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道(濟州市)

佔地196公頃的漢拏生態林為隸屬山林廳的國有土地,緊鄰5.16道路邊海拔600公尺的高地一帶。此生態林從1970年代初期到1995年為止,皆租借給個人作為飼養馬匹的放牧地。使用暖帶、溫帶、寒帶等多種類植物來搭配設計出與濟州植物寶庫相稱的生態林,並設有嚴加管理的岬角荊棘臺、天然林等各種自然資源保護區。生態道路、展望臺、育苗場、主題散步小徑、基因保存組織培養室等基本設施齊全,另有楓樹林、櫻花樹林、冷杉樹林、杜鵑花樹林等13個不同主題的主題林及生態林,園區中央建置一整體縮小版的岩石園,使生態林區擁有與真正自然森林更相似的面貌。


全羅南道(麗水市)

突山公園坐落於可以觀望突山大橋的位置,87,000餘坪大的腹地上於1987年竣工。公園內設有2004年sbs連續劇“選擇”的外景場,因此吸引了許多觀光客前來遊覽。外景場有一部分改造成傳統茶屋,可以邊欣賞突山大橋的風景邊喝杯茶,相當有氣氛。在公園內的View Point處可觀望突山大橋的日落和夜景。另外麗水市跨中央洞和鍾和洞的海洋公園之夜景、將軍島夜景等景致也相當美麗。


忠清南道(天安市)

於1987年8月15日光復節(Independence Day of Korea)成立的獨立紀念館,收集並展示了關於韓國獨立運動和革命者的相關資料。在獨立紀念館裡還復原了曾設於中國上海、重慶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模型。經歷了日本侵略與獨立運動時期,一直到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的過程被分成7個展示館展出。另外還有一個擁有九面大型銀幕的圓形劇場,在館外也有各種紀念獨立的設施。


京畿道(驪州市)

位於京畿道驪州郡的世宗大王陵是朝鮮時代(1392-1910) 第4代王世宗及其王妃昭憲王后合葬的陵墓。王陵四周被石欄杆環繞,前有長明燈照亮(石制燈),另設有石虎、石羊、石馬等守護王陵。王陵內,除陳列同世宗大王業績相關聯的各種遺物和資料的世宗殿外,還有世宗大王銅像和舉辦祭祀典禮的丁字閣。王陵入口處是自擊漏(設有自動報時裝置的水錶)、觀天臺、測雨器等按原件複製的科學器具。* 英陵英陵為朝鮮第4代王─ 世宗(1397-1450,在位期間1418-1450)和其王妃昭憲王后(1395-1446)的陵墓,是朝鮮王陵中最早出現的合葬陵。世宗為1397年(太祖6年)朝鮮第3代王─ 太宗和元敬王后生下的第一個兒子,並於22歲登上王位,為朝鮮第4代王。世宗大王直到54歲過世前,在位32年間創造訓民正音,以及蓋建集賢殿,培養國家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水準。透過儒教治國和文化的興盛,帶給朝鮮時代不僅在政治、經濟、社會或是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位於京畿道驪州郡陵西面的英陵,原本在1446年昭憲王后死後建陵在光州瑞江。右邊的石室原為了世宗大王的陵寢而預先蓋好,世宗大王於1450年駕崩後,將予合葬。但之後以風水不好的理由搬移到現今的位置。而原本位於光州的石物(搭建陵墓的石頭),於1973年挖掘後,移到首爾清涼里的永徽園北方安置,並成立世宗大王紀念館。* 寧陵寧陵為第17代孝宗(1619-1659,在位期間1649-1659)和其王妃仁宣王后(1618-1674)的陵墓。一開始原位於健元陵西邊的位置,因屏風石(保護陵寢安置於上方如屏風般的四角狀石頭)出現縫隙,於是在1673年(顯宗14年),移至世宗大王陵(英陵)東邊的位置。寧陵的王和王妃墓,不像英陵般放置於左右兩側,而是以上下方式安置的方式,相當特別。根據風水地理而建的雙陵,是朝鮮王陵中的先驅。孝宗為第16代王仁祖與仁烈王后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於1649年即位後,進行軍隊制度改編、強化軍事訓練等,為了征伐清朝而樹立北伐計畫。除此之外,孝宗設立大同法(各地區以米取代特產進行納稅的制度)、以「常平通寶」為貨幣進行流通買賣等的經濟施策。


全羅北道(群山市)

