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跨越14km的中山間道路,可以盡享清幽的偶來,排列在兩旁的古老濟州島石籬笆,自然生長的鬱鬱蔥蔥的樹木為景色增添了一份韻味。濟州島的藍天、碧海、山岳以及清風,也是這條路線的魅力所在。 * 偶來 : 為濟州島語中,道路通往家門之間的小路。


忠淸北道(堤川市)

朴達嶺是作為堤川市鳳陽邑與白雲面分界的險峻山嶺,也是過去書生朴達與金鳳娘子淒美愛情故事的傳說起源地。堤川市更將兩人形象化,設計出名為「朴小達與金小鳳」的卡通人物,投注心血開發各種相關商品並宣傳。此外,在朴達嶺入口處還特別設了一柱門,為遊客創造新景點,同時促進朴達嶺名勝化工程,期許將此地發展為能讓每位遊客在此留下美好回憶的觀光勝地。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紫雲書院為供奉栗谷李珥先生(1536~1584)的書院,創建於光海君7年(1615),於孝宗元年(1650)獲賜匾額。肅宗39年(1713),追加供奉先生的後學沙溪金長生(1548~1631)與玄石朴世采(1632~1695)兩位學者。可惜之後在高宗5年(1868)因興宣大院君的書院撤廢令而被拆除。 栗谷李珥的父親李元秀本家在坡州栗谷,母親申師任堂本家位於江陵,李珥於朝鮮中宗31年(1536)在江陵出生,至6歲左右才回到坡州,13歲進士初試合格,自23歲至29歲9次科舉應試皆狀元及第。除了母喪期間與金剛山修禪的4年之外,李珥皆在此鑽研學問,離開官場結束仕途後,晚年也回到此處居住,直到49歲離世。 現在的書院建築為1970年修復,在高的臺地上建祠堂,周圍被四塊石(四方石)的石牆圍繞,三門前設有階梯,需拾級而上方能進入。祠堂的建築為歇山頂,拱包(斗拱)採翼工式。三門則是呈兩側門較低且屋脊尾端設有博風板,中間門高突的高柱大門形態。以儒學大家留名青史的栗谷李珥先生,其墓前設有床石,右側有廟碑,左右兩旁立有望柱石,墓壇下方則有文人石。此外,在栗谷先生遺址內,還設有展出栗谷先生與申師任堂遺物的紀念館,可免費參觀。而這裡不僅具有歷史價值,優美的景色,也使此地成為附近居民遊客週末野餐郊遊之處。 栗谷先生墓位於書院西邊,座落在其他親族的墳墓之間,與申師任堂墓呈上下位置。墓的位置較父母的墓來得高,是十分罕見的形態。栗谷紀念館位於供奉栗谷先生牌位的紫雲書院,在栗谷教育研修院第1研修館之內,共計展出栗谷先生與申師任堂約112件遺物。栗谷先生遺址包含紫雲書院建築在內,共有墓地、廟庭碑、三門、文成門、栗谷教育研修院、草坪廣場、蓮池、泉水、齋室等。每年10月初,這裡還會以栗谷先生秋享祭禮為主要活動,定期舉辦坡州的重要慶典「栗谷文化節」。


慶尙南道(金海市)

銀河寺位於慶尚南道金海市三芳洞神魚山,傳說1900多年前長遊和尚將佛教從印度引進時所建的寺廟,規模雖然不大,但卻是新羅與高麗時期眾多和尚修行過的歷史悠久寺廟。此處因為是‘大佬鬥和尚(又譯:玩轉達摩)’的拍攝地而更為出名。


慶尙北道(聞慶市)

