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星州郡)

布川溪谷是位於慶尚北道星州郡伽泉面,綿延7公里長的溪谷。 此地不僅是以前星州的儒生們修養身心與學問的去處,溪谷的上流更是朝鮮後期的文臣及當代最有聲望的儒生──凝窩李源祚老師,渡過晚年的晩歸亭的所在地。這也讓布川溪谷更添一分雅致。 布川溪谷也因為在茂密的森林以及岩石間流淌的清涼溪水以及秀麗風景而聞名。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

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江河文化館──The ARC文化館,用優雅動感的水形像描繪出美麗的大自然。 The ARC利用“水”這一人類共同的主題,展現出江河文化的各個層面,其建築本身也與江河交相輝映,展現出優雅的姿態,既是一個綜合文化空間,又是一個藝術作品。地下一層的展覽區和藝廊與簡約大方的室內設計十分相配,1層和2層以水為主題的巨大環幕影像劇場以及三層觀景台等都為訪客提供豐富有益的看點。已成為大邱著名景點的The ARC借助其絢麗的夜景又一躍成為大邱的夜景地標建築。


全羅南道(務安郡)

位於全羅南道務安的物安生態泥灘中心,屬於黃海生態界保育事業的一環,也是學習溼地環境與泥灘重要性的韓國最大自然生態學習場所。務安生態泥灘中心總面積3,277㎡,擁有地下1層與地上2層樓規模的內部展示館,以及48,100㎡的泥灘生態公園。展示館內部可透過3D立體影像接觸泥灘生物們,還有100席規模的多用途影像館。可參觀泥灘生態館與泥灘勘探館,學習泥灘與泥灘生物的各種特徵。展示館外有寬廣的泥灘生態公園,擁有最好設施的泥灘生態公園內部有造景樹、野生花園、生態蓮池、野餐公園所組成的生態公園,以及泥灘、海洋生物觀察探訪路線、泥灘探訪路線、染色植物園區等生態體驗場所,還有鹽田體驗及捲海菜體驗等戶外學習場所。


全羅南道(康津郡)

朝鮮時代地方軍事組織全羅兵營城位於全羅南道康津郡兵營面城東里,在壬辰倭亂與丁酉再亂時擔當西南部地區軍事本部的重要角色。全羅兵營城是建築於朝鮮太宗17年(1417)長1,060m左右的平地城,目前保存下來的有城壁地基的下半部,以及城郭設施部份的屍軀門3個、龍城7個、建築地基、礎石與25個碑石(面事務所內),是韓國南海岸地區兵營中保存狀態最為完整的。朝鮮孝宗7年(1656)至顯宗4年(1663)間,荷蘭船員Hamel因漂流至此地滯留歸國後撰寫了’Hamel漂流紀',內部詳細記載了韓國當時的政治、文化與風俗。


慶尙北道(淸道郡)

大邱~慶南彥陽間公路(985線道)邊的雲門山自然休養林,位於嶺南7山之一的雲門山(又稱虎距山、1,188m)山麓上,被白頭大幹洛東正脈南部地區的文福山(1,014m)及嶺南阿爾卑斯山之稱的加智山(1,240m)等海拔1,000m以上的高峰環抱。不僅非常適合夏季避暑,也同時是個享受登山與森林浴的好地方。 休養林設施區內,擁有20m高、銀幕般傾注而下的龍尾瀑布,以及從沒有一點沙土的純岩壁上像串珠般流下的碧溪水溪谷,都是絕品風景。原生朝鮮紫莖等多樣化樹種的蔭鬱天然闊葉林地域,夏季樹林濃密,秋季奇岩怪石與形形色色的丹楓相呼應,而冬季深山溪谷固有的自然柔軟雪景與龍尾瀑布的冰壁甚為壯觀。位於東方2.5km分歧點處的雲門嶺,則可欣賞到東海日出。 * 區域面積 - 1,961 ha


京畿道(議政府市)

議政府站為京元線的火車站,位於佳陵站與回龍站之間,亦為通往高陽市陵谷站的郊外線之終點站(郊外線已於2004年停駛)。隨著鐵路電氣化,首都圈地鐵1號線通車至逍遙山,如今議政府站僅作為地鐵站使用。


全羅南道(珍島郡)

