣域市(北區)

歌劇專用劇場「大邱歌劇院」為地下2層樓、地上4層樓規模的流線型鋼琴外觀,使用從外頭能清楚看到內部的玻璃材質,讓建築物本身呈現出一個美麗的作品。為了讓歌劇演出更加增輝生色而建造的大邱歌劇院,擁有馬蹄型的1,490個觀眾席與舒適的舞台設施。大邱歌劇院定期舉辦簡單有趣又低價的歌劇企劃表演或為了外國觀眾準備的特殊表演等,讓市民們能夠親近的歌劇演出。另外,自2004年開始經營的歌劇教室,有歌劇賞析法、詠嘆調學習、電影裡的歌劇、歌劇裝扮體驗等內容,能夠學習各種與歌劇相關的理論與實技。除此之外還舉辦以包含‘大邱國際歌劇慶典’在內的音樂會、音樂劇、芭蕾等各種主題公演,確立了大邱公演文化中心地位。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

SPA Valley位於達城郡冷泉里,於2003年開幕,其內擁有溫泉和三溫暖等設施。SPA Valley1樓有健身房、紀念品販賣部,2樓有全身按摩指壓池、戲水池、 UK-Ball汗蒸幕、速食店、洞窟汗蒸幕、睡眠室等,4樓有大溫泉湯(陰陽五行湯、 UK-Ball三溫暖、黃土睡眠室、露天池、負離子體驗室)、戶外水上世界波浪池、流水池、滑水道、水球池、跳水池、露天溫泉等設施。


大邱廣域市(寿城區)

國立大邱博物館是爲保存、展示大邱和京畿北道有特色的文化遺産而建的,它是一棟地下一層、地上兩層的磚石建築,風格別致清雅,這裏有三個展示廳和一個企劃展廳、體驗學習室、視聽室和圖書室等。在古代展廳可依次看到從舊石器時代到三國時期的歷史文物。在美術展廳裏可以學習到京畿北道地區的佛教文化,這裏展示有佛教雕塑品、各種佛像、佛教工藝品等,而且有高麗青瓷和朝鮮白瓷、粉青瓷器等。在民俗展廳裏可以欣賞到嶺南地區的鮮卑文化、房屋形態,信仰,遊戲文化等。博物館外面也可參觀到文化寶藏,像淨兜寺址五層石塔。在國立大邱博物館還有可供遊客直接參與的專案。傳統染料植物院或傳統藥草學習場、我們的穀食學習場就是這樣的地方,在這裏可以學習到有關韓國傳統的藥草、植物,穀物等知識,很值得一看。在博物館周圍的花間小路或Simunhak小山上一邊享受大自然的醇美,一邊休息,真是很愜意。


大邱廣域市(中區)

在1993年正式開館的大邱藥令市韓醫藥博物館,可以透過體驗展示文化空間一次看盡已有350多年歷史的傳統藥令市場及藥田巷的由來。在文化館3樓以圖畫及動畫的方式並使用四國語言來介紹藥令市場的由來及發展過程等,以及展示包括各種稀貴的韓藥材,東醫寶鑑等韓醫書,切藥用斫刀等的韓方相關物品約300多種。1910年代藥田巷和藥局的樣貌,100多年前客棧和路邊商買賣等模樣,修整藥草、煎藥、把脈的情況,能製成藥材的動物和礦物,有關於藥草的故事和採集及保藏過程,使用葉、根、果實的藥材種類,挖採後藥草裝放、測量重量用的秤稱、煎藥的工具等等所有人都可以容易理解的方式來展示。在2樓有很多提供給兒童來體驗的韓方文化遊戲及活動,體驗活動部份有提供換上道袍拍照,韓藥材切鋤,藥貼(芳香劑)包裝,韓方足浴體驗,韓方茶免費試飲專區等。大邱藥令市韓醫藥博物館入口處有引入注目的大型藥湯器,1樓設有全國唯一的(株)韓藥材批發市場。逢每月5號當日,也會有掌醫署和全國的韓藥材進駐,在文化館的廣場上有著佔地300多坪的藥草栽種,指壓步道等健康休憩設施及藥令公園(休息處),也能在此體驗傳統遊戲。


大邱廣域市(達西區)