仙游洞溪穀有九處彎曲的溪穀組成,其間古松和岩壁和諧相配,也稱爲仙游九曲。仙游洞溪穀巨大的岩石看似人工堆砌,實爲天工巧鑿。據說過去有神仙從天而降來此游玩,溪穀內河流的底部爲白色的岩石,高聳而立的岩石間隙中有清水一年四季不斷流淌。水流流經巨大的岩石,形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仙游洞下流有七愚亭,這是出生于此地的愚隱、愚石等號中帶“愚”字的七個人因志同道合而于1927年所建。亭子的名子據說是李朝義親王(1877-1955)所取。沿溪穀而行,亭子會不時出現在視野中,岩石上的字也入映入眼簾。由此可見,溪谷的美麗景色自古就一直爲人喜愛。


慶尙南道(密陽市)

位在慶尚南道密陽市與蔚山市蔚州郡交界的載藥山(高1,108m)山勢和緩,山頂 一帶還有著巨大的岩壁,景觀美麗,被稱為三南金剛。以載藥山為中心主峰須彌峯、獅子峯、陵洞山、神佛山、鷲棲山等一路相連的陵線一帶都在海拔800m左右,形成如同廣大芒草平原的‘獅子坪’高原地帶。獅子坪是韓國最大的芒草原,廣闊草原所帶來的感動是別的地方比不上的。秋天獅子坪芒草的風光被稱作「廣坪秋波」,並被選為載藥八景之一。隨秋風所搖動的獅子坪芒草會讓人以為看到的是一片廣闊的大海,載藥山獅子坪是嶺南一帶最受歡迎的登山路線。西側山麓有名的大刹「表忠寺」、「內院庵」、「西上庵」等寺院都在附近,另外還有高20m的2個瀑布相連的「層層瀑布」與「黑龍瀑布」、以及會出現彩虹的高25m的 「金剛瀑布」’等許多觀光熱門景點,北側天皇山溪谷還有夏天也會結冰的溪谷「天然紀念物第224號‘冰谷」,是一年四季都吸引許多遊客的嶺南地區近郊踏青路線。


全羅南道(潭陽郡)

* 亞洲第一座慢活城市(Slow City)──潭陽清平三支內村 * 清平三支川村形成於1510年左右,東側為月峯山、南側則矗立著國守峰。流淌於村莊前的河川模樣猶如被鳳凰翅膀環抱在內,因而稱為三支川。村莊中間為草原,自古以來便出產豐饒農產品。以市道民俗資料第5號「潭陽高在宣故居」為中心,完善保存了數棟韓屋,加深了其作為傳統村莊的價值。 村莊的圍牆構造基本上為使用石頭與泥土堆成的土石牆,多使用稜角不分明的花崗石系圓石,型態包括將石頭與泥土層層堆起,可看見縫隙的圍牆,以及隨意推起的圍牆。大致上,圍牆下端為大石塊,越往上,石頭越小。以「S」字型自然彎曲的村莊內部道路呈現出靜謐氣氛,與古宅交相輝映。


江原道(華川郡)

位在華川邑東村里愛末谷一帶,佔地6,200多坪的和平水庫是[鐵的三角地 - 和平水庫 - 楊口戰跡碑 - 高城統一展望臺]等一連串統一安保觀光路線的要衝地。為了防止北韓的金剛山水庫水攻威脅,在北漢江最上游建立的和平水庫,並在其周圍建立了附屬的觀光教育場所。另外,沿著北漢江水庫的入口進入往上走,淨過海拔700公尺、直線距離1,986公尺,位在韓國最北端的海山隧道後,是無污染香菇的產地,在那裡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購買到新鮮無污染的香菇。


首爾(江南區)

首爾貿易發展中心作為可舉行專門展示會,博覽會,國際會議,大型主題活動,文化公演等多種展示活動的大型會展中心,附屬設施額和相關服務設施完善,是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專門會展中心。


慶尙北道(慶山市)

八公山位於慶山市北方,海拔高1,193m,為新羅時代被稱為中嶽、父嶽的名山,擁有冠峰石造如來坐像(笠岩)、元曉寺、天成寺、佛窟寺等眾多新羅古剎與文化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