位於全羅南道珍島的南辰美術館是書法家長田河南鎬於2003年所建造的美術館,擁有地上3層樓的規模,共有5間展示館,分別展示韓國畫、西洋畫、書法、雕刻等各領域作品。 此處所展示的作品為河南鎬先生珍藏的作品們,超過350餘件,依據韓國已故作家與資深作家、現代作家們的國寶級美術作品與高麗青瓷、李朝白瓷等主題展示,讓參觀的旅客無不嘖嘖稱奇。 美術館名字‘南辰’取自河南鎬本名中間的‘南’字與夫人名字的‘辰’字。美術館旁邊的山丘有茂密的松樹林,附近溪谷清徹的溪水與美術館景色相調和。


忠清南道(禮山郡)

百濟(BC18~660年),百濟復興運動的最後激戰區域-任存城,就在忠清南道禮山郡光時面和大興面、洪城郡金馬面相接之處。任存城為在鳳首山上,海拔483.9m,石城高度為2.4㎞。當時為抵擋百濟和高句麗的入侵所建,擔當守護百濟首都的角色。現在除了修復完成的部分,其他區間僅可見到倒塌的城牆痕跡。除了山城可看以外,鬱鬱蒼蒼的森林及自然景觀也是這裡的一大特色,值得推薦的還有這裡的歷史探訪路,共有5條路線,訪客可參考往返時間做選擇。


忠清南道(禮山郡)

參觀禮山的華岩寺可以感受到秋史金正喜先生的魅力。朝鮮後期代表文人秋史,出生於禮山,距華岩寺不遠的地方,建有秋史古宅及其生出的家,房屋風格古色古香,別具一格。 位於海拔較低的烏石山上的華岩寺,是一座與秋史有著很深淵源的寺廟。因為這座寺廟是金正喜先生的曾祖父金漢荩所重建。作為英祖驸馬的金漢荩,與英祖的二女兒,莊祖的妹妹和順翁主結婚,死後二人合葬於龍山腳下的鹦鹉峰,將生前與這座寺廟的因緣,一直延續下去。 現在的華岩寺,即便近看,也因其入口處擠滿了整潔乾淨的寮舍而失去了原有的寺廟感覺。古色古香而又歷史悠久的寮舍,彰顯了秋史的風採,且隨處可見秋史的遺物。 最近比丘尼高僧在此修道,更為這個位於市郊的古寺帶來一份安詳。建議熱愛秋史的朋友,不妨來訪一次。 * 歷史 關於這座寺廟的由來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考證的是在三國時代,便有了此寺。在寺廟的後方,有屏風岩,相傳古寺曾在屏風岩的下方。隨時間的流逝,寺廟漸漸消失,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塔,後挪移到現在的位置。 關於華岩寺的歷史文獻幾乎沒有,因此具體緣由不得而知。但目前在遺物展示館所藏的<華岩寺重修記>中,有關於寺廟的記錄,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此重建記記述了1848年(憲宗14)金命喜(1788~?)建寺,在金相喜使用後曹錫臣重建。金命喜是著名的書法家及碑銘研究家,乃秋史金正喜的弟弟,滿腹經綸,學術略有建樹。根據這部文獻,雖然不知此寺廟最初是何時修建的,但在1752年慶州人金漢荩(1720~1758)為管理其父金興慶(1667~1750)的廟宇,將其重建。在華岩寺西北部約20m處,有一塊近100余坪的腹地,據廟中僧侶所言,是華岩寺的原址。 原來寺廟建於屏風岩之前,閉寺後僅剩下一塔,在和順翁主與月城尉金漢荩重建後,英祖給其命名為華岩寺。即在英祖壬申年,其驸馬月城尉金漢荩將寺廟重建。雖然名字是英祖賜予的,但牌匾則是月城尉親筆寫的。 月城尉在重建此寺的95年後,憲宗丙午年,寺廟再次受到損壞,以致僧侶無法寄居,於是金秋史一家再次出資重建,便有了現在我們所見的華岩寺。


仁川(江華郡)

江華石水門最初建於朝鮮肅宗37年(1711年),連接江華山城內城,是橫躺於江華邑內東洛川的水門。由三個拱門構成的水門是由花崗岩所建,長18.2m,高2.7m,拱門高1.7m,寬3m。1910年,隨著甲串里碼頭的建成,水門曾被充當碼頭旁東洛川河口的橋梁。1977年,水門往下游移動。1993年,原本回歸原位的水門再次因東洛川改造工程被移動,移動至西門後保留至今。