位於全羅北道群山的銀波旅遊區,原來為農業用的水庫。自1985年開始,以水庫為中心的週邊山區指定為國民旅遊區。因夕陽的倒影照映在池上,隨著水波一閃一閃地,因此被稱為銀波。這地方在朝鮮時代前就建成,地理學家金正浩將此地標示於《大東輿地圖》內,代表此處有著深遠的歷史。從遊園區入口開始,由櫻花樹隧道連成的步道,在春天時格外的美麗動人,適合與家人或戀人一同前來。特別是銀波旅遊區內的“水光橋”與艷光四射的音樂噴泉一起演出的浪漫夜景,提供遊客們充滿幻想的景點。此外也提供溜冰場、水邊舞台、蓮花池等多樣的設施景點,為群山市內具有代表性的旅遊區,也是適合夜晚時前往的人氣景點。


忠清南道(公州市)


江原道(麟蹄郡) , 江陵

雪嶽山被稱爲雪山、雪峰山,由於積雪長年不化,岩石是像雪一樣的白色,所以被稱爲雪嶽。雪嶽山國立公園於1965年11月被指定爲天然紀念物保護區,又在1973年12月被設爲公園保護區,1982年8月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 (UNESCO)定爲生物圈保存地區。公園座落在江原道束草市、麟蹄郡、高城郡、襄陽郡之內。以最高峰大青峰爲中心,東面叫外雪嶽,西面叫內雪嶽,又被分爲北內雪嶽和南內雪嶽。北內雪嶽由流向麟蹄川的北川和百潭川地區的溪流構成。內雪嶽的溪流綿延不斷,景色最美,沿著雪嶽山各水流彙集成的百潭川溪流往上走,便可到達百潭寺。百潭川的上流有伽耶洞溪谷、水簾洞溪谷,走過永矢庵、萬景臺,就是通往雪嶽洞的馬等嶺(1,327m)。沿水簾洞溪谷而上,有臥龍瀑布和雙瀑,再往上可以到達海拔1,224m的鳳頂庵。登上大青峰,可以看到周圍的山峰,在這裡看日出可以使心情變得虔敬。南內雪嶽指的是從玉女湯附近到寒溪嶺一帶的小溪。位於將帥臺北面溪流的大勝瀑布是內雪嶽風景最美的,高88米。此外還有龍垈里南面的溪流中的十二仙女湯、玉湯瀑布和龍湯瀑布。


江原道(高城郡)

花津浦海水浴場位於東海的最北端,是一個清澈安靜的海水浴場。這裏除了海水浴場外還有, 花津浦湖,名人別墅, 蘆葦地, 松林, 奇山峻嶺等衆多景觀。在此曾有“藍色生死戀“的俊熙和恩熙身影,花津浦海水浴場以碧藍的海水和細緻的沙灘而著名。幾近筆直的海岸長1.7公里,柔細的沙子即使赤腳踩上去也不會覺得疼痛。 而且,岸邊的海水深度適中,所以可以放心地戲水。清晨時刻,還能欣賞到動人的日出。從岸邊往內陸走,就能看到花津浦湖。花津浦湖是由部分海水變化而成的天然環礁湖。 花津浦湖的湖域寬廣景色秀麗,是韓國最美的湖。花津浦湖的四周是一片鬱鬱蒼蒼的松林,湖邊還有許多美麗的海棠花。花津浦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依此而來的。方圓16公里的湖邊是一片經過長年沖洗打磨的細紗,腳踩在上面發出“吱吱”的聲響。每逢冬季,候鳥就都會在這棲息,場面非常壯觀。在海岸南邊小山坡的叢林裏,有一些矮層的建築。金日成和李承晚的別墅就在其中。爲了讓遊客瞭解當時這些人物的生活面貌,別墅內的擺設跟當時完全一樣。在別墅裏還能觀賞到美麗的湖景。然而,這優美的景致背後卻深藏著讓人辛酸的歷史。位於北緯38度的花津浦在6.25戰爭前是北韓的土地,當時金日成就在這裏修建了自己的別墅。但6.25戰爭後,按照38線劃分的規定,這裏又成爲了韓國的土地。李承晚總統又在這裏修建了他的別墅。歷史上的有名人物都將別墅修在這裏,可想而知花津浦的景色有多迷人了。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從濟州特別自治道西歸浦市大靜邑摹瑟浦港處出發,向南行走5.5公里,所達之處便是「加波島」了。荷蘭人Hamel漂流到此,並向西方介紹後而聞名。每年5月份會在此舉行青麥慶典,摹瑟港也開通了每天2班的定期航船。


()

蔚山機場位於蔚山廣域市北區松亭洞,1970年開航,大韓航空公司開通蔚山~首爾的航線。1973年停止航線飛行,後於1974年關閉機場。1984年大韓航空再次開通蔚山~首爾的航線,1992年3月韓亞航空公司飛行蔚山~首爾間航線,1993年2月大韓航空飛行蔚山~濟州島間的航線,1993年5月韓亞航空公司亦開通蔚山~濟州島間的航線。1997年12月擴大規模,全年有6萬次飛機的升降,並可處理240萬名的旅客流量,停車場可停放534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