E WORLD於1987年10月開始動工,在1993年確立以綜合主題樂園的形式,於1995年3月開幕。園內的瀑布、照明、花等造景,走的是歐風都市公園路線,適合男女老少前來的遊樂設施、展覽、藝術公演,設有乾淨清潔的餐廳等便利設施。E WORLD有各種主題的廣場,讓前來的遊客體驗多樣的新奇心情,為了兒童所設置的Young town廣場等是具有代表性的廣場之一。83 Tower內有觀景臺、數位體驗館、企劃展示館等的休閒設施,兒童遊樂設等遊樂設施。另外還有旋轉餐廳、Sky Lounge等5個餐飲設施,提供多樣化的選擇空間。


大邱廣域市(東區)

文化財寶物倉庫-桐華寺(大邱)桐華寺位於從大邱市中心向東北22公里處的八公山南側,是新羅炤知王15年(493年)極達和尚所建,名為瑜伽寺。直到興德王7年(832年)時,由心地王師所重建,因爲冬季梧桐樹依然盛放,故改名爲桐華寺。寺廟入口處古木蒼蒼,也有清澈的瀑布流水經過。現在的大雄殿是從1727年創建之後,包括念佛庵等6個尼庵一併保留下來的建築。大雄殿前樓閣階梯。兩側有龍型的扶欄,中間有形同如意珠的圓石球。殿內供有一尊高達33公尺祈願平安的統一藥師如來佛像,以集聚國民對於實現統一的願望。這裡也是管理大邱慶北區域的大韓佛教曹溪宗的第九教區本寺。


大邱廣域市(東區)

八公山是以大邱廣域市的中心為起點,橫跨慶尚北道永川市、軍威郡等地的一座莊嚴巍峨的高山。以海拔約1,192公尺的毘盧峯為中心,東峰(又名彌陀峰,海拔1,155公尺) 與西峰(又名三聖峰 1,150公尺)並肩聳立。以行政區域劃分來看,隸屬大邱廣域市東區,以及慶尚北道的永川市、慶山市、漆谷郡等4個市郡,總面積約達30.953平方公里。八公山是佛教文化的中心地之一,包括大韓佛教曹溪宗第九教區本寺的桐華寺在內,還有冠峰石造如來坐像(笠岩)、元曉寺、千聖寺、佛窟寺等為數眾多的寺院和佛教文化遺跡皆散布於此。「笠岩」是指位於海拔高850公尺的八公山冠峰,岩壁猶如屏風一般圍繞而成的坐佛像。笠岩一名之由來,是因佛像的頭上緊貼著一顆寬大的石頭,就像是帶著頂斗笠一般。佛像頭上有著明顯的髮髻形狀,渾圓豐滿的臉孔上帶著嚴肅的表情,可謂9世紀巨佛群的傑出代表作之一,因而被指定為寶物第431號。此處有「若以竭盡真誠之心來祈禱,將能實現一個願望」的傳說,因此在大學入學考試期間,為了祈求金榜題名的人群從早至晚絡繹不絕。每年元旦當天,此處也人來人往,滿是為許下新年新希望與欣賞日出風景的遊客。八公山四季隨時都有豐富的景色,為遊客紛至沓來的名山。春天杜鵑花盛開、夏天有蓊鬱的森林和溪流、秋天又有美麗的楓葉開滿在整條長達16.3公里的環山步道,可以邊健行邊欣賞自然美妙的風景。


全羅南道(羅州市)

羅州錦城館為羅州牧的客舍建築,為每月1日與15日向國王獻禮的外國使臣或政府高官舉行宴會的場所。初創期為成宗6~10年(1475~1479)間,因羅州牧使就職的緣故而興建,經過多次重修之後而有今日的規模。錦城館正面長5間、側面4間,為面積達320.66m²(97坪)的擁有八角屋頂的建物,更是全韓國最大的客舍建築。 日據時期,錦城館被當作軍廳建築使用後破壞了原型,1976年至1977年間才完全拆除並恢復原貌。現在其被指定為全羅南道有形文化財第2號,一旁還有三層寶塔(寶物第50號)、駟馬橋碑、錦城討平碑、牧使善政碑等文化財。


全羅南道(珍島郡)

1929年左右,金海金氏在前往濟州島時途經此處,因為這裡茅草叢生,而將之稱為「茅島」。另有一說,是由於此處房屋多為茅草屋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