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龍仁市) , 龍仁

利瑛美術館於2001年6月開館,以與畫家的交流和收藏品為主。進入具有環境親和力的雅致空間,可欣賞幾位韓國大師的作品。特別大量收藏具有民族精神的朴生光大師的作品,並透過2004年朴生光誕生100週年舉辦的特別展,韓國美術史得以進行更深層的研究,摸索韓國傳統的新見解之能力。


京畿道(高陽市) , 一山

位於一山的延世大兒童天文臺以天象觀測設施與天文研究活動為中心,激發小朋友們對於宇宙科學與自然科學的興趣,‘兒童天文臺’課程提供小朋友正確的自然科學相關資訊。這裡不僅有3m的圓形屋頂與滑動圓形屋頂,還有包含反射曲折望遠鏡在內等,觀測天象的主要裝備,並且營運定期的教育課程,教導簡單的天文用語與概念、有趣的星座故事等等,另外還有‘與爸爸一同展開的天象旅程’、‘週末家族教學’等活動。‘與爸爸一同展開天象旅程’每天晚上9~12點進行,可學習天象觀測方法與望遠鏡操作方法。‘週末家庭教學’週末上午10點到下午5點進行,播放天文宇宙科學相關的影片,並可參觀天象望遠鏡等天文研究裝備。提供充分體驗學習的機會,有許多來自首爾、一山地區的國小、國中生來訪,並且營運移動式天文臺,直接造訪學校。


京畿道(安城市) , 南楊州

太平舞傳授館建於1998年,是由畢生奉獻於傳統舞蹈事業的姜善泳大師,為了正確地傳承和保存韓國傳統文化,同時挖掘與培養有才能的舞者於安城市自費興建的一處文化空間。 * 太平舞 (國家無形文化財第92號) 太平舞是一種祈禱國家平安、太平盛世的宮廷舞蹈,是1900年代著名舞蹈家-韓成俊將京畿道巫堂中使用的巫術音樂和巫術舞蹈進行改編而成的,華麗的服飾和充滿靈動的腳步動作是其最大的特點。 太平舞傳授館為促進舞蹈藝術的多元發展,並實現傳統藝術的正確教育,每年按照季別對全國各地的舞者展開太平舞講座。並透過每週六的傳統舞蹈常設舞臺,向旅客及首都地區市民展現韓國傳統舞蹈的魅力。此外,每年還會舉行傳統舞蹈大賽,藉此繼承傳統舞蹈的精髓,同時發掘優秀的舞蹈人才。


京畿道(龍仁市) , 龍仁

位於京畿道龍仁市遠三面竹陵里的Wenn年糕村,是為扶植面臨輸入開放和消費減少危機的稻米農業而成的,為了促進稻米消費並再次重現製作傳統年糕糕點的慢食主義體驗村。現代人凡事都要求快快快,應該學習試著放慢自己的腳步輕鬆自在一點過生活。使用韓國土地生產的優秀材料來製作傳統年糕糕點及其他食物,再次感受逐漸失傳的傳統歷史和文化,並保有自然環境讓農村體驗等多樣化活動能進行的更加愉悅。


京畿道(加平郡) , 九裏

1943年被指定為韓國國民觀光勝地的清平湖畔,是加平美麗景觀的代表名勝,還可以嘗到辣魚湯、海鮮湯、山菜定食等鄉土飲食。


京畿道(富川市)

1998年開館的富川市民會館是位於京畿道富川市遠美區中洞的複合型文化設施,提供了舉行公演、藝術教育項目,以及與市民溝通和交流空間。 會館內設置了1152個坐席的大公演場和352個坐席的小公演場,根據規模和主題可以選擇合適的公演場,市民會館前的院子還準備了便於市民們休息的空間。


京畿道(龍仁市) , 龍仁

韓國美術館於1983年3月在嘉會洞初次設立,之後移至現今位置,為韓國現代美術中廣受關注,致力於現代美術的發展和美術文化保存。韓國美術館有以現代美術為主而舉辦的特別展和常設展覽,以及為會員所開辦的美術理論及實際操作課程。


京畿道(華城市)

龍珠寺位於京畿道華城松山,設定找尋‘孝’為寺廟寄宿之目的。透過龍珠寺寺廟寄宿的傳統文化體驗,瞭解韓國文化與情趣,並經由活動感受家族的真正意義與其珍貴處。 ​


京畿道(龍仁市) , 龍仁

燈盞照亮了我們的生命,它們從被遺忘的歷史中找回,聚集安置在同一處使他們從新發亮的地方,這裡即是燈盞博物館。年過80歲的金東輝館長,將40餘年間蒐集的資料在1997年9月成立了燈盞為主題的博物館。博物館的建築外觀是依水原華城的樣貌所建造,模仿城廓的型態所建的灰白色建築,外觀看起來猶如烽火台或燈塔樣般。地下1層至地上3層的建築物,1、2樓為展示空間,地下層為舉辦各種公演或研討會等休憩空間。規模2,644m²的戶外展示場種有多種類的植物、蓮花池等造景。


京畿道(利川市) , 利川

小豬博物館位於京畿道利川市,是亞洲第一座以小豬為主題的博物館,由小豬人工配種士李鍾英(音譯)總長於2011年11月14日創立。包含紅色塑膠小豬存錢桶在內,博物館展示了收集自全世界18國的小豬玩偶與美術作品5,000多件。另外還可欣賞迷你豬們可愛的絕技,並體驗製作香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